《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学-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匀棵枋龆晕颐腔褂小〖叩募壑担┑梦颐切郎秃拖舶>土驼庑┯赂艺钡摹≡加⑿勖窍喽粤⒒蛐鞯纳衩牵颐且惨凑账堑囊庖濉《硎揪匆狻U庑┥衩撬韵值募仁巧裼质欠踩说奶煺嫘蜗瘢∽魑饶值南簿缧砸帐酰不故橇钊丝牡摹�
   1b)荷马以后的·纪·事·本·末·派的诗人们就逐渐离开了这种 真正的史诗表现方式,因为他们一方面把民族世界观的整体 打得七零八落,另一方面又不注意诗的整一性和每一动作情 节的独立自足性,而专致力于把事迹本末从头说到尾,或是 以某一人物为中心来取得统一性,从而导致用速写法写历史 著作的倾向。
   1c)最后,亚力山大时期以后的希腊史诗时而回到较窄狭 的牧歌体,时而使真正史诗转变为炫耀学问的精巧制作或教 训诗,日益丧失原始史诗的朴素和新鲜的生气。
   2.·其·次,希腊史诗末日的这些特征变成了罗马史诗的主 导因素。象荷马史诗那样的民族圣经在罗马已找不到了,尽 管直到近代还有人企图把古罗马史编成史诗。维吉尔的《伊 涅意特》还是罗马史诗的最好范例。此外很早就出现过一些

……………………………………………………………………………………………………………………………
第三章 诗
9 8 1

历史诗和教科诗,都只能证明罗马所发展的诗种已是半散文 性的。这也说明罗马人何以把讽刺诗发展到最完善的程度,成 为他们的家常便饭。

(三)浪漫型的史诗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新民族的形成,用新民族的世 界观和宗教信仰以及其动作情节和结局,才能对史诗灌注一 种元气和精神。·日·耳·曼·民·族和·罗·马·系·民·族
                                       ① 就是这种新兴民 族;前者指在原始异教时期和皈依基督教以后时期而言,后 者后来分化为很多支派。在他们的后来的发展阶段中,基督 教的世界观和现实情况日益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影响 也愈来愈大。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多方面的发展和纵横交错,就 很难对他们作出很简短的评论,所以我只能就几个主要倾向 提出以下一些要点:
   1.·第·一·组可以看作古诗的遗迹,它们大部分还是由基督 教以前时期通过各新兴民族口传下来的,所以遭到了一些损 坏。
这里首先要提据说是奥森写的那些诗歌。 ② 尽管英国著 名的批评家约翰生和萧 ③ 都认为这些诗歌是麦克浮生的伪制

      日耳曼民族在中世纪初期泛指从东北入侵到欧洲落户的蛮族,包括北欧 诸国,德国和英国;罗马系民族指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原有民族,大半也受到入侵 民族的血源的和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指拉丁民族,包括法、意和西班牙。 关于奥森的诗,参看第一卷325页注。
③ Samuel Johnson,1709—1784,第一部 《英语词典》 编者;William  Shaw,1749—1831,英国教育家,学者。




……………………………………………………………………………………………………………………………
0 9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品。但是任何现代诗人也不能凭空杜撰出那样古老的民族情 况和事迹,所以这里必有一些原始诗做基础,尽管其中所表 现的整个语调和观感方式很可能在许多世纪过程中遭到了近 代化。《奥森的诗》的年代不能确定,但是很可能上溯到一千 年到一千五百年以前,在这个期限中很可能还在民间口头流 传着。全书的语调主要是抒情的。奥森是一个年老盲目的歌 诗人和主角,他用哀怨的心情回忆光荣的过去,把它召唤到 眼前。尽管这些诗歌出自哀怨,内容意蕴却具有史诗的性质。 它们所叙述的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描绘出一个刚消逝的、最 年青的世界以及其中英雄人物,爱情遭遇,事业,海上和陆 地上的远征,战争的成败,命运和灭亡。这些描述都是史诗 性的,真实的。尽管穿插了一些抒情的语调,那也正如荷马 让他的英雄们为阿喀琉斯,俄狄修斯,地阿默德等人谈他们 自己的事迹和遭遇时也偶尔用抒情的语调一样。但是在整个 民族实际生活的精神方面发展中的心情仅管也起着较深刻的 作用,却仍远不如在荷马史诗里那样动人,特别是缺乏人物 形像的坚实性和鲜明性。这是因为事迹发生在北欧一个风狂 雨啸,天昏地暗的地区,其中出现在英雄们面前的是披着乌 云似的衣裳,骑着马在荒原上来往奔波的阴魂厉鬼。
   此外,据瓦理斯说,近来还发现了其它说唱诗,地点不 在苏格兰或爱尔兰而是在英格兰,据说那里说唱诗成套地陆 续流传,有些很早就用文字纪录下来了。这些诗中提到浪游 美洲。凯撒大帝也出现过,据说他远征英格兰是为了爱上一 个英国公主,他原先在高卢 (法国)认识她,后来她回到英 国老家了。这些诗用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形式,即三组结构,把

