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林园炒股秘籍 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股神林园炒股秘籍 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买入(1)
  作为价值投资概念的核心,安全边际在整个价值投资领域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定义非常简单: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与内在价值一样,所谓的安全边际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仅从定义上,我们不能确定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安全边际就是足够,并可以买入股票。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这两个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都非常强调安全边际原则,之所以都要求一定的安全边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和公司经营的因素非常庞杂。而相对来说,人的预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容易出现预测失误。有了较大的安全边际,即使我们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有一定误差、市场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仍低于价值、公司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都不会妨碍我们投资资本的安全性以及保证我们取得最低程度的满意报酬率。这就是安全边际原则的精髓所在。
  巴菲特指出:“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持续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可以用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对投资人来说,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时支付过高的价格,将抵消这家绩优企业未来10年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说,忽视安全边际,即使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也会因买价过高而难以盈利。
  确定性是林园选股的重要原则,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在买入经过挑选的、确定性高的公司股票时,是如何贯彻这一原则的。
  1。 合理价格
  首先,林园也认为有些股票的累计升幅已大,买入可能不是最好的时机,但他也不会卖出这些公司的股票,他会坚决“持有”这些公司。因为,这些公司股票上升趋势已经确立,这些公司每年都能创出历史新高,本身就说明他们的盈利水平每年都在创新高,而且据他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变坏的趋势,经营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盈利水平超出他的预期。的确,现阶段是很少有人购买这些“高价股”的,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些股票的上涨趋势,因为这些股票已被“各路诸侯”一致看好,他们(包括他)是不会卖出这类股票的。事实上,这些股票持有的风险也是有的,有的投资者认为这些股票是“庄股”,林园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他认为,“庄”就是对这些股票坚决看好的投资群体组成的联合体,而这些联合体又是相互不联系的,只是思想的联合。这种思维方式的“高度一致性”,使得这些股票的流通量高度锁定,导致股价连创新高。在国际市场上,此类公司也有,例如,香港市场的汇丰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林园一直都在看它的走势,过去16年中,其股价每年都在上涨,几乎每年该股票都有创出新高的时候,而它的换手率却非常低,几乎都被一些机构所长线持有。这就是香港市民说的“做什么投资都不如买汇丰银行的股票”,因为汇丰银行每年都能给投资者好的盈利回报,这也是他说的“股价上涨,是企业盈利的体现”。
  不久前,有人问林园对招商银行的估值,他说,从15元/股起,最多能到50元/股,很多人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林园告诉他们:“股市中的故事,一切都有可能。股票涨起来,涨到你不相信,跌起来也跌到你不相信。”为什么林园说招商银行能到50元/股,几乎没有人相信呢?一个观点就是50元/股,招商银行的市盈率会高得吓人。林园认为,参考标准不一样。今天,大家可能认为招商银行25倍市盈率应为合理,三年后,50倍市盈率大家也能接受了,否则,就没有当年发展银行60元时,很多人还认为发展银行买了就套不住,套住了也是一个“金项链”的说法,而且,招商银行在未来三年中本身盈利的增长,也将支持其股价持续走高。人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给三年后企业定价,这个标准是可以变化的。全世界的股市在某一个阶段都是有泡沫的,个股也一样,会在某一阶段产生估值偏高(泡沫),好的公司会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过一段时间就会使其股价重新回到合理或者低估的水平,这时股价又会重新上涨。这些公司的投资者无非损失的是时间成本,若公司本质不好,不能持续盈利,泡沫就会破灭,当然,股价持续下跌也就成为必然。
  林园对招商银行估值能达到50元/股的说法,也有为他自己“打气”的成分,因为招商银行是他的重仓股,他当然会坚决“看好”。树立“信心”对他自己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没有信心,那就是在“赌博”。他的做法是:若股票上升趋势一旦形成(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如今天的招商银行),那就要不轻易言顶。他就会给自己定下纪律,那就是“坚决持有”,对中途的涨涨跌跌,不用去理它,毕竟高低都是“相对的”,总是有人会觉得涨多了,就会下跌,老想着卖出股票,这时就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后面会迎来真正的上涨。当然,也有可能股价会出现下跌,这时就要考验人们的承受力了。林园认为以“平常心”去对待这种波动就可以了。如果是低位买入招商银行,那么即使跌到买入价又怎么样呢,所谓的“高抛低吸”在林园看来,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甚至是无法操作的,即使十次操作九次都是对的,只要有一次错误,投资者的损失都是巨大的。对于目前持有招商银行,林园认为,要做“乌龟”,“猫着”不动,“拿着”,“贪到底”。他坚信招商银行高了还有高,最终涨到大家都不敢相信,而且要成为大家的“观赏股”。这就是好企业的魅力。
  在过去的股市人生中,林园操作的每只股票都是赚钱的,事实上,他买入每一个组合,都是事前想好的,没有发生过“意外”,他坚信今后也不会有意外,因为他在买入前,首先考虑的是“最坏的结果”而不是“赚多少”。赚不赚并不重要,即使不能赚钱,“活着”最重要。
