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叹息一声:“纪国,你想要出家,是不是为了那孔晟?”
纪国沉默不语。
自打她知道孔晟对她并非无情而是限于她公主的身份而不得不疏远于她之后,纪国就生出了出家为道然后……的念头,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向皇帝提出来。
不过,她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嘴上却不能承认,否则皇帝暴怒,不但不会允准,还会殃及孔晟。
“纪国,那孔晟早有婚姻之人,朕知你对他有些心思,但朕前番赐婚,孔晟抗旨不从,闹出如此风波,而你又险些搭进性命,你还不吸取教训?听朕一句话,这天下间男子无数,朕一定为你选择一个合适的良配,免得你受这等委屈。”皇帝苦口婆心开始劝说,奈何纪国早有主张,拿定了主意,无论皇帝怎么说,她都是沉默不语。
在很多时候,沉默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的反抗。
皇帝劝说半天见没有任何效果,不由怒极:“你这是在逼迫朕吗?”
“父皇,这天下间男子无数,可能让女儿看中的却只有孔晟一个。女儿不要什么公主的身份,女儿只求能守在自己喜欢的男子身边,为他生儿育女。如果不能嫁给孔晟,女儿宁肯终生不嫁,终生为道。”纪国轻轻道,态度无比的坚决。
皇帝眉头紧皱,呼吸急促起来:“大胆!你可知你是什么身份?那孔晟早有未婚妻室,又有回纥公主作为偏房,朕岂能容许你嫁给他?!如此,朕的颜面何在?大唐皇室颜面何存?”
“若父皇不能恩准,女儿唯有一死而已。”纪国没有激动的情绪表现出来,她的表现越是这般平静,对于熟悉她个性的皇帝来说,就更加心里不安,知道这个女儿说得出做得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宁肯一死。
皇帝愤怒地猛然一拍桌案,气得脸色铁青。
皇帝扭过头去,不再看纪国一眼,而纪国则垂拜伏在地,静静等候皇帝的下文。
良久。皇帝才长叹一声,轻轻道:“纪国,你当真不管不顾,要走这条道吗?”
“父皇,女儿不孝,但女儿心思单纯,女儿想要的其实很简单,还请父皇恩准!”
皇帝呆了呆,嘴角噙起一丝苦笑来。
“也罢,朕准了。你先出家为道,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替朕转告孔晟,他欠朕的,昔日朕曾经说过,若是他对朕始终忠诚不渝,朕或者会给他破一次例,朕,说话算数!”
皇帝的声音清冷却又隐含一丝的意味深长。
纪国喜出望外,连连叩哽咽道:“女儿拜谢父皇,女儿拜谢父皇!”
纪国欢天喜地的带着皇帝的一道圣旨出宫而去,消息很快传遍长安城内外——纪国公主竟然出家为道?!原本的纪国公主府摘下公主府的金字牌匾,换上了由皇帝手书的牌匾,公主府就堂而皇之变成了道观。
很多人猜疑不定,但朝中不少人尤其是李泌杜鸿渐这些核心重臣都隐隐猜出了纪国的真正用意,不禁暗暗摇头,不过这是皇家的家务事,作为外臣,他们只能私下里议论两声罢了。
纪国公主换上了一袭崭新的青衣道袍,而她府中的所有侍女统统更衣换上道袍,摇身一变成了女道人。至于男性仆从和太监,都被驱逐安置在城外的公主庄园去。
孔晟得到这个消息其实最晚。穆长风望着坐在案几后面沉默不语的孔晟,暗暗摇头,悄然退出了孔晟的书房。
望着穆长风离去的背影,孔晟原本古井不波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几分感动之色来。纪国想要做什么,他当然比谁都清楚,他是真的没想到,纪国竟然会为了他不惜放弃尊崇的公主爵位,甚至也不要正妻的名分,只为了留在他身边。
对于一个皇室公主来说,这样的牺牲不可谓不大。而冒着被天下人嘲弄的风险,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穿越至今,两世为人,血与火的厮杀、阴谋与陷阱并存,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有事能真正扣动孔晟的心弦了,但纪国这一次的义无反顾,还是让他心神激荡感动不已。
第六百三十七章 离京
第六百三十六章纪国出家
朱辉光小心翼翼地进入大殿,轻轻道:“陛下,纪国公主殿下求见!”
