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程到京城来?
信使略有些迟疑:“这个……塘报中写得详细,郎中请过目。”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递给她。
菡玉接过来,只见那张纸破破烂烂,好似奏折撕去了封皮似的,纸页两侧还印着奇怪的图案。她展开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纸上所写尽述李宓败状,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宓本人也被俘,成为南诏王的阶下囚。行文语气十分卑微,想必是李宓在南诏王的威逼之下写的。菡玉明白过来,这是南诏王命李宓写的降书,用的是南诏王给的纸本,信使送来,怕朝廷震怒,将封皮和首尾撕去了,只留中间叙事的词句。
信使又道:“我家老爷私下吩咐的,一定要亲手交到相爷手里,万不得被旁人看见。不过给郎中也是一样,不知郎中现在可有空,能不能立即呈与相爷?我家老爷身陷贼手,还等着相爷发兵去救他呢!”
李宓已有一年不回京,这名随从上次见菡玉,正是她刚搬到相府、最得杨昭看重的时候。如今文部大小官员都已经知道她和杨昭形同陌路,倍受冷落,这人却还以为她是杨昭亲信,李宓吩咐只能给杨昭的密报也能给她看。
边事败绩、主帅被俘这样的大事,李宓却藏掖着不让别人知晓,只密报给杨昭,用意她当然明白。天宝十载,鲜于仲通也曾率兵攻打过南诏,屡战屡败,都被杨昭压了下来,只叙战功,另外再增兵救援,没有把败状上报给皇帝知晓。这回自然也不例外。
她想起那次征兵,百姓听闻云南有瘴疠,不肯应募,杨昭指使御史台强行征兵,行者仇怨,家属痛别,出征者十之八九未能回还。南诏本是被逼而叛,杨昭只为巩固他在剑南的势力,先后已经白白搭进去近二十万人的性命。她心生恼怒,对信使道:“边关战事发生此等变故,当然要立刻奏报陛下定夺,再由武部发兵符征募士兵或是调动别处军队,相爷哪能擅作主张?”说着把降书往袖中一塞,举步便要往旁边走。
信使吃了一惊,连忙拦住她:“吉郎中,你要做什么?你可不能……我家老爷吩咐一定要先禀报相爷,不得外泄,你这样做,叫我如何向我家老爷交代,如何向相爷交代?”
菡玉道:“你莫怕,这事情原本就该这么办,就算我这么做惹恼了谁,也由我一力承担。”她推开信使,转身往走廊那侧走去。
刚转过一个弯,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低喝:“你要去哪儿?”
她心头一跳,脚步便滞住了。
身后的人没再说话,却听到细微的呼吸声,隔了五六尺远仍能听得见,可想而知他此刻的怒气。她转过身去低头一拜:“禀相爷,下官刚接到剑南送来的战报,军情紧急,正要赶进宫去奏报陛下。”
他伸出手:“给我。”
她无奈地掏出袖中降书递呈过去:“这是李留后亲笔所书,请相爷过目。”
杨昭接过去看了两眼,满纸尽是剑南军凄惨败状,勃然大怒,将那降书撕得粉碎,团作一团掷于地下:“对付一个南蛮小国,居然也能惨败至此!都是酒囊饭袋,没用的东西!”
菡玉见他将降书毁去,心里一落,低着头不言语。
杨昭愤愤地一拂袖,转身往尚书都堂内走。一脚跨进门槛,回头见菡玉还站在原处,喝道:“把东西捡着,跟我进来!”
自从年初以来,她进尚书都堂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有事求见也未必得到允许,他召她入内更是绝无仅有,现在却突然叫她进去,只怕是因为她看了降书内容,不许她出去透露给旁人,才命她跟随身侧。菡玉后退一步,揖道:“相爷,南疆军情事关紧急,还是奏与陛下知晓的好。”
他冷冷地回道:“此事我自有定夺,这就要进去召集百官商议,不必惊扰陛下了。”
菡玉道:“既然相爷无暇分身,那就由下官进宫去禀奏陛下一声。”说着往后退了一步,转身欲走。
才走了两步,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追着她过来了。她还没来及的回头去看,肩膀就被大力扣住向后一扳,让她一个踉跄,身子站立不稳,撞到了后头拉她的人,又被猛地一推,跌在走廊围栏上。她一手搭着廊柱,才没有翻倒到围栏外去。
“吉菡玉!才几天啊,你就学会吃里爬外,拆我的墙角了?刚才你是不是想私扣下给我的书信去当告密的证据?我不想和你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息事宁人,你却得寸进尺不知好歹!”