……………………………………………………………………………………………………………………………
第三章 诗
1 9 1

仅管不同时的三件事摆在互相呼应的三个部分里。
   比这些说唱诗更著名的还有古代冰洲诗集 ① 里一些英雄 颂歌和新的神话,所叙述的不只是凡人的事迹,还有许多关 于诸神的起源,事迹和毁灭的故事。但是我们无法欣赏这些 空洞芜杂的东西,把人类形体和象征性的自然界生物来凑在 一起,例如手提巨槌的陶尔(Thor),狼人,荒原上狂欢宴之 类,这些神话是既野蛮而又混乱的。从这些诗起源于北欧民 族生活来看,它们比起波斯诗和阿拉伯诗对于我们德国人固 然较接近些。但是如果有人迫使我们有近代文化修养的人去 接受这种诗歌而且设法使它们成为我们民族的财宝,这种曾 屡次尝试过的企图不但过高估价了野蛮意识,而且也完全误 解了我们现代生活的意义和精神。
   2.·其·次,在中世纪基督教史诗里,首先应注意的是没有 直接受到古代文学和文化影响的那些表现中世纪新鲜精神和 已经巩固的天主教的作品。这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丰富多采的 因素向史诗提供了内容和机缘。
   2a)·首·先应略谈用真正的史诗材料为内容,描述当时完全 ·民·族·性的旨趣,事迹和人物性格的作品。这方面首先应提到 《熙德》。中世纪西班牙民族英雄主义的这朵鲜花开始以史诗 的形式表现于《熙德的诗》,后来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风格优美 的续编,叫做传奇故事,由于赫尔德的介绍,在德国已为人 所熟知。这是一串珍珠链似的连环画,其中每一幅都是本身

① 法译作Eddas.即前面已提到的“平话”,原有两种,一种是诗,一种是 散文,叙述的都是北欧古代的神话。搜集成书,都在十二、三世纪之交。

……………………………………………………………………………………………………………………………
2 9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完整的,配合成一系列,就互相辉映。全体都是写骑士的,表 达了西班牙民族的心情和精神,内容丰富,兴趣广泛,涉及 爱情,荣誉,家族自尊感以及国王在基督教反抗伊基兰教的 斗争中的统治权。这些题材都是富于史诗意味而且具有造形 艺术色彩的。主题内容本身就已高尚纯洁,而在展现于光辉 事迹中显出了最高贵的人类图景的丰富性,形成一个优美动 人的花环,我们现代人应当把它们摆在古代最优秀作品的行 列。
   这些传奇故事尽管是零散的,在基本类型上毕竟是史诗, 《·尼·布·龙·根·歌》还比不上它们,不消说更比不上荷马史诗。这 些歌尽管是日耳曼人和德国人的珍贵作品,尽管也并不缺乏 家庭,夫妻爱,封建主仆职责,对职责的忠贞,英雄主义等 方面的民族的实体性内容,但是其中所写的冲突虽有史诗的 广度,却不完全是史诗性的,无宁说是戏剧性或悲剧性的。表 现方式尽管很详细,却缺乏人物性格的丰满性和鲜明性。同 时这些歌往往迷失在对野蛮残暴场面的描述中,人物在行动 中虽然显得勇敢坚定,他们的抽象的粗豪却使他们象木偶而 不象荷马所写的在精神上具有个性的男女们。
   2b)·第·二·个主要因素是中世纪的·宗·教·诗,其内容涉及基 督,圣母,使徒,圣徒和殉教者的传记以及最后审判之类。但 丁的《神曲》是这一领域中最纯真,内容最丰富,表现中世 纪天主教特色这一伟大题材的最伟大的史诗。这部结构谨严 的作品固然不是一部寻常意义的史诗,因为没有贯串全诗广 阔基础的本身完整的动作情节,但是实际上它并不缺乏既坚 实而又融贯完整的结构。它的对象不是某一个特殊事迹,而

