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在中世纪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就总体而言,美洲的发现——它向欧洲供应许多合乎需要的商品并提供一巨大市场——大约给息息相通的人类增添了500多万人。从那以后,欧洲和美洲的居民在一切有用的技艺的知识中,已经令人信服地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在我们的历史上,大不列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人口稠密;而在最近这50年中,在农业、实用化学和机械工艺中都取得了某些我在上面曾提到的那些最有用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改进。最后,机械学学会是在1823年以前——当时单是英格兰就有100万人,而伦敦及其附近地区的人口占其中十分之一以上——建立的。除非有许许多多的人能从这样的机构获益,否则它们是办不起来的。
不管别人可能对这类机构有什么看法,
…… 104
支配社会知识发展的自然规律39
我只能将其视为人类技艺中不曾有过的巨大改进的基础。
麦克库浴赫先生在谈论这类机构时写道,“随着有更多的。。
人被安置于能作出发现的环境,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被作出。。。
现在阿克赖特和瓦特所享有的声誉也许会被不久以后的、更多的和可能更重要的发现所减色(虽然它们永远不会被消除)
,这并非不可能的、也非完全荒谬可笑的设想。但是如果没有现在这样广为普及的教育(教育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对植根于未来发明家中的天才的种籽进行诱导并使之成熟)
,则那些未来的发明家将只能沿着其平凡的先辈走过的道路而度过其默默无闻的一生。“
①
我在这里必须提醒读者,我考虑的主要任务乃是详尽阐述决定人类财富增长的自然规律(尽管我知道我的论述极不完善)。
因此,我首先试图通过事实说明知识对生产能力的影响,然后再指出决定知识增长的自然条件。
我得出的结论——我想清楚地加以表述,以便不论它是正确的还是谬误的、对的还是错的,它都不致被误解——是:与一切政府和它们的一切法规无关,在进行劳动的普遍必要性中存在着使一切人都要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那些天赋才能的一普遍刺激;这种刺激在任何时候均为引起观察的原因,而观察乃带来知识;与一切和每种社会法规无关,随着人类的成长,随着一代接着一代,以及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增加,存在着知识逐渐增加的一自然的和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刺激和这种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的作用下,我们的天赋才能乃导致了——无需我们事
①《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18页。
…… 105
49第三章
先加以决定,并且我们也永远无法推测其结果——全部那些宏伟的、令人惊奇的和有益的结果,一言以蔽之,导致了人类文明。为了使这一主题臻于完善,还必须探究社会法规的影响,并且不仅应清楚地查明它们的影响是什么,还应该弄清——如果可能的话——用哪些和什么样的社会法规促进了知识,从而增加了生产能力。
我不打算进行这方面的探究,但是这个主题需要这种探究,并且在进行这样的探究以前,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是支配财富增长的规律。那些名为政治经济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原理或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书,没有一本包含并详尽论述了知识对生产能力的全部影响,也未阐明支配社会知识发展的自然规律,因而从本质上说都是(而且必然是)不完整的。
我不打算背离我为自己规定的原则,即把我的研究限制在支配生产的自然规律而丝毫不涉及政府的影响;然而必须指出,除非我们把宗教信仰、社会体制和组成政体的每种形式——从完全的自由到悲惨的奴役(不论是对活人的奴役还是用立法形式加以规定的那种最坏的奴隶制度)——对创造财富的知识的增长所具有的巨大影响以及各种临时法规在这方面的影响都加以考虑,就无法解释不同国家在财富增长方面出现的差别。在欧洲的所有国家中,劳动分工、所有权保障以及通常被认为是增加国家财富的主要手段的大部分条件都是(或者两三年前曾是)
大致相同的。
这些国家的宗教、政体和商业法规在原则上是如此相似,以致它们对财富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是大致相同的。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英国却出现了最迅速的财富增长,其人民则成了能够最自由地
…… 106
支配社会知识发展的自然规律59
进行研究者。英国的新闻报道以及与之有关的人们的思想所受到的束缚要比欧洲其它任何大国少。这也许就是英国较多的财富的唯一根源。
知识的每个领域都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只有每一个其它领域的知识都能得到发展时,人们对某个领域的探究才不致受到妨碍或约束。政府可能自作聪明,认为它们所谓的有益的约束只是铲除异端邪说,但是经验使我们相信,就像拙劣的园丁将带有果实的树枝也剪掉了一样,这些政府无意之中在一切方面限制了创造财富的知识的增长。一些政府对商业企业和个人努力施加的限制大为损害了人类的福利,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如果要和可怕的思想贫困所带来的巨大不幸相比,它又显得微不足道了。任何时候只要少数统治者(他们与最平庸之辈同样无知)为研究和言论划定框框的作法得逞,那种可怕的思想贫困就会接踵而来:凡是其结果无法事先预料的知识就是有害的知识,你就不应体验它;某种知识是对健康有益的,人的思想除此之外就不应有其它营养。这种荒谬绝伦的作法除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外,不可能有别的结果;任何时候只要一社会的统治者专横地规定他们的哪些主题不得进行研究时,他们就已事与愿违地使其奴隶(他们只是将其奴隶作为纳税机器而加以珍视)不能推动知识向前发展,而知识乃是自然的命令,它发生于控制和约束较少的国家,它是增加人类生产能力和财富的主要手段。