那头庭中的信使和都堂门口的韦见素见突然生此变故,都是大吃一惊,又不敢上前劝阻,只好在原地看着。
菡玉的帽子撞歪了,衣服也拉得扭作一团,狼狈不堪,心里头一阵一阵地揪着,连背后撞到围栏的地方都感觉不到疼痛。她无法直视他咄咄逼人的怒容,抱紧了身边的廊柱,勉强道:“军国大事奏报陛下,难道不该?”
他怒而挥手,一指走廊的那头:“奏报陛下?好一个奏报陛下!陛下在哪儿,你又往哪边走?”
菡玉往他所指之处一看,顿时白了脸色。要进宫去觐见,当然要先出省院大门。方才她迎面碰到信使,因他阻拦,转身就往旁边的走廊上走去。这走廊正好通向武部,而武部侍郎正是吉温。
杨昭见她脸色突变却不辩驳,以为自己说中,冷笑一声:“好啊,要去告密就去好了,进宫或是去那边,都随你。你踏出这一步,就别想再收回来。”
你踏出这一步,可别想再收回来。她听着这冰冷的话语从他口中说出来,胸口忽地涩住了。她想起以前,纵然是她与他对立时,他也多次出手相助,护着她,引着她,就像以前那人,让她觉得自己并不是身处完全陌生的地方,并不是孤零零的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然而现在,那些都没有了,被她亲手毁去,收不回来了。
她心口一痛,像刀子割过一般,脱口唤了一声:“相爷……”然后便哽住说不下去了,心口上像压了一块千斤巨石,喘不过气来。她低着头,连吸几口气,慢慢缓过来,才接着说:“下官自然不敢违背相爷的吩咐。”
抬起头来才发现他早已经进尚书都堂去了。她在原地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回头往院门走去。出了省院大门,冷风一吹,心绪稍稍平静了些。她沿着省院门口的大道,一路漫无目的地走下去,脑子里浑浑噩噩的,也不知自己要往哪里走去。但她平日里回家的路走熟了,无意识时也是沿着回相府的路在走,不知不觉竟到了相府所在的宣阳坊口。她这时心里头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想起自己本来打算回来帮明珠和小鹃打扫房屋的,便索性回相府去。
走到相府门口,却碰见明珠从里头出来,手里提了个布袋,像是要去买东西。明珠一见她,面露喜色,跑上前来:“郎中回来啦,正好,和我一同去东市罢。”
菡玉问道:“都这时候了,怎么突然想到要去东市?不是说今天打扫屋子的么?”
明珠道:“小鹃正在里头打扫着呢。我也是刚听红颖姐说的,东市好几家店铺突然降价,东西只要以前的一半价钱,其中也有我素来都去的布庄。眼下天气越来越热了,我本来准备这几日去买几块料子给郎中做夏衣的,正好赶上这次便宜。郎中有空,就随我一同去挑料子罢。”
菡玉道:“这个你拿主意就行,我对布料不甚了了,去了也不会挑。”
明珠却不依,拉着她的袖子撒娇:“郎中!反正现在还早,今日东市人也多,热闹得很,你就陪我一起去嘛!”
明珠自来相府之后一直过着苦日子,只有当年在杨慎矜府上时,杨慎矜甚是宠爱她,才有如此娇态。菡玉被她磨得没办法,不忍拂逆,便点头答应,两人同去东市。
平日一到中午,东市街边的小摊就都收了,下午就只有店面的铺子才开,客人也是门可罗雀,有些店家不到申时便关门打烊了。今日却不同往常,申时街上仍然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尤其是那几家削价的店铺,人潮如涌,连带周围的其他的店铺也跟着兴旺起来。
明珠拉着菡玉直奔福记布庄。这家布庄主营丝绸锦缎,质地上乘花色绚丽,价格比一般的布庄要贵上一两成,今日突然降价,绸缎的价钱都快和麻布差不多了,引来大量的客人抢购。
明珠挤进人群中,找见自己想买的布料还未被抢光,喜形于色,对菡玉道:“郎中,你看这匹缎子,是淮南产的冰蚕丝织就,轻薄凉滑,做夏衣最合适了。我上个月就看中它想买,可惜价钱太高,怕郎中怪我奢侈。如今半价出售,比寻常绸缎还便宜一些,正好剪一些给郎中做衣裳。郎中你看,是这蛋青色的好看,还是这月牙白的好看?”