……………………………………………………………………………………………………………………………
第三章 诗
3 9 1

是永恒的动作,绝对的目的,显现于不朽事迹的上帝的慈爱; 它的场所是地狱,净界和天堂,人类的行动和遭遇的世界,特 别是个别人物的行动和命运,都沉没在这个永恒不变的客观 存在里。在一切事物的这种终极目的和伟大目标的面前,一 切个别特殊的旨趣和目的都消逝了,但是同时这生动的世界 中一切本来可消逝的幻变无常的事物却以史诗的形式转化为 客观存在,牢固地建立在最内在的原则上面,有价值还是无 价值,都凭最高概念或上帝的审判来决定。凡是尘世人物的 希求和遭遇,意图和实现,都按原来的样子在这部史诗里变 成化石似的铜像而永远存在着。这样,这部史诗包含了最客 观的生活整体:地狱,净界和天堂的永恒情况。在这个不可 磨灭的基础之上,尘世人物各按照自己的特殊性格在活动着, 或则无宁说,他们曾经活动过,而现在则连同他们的所作所 为,都在永恒正义中变成僵化不动了,·他·们·自·己也从此永远 不朽了。荷马的英雄们通过女诗神而在我们的记忆中变成不 朽,但丁的这些人物是通过他们·自·己,他们的个性,而招致 他们的处境;他们不是在我们的观念中不朽,而是他们·本·身 就是不朽的。通过诗神之母 ① 而达到的这种不朽在《神曲》里 由于经过上帝自己的审判而具有客观的价值,因为在上帝的 名义下,当时这位最大胆的诗人 ② 对全部过去和现在进行了 谴责或祝福。—— 诗的叙述也就应按照这种对象的性质进


希腊九诗神之母叫做Mnemosyne,掌记忆的女神。
② 这位大胆的诗人就是但丁,他以上帝的名义把一些人打下地狱,另一些 人道到净界洗罪。

……………………………………………………………………………………………………………………………
4 9 1 第三卷 (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 (续)

行,它只能采取叙述在永远固定的境界中游行的形式。这种 境界象赫希俄特和荷马所描绘的神们一样,是由诗人凭自由 的想像来发见,构成形像和分配地位的,但是同时所描述的 场面和故事却仍根据实在的见闻。地狱充满着暴烈的骚动,在 苦痛中仍有造形艺术的严峻,到处放射着恐怖的微光,但是 诗人对阴魂们的同情冲淡了这种恐怖气氛。净界的气氛比较 温和,描绘仍然很周密。最后,天堂全是一片灿烂的光辉,绝 对没有具体形像,一切都沉浸在思想的永恒以太中。这位天 主教诗人所创造的世界固然也反映出古代影响,但是其作用 只限于提供了人类智慧历程的引路人和陪伴 ① ,在教义和教 条方面则全是中世纪经院派神学和慈爱。
   3c)中世纪史诗的第三个领域是表现·骑·士·风的作品,它们 用的是爱情奇遇和保全荣誉的决斗之类世俗生活中的浪漫性 的内容,同时带有宗教的目的,即基督教的骑士阶层的神秘 主义。这类史诗的动作情节和事迹与民族的旨趣无关,只涉 及个别人物。上文谈骑士的传奇故事诗时已提到,只有单纯 的主体 (个人)的事迹才形成这种诗的内容。当时还没有形 成固定的散文性的社会秩序,这种世界环境就产生了一个新 的英雄阶层。这些英雄人物还是完全独立自由的,他们根据 宗教幻想和世俗观点,只关心纯粹私人方面的旨趣,缺乏希 腊英雄们在集体地或单独地参加斗争以及战胜或战败时所依 据的那种实体性的现实情况。骑士诗的这种内容虽然也产生 过多样的史诗描述,但是它的情境,冲突和纠纷的冒险性质

① 引导但丁游地狱和净界的是罗马诗人维吉尔,陪伴是比阿屈理契。

……………………………………………………………………………………………………………………………
第三章 诗
5 9 1

在这类描述里只能采取传奇故事的方式,其中各种奇遇不能 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