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回事,但内中有几个汤若望、南怀仁这样的人物,对于自己的事业发展无疑是有帮助的,至少在火器方面便是一大助力。金庸《鹿鼎记》中不是有南怀仁替他铸炮的情节嘛。
结果,这几个传教士除了看病却什么都不会,这实在是让赵强太憋屈了:老子这又不是开医院的,要你们这么多洋大夫有什么用,这些家伙肯定有鬼!
在他的逼问下,邓肯老老实实的告诉了他真相。原来他和那几个西班牙人根本不是什么传教士,只是在国内穷困潦倒,混不下去才想到东方冒险,看能不能幸运的成为大富翁,衣锦还乡。结果来到澳门后,事情并不如他们想象一样,和国内一样,他们同样不受人待见,澳门的同胞们也没有给他们提供发财的机会。大清国又正打着仗(三藩之乱),外国人根本没法北上,就算能够北上,到了清国的京师之后,却只能著书立说,成为宫庭御用的画师什么的,根本没有发大财的机会,与那些从美洲满载金银回来的同胞相比,这趟东方之行实在是糟透了。
百般无奈之下,邓肯便和他的同伴约了和他们一样倒霉的荷兰人郭有财、葡萄牙人郭有寿还有郭有禄,决定冒险前往黄金之国日本,看上帝能不能眷顾他们,让他们在日本能够发大财。为了有一个身份的掩护,他们便充起传教士来。当然,他们的医术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在漫长的航海中,他们已是自学成材,其中郭有财在来到东方之前便是一名替人看病的医术。
听完邓肯的真相之后,赵强半天无语,本着能用就用的想法,他责令魏季成立了首义城医院,医院地点就在伤员养伤的地方。另外从吴军家属中挑了三十名老弱男丁,三十名妇女,还有六十名各族壮妇计一百二十人调入医院使用。由郭有福担任院长,邓肯负责翻译,除替现在的伤员诊治外,他们还得负责将自己所会的医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这些男丁和妇女。
邓肯听说赵强让他们当医生,当即就变了脸色,不过听了赵强后面的话,他才转阴为晴。
“在我的人掌握你们的医术,并能替士兵独立治疗后,你们就将负责我的火枪采购事谊。放心好了,邓肯,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就算尼布楚的银矿短期内到不了我手中,我也可以有充足的财富让你们去替我采购。”
“替病人看病,治好他们的伤痛,是上帝对我们的教诲,能够为将军阁下英勇善战的士兵服务,是我的荣幸!”
邓肯一脸真诚的望着赵强,赵强同样一脸真诚的望着他,二人对视一眼,俱是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两天,派出城往北侦察的军士没有带回俄国人回来的情报,赵强便将全幅精力放在了内部规划上面。前一阵派出去拉人头的壮丁已经回来两个,其中一人在半路撞到十几个躲避俄国人的巴尔虎人,在一番劝说之下将他们带了回来。另外一个却是小有收获,他成功说动了有三百多人丁的赫哲部落来投。二人进堡的时候,赵强都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按事先说好的价码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随着这两个壮丁的回归,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各族青壮还有老弱妇孺或几人或几十人的来投,一时之间,首义城热闹了起来。
有关吴三桂起兵后的资料
很多人纳闷吴三桂怎么就到长江边败了,骨头搜集了一些前人书定的资料,复制过来发在作品相关上面,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纯史料性东西,不喜欢看的读者不必看。对了,史料中有些内容是对康熙有所正面的,大家区别看就可以了。最后是吴三桂死之后吴氏家庭的命运,惨,全部杀光。
正式更新稍晚一点,大概在三点左右。
吴三桂同清朝的军事斗争,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三桂起兵,到十四年(1675年)底,三桂发动战略进攻,清朝战略退却;
第二阶段,从康熙十五年(1676年),到十六年(1677年)底,双方进入战略相持,展开了互有胜负的拉锯战,而清在局部地区如甘肃、陕西、江西、浙江等处逐渐转入战略性进攻;
