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妹妹是偶像-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首改编的歌居然是《辣妹子》,简直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实在太让人惊讶了!郝艺风张大了嘴巴万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接下来的乐器,瞬间就让郝艺风泪崩,这是唢呐,唢呐声进来整个画风突变,仿佛立于众山之巅,坐看岁月苍茫云起云灭,时光如同一幅一幅精美的画,像幻灯片一样将历史留下的尘埃呈现在郝艺风的眼前,只是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唢呐的一段华彩,接着电音完全进入!

    瞬间爆炸!

    。。。。。。。。。。。。。。。

    郝艺风听完之后,稍稍擦拭了一下泪水,他原本就是学唢呐的,吹了十几年唢呐,也能吹高难度名曲《百鸟朝凤》(这个曲子是在婚礼场所用的),可是毕业出去跑场子,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家情愿让刚学两个月萨克斯的人来吹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也不愿意让他来一首《百鸟朝凤》,现在几乎没有学生会去学这门乐器,郝艺风曾经就觉得已经看不到唢呐的未来。

    唢呐这时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练了,第一所有人都觉得土气俗气,第二,现在住宅都是蜗居,这乐器声音实在是大,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供练习,可大型民乐团需要十几把唢呐,只能找一些其它吹管乐的临时练一下唢呐。

    而在民乐中古筝这东西,现在很多女孩子都是首选,一个综合类大学学乐器的人甚至大半都是古筝,但是一个民族管弦乐团只需要一到两台,所以也造成了现在分配和就业极其不均衡的现状。

    郝艺风忍不住又点击了播放,这首对湘南民歌《辣妹子》的改编,实在让他不得不佩服,而程晓羽对华夏民族乐器的理解之深刻,运用之巧妙,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唢呐不是不好听,而是没有人去研究和发掘。

    郝艺风心情激动的发了一篇“细语”《决战紫禁之巅》。

    “毒药”的《本早纲目》一如既往的吊,很多人大概不能理解歌词,我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本草纲目》只是个名号,喻面罢了,喻体是治疗意识形态病态的医书,这里“毒药”要表达的是对民族意识消亡的状态表示不满。

    前后呼吁大家要珍惜传统文化,不要崇洋媚外,表达了对汉民族的文化以及音乐的消亡,如今逐渐西化的愤慨。

    歌词中的僵尸喻指现代的华夏人,一群长着华夏人的脸,却数典忘祖,早已经没有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只有一副躯壳的拜金,喜好香车美女,喜好西化流行潮流的忘本之徒。

    当然这首歌的不好之处就是歌词中,药名有点为了押韵乱凑。属于内涵深刻水准之上的作品。

    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监的这首改编《辣妹子》,其实说起来已经不算是改编了,是完全重新编曲的借用了《辣妹子》这个民歌元素的全新音乐。

    编曲是一个音乐作品的再创作,通常是指一个作品的不同表现方式。一般的工作方式是将未完成音乐的某部分(比如音乐的主旋律、主旋律与和弦进行、相对简单的曲式与编配的音乐雏形等)进一步作曲将其创作完整并制作。

    程晓羽的编曲整体来说就是对民族乐器的大胆而创新的运用,他的编曲非常细心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辣妹子》原曲会比较平淡,比较缺少一个强点让歌手去轰炸观众。

    一般不动大刀的改编会直接加强节奏的强度、hook的循环、演唱的力量等等简单的方法去迎合live所需要的刺激感觉。

    但程晓羽的改编就像大刀阔斧,跟原曲区别非常大,基本只保持了原来的几句词,把节奏从4/4都改成了8/12,原版的民歌变成了一首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音乐,让人基本想不到原唱。

    跟随着主旋律民族乐器的改变,从音频里面你可以听到和看到绵延不绝的历史,程晓羽将每一个段落的推进,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到顶点,听的时候浑然不觉,但是慢慢你就被他带到了一个情绪的顶点。

    总的来说,他的编曲大胆,有想法,量体裁衣,关于民族乐器的使用确实给了很多民乐人上了生动的一课,民乐不是不能玩出花样。能感觉到的,就是这是个天才。

    这第一局对决,抛开以前他们音乐在你脑海里的影响,两人各有千秋,旗鼓相当,我只能说这样的音乐对决,实在是真棒!