皇帝讶然:“纪国?她来做什么?”
朱辉光心道你女儿来见你,我怎么知道她来做什么?
朱辉光恭谨一笑:“奴婢不知。 ”
皇帝摆了摆手:“也罢,朕批阅奏折也有些累了,就歇会,让纪国进来吧。”
纪国公主脚步轻盈地走进大殿,她的神色平静,没有人知道她在想什么。来到丹墀之下,纪国跪拜在地,柔声道:“女儿见过父皇!”
皇帝微微笑着:“纪国来了,赐坐。你来见朕,有事吗?”
皇帝最喜欢也是最宠爱的女儿就是纪国和宁国。这两个女儿,一个开朗活泼敢作敢当就是皇帝的开心果,而一个则是温柔端庄胸怀宽广能为皇帝分忧解难。
纪国笑了笑道:“女儿有一事请求父皇恩准。”
皇帝笑了:“跟朕还有什么见外的话,说吧。”
纪国咬了咬牙毅然道:“女儿想要出家为道,入山修行,也好为父皇和大唐社稷祈福增寿。”
“什么?出家为道?”皇帝大惊,霍然起身皱眉道:“纪国,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是朕的公主,怎么能出家修行?你若是喜欢这黄白之术,可以在家修行,没有必要出家离朕远去。”
其实大唐公主中出家为道的先例很多,纪国想要出家,也不算多么离谱的事儿。但好端端地公主不做,荣华富贵不享,坚持出家肯定有不为人知的苦衷。一如当年的玉真公主。
还有一种出家的特例,那就是通权达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说当年的杨玉环出家为道,旋即被老皇帝召入宫中封为贵妃,道号太真。再比如当年的武则天女皇,原本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才人,后出家为道嫁给李世民的儿子,也不过是掩人耳目走一个过渡。
那么,纪国想要做什么?
皇帝深沉的目光投射在纪国身上,纪国毫无畏惧,目光清澈地回望着皇帝,最终还是皇帝败下阵来。
皇帝叹息一声:“纪国,你想要出家,是不是为了那孔晟?”
纪国沉默不语。
自打她知道孔晟对她并非无情而是限于她公主的身份而不得不疏远于她之后,纪国就生出了出家为道然后……的念头,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向皇帝提出来。
不过,她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嘴上却不能承认,否则皇帝暴怒,不但不会允准,还会殃及孔晟。
“纪国,那孔晟早有婚姻之人,朕知你对他有些心思,但朕前番赐婚,孔晟抗旨不从,闹出如此风波,而你又险些搭进性命,你还不吸取教训?听朕一句话,这天下间男子无数,朕一定为你选择一个合适的良配,免得你受这等委屈。”皇帝苦口婆心开始劝说,奈何纪国早有主张,拿定了主意,无论皇帝怎么说,她都是沉默不语。
在很多时候,沉默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无声的反抗。
皇帝劝说半天见没有任何效果,不由怒极:“你这是在逼迫朕吗?”
“父皇,这天下间男子无数,可能让女儿看中的却只有孔晟一个。女儿不要什么公主的身份,女儿只求能守在自己喜欢的男子身边,为他生儿育女。如果不能嫁给孔晟,女儿宁肯终生不嫁,终生为道。”纪国轻轻道,态度无比的坚决。
皇帝眉头紧皱,呼吸急促起来:“大胆!你可知你是什么身份?那孔晟早有未婚妻室,又有回纥公主作为偏房,朕岂能容许你嫁给他?!如此,朕的颜面何在?大唐皇室颜面何存?”
“若父皇不能恩准,女儿唯有一死而已。”纪国没有激动的情绪表现出来,她的表现越是这般平静,对于熟悉她个性的皇帝来说,就更加心里不安,知道这个女儿说得出做得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宁肯一死。
皇帝愤怒地猛然一拍桌案,气得脸色铁青。
皇帝扭过头去,不再看纪国一眼,而纪国则垂首拜伏在地,静静等候皇帝的下文。
良久。皇帝才长叹一声,轻轻道:“纪国,你当真不管不顾,要走这条道吗?”
“父皇,女儿不孝,但女儿心思单纯,女儿想要的其实很简单,还请父皇恩准!”