第三阶段,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到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清军战略反攻,吴军全面退却,直至被彻底消灭。战争的全过程,显示了它的内在规律性,颇有节奏地向前发展着,变化着。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的二年中,吴三桂乘清军无备,突然发动武装政变,并以迅猛的攻势,连续夺取了云南、贵州、广东、湖南、四川及江西部分地区,并把这些省份和地区置于周王政权的控制之下。吴军前锋直抵长江南岸。三桂“散布伪札,煽惑人心,各省兵民,相率背叛。福建耿蕃夺取了福建及江西、浙江大部分地区;王辅。臣叛于陕西,除了个别地区,陕西与甘肃绝大部分都陷入叛军之手。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从长城脚下又传来了警报: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也乘三桂叛变,“兴兵造反”。布尔尼为林丹汗后裔,太宗时被剿灭,扶植其子额哲为亲王,嫁一公主,为清朝额驸。布尔尼为公主所生,与朝廷是血肉至亲。布尔尼煽动蒙古各部造反,只有奈曼王扎木山响应,其参加叛变的,仅有二旗。四月六日,康熙命将出师,以多罗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以大学士都统图海为副将军,护军统领哈克山、副都统吴丹、洪世禄同为军务参赞,率满洲八旗兵和调取蒙古诸部兵马讨布尔尼。
北疆出了事,西部也不安宁。西藏受到吴三桂的煽惑与收买,不时地挑起军事摩擦。它在政治上同情吴三桂,对清朝怀有动摇,若即若离。从全国情况看,除了关外的辽东地区以及山东、河南等少数地区还较稳定,再也找不到一块安静的土地!叛乱所及,波连十余省,“贼势益猖獗”战事仅一年,康熙不禁惊呼:“逆贼得据大江(长江)之南!”战事还在向北发展,直抵长城内外。所谓“东、南、西、北,在在鼎沸”就是战争第一阶段的生动概括!
在王辅。臣叛于宁羌州后,带动陕甘两省纷纷叛离清朝,康熙深感局势的严重性,一时性急,打算御驾亲征。他对几位大学士说:“朕欲亲至荆州,相机调遣,速灭贼渠吴三桂。若吴三桂既灭,则所在贼党,不攻自息,生民得安。”他要求他们跟议政王大臣密议,大臣们当然不会赞同康熙出征。因为此事关系重大,康熙离京,京师为根本重地,倘生意外,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至祖接受了劝告,暂停亲征。康熙的这个举动,足以说明当时局势的严重程度。
因战争而引起的混乱,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清朝所处的国际形势,也潜伏着危险。康熙十三年七月,两广总督金光祖密报:“交趾(越南)知孙延龄叛逆,乘机蠢动,陈兵边界,其情叵测,请加防御。”康熙不得不增兵,“防守险隘”。交趾陈兵边界,其意图不外是,担心中国内战蔓延到该国,以事先封锁边界,防止窜入。但鉴于它与中国的关系,欲乘中国内乱侵入,获取中国领土,这个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它毕竟力量不足,只能小心谨慎从事。
还有朝鲜李氏王朝,它原与明朝的关系密切,在受到清朝两次武力入侵而被迫称臣,内心一直不屈服。吴三桂发动叛乱后。它密切注视中国政情变化。一些大臣和知识分子(儒生)甚至上疏国王,要求乘时起兵复仇。儒生罗硕佐、赵显期等于康熙十三年(李氏显宗十五年)五月,相继上疏,大意是,吴三桂“既据南方,蒙古亦不亲附,天下事变,近在目前,乘此机会,练兵峙粮,大可以复仇雪耻,小可以安国保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2,3988页……七月,有一“布衣臣”叫尹,他进一长篇密疏,痛陈以往所受国耻,要求乘三桂起兵,朝鲜可与之配合行动,内称:“我国精兵劲矢,闻于天下,大炮飞丸,足以方行;得选卒万队,北首燕山,规恢进取,以拊其背,而扼其吭;开海洋一路,约郑人(台湾郑经)并势,以挠其腹里;以传檄燕、蓟、辽河以北野春诸部,日域诸岛,青齐(山东)、淮浙(安徽、浙江)等处,以通于西蜀(四川),使同仇疾,兴共奋起……我顾不难横据医闾(辽宁锦州北之山),薄逐幽沈,而为天下请兵矣!……”《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篇奏疏,表达了朝鲜统治集团与知识界对清朝的愤激的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顺利。国王持慎重态度,未予批答,要视形势而定。看得出来,南边的交趾,东北的朝鲜都对清朝抱有敌意。只是因为清朝很快转败为胜,形势见好,这些抱有敌意的国家才没敢采取行动。
交趾、朝鲜等国蠢蠢欲动,深刻地表明,吴三桂叛乱所产生的政治与军事震动已远远超出中国境内,而在交趾、朝鲜等国发生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如发展下去,有可能使这些国家与三桂联合,将清朝置于空前孤立的地位。当然,形势的变化,最终没有出现这个结果。这对清朝来说,的确是一次幸运!
