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舒一回来,青阳便跑过来,追问她有没有带血肠回来。
青舒捏一下他的鼻子,“带了,带了,等会儿一热就端来给你吃。”
青阳高兴地说他要和卢先生一起吃。
青舒说好。等他们姐弟进厅坐下,古强便递上一份礼单,说是彥公子送来的年礼的礼单。
青舒打开礼单随意看了几眼,两匹锦缎、两匹绸缎,深蓝、深紫两色,适合于男子的颜色。笔墨纸砚一套。一品轩的点心四十匣。名茶云雾二斤。白面、白米、糯米、黄米各一百斤。山货一百斤,这里包括晒干的蘑菇、黑木耳、山野菜和四只活野兔子、八只活野鸡。
青舒合上礼单,“管家,我们的回礼要怎么安排?”
古强清了清嗓子,“小姐,彥公子说回礼不必多,只要您八斤果酒。”他迅速说完,赶紧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
听了这话,青舒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暗骂一句讨厌鬼。不过话又说回来,前段时间周伯彥从南边回来可是给古府带了不少的海带和鱼干儿,现在又有这份年礼在,按理,他们古府是该好好给人回礼的。可是,周伯彥什么也不缺,他们送什么都不够份量。她瞄一眼坐在她身侧,正低头不语的青阳,“好吧,送他八斤果酒,当是古府送他的年礼。”
这话一出,古强很明显地松了口气。而青阳,虽然没有抬头,依然保持着低头的姿势,但他不自觉地弯起嘴角的模样,让青舒给看了个正着。
青舒觉得好笑,却也没有说破,吩咐古强,“问清楚周大昌什么时候回京,年礼就让他带回去吧!我们就不必专门派人走这一趟了。”
古强答应一声,退下了。
不多时,小鱼来传话,饭菜好了。
青舒让青阳去前头和卢先生吃饭,自己回了院子。她在炕上歪了一阵,突然坐了起来。不行,酸菜不能一头一头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她还需要保密,得切了,全都切了。但,切了,怎么让周大昌运回京城去?
她站起来,在地上来回走来走去,突然一抚掌,有了。切了丝的酸菜可以团成一团一团的冻上,然后装大缸也好,装木头箱子或木桶也好,装上车一路拉回京。等到京城,让他们放在外边或冰冷的屋子里继续冻着。每日,可以预估第二天做菜的大概用量,然后按照用量取酸菜团,提前一晚拿到温暖的屋子里解冻就成了。
青舒唤了声小娟。坐在外间做针线的小娟和小鱼同时应声入内。
青舒便安排小娟去找管家,让管家赶紧确认一下,府里不管男女,都谁会切菜,工刀要好,得切出细丝来。再有,赶紧派人去风味小吃铺,召回铺子里的所有会切菜的人。她还让小鱼去一趟文澜院,问问丁家妹切菜的刀工如何。
这么一来,府里的人便风风火火地动了起来。风味小吃铺那边收到消息,除了不会切菜的掌柜的古元河、负责豆芽窗口的韦铁锤、伙计吴小山和宁四,其他会的四人赶紧跑回府。
这刀工还算不错的人数便统计出来了。木聪、陈虎子夫妻、康栓柱、许三娘、许五娘、小娟、小鱼、苏妈妈和丁家妹共十人。许五娘那边的针线活计也很重要,也是府里目前的一大进项,青舒便让许五娘回去了。这样一来,剩下的便是九人。
被派出去买菜刀的丁家宝一回来,青舒一声令下,会切菜的九人一人拿了一把菜刀,清洗着各自的菜刀和临时凑出来的案板。而丁家宝和古元宝负责将酸菜一片一片地剥了,酸菜的最外一层剥了放第一个盆里,里面的剥了放第二个盆里,中间的菜芯放第三个盆里。
那边的酸菜头一剥好,这边的九人便开始切菜,按照丁家宝他们分放的样子切出来的酸菜丝也是分三处放的。府里有三十七个木桶,够用。这三十七个木桶,还是先前买铺子的时候,因为张老东家亲自求上门来,青舒才改了主意,将张老东家铺子里的存货盘下来而得到的。
庄子上的木桶恐怕不够用,一共也就有五六个。于是李大郎赶着板车,和古强出去买了二十个木桶,直奔庄子上去了。