皇帝呆了呆,嘴角噙起一丝苦笑来。
“也罢,朕准了。你先出家为道,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替朕转告孔晟,他欠朕的,昔日朕曾经说过,若是他对朕始终忠诚不渝,朕或者会给他破一次例,朕,说话算数!”
皇帝的声音清冷却又隐含一丝的意味深长。
纪国喜出望外,连连叩首哽咽道:“女儿拜谢父皇,女儿拜谢父皇!”
纪国欢天喜地的带着皇帝的一道圣旨出宫而去,消息很快传遍长安城内外——纪国公主竟然出家为道?!原本的纪国公主府摘下公主府的金字牌匾,换上了由皇帝手书的牌匾,公主府就堂而皇之变成了道观。
很多人猜疑不定,但朝中不少人尤其是李泌杜鸿渐这些核心重臣都隐隐猜出了纪国的真正用意,不禁暗暗摇头,不过这是皇家的家务事,作为外臣,他们只能私下里议论两声罢了。
纪国公主换上了一袭崭新的青衣道袍,而她府中的所有侍女统统更衣换上道袍,摇身一变成了女道人。至于男性仆从和太监,都被驱逐安置在城外的公主庄园去。
孔晟得到这个消息其实最晚。穆长风望着坐在案几后面沉默不语的孔晟,暗暗摇头,悄然退出了孔晟的书房。
望着穆长风离去的背影,孔晟原本古井不波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几分感动之色来。纪国想要做什么,他当然比谁都清楚,他是真的没想到,纪国竟然会为了他不惜放弃尊崇的公主爵位,甚至也不要正妻的名分,只为了留在他身边。
对于一个皇室公主来说,这样的牺牲不可谓不大。而冒着被天下人嘲弄的风险,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穿越至今,两世为人,血与火的厮杀、阴谋与陷阱并存,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有事能真正扣动孔晟的心弦了,但纪国这一次的义无反顾,还是让他心神激荡感动不已。
第六百三十八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
第六百三十八章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宁郡城繁华依旧。
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江宁虽然不是扬州,却因为江南道的行政中心设在江宁,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展,其实江宁的鼎盛丝毫不亚于名动天下的扬州。
江南的行政长官还是杨奇,不过官职却变成了江南道防御使,其实权限跟节度使差不多,不过是朝廷最近下诏更名,恐怕也是出于安史之乱前藩镇割据产生的负面教训,为了控制地方藩镇的权力罢了。
杨府之中,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府门前车马不绝,正值杨奇的五十寿辰,前来为杨奇贺喜的本地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杨府的大管家杨宽急匆匆冲进花厅,向正在品茶的杨奇恭声道:“大人,寿宴已经准备妥当,只是……”
“只是什么?”杨奇淡淡道。
“只是小姐再三不肯出阁楼参加大人的寿宴,夫人正在苦劝……”杨宽轻轻道,神色有些复杂。
这一次杨奇的寿宴其实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杨奇要在这次寿宴之上,为女儿杨雪若择婿——而最有竞争力的还是山南东道观察使薛隆的儿子薛枫。
薛隆累世簪缨,他这一脉,三品官员三代至少出了数人。而薛隆在山南更是一方藩镇,位高权重,与杨家正是门当户对。那薛隆之子薛枫才貌双全,杨奇再三考察,就有意选薛枫为女婿,两家联姻。
杨奇微微有些怒气:“这丫头都是老夫宠坏了,早就过了出嫁的年龄,还是这般任性!”
杨宽神色复杂,嘴角张了张,却还是又将肚子里的话咽了回去。
这江宁郡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杨雪若与远在长安的长安候孔晟私定终身,这么多年来,杨雪若一直苦守空阁,等待孔晟归来,但孔晟的名气虽然越来越大,他征战河南、光复东都洛阳、被皇帝委以重任、出任禁军统帅和被册封长安候的各种事迹,也隐隐传入江南,但却迟迟不归,这让很多人都在怀疑,孔晟早就移情别恋。
杨奇扫了杨宽一眼,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杨奇冷笑一声:“那孔家稚子,今时今日,固然位高权重,已经算是陛下身边的宠臣,更有侯爵在身,掌控京城禁军,权势无人可及。但,数年过去,我家女儿苦守空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