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确实如大人所言。不过县中财政紧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杨晨叹了口气:“而且这儿的地理位置也不合适,都毗邻浦阳江了,不但要担心水淹进城来会影响到这个常平仓,而且这里的粮食也易受潮哪。”
没想到杨晨只在仓库前一站便看出了这许多问题来,蒋充心里更是发紧。只在那赔笑地点头道:“大人果然是目光如炬,看得深远。可是……”
杨晨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说话:“本官知道,这也怪不得蒋主簿你,毕竟这仓库建在此地也有好些年头了,你也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蒋充略松了口气,赶紧伸手一引:“大人还请进仓查看。”
杨晨若有所思地看了蒋充一眼,这才抬脚向前走去。此刻,仓库中的三名吏员和五名看守也在粮库大使田忠的带领下迎了上来。
两边相遇,又是一套礼节,杨晨这才得以走进那显得有些幽深的大仓库中。
这常平仓足足占了五六亩的地,当然不光是用来储放粮食的,县里也没有这么多粮食给它存放。除了一半仓库里囤积着如山般堆起的粮食之外,其他几个库房里却有不少木头、石料等物资。一旦县里要干什么工程,比如兴修水利,或是修桥铺路什么的,县里也会从常平仓里支出一部分材料来。
杨晨既然进了仓库,当然不可能只看粮食不看其他,便在那田大使的引路下先查看了那些物资。这些物资堆放在仓库里也明显有些年头,不过看着倒还算保管得不错,至少要用时不会有什么问题,杨晨便欣然地夸奖了田忠几句。
田忠表面上看着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欢喜模样,可眼神里却难掩紧张。这一点,杨晨或许没有发觉,可跟在身后的杨震却把他的神色看在了眼中。
在转悠完那些仓库后,杨晨他们终于来到了那四周有木栏围住,上面还加盖了顶棚的囤粮库前。他的目光只在那些堆积如山般的米堆上扫了几眼,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
见他如此模样,一直都在小心观察其神色的蒋充就忍不住心里一阵揪紧,问道:“大人,可是瞧出了什么问题吗?”
“田大使,这仓中存粮到底是有多少哪?你可能给本官一个确切的数字吗?”杨晨却不理会蒋充,而是把目光转向了田忠。
田忠虽然早有准备,但此刻也难免紧张,迟疑了一下后,才回话道:“下官这两日才刚点算过库中粮食,应该在四百二十石左右吧。”
“哦?”杨晨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了蒋充道:“若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县衙里的账册上可是记得分明,到今日,常平仓里该有六百多石粮食才是。怎么凭空就少了接近两百石哪?”说着又把目光盯向了田忠:“田大使,这个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个……”田忠神色更是发紧,只觉一阵口干舌燥,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不过是个仓库大使而已,无论胆子还是能力都有限得紧,当着县令大人的面,被他如此逼问,即便有所准备,此刻也难以辩解了。
蒋充一看就知道田忠慌了,赶紧代为解释道:“大人容禀,仓中粮食短缺是有原因的。”
“哦?却是什么原因?难道是被人借走了吗?”杨晨似笑非笑地看着蒋充:“可本官怎么就一无所知那?还有,只有在青黄不接时,才有人会向官府借粮,现在可正是秋收时哪。”
蒋充自然听出了杨晨话里的讥讽与不信任,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当然不是大人所想的那样。其实这也是我们诸暨当地的气候所造成的弊端。适才大人就说了,将粮仓立于此处有诸多不利,这受潮便是其中之一。
“大人也知道这常平仓里的粮食是三年之储。三年前的粮食存放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自然很容易发生霉变,进而影响到其他粮食的储存。所以仓中向来有个规矩,每过半月,就会翻检存粮。一旦发现有霉变的粮食,就会被清理出去。
“所以,虽然县衙账册上记载的是六百多石粮食,可实际数字是远不到此的。事实上的三年之储,应该只有两年才是。”
“竟还有这么一说吗?”杨晨看了一眼田忠:“此话可是真的?”