庄子上忙活一上午的众人已经歇过来了,古强一来,他们便知道了要加紧时间切酸菜的事。吴管事快速招集人问谁会切菜,谁的刀工好。
最后,这边只得五人。平日在厨房干活的老人和两个妇人外,男丁里只有康栓子和张大。彪型大汉张大会切菜,顿时惹来无数猜疑的目光。
古强将青舒的要求细致地交待一遍,让吴管事当场复述一遍,确定吴管事记住了,这才赶紧用二十个木桶装上大缸里的酸菜。见一个板车拉上费劲,吴管事赶紧让蔡铁牛套上牛车,于是二十木桶的酸菜分放到两个板车上,全用油布盖上,栓紧,然后将酸菜拉回镇子上。
两个板车走第二趟的时候,从府上载过去三十四个空木桶,回来的时候车上载着装满酸菜的二十个木桶,剩下的十四个空木桶留给了庄子上。
忙活一天半,切丝的酸菜团成一团一团的,装满了五十个木桶,全都冻上了。青舒的酸菜缸,被掏空了十四个。
周大昌和周大厨看着装上车的五十木桶的酸菜,心里那个满意。古强嘱咐他们,木桶上标壹的,是酸菜芯,是最嫩的部分,适合炒菜,炖也成,是最好的部分;木桶上标贰的,最适合做炖菜;木桶上标叁的,味道比不上前两者,适合跺碎了大油大肉的做馅儿,当然,做炖菜也行,可炖的时间要长些,味道比前两者稍差些。
周大昌与周大厨押着三车的酸菜、八个一斤装的小坛子的果酒,随着商队快马加鞭地回京。两边已经约好,半个月后,周伯彥有个从南边回来的商队,会拐到康溪镇,从古府拉上第二批酸菜回京。
------题外话------
抱歉哦,从昨晚开始就各种不淡定,害得今天的状况很不好,来晚了。别拍我哦
☆、No。88阿琴姑娘
十二月二十三,传统节日中的小年。康溪镇的风味小食铺又增新菜,皮冻和素丸子。锦阳城的一品楼也增新菜,皮冻和四喜丸子。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味儿越是足。康溪镇上的集市,不再遵循每月逢二、五、八为集的惯例,基本日日是集,镇子上陷入了空前的热闹。
小商小贩自不必说,跟着家中长辈或男人来逛集的大姑娘、小媳妇猛增,一个赛一个地打扮的干净俐落又水灵。在经过风味小食铺的时候,她们的小眼神或大胆、或隐晦地不时飞向生意兴隆的风味小食铺,只盼铺子里忙活的掌柜或伙计能走出来,尤其是盼掌柜能走出来,看她们几眼。
风味小食铺的那年轻未娶的掌柜,如今是十里八村少女心中的最佳夫婿人选。自然,也是家中有云英未嫁的姑娘的老妇人们眼中的最佳女婿人选和年轻妇人们眼中的最佳妹婿人选。
古元河未娶妻且正在物色娘子的消息,古元河现在是镇子上风味小食铺掌柜的消息,如今只要是消息灵通些的人都知道。这,全部归功于程娘子和程牙人。他们夫妻受青舒所托,那可是逢人便古元河长、古元河短地说道几句。如此一来,消息不传开都难。
古平秀今日是跟着娘和弟弟来赶集的。经过风味小食铺前时,她低了头,脚下的步子比平日快了许多。古平秀的娘见女儿如此,不由叹气,伸手拽住了埋头急走的女儿的胳膊,“秀儿,等等你弟弟。”
古平秀轻轻地嗯了一声,放慢了脚步,却依然不肯抬头。
落在后头的九岁的古平康,突然跑上前,一把夺了姐姐手里装零碎东西的篮子,大步往风味小食铺跑过去。
古平秀吓了一跳,当意识到弟弟要干嘛的时候,立刻急红了眼睛,“阿康,快回来。”她不敢追过去。
当娘的也是吓了一跳,忙唤道:“快回来,阿康,你别惹事。”
已经跑到风味小食铺门口的古平康回头看了自己的娘和姐姐一眼,做了个鬼脸,拉开门进去。
进门的虽然是穿着布衣的小小子,吴小山依旧笑脸相迎,“小哥一个人吗?是要买豆芽、豆沙包带走还是在这里吃?”
古平康生平第一次进食铺,吃饭的客人很多,铺子里又装修一新,伙计又是如此的热情,顿时让他手足无措起来。闻着食物的香气,再加上紧张,他不自觉地吞了吞口水。
吴小山见他不答,耐心地又问了一遍。
古平康红了脸,不敢乱看,低了头,小声说道:“我,我找元,元河哥。”
吴小山听了,笑着从旁拿来一把木头凳子,避开门口的位置靠边摆上,“你坐这儿,我去给你叫掌柜的。”
古平康一脸的不安,不敢坐。吴小山笑笑,拉了他的胳膊,把人按坐到凳子上,“你叫什么名字?”