    时尚!大胆!犀利!简直让人热血沸腾,如果华夏流行音乐全是这样的杰作,谁会不喜欢?

    真希望还有下一局。

    让郝艺风没想到得是,不仅有下一局,这场对决不过才刚刚开始。。。。。。。

    。(下一首是什么估计大家都猜到了吧?链接留言发一个,今天差不多九千字更新,求订阅!求各种票!)

 第六零八章 被玩坏的《辣妹子》

    “违和君?你还好吗?你是不是已经挂了?”

    “蜜汁好听,我觉得毒药和程老师是不是有奸情啊?”

    “膜拜两位大神,从昨天开始听《辣妹子》,就没听过别的歌曲,三首歌曲单独做了一个《辣妹子》合集,走在街上好想高声的大唱‘辣妹子辣’肿么破?”

    “楼上你不是一个人!吃面的时候从来不吃辣的我,居然多加了两勺辣椒。”

    “我艹,《辣妹子》要被两位大神给玩坏了啊!!”

    “我好想@江盈盈,问她一下做为原唱,她会比较喜欢哪一个版本的《辣妹子》,哈哈!我好想真的@了,有点方。”

    “我感觉,地球人已经没有办法阻止‘辣妹子’了。”

    “实在太精彩了!毒药前脚发电音《辣妹子》,程老师后脚就用《本草纲目》×《辣妹子》还以颜色,我艹难以掩饰我心中的激动,这比什么嘴炮撕比精彩多了!我仿佛能看见两大绝世高手站在紫禁之巅,手里挥舞着名为‘辣妹子’的绝世兵器一较高下,刀光剑影、鲜血淋漓、拳拳到肉、刀刀见红,大家不要拦着我,我得唱一首《辣妹子》来抒发我汹涌的情怀了。”

    “我就想问下楼上,什么兵器会起名字叫《辣妹子》?”(手动滑稽)

    “谁说程老师脑洞不大的?《本草纲目》×《辣妹子》改的毫无违和感,我还想毒药和程老师万一那一天合作会怎么样,结果民歌大拿@江盈盈老师就被迫先和毒药合作了一曲,不能不说程老师实在很六啊!”

    “给跪了,两位都是大神啊!请收下我十年份的膝盖,突然有一种去学音乐的冲动,到底是学西洋乐器好?还是民族乐器好?”

    “好评一下,不论改编的水平如何,这就是音乐交流该有的态度,不放嘴炮,纯粹的以乐会友,挺有意思的,有机会想和两位杰出的音乐人合作。”——当江盈盈的留言出现在讨论区的时候,评论区炸锅了。

    “参见民歌天后。”的留言开始刷屏。

    屏还没刷完,就看见又有人说:“程晓羽又更新‘细语’了!!!!!赶快去看。”

    于是程总监又带了一波节奏。

    。。。。。。。。。。。。。

    程晓羽这一次又写了一篇长细语:《浅谈民乐的将来》。

    首先得说明的一点是民乐不等于民族乐器,民乐的将来不能一概而论,很不好说,但一个分支的消亡似乎难以避免。

    那就是地方民歌,它的受众面越来越窄,这几乎是每个大学音乐学院老师都在感叹的。

    每当中音史课,听到各个地方民歌,表示听过的同学越来越少,更别提了解了。对于地方民歌的喜爱也寥寥无几。

    在对待别的学院开放的选修课上也做过实验,近两年连最接近日常的民歌《小白菜》,也是一片茫然。

    地方民歌在传播上,一直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在农耕时代逐渐转变的过程中,一大批新子民不再传播自己家乡的民歌,很多民歌在这个过程中被遗失。尽管目前很多喜爱民歌的机构或者人去地方采风收集,但不得不承认这也只是当初民歌总量的一部分。

    而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对地方民歌感兴趣,地方民歌的现状比江河日下的戏曲还要惨淡的多,好歹戏曲还有国家和院校大力的投入,但地方民歌,呵呵。

    做个有趣的实验,随机问问周围的朋友,说出你知道的十首民歌。看看结果吧。

    由此看来地方民歌将消失几乎是很容易判断的事情。

    。。。。。。。。。

    但是民族乐器会越来越好,民族乐器本身的生命力可以是无限的,在现在的音乐环境下,视多少人敢使用、会使用、能用好而定,单单就上海来说,光学生民乐团每个区就有1…2个团队(有些大团会把学生分成多个梯队),还不包括各个学校的民乐队。