  另外,林园有他自己一个不用思考的估值标准,这个估值标准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这里讲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2006年10月,他去江中制药考察,到黄山已是晚上六点钟,一行人来到一家饭馆,坐下看过菜牌后,林园问服务员:“你们的菜怎么这么贵?”服务员说:“黄山都是这么贵的菜,它是旅游城市。”林园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了,“走人”。到第二家餐厅,这家餐厅的菜价只有前一家的三分之一。当他面对第一个餐厅的服务员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不能受服务员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想法。你也许觉得,按照林园的身价,这种做法很可笑,但林园改变不了他自己,因为这种严格的估值标准已在林园身上形成了一种习惯,难以改变。可以说,林园做每一件事,都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林园调侃自己是一个“老油条”,但你欣赏林园的投资,简直就是一种“艺术”。
  2。 选择行业
  就目前来看,林园非常看好如下行业:银行(招商银行),汽车制造(宇通客车)、一次性消费品(茅台、五粮液、伊利、云南白药)、旅游(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海机场,中原高速)。以上行业(公司)都是具有业绩平稳增长的知名品牌企业,或者是在国际市场上产品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极强竞争力的公司,他们的市场不限于国内。
  在这里特别要分析一下,林园为什么看好汽车制造业。他认为,汽车将成为继购房热之后,中国人的另一个消费热点。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建成,客车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就目前情况而言,轿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他还看不到,但客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已经开始显现。他2005年去过宇通客车这个企业,对这家企业的印象非常深刻,由于客车生产是以人工为主,而中国劳动力价格低,这正好是中国的强项。宇通客车的国外竞争对手都不再大量生产汽车,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将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的客车满足。林园去宇通客车考察时,正好看到准备出口中东某国的大批宇通客车,像宇通这样的客车生产企业正好遇到国内国外客车需求双重增长的动力,未来三年,企业的盈利增长将是看得到的。类似的企业还有新兴铸管,这家企业生产的铸管出口到美国,比当地产品的价格要低25%以上,要知道该企业的产品质量评比仅次于日本久保田,全球排名老二。
  3。 选龙头选好行业后,他会选择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龙头,他是不会选择第二的。选好后,他首先会少量买入,然后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是三年)。对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研究、跟踪。企业盈利若能持续增长,股价估值也会合理,他就开始大量买入、持有。对买入的公司进行每日营销状况的跟踪,最主要的是对投资的公司的分红政策进行追踪,他甚至会提要求希望公司能够多分红,他认为不管是送股还是分现金,必须要送而且得多送,这样才可刺激股价的上涨。
  林园的选股标准是——有老大就不选老二。他手中拿的都是全中国最优质的上市公司,最能赚钱的上市公司,这样他才能不理大盘的波动。他认为这些公司每天都在不停地为他赚钱,这样他就可以睡大觉了。而他持有的这些公司,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上市公司,他们都是未来三年盈利确定性高的公司。
  五、持有
  买入就是为了持有,如果轻易清仓,还买它干什么,如果清仓,什么复合增长就都成了空话。常常在股市中听到一种声音,“真后悔当初没有买”。的确,股票如果没有进入你的账户,那它的增长永远是持有人的盛宴,而与你无关。为了保持流动性,机构总会用股价的波动去吓唬投资者,明明你研究透彻的股票,各种分析都支持你的买入理由,但股价就是被向下打压,甚至出现跌停的现象,投资者不但被吓得远远的,还把手中的筹码送给机构。所以,持有很重要,这是你开始财富增长的重要前提。为了不被那些无用的信息干扰,巴菲特把自己的办公场所设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巴菲特曾经说过,他对华尔街那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感到不解。也许是人在市场,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后离开了纽约,躲到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里去了。由此,他远离了市场,也因此,他战胜了市场。
  买入后持有对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投资者每天看着股价的阳线和阴线,判断着支撑和压力线,时刻害怕股票破位下跌,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没有股票行情终端机,巴菲特认为,如果你打算拥有一家杰出企业的股份并长期投资,但又每一天去注意股市的变动,这显然不合逻辑。当你忽略市场的变化时,将会惊讶地发现,你的投资组合反而变得更有价值。“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股市休市,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
  当买入的公司被多数投资者一致看好时,其股价上涨的趋势就已经形成,这时股价会持续上涨,虽然在股价上涨过程中会有下跌,但这只是上升过程中的调整。这时很多投资者都会选择卖出手中的股票,其实,这是投资误区,“黑马”也因此和他们无缘了,这就是林园说的“他在痛苦中赚钱”。这时他会坚决“持有”这些上涨趋势已经形成的股票“贪到底”。只要公司盈利状况不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选择卖出股票的。
  六、卖出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好坏的“试金石”,是任何外因都不能改变的。林园认为,股价的涨跌最终都是企业挣钱能力的体现。股票市场股价短期波动是供求关系的体现,若没有人买,股价必然下跌,跌到有人买为止。股价实际上就是能卖出的价格。林园即使要卖出手中的股票,也要在股市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他不会选择在成交“清淡”时卖出手中的股票,他要观察市场上有没有人“接受”,有没有人买进。他会采取“你不买,我也不卖”的投资方法。他看着你,你要想买,他才卖出。这并不意味着他卖出了,股价就会下跌,若是这样,一开始他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