菡玉随口应道:“都好看。”眼睛环顾着挤满了人摩肩接踵的布庄,心下却有些疑惑。这家店看起来不像生意不好,抛售的布料也不是压仓陈货,为何突然降这么低的价格出售?而且不只这一家如此,一路走来,看到好几家经营不同种类的店铺都在降价,却是为何?
这时旁边一名老妇人问掌柜道:“我要买五匹缎子,能不能算便宜一点?”
掌柜陪着笑脸,那笑容看着却像是要哭:“哎哟我说客官哪,这么好的料子,这样的价钱还嫌高哇?如果不是急需用钱救我那儿子的性命,我哪会降到这么低的价钱亏本甩卖?你就别再剜我的心头肉了哟!”
老妇人一听,也叹了一口气:“不瞒掌柜的,我也是为了我儿呀。家贫无资,勉强凑了几个钱,想趁你这里便宜买几匹绸缎作礼,兴许能让我儿逃过此劫。你家底如此殷实还需要甩卖绸缎凑钱,那我儿不是更没希望了。”说着就要落泪。
掌柜见老妇人伤心,连忙安慰道:“老人家莫急,令郎吉人自有天相,老人家春晖爱日,慈母拳拳之心,定能感动上天庇佑令郎平安无事。咱们也是同病相怜,这五匹绸缎就算你四匹的价钱!”
菡玉听他二人言语,愈感疑惑,插话问道:“在下斗胆问一句,掌柜此举所为何事呀?”
她刚从文部回来,身上仍穿着朝服。掌柜一见,连忙行了个礼:“您难道还不知道么?朝廷刚刚发的榜文,又要募兵去云南打仗了!说是募兵,可由不得我们愿意不愿意。我家有四子都是适龄,所以才不得不甩卖店中所有绸缎凑钱抵偿。”
菡玉蹙起双眉。她从省院出来,到相府门口碰见明珠,最多也就一个多时辰,杨昭居然这么快就发出募兵的榜文了?七万剑南军已经全军覆没,他还要发兵去攻打南诏,这回又要断送多少人的性命?
她想抚慰掌柜和那买绸缎的老妇人几句,周围突然暗了下来,好像阵雨前变天似的。店内一阵骚动,接着就听到大街上传来锣鼓声,有人一边敲锣一边大喊:“天狗吃太阳啦!快出来赶天狗啊!”
店内客人一听这喊声,呼啦啦一下全往外头涌去。菡玉和明珠随着众人出店门,只见四周店铺中的人都挤到街上来了,围在街道两边,齐齐抬头向天上看去。菡玉抬头一看,天中原本浑圆的日头,此时边上已经缺了一块,被一道黑影遮住,那黑影还在逐渐的向太阳中间扩去。
街上几人拎着铜锣来来回回地边跑边敲,两边住户商家都拿出锣鼓盆罐来敲打,震耳欲聋。饶是如此,太阳上那团黑影还是越来越大,几乎把太阳吞尽,只留边上细细的一道,不尽如钩。天色完全暗下来,有如黑夜。
明珠有些害怕,握住菡玉的手,向她身上靠去:“郎中,天狗把太阳吃了,这可怎么办?”
菡玉安慰她道:“别怕,一会儿就过去了。”
布庄的掌柜正站在菡玉身边,叹道:“天狗吞日,不是好兆头啊,一定是国家将有大祸了!”
老妇人道:“莫非是云南战事不祥?哎呀,那绝不能让我儿去呀!”
旁边一名青年冷笑一声接口:“岂是单单一场云南的战事?黑影蔽天,是蒙蔽上听;天狗吞日,是邪道胜正。如今佞臣当道,陛下不理朝政,藩镇蠢蠢欲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正是应了这天象!”
菡玉眯起眼,盯着那道细如弯钩的微弱光圈。佞臣当道、藩镇谋逆、天听闭塞,天狗食日,是预示着社稷大祸将至么?
一五·玉束
日食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将有天灾,也有人说是人祸,一时人心惶惶。日食过后,先是连月大旱,禾田干枯,接着又淫雨连绵,庄稼受损,陈粮霉坏,关中遭遇饥荒,饿殍遍野。
杨昭最近忙于户部赈灾事项,很少在文部出现。他亲自着手,户部不敢怠慢,赈灾物资很快分发下去,送至关中各处,颇见成效。但是他也没放过这个做文章的机会。京兆尹李岘向来对杨昭不服从,常违逆他的号令,杨昭趁机将灾沴归咎于李岘,说他殆乎职守,贬为长沙太守;他封锁消息,不让皇帝知道灾情,扶风太守房琯违抗他的命令,上奏说扶风遭遇水灾,他便派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