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海巨宦-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说每项有十个获奖名额,最高奖金有十两银子呢!听说那个全能赛的奖金,竟有五十两!”

    “啊!这么多啊!李家真是暴发户!钱多得没处花了!”

    “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家霸着银矿呢!”

    十两银子,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啊!因此不但尤溪,连延平府甚至周边府县的铁匠都跑来了!一时间溪前村人头济济,比科举还热闹呢!一些老铁匠拉不下面子,觉得是胡闹不肯来,但他们的弟子却大多经不起诱惑,偷偷瞒着师傅来碰碰运气!参加这擂台不像换东家,输了也不打紧,赢了却当场能拿到不少钱,所以铁匠们来参擂的顾虑没有要他们加入李家铁厂那么多。

    这场铁王大赛,全程由李家出资,却由乡老陈老康主持——陈老康本来不想来搞这种乱七八糟的什么擂台,但李彦直已经说服了他爹,李大树又开了口,李老康就不好意思不来。

    赛事分项,乃是李彦直与丁师傅商量了,将制作铁锅、铁针、农具的技艺分成十五项,因此也就分作十五个赛场,公开比赛,由丁师傅作监督,由观众公开品评优劣——赛场上至少聚集了几百个铁匠,这些人既是参赛者也是观众,可以说个个都是行家,有没有本事,那是怎么也瞒不过去!

    铁匠们本就冲着那些奖金来,又是在在行家面前比赛,因此个个奋力,人人拿出看家本事,一时间砰砰砰、锵锵锵,溪前村就想忽然间变成了一个大铁铺,到处都能听到打铁的声音。

    由于按照李彦直设置的规章,每个铁匠最多可以参加三个单项以及一个全能赛,所以最后一共决出了五十多个获奖者,其中有好几个人竟然是连拿了三个项目的奖金,尤其是全能奖的冠亚军——一位姓赵的师傅和一位姓舒的学徒,其锻铁技艺之深湛,连丁师傅都叹为观止。

    大赛结束以后,李大树当众颁奖——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又设宴款待众得奖铁匠,酒酣耳热之际才表露意思,希望他们能留下帮李家的铁厂培训员工,又开出了比市价高出三成的待遇来!

    有道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得奖的铁匠们才刚刚拿了李家的钱——虽然那是奖金——但这笔奖金既缩短了李家与众得奖铁匠的距离,让彼此由陌生变得亲热,又确立了李家在铁匠们心目中的信誉,众铁匠都想:“他家能搞出这么大的排场来,那真个叫财大气粗!再说这里这么多人,个个都是高手,只要有一小半留下来,还怕这铁厂办不成?”因此当场便有二十余人答应,包括那位赵师傅和那个姓舒的学徒在内。

    这整件事的幕后主谋——李彦直在暗地里听他们一个两个都应允了,心中大乐!

    有了这帮人的加入,李家铁厂的气象登时就不同了!在李彦直的规划下,二十几个铁匠高手由丁、赵、舒三人领头,各自负责一道工序,事情做得要多快有多快!丁师傅是先来的老人,赵、舒是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者,大家都服他们的技艺,便也服他们管理,因此铁厂便运作了起来。

    每个老手身边又带着一两个学徒,一对二或者二对一地跟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些学徒也都将堪用!而这些学徒成长起来之后,李彦直又会安排他们去培训新的员工,他相信如此反复循环,他们手头的熟练工人队伍将会越来越壮大!

    铁厂的事情上轨道以后,李彦直又去照看茶厂,那边主要是雇了一批没事闲在家的妇女,有苏眉帮忙,倒是搞得有声有色。

    就这么忙了三个多月,铁锅、铁针生产了出来,茶焙炒了出来,可都挤压着没卖出去,那钱是流水一般地用,收入却不见半点,但李彦直也不急。他知道等李光头他们的船队回来,这些货物就都会变作钱银!李彦直计算过,知道李家的资金足够支撑到那会有余!

    就在这时,徐阶派人来找他了。

    第一卷 童蒙初试 之三十 诫尔切记读书

    在中国,人但凡富了就怕被官府找。听说徐阶传唤,李大树有些担心:“不会是我们这阵子搞得太大,推官老爷见怪了吧。”他老婆则认为:“我看是因为咱们的铁厂没预他一份,所以他找上门了!”

