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我论-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我性”的自主化以及与其相关的“自我”形象的稳

    ①凯勒,A。

    、福特,L。

    R。

    H。

    、米查姆,Jr。

    和米查姆,J。

    A。

    :《学前儿童自我形象的尺度》,载《发展心理学》,1978年第14卷第5期,第423—489页。

    ②麦圭尔,W。

    J。和帕达沃—辛格,A。

    :《自发的自我形象中的相貌特征》,载罗森堡,M。

    和卡普兰,H。编:《自我形象社会心理学》,阿灵顿,1982,第31页。

…… 238

    自 我 论332

    定化和区分化,都酝酿着自我意识内容和结构中的进一步演变,这些演变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其表现不在于改变局部自我评价的特点或等级,而在于对自己和自己的潜力提出新的、更加概括、更加明确的问题。

    寻找自我的青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是多么广阔无垠,这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一生中,这一段岁月不过是一个局部,但这个局部却大于整体,而浮士德却有过两次少年时代的体验,如此真伪莫辨的经历,只能用数学上的悖论才能思量。

    帕斯捷尔纳克

    如果说童年期的自我意识变化看似乎缓而渐进的,那么,过渡年龄期即青少年时代则向来被认为是一个突变、“再生”

    和新质生成的时代,而最主要的还是发现个人“自我”的时代①。不过,对这种说法还要作一些解释和具体说明。

    根据最新的纵向研究材料可以看到:第一,在过渡年龄期,远非所有的个人特性和个人自我意识特性都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二,即使深刻的、质的变迁也并不一定表现得很凶狂猛烈,而且这不仅取决于社会条件,而且也取决于个体类

    ①关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详见有本书作者参加的集体著作:《高年级心理学》一书(莫斯科,1982)。

…… 239

    432自 我 论

    型特点。例如,奥弗夫妇对同属于一种社会环境的一些美国青年作过从12岁至22岁的跟踪调查,其中平静、和缓地度过这个年龄期而没有发生任何剧烈变化或危机的占23%,狂烈地、然而并无心理病态地进入成年期的占35%,经历了典型的“狂飙突进”时期及严重的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的占21%,其余的人(21%)由于他们的个人特性不够鲜明而未便给以分类①。

    维戈茨基关于自我意识在过渡年龄期起关键作用的论断在理论上虽有说服力,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国内经验研究资料的充分证实。至于国外对青少年“自我”的研究,其重点是过渡年龄的常规危机,即埃。埃里克森所谓的“认定危机”。

    然而,埃里克森作了生动描述却未作充分分析的这种危机,其综合特征和分期究竟具有多大的普遍性呢?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加拿大心理学家马西亚于1966年把“认定危机”划分为四个层次(状态)

    、形态或方式:“散漫型认定”

    、“先决型认定”

    、“缓期型认定”和“成熟型认定”

    ,这四者都受到青年人职业自决和思想自决(自我确定)程度的制约。

    “散漫型认定”

    表示个体尚未作出重大选择,尚未进入危机期。

    “先决型认定”表示个体已加入“成人”关系系统,但这一行动不是自主采取的,未经历危机和考验期。

    “缓期型认定”表示青年正处于自我确定的过程中,“成熟型认定”表示危机已完结,个体已由寻找自我转向实际的自我实现。各种认定形式可以说既是个人发展的先后阶段,又是个人的不同

    ①奥弗,D。

    和奥弗,J。

    :《由少年向年成过渡》,纽约,1975,第3—49页。

…… 240

    自 我 论532

    类型。

    “散漫型认定”的少年可以转入“缓期型认定”阶段,然后再进入“成熟型认定”。

    但他也可能永远停留在散漫层次上或走上“先决型认定”道路,从而放弃积极的选择和自我确定。

    这样具体运用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定性”概念不免缩小了它的意义,但却为经验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使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确定80%被试者的“自我认定”

    发展水平。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进行了五十多种独立调查,把青少年的“认定形态”同他们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社会出身、自尊心和交际结构等进行对照比较①。

    从中发现,认定水平同一系列其它个体个人特征密切相关,这些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综合特征。

    例如,“缓期型认定”

    通常是以心烦意乱比较强烈为前提,而“先决型认定”则以心烦意乱比较微弱为前提。认定层次越高,自尊程度也越高。在认定层次和智能之间没有发现直接的联系,但已查明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散漫型认定”和“先决型认定”恰恰和智力自主性较小相适应,在应激情况下处理复杂问题时尤其如此。前一类型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困窘,而后一类型的人则试图罢手。

    “缓期型认定”

    和“成熟型认定”与比较复杂细腻的文化兴趣、比较发达的反思能力等结合在一起。

    “先决型认定”

    在权力主义②方面指

    ①马西娅,J。

    E。

    :《青春期的认定》,载阿德尔森,J。

    编:《青春期心理学手册》,纽约,1980,第159—187页。

    ②参见本书下篇第4章“自主与参与”一节(自第422页起)。——译者。

…… 241

    632自 我 论

    标最高,在自主方面指标最低。

    在交际方式和人际关系方式方面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把男女青年人际关系(交际方式主要分三种——亲密关系、范型关系和隔绝状态)的心理亲密性,心理深度和心理相互往来与他们的认定层次加以对照,可以看到处于“缓期型认定”和“成熟型认定”阶段的个体具有最高的亲密性,而具有“先决型认定”和“散漫型认定”特征的人一般都不超出范型交往的界限。在“散漫型认定”的男女青年当中,处于隔绝状态的人为数最多。

