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一娘坐在临窗的炕上,穿了件湖色的杭绸小衫,袖子折了两折,露出如霜似雪般的手腕和手碗上碧汪汪的翡翠手镯,拿了把大红柄绣牡丹花的宫扇,正帮睡午觉的谨哥儿打扇。

“马上就要到盂兰盆节了”,”她吩咐宋妈妈,“你帮我去趟慈源寺。”

每年这个时候,徐家都会捐香油钱,请慈源寺的主持帮着做法事。

宋妈妈笑着应“是”,接过对牌出了内院”往司房去领香油钱。

迎面看见徐嗣谆带着小厮王树,脚步匆匆,往内院去。

宋妈妈贴墙立了,垂手低目地喊了声“,四少爷”。

徐嗣谆见到她却是一喜,忙道:“母亲可在屋里?”

“在!”,宋妈妈有点奇怪他的举动,但还是恭敬地道,“夫人正哄六少爷睡午觉呢!”

徐嗣谆点了点头,一溜烟地朝正屋跑去。

“母亲!”他想到自己是借口要去净房,这才跑出来的,一刻功夫也不敢耽搁,见到十一娘就开门见山地道,“我们家今年还放河灯吗?我做了个很漂亮的莲花灯,母亲跟爹爹说说,到时候我们到碧漪湖放河灯!”

十一娘见他跑得满头大汗,一面让小丫鬟拧了用井水浸过的帕子给他擦脸”一面笑道:“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候我们去放河灯就是了!”

徐嗣谆一把抓了小丫鬟手里的帕子,自己胡乱地擦了两下,道:“母亲,爹说,到了中元节那天,要带我去白云观参加斋酸!”

“你不想去吗?”十一娘笑道,“我听你爹爹说,那天王大家人的儿子王允也会去。你不是和他很好吗?到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啊!”

徐嗣谆听了有些沮丧:“可我想和五弟一起放河灯!”,是想显摆一下他做的河灯吧!

十一娘抿了嘴笑,道:“那我们等你回来了再放河灯好了!”

徐嗣谆一听高兴起来,兴冲冲地回了司房。

宋妈妈已领了银子回来,低声和十一娘道:“……万大显万管事让我给您带句话。侯爷和几位掌柜管算的时候”四少爷在一旁打哈欠。专司保定那边皮货生意的陶大掌柜十分狂傲,当时就让屋里司茶水点心的丫鬟服侍四少爷回屋去睡。侯爷当时只说四少爷年纪轻不懂事。脸色却铁青的。

十一娘听了也有些无力。

她一直都不是很理解徐嗣谆,觉得他干什么事好像都不是很用心似的。

“我知道了!”十一娘打发了宋妈妈,黄三奶奶来了。

她喝着冰镇的绿豆汤,舒服地透了口气:“好了,这桩婚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三夫人请了忠勤伯做媒人,对方请了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危大人做媒。我只等着娶亲的那天跟过去把人接回来就行了。”

“辛苦姐姐了!”事情有定下来,十一娘也心里一松。

待八月十九金家的嫁妆送到三井胡同,大家小小的吃了一惊。

嫁妆虽然只有六十四抬,却置办的十分整齐,装衣裳的箱笼两手都插不进去。

三夫人只觉得脸上十分有光,跟人说话的时候脸都微微向上扬:“……金亲家说了的,上前还有嫂嫂,怎么也要顾着嫂嫂的颜面,所以将原来准备的一百二十四抬嫁妆全塞进了六十四抬里。说起来,我的这个亲家也真是个实沉人。”

大家纷纷上前恭喜三夫人。

三夫人脸上都有了隐隐的莹光。

方氏的乳娘气得咬牙:“夫人也太不给大少奶奶颜面了。

用金家的人来寒碜我们。她的东西再多,有我们大少***陪嫁多吗?”,方氏淡淡地朝她摆了摆手:“以后这种事还多着。你们都给我记住了。以后遇到了三少奶奶,一定要礼数周全,如待我一般。要不然,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乳娘知道方氏言出必行,神色一肃,恭敬地应“是”。

五夫人却打着哈欠问十一娘:“你今天在这边过夜吗?我想早点回去…——我明天还要做全福人!”

这边的人多事又琐碎,她没有带谨哥儿过来。

“有宋妈妈他们帮忙看着,又有回事处的那帮人,都是得力的人。”十一娘笑着让竺香把对牌收了,“我心时惦记着谨哥儿,准备回去看看!”

“那我们一起走吧!”五夫人又打了个哈欠,“林夫人她们明天正期才来,又不用招待客人。留下来也没什么事做!”