    李彦直却只是笑笑,道:“徐师不是这等人!”却仍赶紧坐了轿子来府城参见。

    徐阶见面就冷笑道:“李少爷,恭喜发财啊!”

    他这副冷面孔把李彦直唬得连连作揖道:“恩师,你如此说,是要折死我啊!”

    徐阶冷冷道:“恩师?我徐阶不敢做你的恩师!”

    李彦直背部冷汗沁出,心道:“他在怪我什么?真怪我没分股份给他?不对啊!还是怪我和海外的人有勾结?还是怪我最近张扬了?”一时不敢接口。

    却听徐阶冷冷道:“我对你本来期望颇高,所以给了你家一点好处,本来是想叫你没了后顾之忧,安心读书。哪知你得了银矿如此小利,就整个人都钻到钱眼里去了!又办什么铁厂,又办什么茶厂!却将圣贤书都丢到一边!李少爷,我问你,你将来是否打算以商人盖棺啊?”

    李彦直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才知徐阶是怪他不读书,忙道:“徐师,你错怪我了。”

    徐阶哼道:“我哪里错怪你了?”

    李彦直道:“古人云: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是农、工、商、虞均为国之本、民之根!学生之家乡,地薄民贫,所富有者,在矿与茶。但是银矿多归国家,铜矿、铁矿之利,亦多被权势者霸占,无法泽及小民。因此我有心开拓工商之业,为家乡无田产者提供一条谋生立命之路,非敢敛财自肥也。阳明先生道:‘四民异业而同道’!学生如今虽已立志为士,然亦不敢蔑视工商二业者,正是遵循阳明先生所教。阳明先生又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学生不敢比拟圣贤,但若能以工商富民,然后导乡人知礼,则亦无愧为士了。”

    李彦直既跟了徐阶,以王学门人自诩,对王阳明的书籍便搜罗了不少,读了一肚子,将一些关键语句背得滚瓜烂熟,以便随时可用!这时被徐阶一责问,就把王阳明拉出来抵挡!

    果然徐阶听得哈哈大笑,骂道:“你个惫懒童子,正经学问不扎实,偏门学问懂得最多!”

    李彦直道:“阳明先生的学问是偏门学问?”

    “胡说!”徐阶喝道:“我是说你乱用阳明先生的微言!”

    李彦直道:“我却觉得我是在知行合一呢!”

    徐阶笑了笑,他可不是书呆子,对李彦直经商其实也不甚反对,只是担心他丢慌了书本而已,这时见他说起话来一套一套,显然修为不但没退步,反而进步了,也就不怪责他了,道:“不和你扯了!我来问你,下一科的乡试,你打算如何?”

    李彦直想了想道:“我这肚子里的书,参加童子试也有些勉强了,若是就去参加乡试,只怕非败不可!我想静下心来,读个三五年书,再作打算。”

    徐阶先是颔首,道:“你现在的学问,参加乡试确实是难中!”然后又摇头,道:“不过三五年还是太短!我的意思,是你且静下心来,好好读上十年书,再出山不迟!”

    李彦直讶异道:“十年?这么久?”

    “久么?”徐阶笑道:“不久啊!你现在才七八岁,十年之后,也才十七八岁。就算是诸葛孔明,也是二十七岁才出山呢!不算迟!再说,仕途险恶,你的沉、稳二字又还不到家,就这么鲁莽闯进来,只怕也要吃亏!不如且在家修心养性,等把人都涵养起来了,再去应乡试不迟。”

    李彦直却想:“等我将生意料理上了轨道,再读个三五年的书,想来也就够了。上辈子我考个硕士也不过准备了一个月!十年,用不用啊。”口中却不与徐阶顶嘴,心想两三年后你就调任,到时候该怎么办还不是看我自己的,便道:“学生谨记在心。”

    徐阶眼角扫了他两眼,欲言又止,道:“我看你……”顿了顿,改口道:“我看你最近空闲得很,不如帮我做件事吧。”

    李彦直忙道:“请恩师吩咐。”

    徐阶道:“你刚才说:要以工商富民,然后导乡人知礼。既做了第一件,切勿忘了第二件!福建文风本胜,这延平府更是出过朱紫阳这般的大儒!但如今世风日下,人不向学,文风荡尽,社学不修。我既到此为官,便希望造福一方,而造福一方最重者,莫若教育!”