“是……是的。只是下官怕大人怪罪,这才没有如实上报,还望县尊大人恕罪哪!”田忠说着便跪了下来。
杨晨虽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可在对方给出了这么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后,也挑不出毛病来,只好道:“你且起来吧。今后这样的错误再不可犯,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详实地禀报于我。”
“是,下官记下了。”田忠赶紧答应道,只觉全身都没了气力。若非身边有人搀扶,恐怕连起身都难了。
弄明白了这一点后,杨晨才来到那些米堆跟前,仔细地打量起来。明白他心思的杨震便上前一步,用一根中空的管子插进了米堆之中,用力一搅再一拔后,便带出了一管白米来让他检视。
杨晨看了看那白米的质地,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米倒是不错。田大使看来还是挺上心的。”
“大人谬赞了。这是下官该做的。”田忠赶紧谦逊地道。
蒋充见状,才终于松了口气,看来这一关算是顺利度过了。但他却并未发现,杨震此刻正仔细端详着那些白花花的大米,微微簇着两道剑眉,似乎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一般。
第一百五十章 各有筹谋
在从常平仓返回县衙后,杨震便皱着眉对杨晨道:“大哥,这常平仓里的粮食可是问题不小哪。”
“是啊。”杨晨也不无忧虑地点头道:“两百石粮食居然是因为受潮发霉而丢弃的。他们还真是找的好理由,只怕谁都不可能取信这样的借口吧!”
不料杨震却摇头道:“大哥,我所说的问题并非这个。”
“啊?难道还有其他问题吗?”杨晨心里不禁一紧。
见兄长果然没有留意到那个细节,杨震心中便是一叹,只好直言道:“大哥就不觉得那些粮食有些古怪吗?”
“粮食有古怪?我们不是验看过了吗,那些粮食并没有什么问题哪,质量也都是上成的。”
“正是验看发现那些米都是上等白米,我才觉得其中必有蹊跷。”杨震顿了一下才道:“大哥你觉得官府把粮食收上来后,会把最上等的白米送进常平仓中以备不时之需,甚至是几年都用不上,最后白白丢弃吗?”
经他这么一提醒,杨晨才猛然回过味来:“不错!这些收上来的粮食中很大一部分将送往绍兴,只有剩下的一些才会被送进常平仓。照道理来看,应是质量最差的那等留下才是,毕竟谁也不知道究竟会不会用上它们。”
“可今日我们在常平仓中所见可就不同了。那些白米可全是最上等的,就像是百姓们留着自用的一般,这难道还不算问题吗?而且之前蒋充就曾提起过仓中潮湿,粮食很容易受潮。即便这些粮食保存得再好,在这等环境之下只怕也无法如新米般模样才是。”
杨晨的脸色顿时紧张起来:“那依你的意思是?”
“只怕这些被我们验看的粮食压根就不是一直留存在常平仓中的。而是这次知道大哥你要去查看而被人专门找来应付一下的。”杨震做出了大胆的推想。
“这……这怎么可能?难道原来常平仓中的粮食……全然不见了吗?”杨晨说到这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要是事情真像兄弟所说,那诸暨县里那些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常平仓是官府在遇到灾荒时最后的保障,是保证属地稳定的根本所在,难道真有人贪婪到这等地步,竟置地方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吗?
杨震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八成就是如此了。在某些人看来,粮食放在常平仓中根本没有用处,还不如卖出去来得实在呢。至于所谓的保障,只要本县不出什么乱子,自然不成问题。而如果出现今日这般的查仓之举,他们也会用这等手段加以敷衍搪塞。”
杨晨虽然心下大感震惊,但也不得不承认兄弟的这一判断很有道理,甚至觉得这便是事实。只是在一番沉吟后,他才依然有些迟疑地问道:“你以为此事是蒋充所为?他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蒋充只是一个区区的八品主簿,怎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与本事干出这事来呢?”杨震却轻轻摇头:“若我所料不错,应该是他背后的人才能做出如此大的手笔来。”
“你是指郦家?”杨晨只感到一阵紧张。
杨震没有立刻作答,而是转了个话题:“宣家借着宣闯这个典史控制了县衙刑狱之事,使得他们名下的赌馆、青楼等产业得以垄断全县,从而大发横财。那么郦家把掌握全县钱粮事务的主簿捏在手中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若解释为只为了在每年秋收交粮税时能方便些,只怕很难让人信服吧?