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和五夫人一起去辞了三夫人。

三夫人一面和甘家的亲戚抹着牌,一面说着金家的嫁妆:“……在大兴那边来有两个三百亩的田庄,加上东大街的铺面,这一辈子也可以不缺吃穿了!”听说两人要回荷花里,三夫人让杏娇帮着抹牌,送两人到了门口:“我这里虽然小,可我好歹也在府里住了二十几年,家里也算收拾得干净整洁了。你们直管带了谨哥儿和诜哥儿来。”颇有责怪两人没有把孩子带过来似的。

“明天一大早就带过来。”,五夫人笑盈盈地应着,和十一娘上了马车。

“还好三嫂他们搬出来了,要不然,我们府里可就热闹了。”她撇了撇嘴,“早上布置喜堂的时候你注意了没有。三嫂说要用大红洒金纸,大少奶奶却说大红销金纸,为这点小事,三爷竟然出面调停,虽然依了三嫂用大红洒金纸,可到了供奉鲜果的时候,却依了大少奶奶用了青花瓷的高脚碟……”,说到这里,她掩袖而笑,“我看,三爷是左听左有理,右听右有理。没个准头。不过,三嫂和三爷毕竟是结发夫妻,我们的大少奶奶却能在公公面前说得起话来,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我们这位大少奶奶行事不同一般。”

十一娘开始还担心三爷和三夫人如果赋闲在家,三夫人拿着婆婆的款压着方氏,方氏的日子不好过。现在看来,方氏也是个十分聪明伶俐的人。

“那也是因为两人各有各的道理。”她笑道,“我到觉得我们这位大奶奶不错,是个明白人!”

五夫人想到诜哥儿周岁礼方氏依言送了本古藉珍品来,笑了起来:“嗯,我也这么觉得!”

两人说着,相视!笑。

跨了钱粮盆,拜了天地,坐子帐,第二天认亲。

可能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三夫人打扮得很朴素。给金氏的见面里少了凤钗,多了一个赤金的项圈。而十一娘和五夫人则依照上次给方氏的见面打赏了金氏。南京那边的三位奶奶都没有来”只让管事和得力的管事妈妈带了礼金和见面礼来。甘家的几个亲戚昨天晚上新婚子进了门就借口有事告辞了。和徐嗣勤成亲时的场面相比,不免有些逊色。

新进门的金氏并不知道这些。只觉得徐家果然如母亲说的那样富足,两位婶婶的见面礼十分贵重”可见对她是很满意的。

敬过了鞋袜,金氏连午饭也没有吃,由五夫人作陪,三夫人领着去荷花里给太夫人磕了头。

太夫人看着还满脸稚气有着一双清澈大眼睛的金氏很是满意,拉了着她说了半天的话。回到三井胡同的时候,金氏的脸上还满是〖兴〗奋。

三夫人看着这小儿媳一团孩子,也很满意。

小孩子容易哄,到时候还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待徐嗣俭带金氏回门归来,金氏开始晨昏定省,做起了徐家的媳妇。而荷花里那边却有些紧张地等待着邵仲然举武的结果。!。。!
第567章 欢乐(上)
九月初一,武举的结果出来,邵仲然考了十四名。 

喜讯传来,威北侯家立刻派了管事到邵家别院放炮竹庆贺。相比之下,永平侯府显得比较矜持,由赵管事带了一套半新不旧的盔甲前往邵家。 

“。。。。。。是侯爷出征苗疆时穿过来的。” 

邵仲然大吃一惊,双手接过,恭恭敬敬地陈放在了书房,这才陪着赵管事到花厅吃酒。 

花厅都是一些来道贺的人。林家回事处的管事也在,彼此相熟,笑着迎了上来:“公子且去忙,赵管事有我帮着招呼。” 

花厅东边隔了一间出来,坐的都是邵仲然的同科。 

邵仲然也不客气,笑着说了几句,去了隔壁。 

林家回事处的管事给赵管事引见花厅里坐着的人。 

有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宫里来了人,说皇上要见我们家公子。现在就进宫去。” 

满厅哗然,大家纷纷上前道贺。有的人说“仲然,你一步登天了”,也有的说“仲然,说不定是皇后娘娘想见你”,也有的笑道“仲然,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邵仲然笑盈盈地应着众人,或说着“借大家吉言”,或说着“但愿如此”的话,并不掩饰自己的高兴,却也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表现得大方得体。 