“阿康。”
吴小山先是给一桌的客人上了一盘包子,正好就等到古元河从后头出来,于是上前低声告诉古元河有人找,并指门口左侧的方向。
古元河点头表示知道了,将手里的单子收好,这才从柜台后头出来,走到了一脸不安的古平康跟前,“阿康。”
古平康立刻抬头,霍地站了起来,一脸紧张地喊人,“元河哥。”
古元河笑道:“你小子也有这么老实的时候。就你一个人?家里大人呢?”
一听这话,古平康觉得面前的人还是他认识的元河哥,顿时不紧张了,笑咧了嘴,“我娘和我姐来赶集,我就跑来了。”说着,手伸进提在手里的篮子里翻找,很快拿出一双棉布鞋来,一把塞进古元河手里,“诺,我姐给你做的。”
古元河一怔,脸上的笑淡了几分,将手里的棉布鞋放回篮子里,一拍古平康的肩膀,“阿康,元河哥不能要。”
古平康不解,“为什么?”
古元河见左右没人注意这边,低声说话,“阿康,若是传出去,对你姐姐的名声不好。你希望姐姐哭吗?你能看着别人说你姐姐坏话吗?”若是三奶奶答应了他的提亲,他接了这双棉布鞋无可厚非,关键是,三奶奶没答应,他也断了结亲的念头。他是个正派的人,即便亲事不成,他也不能让古平秀被人非议。
古平康顿时耷拉了脑袋,“可是,可是,姐姐有偷偷哭。”
对此,古元河知道了也无能为力。他说等一下,回到后头,用油纸包了三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出来,放进篮子里,拍拍古平康的肩膀,“以后,照顾好姐姐。里面是包子,要趁热吃。去吧,你一定是偷偷来的,别让你娘着急。”
古平康不要包子,古元河抓住他的手,“阿康,以后还想叫我一声哥,那就拿着。”
最后,古平康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古元河送他出了食铺,抬眼见到站的远远的不时向这边张望的古平秀,目光暗了暗,转身回了铺子。
恰巧有几个大姑娘小媳妇经过此处,其中一个面目清秀的姑娘认出了古元河,也认出了古平康,目光若有所思地跟着古平康移动,然后看到了古平秀,嗤笑出声。
同伴问这姑娘笑什么,这姑娘一努嘴,嘴上说没什么,心里却是有些讨厌古平秀。平日里,这姑娘很喜欢古平秀,但听说古平秀家拒绝了古元河家的提亲后,她就开始讨厌古平秀了。
午后关了铺子回府,古元河并未向任何人提起今日见到古平康和古平秀的事。
而古平秀三人回到家,也对今日之事绝口不提。这是古平秀的娘交待的,还特意嘱咐儿子绝对不能说露嘴,否则奶奶会生气,爷爷会更生气。
古平康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最后还是没忍,晚上睡觉的时候躺在爷爷身边说悄悄话,把见到古元河的事情给说出来了。三爷爷躺在炕上,半天没说话,伸手拉了被子,为已经呼呼大睡的孙子把被子盖严实了。自从他行动不便开始,几个孙子就开始轮流睡他身边,晚上有需要好扶他下炕。几个孙子里,古平康是最亲近他,最爱睡他身边的一个。
程娘子来为古元河提亲,三奶奶说了那样一番话,三爷爷知道后,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和三奶奶大吵了一架。三爷爷交待了家里人,如果程娘子再来,直接带过来见他,不许三奶奶再插手孙女的婚事。没想到,程娘子回去后,再也没有来过。为此,三爷爷很长时间都没和三奶奶说过话了。
三爷爷生气,是觉得三奶奶这么多年是白活了,话都不会说,直接把人给得罪了。不想应下亲事,可以有许多回绝的借口,也可以含糊其辞地应对,这样对方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可三奶奶直接点出古元河爹娘下人的身份,还提什么孙女嫁过去不能是下人,孙女有了儿女不能是下人之类的要求,这不仅是得罪古元河一家人的话,还是得罪古府的话。
这事过后,周大夫按先前说好的,三日后过来给他复诊,开了五天的方子,留下药,之后再没来。古元河再没来过大古家村,古府人再没来过大古家村。这,便是得罪人的结果。现在,他每日里都在感激古府,因为古府虽然不高兴,却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