“常平仓里那些一直不曾被人动用的粮食,才是他们的目的所在。而且大哥你可不要忽略了他们的那些产业,无论是粮店还是酒楼,都会消耗大量的粮食。这诸暨县可不盛产粮食,他们要做这生意除了从外乡以更高的代价购取之外,就只能把主意打到常平仓的头上。
“而这一回,当蒋充惊觉大哥开始查看仓库存粮,知道事情不妙,才急忙补上这些粮食。除了本就与粮食打交道的郦家,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一次拿出这许多粮食来!”
杨震这一番分析,确实很是在理,杨晨就是再有疑问,也暂时只能接受这一推断了。只是这么一来,杨晨的心就更沉了:“若真如你所猜测的那样,这事可就棘手了。至少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而若不能把他们定罪,常平仓的问题就一定无法解决。一旦真要出了什么灾荒,只怕……”说到最后,他的眼中更是生出了深深的忧虑。
“是啊。现在看来,这郦家虽然没有宣家那么招摇,可行事却比之更加谨慎缜密。别说是他们了,就连蒋充,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大哥你也难奈他何。”
“难道就这么看着那些蠹虫侵吞本该属于百姓的粮食?即便这次他们补上了粮食,但谁能担保他们今后不会故技重施,将常平仓中的粮食再次盗取出来,中饱私囊?”杨晨满心的不甘。本以为接受了阮通他们的建议,通过翻查账册,检视仓库能抓住某些人的把柄。没想到这回不但没有抓住蒋充的把柄,反而发现了如此大的一个隐患。
此刻的杨震也沉默了下去。他之前只是把自己的发现道出,却没有往后考虑,自然不可能想出破解之道了。至少从目前看来,在对方有所提防的情况下,想要如对付宣闯般把蒋充一举拿下是不可能了。
“看来还是悦颍之前所提出的对策最为恰当,对付这两个根基极深的家族,必须徐徐图之,而不能操之过急。他们无论在民间还是衙门里,都有太多可用之人,我们一动,就难免被他们发觉,从而早做准备。”杨震说道:“所以大哥,即便我们看出常平仓里的问题,至少现在还不是挑明一切的时候。”
杨晨此刻也终于冷静了下来,深深地一叹:“我何尝不知道是这么回事呢。但一想到郦家的所作所为,我便……难以心安。难道我们当真就什么都做不了吗?那我当这个县令又有何意义?居然连治下的恶绅都惩治不了,即便知道他们有罪,也无法说出来。”
杨震听他这么说来,心下也颇感不是滋味儿,忍不住也陪着一声叹息。突然,杨震心中生出了一个想法来:“其实大哥,我们也不是当真什么都做不了。至少我们可以重新振奋县衙在百姓心中的声威,一点点削弱宣郦两家在诸暨县中的影响力。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打击他们两家,将你和县衙的声望不断提升,总有一日,话语权会落回到我们手中。”
杨晨仔细思索之后,也点头表示认同:“二郎你说的不错,接下来我们便这么办!”
几家欢乐几家愁。当杨家兄弟二人因为暂时无法对付蒋充以及他身后的郦家而愁肠满结之时,蒋充却很是兴奋。至少这一关他是安然度过了,所以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在放衙之后便再次往郦家登门道谢去了。
再次见到蒋充,郦承缙忍不住嘲笑道:“怎么,蒋主簿你又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吗?是粮仓出了问题哪,还是钱库又被查了?”
“三爷你实在是取笑了。今日下官前来,只是来道声谢的。若非员外慷慨出手相助,只怕下官不单头上乌纱难保,就是这条性命也……”
见他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郦承纲也不好让兄弟再如此冷嘲热讽了。毕竟蒋充是官,他们今后还有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