站在人群中的赵管事微微颔首,眼底却露出几份凝重来。 

待送了邵仲然更衣出门,他借口太夫人还等着他的回音,匆匆赶回了荷花里。 

“这个时候,传邵仲然进宫……”徐令宜把笔放在了山架上,靠坐在太师椅上,露出沉思的表情。 

赵管事见了,上前几步,低声道:“我已差人往宫里递信。最早亥时,最迟明天巳初就应该有消息传过来了。” 

徐令宜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门外传来蹬蹬的跑步声。 

步子短促响亮。 

除了谨哥儿,还有谁敢这样在他的书房外奔跑。 

徐令宜嘴角就弯成了一个愉悦的弧度。 

赵管事看着目光一闪。就听见“咦呀”一声,门被推开,谨哥儿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爹爹,爹爹!”他绕过书案爬到了坐在太师椅上的徐令宜漆上,“我的鸟。” 

短胖的小手里紧紧拽着个小麻雀。 

徐令宜微微地笑,目光中满是喜爱。 

他摸了摸儿子的头,轻声道:“赵管事在这里,你怎么没有给赵管事打个招呼?” 

谨哥儿就扭头喊了一声“赵管事”。 

赵管事忙躬身行礼,客气地说了句“不敢担”,然后柔声道:“六少爷去后花园捉鸟了?” 

谨哥儿点头,转身望了徐令宜:“随风捉的,还捉了虫子。鸟吃虫子。” 

说话比几个月前清晰了很多。 

徐令宜听着就抱了儿子:“走,我们去后花园去捉虫子去!”然后吩咐赵管事,“有信来再说吧!” 

赵管事笑着应“是”,目光徐令宜和谨哥儿离开。 

消息比徐令宜、赵管事预测的要快一些。 

“……皇上问邵进士:古者用兵之学在乎将帅得人。请邵进士究古之法为今之用!” 

问用兵之道! 

徐令宜身子斜倾:“那邵进士是怎样答的?” 

来回答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内侍,眼睛十分灵活,闻言恭声道:“邵进士第一次觐见见皇上,难免有些紧张。想了一会才道:将得其人则料敌制胜,风驱电扫,所向莫之所能御。智将勇将、重望之将、仁义之将,皆需熟于韬略,智勇兼全。用兵行师,严纪律,知合变,有奇有正,战必胜,攻必取。。。。。。” 

全是些空话! 

内侍一边说,一边偷窥徐令宜的神色。 

徐令宜越听,神色越凝重,待内侍说完,勉强露出一个笑容:“皇上又怎么说?” 

这样难得的机会,就这样被邵进士浪费了。内侍觉得自己能理解徐令宜的想法,眼底闪过一丝同情之色。想到徐令宜这些年一直很照顾他们,他的声音不禁又轻柔了几分。 

“皇上就问起邵进士家里有几口人,都做些什么。”内侍垂手道,“听说邵进士家里还有个弟弟,今年十五岁,正准备考武秀才。神色突然一顿,笑着对立在一旁的欧阳统领说:你不是有个侄女,今年十三,还没有许配人家吗?眼前不就有一桩良配。你还等什么?还不差了人去邵进士家求亲!” 

欧阳统领,就是禁卫军的统领欧阳鸣。他自十三岁入宫就在皇上身边做侍卫,而且性格孤僻,除了几个军中的同乡,从不与他人交往,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皇上这样说,等同于是赐婚。 

以欧阳鸣的为人,肯定会答应。 

徐令宜和赵管事都神色大变,赵管事更是道:“这样说来,两家准备结亲了!” 

“是!”内侍笑道,“欧阳统领和邵进士齐齐给皇上磕头,谢谢皇上的赐婚。皇上很高兴,赐了邵进士两坛玉露酒,让小的们送邵进士出了宫。这个时候,邵进士应该已经到家了!” 
徐令宜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 

赵管事返回来。 

“送了一块弱翠玉牌。”他说着,露出几份犹豫来,“您看这事?” 

徐令宜摆了摆手,道:“这也是皇上对邵家的恩典。你准备些礼金到邵家恭贺吧!”说完,站了起来,“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今天晚上我们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赵管事笑起来,送徐令宜到了垂花门口。 

徐令宜笑着进了正院。 

屋檐下的大红灯笼照得院子里红艳艳一片,被夏风吹拂的树叶沙沙作响,夹杂着徐嗣诫朗朗的读书声。 

徐令宜站在屋檐下听了片刻,这才撩了湘妃竹帘进了堂屋。 

当值的令丫鬟转身要去通禀。 

徐令宜摇了摇手,轻手轻脚地进了内室。 

十一娘坐在临窗的大炕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