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真正的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爱国主义教育得实实在在地抓,坚持不懈地抓,而且应从少年儿童抓起,这样才能真正抓出成效来。职业道德教育亦为重要。 我国目前公职人员及其他经济成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过亿,如果这些人都受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并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那么,社会风气就会从根本上好转起来。 我觉得,讲职业道德,要重新提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实”。我们抓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是一个好的经验,希望不要搞徒具虚名的东西。我们要在文明大院建设上搞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非常赞成把不符合条件的文明单位撤下来,搞文明单位动态管理。面对繁重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全党的同志,特别是直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一滴地挖“山”不止。 对当前社会上的种种问题,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我们提倡一件事一件事抓,一抓到底。(牟玲生:《对精神文明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陕西日报》1989年11月22日)

    精神文明建设,一要端正认识和明确政策,二要有得力之措施。 没有具体措施,上没有抓手,下不得要领,容易流

…… 323

    60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于形式。 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一、制定精神文明发展的系统规划。 要明确整个国家或者省市五年至十年的发展目标和措施,确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 同时制定近期规划,主要包括一年至两年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具体任务,要能够核实,能够检查。实打实,年年干几件,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有分解宏观规划,确定精神文明发展的具体规划,定目标、定措施、定机构、定经费。 这要作为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做。 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领域,要由专管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专门规划。 规划的专门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二、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网络。 精神文明建设单靠政府推动是不够的,必须众手合力,众志成城。 要通过努力,逐步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网络,争取覆盖整个社会的各个角落。 机关、企业、学校等等,不能仅仅是工作和学习场所,而要成为教化场所。 家庭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故称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人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他们耳濡目染,遇物而诲,因此要发挥家庭的作用。三、不断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 精神文明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否则精神文明就会流于空泛,没有坚实之依托。 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电视电台设施、科技馆、艺术场所等均是精神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同时是一种象征。四、培养和树立精神文明的示范群体。 精神文明建设应有示范群体为社会作出表率。 先进的示范群体能够带来榜样的力量,相反有些群体也会产生反作用。 任何社会都要有示

…… 3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703

    范群体的,如果我们不去努力,人们就会自发地选择示范群体,而这样的选择往往是盲目的,甚至是负面的。五、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形成投入自我增长的社会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比较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我们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指导原则。有部分人主观上并不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投入,认为这种投入不见政绩,泥牛入海。 这种状况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六、严格控制和有力抑制各种腐蚀人们精神的有害因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彰善瘅恶,以正压邪,对各种威胁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有害因素,要严加防范,严格控制,严厉打击。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消极丑恶现象逐步蔓延,有的已经令人触目惊心。 我们采取了声势较大的动作加以清除,成效显著。 今后要坚持不懈。七、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制。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 为克服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重物轻文的态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应该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制。 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列入干部的政绩评价指标,当作干部升迁的重要依据。 如果领导干部考核不合格,不能升迁,甚至要降级。(覃正之:《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汇报》190年3月3日)

    特定的经济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意识形态不断提

…… 325

    80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制度都有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特点。 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区别于其它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点。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解决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突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概括起来就是小平同志讲的“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

    建立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建立和完善运行以及约束机制尤为重要。 第一,完善组织系统,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协调网络。 第二,确立目标。 第三,运用参与和竞争手段,引导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完善约束机制。 使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加强信息反馈。(王树勤:《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江淮论坛》191年第5期)

    “软硬”结合律的要点或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五方面:1。

    “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协调原则。 具体而言是

…… 32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903

    增加三项“硬投入”

    :一是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财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每年拨给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提前一年列入下一年财政预算,并保证逐年有所增长。 二是“硬”

    环境建设投入。城乡文明环境的建设也要舍得花一点钱,既要“治坡”

    (生产投入)

    ,也要“治富”

    (文明生存环境的建设)。三是人力与人才投入。2。虚实并举原则。即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务虚”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想纪律教育、观念转变、道德培养等工作,它侧重于抽象性、理论性、间接性方面的教育;而“务实”指将前者工作落实于具体生动的活动方式之中,借助办实事、好事的形式来进行,它诉诸于形象性、实践性、直接性,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务虚的任务。3。表层建设与深层建设结合原则。一般来说,治理“脏乱差”

    、建设文明环境(如环境“三化”——净化、绿化、美化)

    、抓社会治安等属于精神文明的表层建设,而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高、观念心理的转变、高尚理想与文明习惯的培养等,概言之,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则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建设。 只有致力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向高层次发展,也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

    “软硬”管理并施原则。它指“软”管理与“硬”管理齐抓并施。 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部分工作属于思想意识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定性式的、模糊性的管理,大部分要依赖于人的觉悟、自觉来

…… 327

    0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进行工作,只能靠软约束,这可称之为“软”管理。 鉴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这种“软”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但更重要的是应建立起一套定量式的、有硬指标的、硬约束式的“硬”管理制度。5。

    “软”措施与“硬”规划结合原则。精神文明建设要提出一些口号或道德规范要求,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必要的。 但光靠这些“软”措施还不够,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有量化目标的“硬”规划来保障。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最忌没有长远计划与战略眼光,搞短期行为或“零敲碎打”。

    (陈依元:《精神文明建设的软硬结合律》《江淮论坛》191年第8期)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多数精神产品仍然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 精神生产部门及所属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讲经济效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精神产品是体现一种思想、具有一定精神目的的特殊商品,精神生产部门要以自己的产品去影响社会,就不能片面地追逐利润,而应当主要追求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必须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

    、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回。(金羽、欧阳斌:《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毛泽东思想研究》192年第2期)

…… 3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13

    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中,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几十年都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直至现在仍然需要我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进行大胆探索,最终找出规律性东西来,以免时“左”

    ,时右。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前者是继后者而起的新兴的尚待完善的而又最终代替它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标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并不应当成为否定社会发展连续性的理由。 作为社会的制度文明是可以超越历史的,因为任何社会都是在以前制度文明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否定或割断这种人类文明的继承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可惜,近一时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就是用阶段性去否定连续性,对封建制度下的文化不加区别地一律加以吹捧视为传统加以吸收,甚至要用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现代文明,不加区别地一律加以排斥,一律视为洪水猛兽拒之千里,不管其中有无属于资本主义属性,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用的东西。 似乎只要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大加批判,就可以自然而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搞上去。 这种“左”的认识,是根深蒂固的,不以主要力量来防止,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就不会得到执行。(戢克非:《发展生产力与两个文明建设》《求是学刊》192年第4期)

    搞好法制建设。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管理的一项极

…… 329

    2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其重要的内容。 思想教育是基础,法制管理是保证。 一些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文明之所以能搞得比较好,主要是靠法去管。 借鉴它们的经验,应当把文化立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目前一些歪风邪气、消极丑恶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屡刹不住,当然有复杂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法制不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把文化市场的管理逐步引向法制化的轨道,先善各种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违者必究,并切实加强文化缉查、管理队伍的建设。 这样,才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黄浩:《精神文明建设要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学术研究》192年第6期)

    人才是一切事业之本。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我们把培育人才,紧紧地贴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首先,立足于本县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全县普遍开展了以文化双补为先导,以提高产业工人业务技术为主线,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教育。 为了使干部职工能够适应随着产品的不断开发,外资、外技、设备的大量引进带来的操作和使用上的技术问题,我们先后集资兴办了五所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在职工人61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91。

    73%,并选派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