这就是战争第一阶段所出现的一系列结果。确如三桂和他的谋士们在起兵前所预想,兵出云贵,旗开得胜,一路势如破竹,前锋直抵湖北境内、长江南岸的松滋(今松滋北),隔江与清军大本营荆州相望。三桂饮马长江,翘首北望,已摆出渡江北进之态势。至此,三桂的军事进攻已达到了顶峰。
吴军进至松滋,举足即可渡江。此时,清军未集,江北已是风声鹤唳,人心不固。如能迅速渡江,独占长江之险,军事主动权稳操在手,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动员江北乃至黄河流域的汉官汉将参加,清朝将无法收拾局面,势必继续退至黄河北岸,以图固守。奇怪的是,吴军进至松滋,屯驻已三个多月,却毫无北进的迹象。他的将领们都很着急,一般人士也感到不解,在云南留守的三桂核心中的人物对军事停顿不前,大军不过江甚是诧异。三桂的谋士刘玄初急忙起草了一份报告,陈述了他的战略主张。信的大致内容如下:
此时,应为直捣“黄龙府”而痛饮。可是,现在却屯兵不进、河上逍遥,坐失良机,等待清四方之兵集结,我真不知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不是王(指三桂)特送诸大臣入朝为王请命?诸大臣都是辱国之臣,自救性命不暇,怎能为王请命!如说待世子(指吴应熊)回来吗?我以为朝廷宁可失掉四海疆土,决不会令世子回归云南!一般来说,弱者与强者斗,弱者之利在于行动迅速,而强者利于较量实力。富者与贫者打官司,贫者乐意尽快使案子完结,而富者乐意把案子拖得长久。如今云南系一隅之地,抵不上东南一郡。而吴越(指江浙地区)之财货,山(西)陕(西)之武勇,都集中在荆州、襄阳、长江、汉水之间,王按兵不进,想与清兵久持,这与弱者同强者较量实力、贫者与富者比赛财富有什么不同!
刘玄初写到这里,不胜感叹:唉!只盼望上天早降圣人,以安定中华!《广阳杂记》,卷4,179~180页。
吴三桂读了这封信,无动于衷,置之不理,没有给以答复。
在此关键时刻,三桂没有听从刘玄初的忠告,犯了一个战略上的致命错误,而这个错误最终导致他的彻底失败。刘玄初对形势和双方力量的对比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拿吴氏集团的实力与清朝相比,两者强弱分明,贫富悬殊。表面看,三桂起兵时,具有相当的实力,而一年后,有各地的响应,实力大增,可以同清军相抗衡。但他毕竟是以一隅之地云贵为老本,后劲不足,况且各地响应者不过各自为战,形成不了一个统一指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清朝占据全国统治者的地位,可以在政治上进行动员,在军事上可以四处征调军队,又拥有广大的领土和人口,无论在人力物力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当它一旦发挥出来,将产生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它虽然遭到了失败,但其实力并没遭受过大的损失。因为滇、黔、闽、两粤等主要叛乱地区,多属三藩的汉军、绿旗兵,而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兵多集中在北方,故其军事实力未减。清朝所占有的条件,使它的后劲远远胜过吴三桂集团。得明显,三桂只利在速战,不可久持,宜乘胜进军,借助各地起兵反清的有利形势,乘清军无备,兵力未集,清统治集团惊慌之时,一鼓作气,挥戈渡江,北涉黄河,直逼北京,可收全胜之局。清朝以全国的兵力和物力,利在较量实力,不怕持久之战。如战争拖延下去,固然双方都将困难重重,但对吴军更不利,只能消耗掉它的有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