    在交际方式具有亲密性质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属于“散漫型认定”

    ,属于“先决型认定”一类的也仅占18%。这几种类型的人在与父母、朋友、情人的关系方面也有着根本的差别。

    然而,可否认为这些个体个人差异是阶段性差异、年龄发育差异呢?大多数12岁和12岁以上的男性少年都是由“散漫型认定”或“先决型认定”开始,经过“缓期型认定”

    阶段再进入“成熟型认定”。

    18岁至21岁间这方面的变化特别大。不过,个体差异看来超过年龄差异。

    “成熟型认定”

    这一概念及其标准本身都是多维的、非单义的。少年选择职业和思想上的自我确定往往不在同一时期发生。此外,个体发展取决于许多社会因素。例如,有工作的少年达到“成熟型认定”的时间要比在校学生早一些。

    性别的差异也很大。男性少年的个人和自我意识核心多半取决于他的职业自我确定和他在既定活动领域取得的成绩。然而,在女性的标准确定中,因而也是在妇女的自我意识中,家庭比职业更受重视。男女青年的自我评价标准也相

…… 242

    自 我 论732

    应地有所区别。如果说男青年主要根据所取得的具体成绩来评价自己,那么女青年更看重人际关系。因此男女自我认定各种要素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一个男青年如果还没有实现职业自我确定,他就很难感觉自己是个成年人。女青年则可以用别的标志来证明自己有资格作为一个成年人了,例如,已经有人认真地向她求爱了。

    换句话说,男女成熟期的主、客观标准不尽相同。

    当然,苏联男女青年选择职业的条件(更不必说思想自我确定的性质)和西方各国的同龄人是不同的,因而其反思的“自我”

    的各种要素在等级高低观念上也可能完全不同。

    但是,实质性的差异并不排除诸如自我认定的成熟程度、职业选择和世界观形成等等个人发展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我”的成熟程度普遍取决于个人实际生命活动的性质、自主程度、劳动(包括学习)的复杂程度和责任大小。

    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宗旨就在于要更好地,对青年进行劳动训练,从而简化和加快他们的一般社会成熟进程,克服不利于社会并给青年人本身造成痛苦的拖得过久的少不更事状态。因此,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年的普通中等教育和改进普通学校工作条件的决议》强调指出,必须“改进中小学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启发中小学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①把青年自我确定的年龄动态作为个人的整合结构加以研究,应当在这一过程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①《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文献资料汇编》,莫斯科,1984,第70页。

…… 243

    832自 我 论

    一些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课题从研究方法角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是十分复杂的。这里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龄期比较研究资料同纵向研究资料大相径庭。龄期比较研究通常说明自我意识发展具有间断性和危机性,而且少年期(12岁至14岁间)是各种困难的顶峰。在这个年龄期,自我观察意向、怕羞心理和自我中心主义有所加强,“自我”形象的稳定性、一般自尊心有所下降,对某些品质的自我评价则发生根本性变化。少年比起低龄儿童更经常感到父母、教师和同龄人对他们抱有不好的看法。他们更经常处于压抑状态,而且女孩比男孩更甚。

    8岁至11岁男孩和女孩在这方面还没有重大差别。然而在少年当中,表现高度自我忧虑的女孩占41%,男孩只占29%,“自我”形象不稳定的女孩占43%,男孩占30%,自尊心低的女孩占32%,男孩占26%,等等①。由少年发育阶段过渡到青年阶段时(15岁以后)

    ,自尊心重又提高,怕羞心理减弱,自我评价变得较为稳定。但青年的自我忧虑程度仍旧高于儿童。

    反之,纵向研究资料却表明,“自我”形象的发展具有令人惊奇的稳态性和平缓性。一次规模最大、方法最严格的这类调查,曾在三年期间(被试者的年龄在11岁至18岁之间)对330名美国学生(174名男生、156名女生)的自我描述进行了连续性比较。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剧烈的、戏剧性的年龄期变化和性别差异:少年期形成的自我观念变化是缓慢

    ①罗森堡,F。

    R。

    和西蒙斯,R。

    G。

    :《青春期自我形象的性别差异》,载《性别角色》(英文版)

    ,1975年第1卷第2期,第147—150页。

…… 244

    自 我 论932

    的、渐进的,而且幅度不很大。参加研究的人员说:“人结束过渡年龄期时的情况同进入这个龄期时的情况基本一样。”

    ①

    从原则上讲,纵向研究比龄期比较研究更为可靠。

    但语义学区分法②在这方面记述下来的主要是数量差别(青年与少年用同一组表示品质的词汇描述自己)。运用这种方法对一大批(200多名)美国学生的“自我”形象从12岁至17。

    5岁进行龄期比较研究发现,年龄动态变化也不很大③。很可能,青年期“自我”形象的变化主要不在于对已经相当稳定(这种稳定性还可能在个人恒定性的幻觉影响下而进一步加强)的个人特征进行定量评价,而在于提出有关自己的一些新问题吧?我看情况正是如此。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收获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发现。对于小孩子来说,唯一可以意识到的现实就是外部世界,他还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外部世界去。他已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但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各种心理状态。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外部世界、有形世界只是主观经验的一种可能性,而主观经验的中心则是他自己。

    一位15岁的姑娘把这种感觉表达得很恰当,当一位心理学家问到“你觉得什么最现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