    要说乐器传承需要靠曲目,那么现在的民乐乐曲的确不能说脍炙人口,就连民乐国宝大师级的人物也很难原创经典的曲目。

    虽然原创上面民乐还差很多,但是改编曲目却可以很强悍,用民乐可以演奏所有西洋曲目,琵琶是个好乐器,可以演奏所有西洋拨弦乐器的曲目,古筝还可以当贝斯用!二胡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有好的曲目,民乐就不会磨灭!

    那么脱离了民族乐器,下面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个民乐新的发展方向ElectronicMusic,看上去两者好像没有关系,但这的确是个民乐发展的新方向之一,其实未来音乐的主流!

    但目前国内做的却不够好,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抛砖引玉,能有更多的民乐人,为民乐打开新思路。

    程晓羽这一次发了两首华夏风格的电音,名字叫做《subbass。of。china》(作者:majorhon向华夏电音人致敬)还有一首《china…shanghai》(来自爱音乐的徐梦圆)。

    然而程晓羽这一番言辞立刻引来了大量专业人士的质疑,“电音和民乐是一回事情吗?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能拿出来说?”

    “电音配上点民族乐器的声音只能算是华夏风电音吧?这最多是当代音乐现象的沧海一粟,不具有任何代表性,更远远远远谈不上从这些音乐的身上能得出什么发展方向的结论,当然这音乐是挺好听的。”

    “还以为能拿出什么好东西呢!电音那玩意现在还不入流。程总监以偏概全了,民族音乐要对比也应该是和古典音乐、新古典,NewAge这一类吧,和电子乐没什么关系。”

    “电音?不就是酒吧里的那玩意吗?在华夏,DJ做出来的Mix和Remix被夜场里的大金链子当舞曲来消费,他们喝着勾兑的芝华士,配着统一冰红茶,就着爆米花和小西红柿,跟随着节奏走上人生之巅。上流女孩们坐在金链子身边,抽着橘一冰红茶,就着爆米花和小西红柿,跟随着节奏走上人生之巅。上流女孩们坐在金链子身边,抽着橘子味的假外国烟,玩着骰子,用美颜软件发朋友圈。如果你是一名夜场DJ,你还会被夜场老板要求‘多来点动感的’。地铁站,音乐节门口,经常有开着一辆“五菱宏光”摆摊儿的。用一张过期海报的背面,拿Mark笔写上‘DJ金曲,15两张’。‘低音炮’里传出富有节奏的日语,“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什么的不就是华夏电音吗?……你以为说个ElectronicMusic我就认不出来那是什么了?想不到‘舞曲大王’程总监还是个非主流DJ啊!话说如果我不是DJ你还会爱我吗?”(手动滑稽)

    “电子音乐的乐理要求并不高,很多人根本就不懂乐理,上来就直接搞电子音乐,还自称为音乐人,旋律写作全靠在键盘上摸。很多东西听起来很随意,声部很少很简单。你告诉我这个是未来?逗我吗?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乐器实在。”

    这一次普通吃瓜群众也有些懵逼,因为喷程晓羽的很多都是知名的音乐人,很多一般听众都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这种专业撕比很难插的上嘴,最多说一句:“我觉得还不错啊!”至于未来音乐的发展方向这样高深的东西,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程晓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是,结果是宿命中的敌人‘毒药’先发声了,让人诧异的是,毒药并没有如大家估计的那样嘲讽程晓羽,他也发了一篇“细语”说道:“华夏作为大国,流行的却是小家子气的东西。或者说,“小”民谣、“小”情歌占据绝对优势,压榨了其它类型音乐的生存空间,这算是反映了多么悲哀的现实啊。华夏五千年除了评弹小调,还有京剧秦腔,然而现在很多人一股脑全把后者的气韵忘得精光。很多人老是瞧不起美国欧洲日本,与此同时却感叹‘我们五千年文化为何不能文化输出’。说真的,这种小打小闹不仅毫无创新,也注定了华夏音乐几乎走不出国门,不能像美国一样有那么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欧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