    李彦直问:“先生可是要办学?”

    “差不多。”徐阶道:“不过我在士林的声望还不大够,在此开讲学问,未必能令闽中诸公心服,所以我想先就基础做起,将延平府各乡里废弃的社学修建起来,你以为如何?”

    朱元璋建国立基以后,对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实行的是科举与教育并行的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等各级学校与科举相互配套,而最基层的单位就是社学。

    社学设于乡里之间,按照规定,一开始是以在编户三十五家置一学校,是明帝国最初级的教育单位。朱元璋魄力雄大,当年命令一下,各地社学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可谓空前。

    可惜之后朝政起伏不定,各地社学多有废弛,或有名无实,或空余梁柱,比如溪前村就只剩下一个遗址。两年前李彦直学正体字,靠的就是社学旧址前的两块断壁残碑。

    这办基层教育是大有益于地方的事情,徐阶就算不提,李彦直等缓出手来也要做,何况现在徐阶提起,赶紧附和道:“此事该做,该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若做成了这件事情,那是功德无量啊!”

    徐阶笑了笑道:“功德无量,那是做成了才好!若做不成,那就只是吹牛!”

    李彦直道:“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我的家乡这边,我一定筹资办理!”

    徐阶喜道:“好!你年纪虽小,但已是一个生员,有资格办这社学。若办得成这件事情,那才是真正的泽及地方!尽管着手做去吧!我会知会尤溪知县,让他多多支持你。若有什么事情,不怕,尽管来寻我!”

    李彦直得了他撑腰,心中更有把握了,不过他要办的社学,却与徐阶料想中的大不相同!

    “我要办的这所学校,将不是教理学,也不是教心学。我要教学生们的,是实学!”

    第一卷 童蒙初试 之三十一 怪力勿语

    李彦直坐轿子回到尤溪,还没进村,就见苏眉等在村口,见到他赶紧跑来说:“弟弟,大哥他在大仙庙和人打架呢。”李彦直闻言错愕,心想咱们家如今是何等势力,又不是发迹之前的贫困户,大哥怎么会跑到大仙庙去打架?赶紧驱轿往大仙庙而来。

    这所谓的大仙庙,其实乃是一座狐狸庙,乡人易迷信,不知多久前传说这里出过狐仙,越传越真,就有庙祝巫婆之属怂恿着乡人建了一座狐狸大仙庙,后来嫌狐狸二字不好听,就将之去掉,变成大仙庙了,其实庙中供奉的仍然是一只狐狸。

    在中国,只要是有庙就不怕没人拜,有人拜了,不灵的没人骂,偶尔灵了就人人传,越传就越灵,不知多少年下来,狐狸庙的香火越来越盛,尤溪地方贫富悬殊,山民穷得揭不开锅,银矿铁矿的受益者却富得流油——从尤三田能存下半窖钱银可见一斑。这些人没什么别的消费,就喜欢将钱扔在这些神道上,寺庙有了钱,逢年过节的便不断加筑,如今已变成占地五亩,前有楼台后有林园的大庙了。

    李彦直坐在轿子上,一边问苏眉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苏眉犹豫了一下,本不想说,但后来想想这事多半瞒不住了,才道:“弟弟,你不知道吗?外头都在传,说你五岁那年,被狐仙附体了呢。”

    这句话把李彦直说得耸了耸身子,叫道:“这什么话啊!”

    苏眉见他如此反应,试探地问:“不会是真的吧?”

    李彦直回过神来,大声叫道:“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我……我的学问见识,都是读书读来的!和什么狐狸没关系!”定了一定,才问:“这什么狗屁传言,一定是狐狸庙那无聊神婆杜撰的!可和今天的事情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我大哥听说了这个传言不忿,就跑到庙里打那神婆?”

    “才不是呢!”苏眉说:“大哥是到庙里去讨钱。”

    “讨钱?”李彦直一听更奇怪了。

    苏眉道:“这事我原本不知,是大哥在庙里和神婆吵架,我在旁听着,才算听出了一点端倪。再想想先前的一些蛛丝马迹,几下里一凑,才算弄明白。”

    原来李彦直五岁之前也只是普普通通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