…… 107
第四章 劳动分工的影响
扩大的劳动分工是文明人的一个特征。从英国、俄国和美国看劳动分工与生产能力的关系。劳动分工优点的说明。用手工和用机器制作别针的比较。在已形成的行业中进一步的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的全部利益理所当然地属于劳动者。在一切种类的政治制度下都会发生劳动分工,因而它必然来源于某种自然根源。
我在导论中向读者指出了生活于文明社会的人们与野蛮人在生产能力之间的巨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并且也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文明社会中,没有人是为自己制造他所需要或消费的一切商品的。木匠和泥水匠到铁匠或工具制造匠那里购买其工具;而铁匠从来不曾打算为自己盖一所房子,他是住在由木匠和泥水匠的共同劳动而建成的住宅中。
一名成衣匠从来不曾制作鞋子供自己穿用;而鞋匠则从成衣匠那里购买他所需要的全部服装。所有这些劳动者发现,他们经由各人仅在其自己行业中进行劳动,可以最容易地并最迅速地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从欧洲去到北美和新荷兰的人们在与被其排挤的当地土著的接触中,证明了具有欧洲技艺和熟练并且从事不同行业的文明人的优越的生产能力。他们发现当地土著中很少人或没有人具有与
…… 108
劳动分工的影响79
他人不同的职业。每个人都尽其所能自己提供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并且从事在这种未开化的人中所知道的一切技能。
在一切未开化社会中,每个人给自己提供食物,并制作大部分他使用的效率低下的工具。他建造自己的简陋小屋,并用他早先制成的石斧凿出他自己的独木舟;他制作钓鱼线或鱼网——也可能由其妻子制作——用以捕鱼;他用其亲手制成的弓和箭捕杀野兽(它也许是他唯一的食物)。
文明社会中发生的那些现象:一些人从事与他人不同的、各别的职业,不同的行业的建立,个别人从事独有的谋生之道,用政治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劳动的分工。
几乎在一切国家中,劳动分工似乎与国家财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存在劳动分工的野蛮人极端贫困;反之,人口稠密的大英帝国的2200万居民每年生产的财富,据说等于人口分布相对来说比较稀少的美国、沙俄帝国和法兰西王国三者800万居民每年生产的财富的总和;毫无疑问,在这3个国家——尤其是美俄两国——中,劳动分工并未达到如大不列颠的程度。上述估算系根据各该国家公布的政府文献,这也许对英国较为有利,因为估算是根据海关利润而算出,并且还可能是以贬值了的通货表现的。就美国和俄国来说,尤其值得人们注意,因为它们都是相对来说较新或者新近才有人居住的国家,而大不列颠则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而普遍的说法是:随着土地的被耕种并随着人们的群相聚集,生产能力将会下降。这种见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劳动分工和知识发展的效果。它只看到了土地;而作为增加生产的工具的土地,我们对其能力的无知,就像在蒸汽机问世以前
…… 109
89第四章
我们对大气的生产能力毫无所知一样。
为了详尽阐明劳动分工的效果,我想与其由我自己来进行解释,不如从麦克库洛赫先生和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摘引几段原话。斯密对劳动分工的效果解说得如此完善,以致所有后继的作者几乎均未能超出仿效其论述的水平,不过麦克库洛赫先生增加了某些内容,因而我从他写的书中摘引几段,其中既有他自己的观察,也有斯密博士的一些观察。
麦克库洛赫先生写道,“斯密博士极为出色地论述了这一主题,他把实行劳动分工时,促使行业生产能力提高的条件分成以下几类:第一,每个特定工人的熟练和灵巧的增加;第。。。
二,通常从一项特定活动转入另一项特定活动时总要损失的。
那部分时间的节约;以及第三,分割一活动时具有促进能减。。
少和节约劳动的机器和方法的发明这种倾向。“
“首先,关于改进劳动者的熟练和灵巧。十分清楚,当一。。。。。。。。。。。。。。。
个人将其全部注意集中于工作的一部分、将其全部脑力和体力聚集于单一的一点时,他必然能在该特定部分达到从事多种职业者无法达到的精通程度。肌肉的特殊动作或手动作的。。。。
灵巧熟练乃是最好地和最快地完成一最简单作业所必需的;。。。。
而这只能经由习惯性的和不断的实践才能作到。“
“我们不妨从别针制造行业——一个极不重要但其中的劳动分工却备受人们注意的制造业——来举个例子:一个未受过该项职业(劳动分工已使之成为一独立的行业)训练并且也不知道使用该行业中所采用的机器(上述劳动分工大概已为机器的发明提供了机会)的工人,大概竭尽全力一天也几乎难以制成1个别针,肯定不能制成20个别针。
但是这项
…… 110
劳动分工的影响99
职业现在是这样来进行的,不仅它的整项工作已是一特殊的行业,而且它又进一步分为许多部门,其中大部分同样已成了特殊的行业。一个人拉长铁丝;另一个人将其弄直;第三个人将其剪断;第四个人将其弄尖;第五个人研磨顶端以便套上别针头;制作别针头又需2或3道独立的作业;套上别针头是一项特殊的工作;镀锡是另一项工作;甚至用纸将别针包起来也成了一门手艺。在这样的方式下,制作别针的大量工作被分为约18道作业,在某些工厂中,这些作业全由分开的人手完成,不过在另一些工厂中,有时候同一人也要完成其中2~3道作业。
我曾见到一个这类小工厂,该厂只雇用了10人,因而其中某些人要完成2~3道不同的作业。尽管由于该厂很穷,因而只一般地装备了一些必要的机器,但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他们每天能制成12磅别针。
1磅重量约有中等型号的别针400多枚。因而这10个人每天制作了4。
8万枚以上的别针。而每个人每天也就制作了4800枚别针。
但是如果他们全部分开并独立地工作,同时他们又都未受过这项特殊职业训练的话,他们每人每天肯定制作不了20枚别针,或许每天连1枚别针都做不成;也就是说,还不到他们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