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后来,他改邪归正去竞选议员,又因为一口英语讲得差而被选民讥为“伦敦郊外口音”。在满是嘘声的会场中央,在自卑面前,他没有屈服,而是暗自发愤说好英语,甚至到了无事就自言自语的程度。最后,他当上了英国首相。这时,你还能从那个被煤体称作“活牛津字典”的丘吉尔那自信的大脸上看到一点自卑吗?丘吉尔在牛津大学的演讲曾让每一位听众深深震撼,并为他的演讲喝彩。他这样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他的秘诀足以证明:只要是自信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由此可见,单纯的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后不能奋起直追,而是消沉埋没。一个自信的人,首先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将来的位置。王小丫在全国性的律师辩论大赛中采访时,由于椅子没放好,当众出丑,全场哄堂大笑。但是她爬起来调侃说:“我摔得太不漂亮了,下次摔跤我一定要注意姿势。”这就是自信。
唐代诗人李白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毛泽东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爱因斯坦两天作出了一个丑陋的小板凳,但是他并不羞于把它拿出来。的确,生活中我们面对更多的是失败,然而正是因为失败我们才更应该自信,因为失败是自信最有利的杀手。面对失败,如果我们畏惧它,掩盖它,甚至渐渐地习惯了失败,无异于扼杀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就像人生还没有起步我们自己就已经撤退了。所以不要过早地放纵自己贬低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在每一次失败后,大声地告诉自己“继续努力,我一定能行”。
一个叫大卫的美国人独自驾车去野外准备为家人砍一棵圣诞树。没有想到意外发生了,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将大卫的腿结结实实压在了下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会有人到这荒山野岭来救他!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坐着等死?他身边没有任何一件看起来可以求生的工具,他随身只有一把从跳蚤市场上买来的匕首。于是,大卫就是用这把并不锋利的匕首,对准自己的伤腿一刀一刀地剁下去,砸断了骨头、挑断了筋!大卫最终带着断腿爬上了汽车,一条腿开车去了附近的医院!大卫用“壮士断臂”的勇气,拼回了一条性命!
大卫的选择让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拒绝厄运!在厄运面前我们可以悲伤、可以哀叹!但绝不能失掉信心!绝不能被打倒!我们必须要直面残酷的现实,要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甚至不惜有勇气亲手斩断自己与生而来的那条腿!做一个对自己永存信念的人!
在人生旅途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但一切都会过去;不见得所有花枝都会被风暴折断,所有的灾难都通往绝处的深渊。即使出现了暂时的阴天,太阳还是会再度出现;即使身陷茫茫沙漠,只要我们心中有北极星,还是会找到希望的绿洲。只要自信,我们就能扬起生命的帆;只要自信,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彼岸,驶入成功的港湾。
自信有时候需要一点自嘲。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呢?接受自己,自己瞧得起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对自己永存信念,从不轻言放弃,是每个富人成功的必备前提。
56。邦尼人力思维: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如果企业效益不好,可能有很多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如果外因没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内因造成的了。一个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就要重点审视一下自己的员工是否都在做有用功。有时盲目地裁员也不是解药,只有判别出真正的缺陷,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才能解决问题。
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60个人一秒钟却挖不了一个洞。协同和合作产生力量,实现双赢。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合作,会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避免内耗过多。
一位长者给两位饥饿的人的礼物,分别是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长者让他们自己选。两人谢过长者的恩赐,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后就分道扬镳了。
选了鱼的人立即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就狼吞虎咽吃个精光了。不久,他被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选了钓鱼竿的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艰难地走向海边,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使完的时候,他还没看见那片蔚蓝色的海洋,于是,选渔竿的人也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了。
之后,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前去寻找帮助,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但这两个人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这两个人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历长途跋涉来到海边,开始了捕鱼为生的生活。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可以想一想,一个足球队在进行人员搭配与选择的时候,同一位置上会选择不同技术特点的球员进行搭配。例如前锋的组合,可以有“快…高”组合,可以有“速度…技术”组合等。教练可能会为每个角色配备一个替补队员,但是一般不会让具有相同技术特点的球员同时上场。如果希望自己可以很好地融入团队,并且在团队中占有相应的位置,就一定要清楚自己可能的角色是什么。
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曾经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拉绳实验:把被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这个结果对于如何挖掘人的潜力,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很有研究的价值。“拉绳实验”中出现1+1<2的情况,明摆着是有人没有竭全力使真劲儿,而是“拉松套”、“拉偏套”,打马虎眼。这说明人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单枪匹马地独立操作,就竭尽全力,到了一个集体,则把责任悄然分解、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社会心理学家拉坦经深入研究认为,这是集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并概括为“社会浪费”。其实,这就跟咱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差不多,老百姓把这种现象叫作“鸡多不下蛋,人多胡捣乱”。看来,诸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一类说法也有例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果忽视这种“例外”,必然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拉绳实验中出现“1+1小于2”的情况说明:有人偷懒!而且越多人在一起干活,偷懒的现象越严重!这一定律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效益不好,不在其他方面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提高团队整体的效率,其实企业的人员减了却并没有增效,“和尚”少了,还是没水吃。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
现在国内有很多小公司,每到岁末年初时就会有人员“大换血”,企业里每年一度的“年终奖一拿,立马走人”的现象屡屡上演,虽然这对很多公司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不正常的是,一些人员的流动是因所处企业的内耗过于严重造成的。一些跳槽人士说,由于所处的企业内耗太大,做事情很难,大部分精力要去应付内耗。
所谓内耗,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普遍属性,是指事物或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相互干扰、相互冲突、相互抑制,从而使各种有用能量产生相互削弱和相互抵消的现象。企业的内耗是一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严重时,企业就像一个病人,良药难治。著名的联想集团也曾陷入一场“内耗”之中,联想前任总工倪光南与董事长柳传志之间的分歧很大,最后闹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当联想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企业长达5年的“内耗”公之于众,在业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内耗给柳传志、倪光南个人以及联想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经历了阵痛的联想吸取了这一教训,努力避免重蹈覆辙,企业才得以轻装前行。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那些聪明的富有者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有效避免内耗,以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财富。
57。酒与污水思维:及时摆脱害群之马
污水的可怕之处,就是以少数派的身份迅捷又大范围地毁掉整桶酒的能力。在团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团队整体,或者在实际进度上拖延团队的进程,或许在精神上拖垮了团队的士气。碰到了这样的人,其实不必要过于仁慈,认真观察,给予适当机会,要是发现其死性不改,应当机立断将其除掉,以免他继续拖累整个团队。
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贤人大隗。方明、昌寓一左一右护卫,张若、他朋在前边开路,昆阍、滑稽在车后随从。他们来到襄诚原野时,迷失了方向,七位圣贤都迷路,找不到一个人指路。
这时,他们正巧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便问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了。”
“那么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
那孩子说:“知道。”
黄帝说:“这孩子真叫人吃惊,他不但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住在哪里。那么我问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
孩子推辞不说。黄帝又继续追问。
孩子说:“治理天下,就像你们在野外邀游一样,只管前行,不要无事生非,把政事搞得太复杂。
黄帝说:“你说的太含糊了,究竟该怎样治理天下呢?”
“治理天下,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黄帝大受启发,叩头行了大礼,称牧童为天师,再三拜谢,方才离开。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缠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诸葛亮在《将苑》中说: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格外注意,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蛊惑民众之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否意识到害群之马的危害,并且在工作中加以抑制,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