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别样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别样红-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在此际,他忽想起了《西楼记》。对!两剧皆是〃本事〃为自叙性质,可谓之〃双西〃了。〃厢〃是房,〃楼〃也是房,何其巧也。于是,他想:我也用〃楼〃为好。由〃厢〃而〃楼〃(其实也隐〃西〃字,因为荣国府就叫〃西府〃),定了〃楼〃字。然后第二步。已然决意是为了女儿而作书,那么正好,早有唐宋诗人词客喜用的〃红楼〃一词,正寓意于女儿之所居。对,红楼!定局了。再后,第三步。

  ……上一步,本来可以定名为《红楼记》了。这已全然符合了心怀文境。可是,这时又想起汤先生〃临川四梦〃来!雪芹觉得,四〃梦〃中的《牡丹亭》是写女儿之〃梦〃的〃艳曲〃绝品,因此对题,何不就也用他个〃梦〃?于是三〃步〃到〃家〃:〃红楼梦〃之曲名、书名,遂由此铸下了不朽的妙语伟词。《钗钏记》呢?也仍在透露光芒:君不见,〃金陵十二钗〃是总名,而〃宝钗〃是一个专名。大丫鬟有〃金钏〃〃玉钏〃姊妹相连并倚,都可以在文心、文脉上找到根源。

  顺便一说:《情僧录》者,无非还是〃石头〃之〃记〃的小小变换、表明层次而已;那总比不上〃红楼〃之〃梦〃,其诗意,其画情,其心灵境界,都不可再寻他字别句来替代。〃石头记〃更诗意化,因为朴素无华。〃红楼梦〃则风流文采……再也掩不住曹子建那家世门风的秀色夺人,神采飘逸了!

  乙酉十一月十八夜草草呵成


第7节:《红楼梦》……唯人主义


  《红楼梦》……唯人主义

  人家问我:你从〃四七〃年开始研《红》,今年为〃零六〃年,整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之数呀,对《红楼》的认识到底达到了何种境界,可得一闻否?

  一听此言,满心愧怍,不知如何答复才好。想了半日,仍然是只能〃借花献佛〃:我的最简要、最透彻的认识还是从老作家胡风先生的书里挪来的四个字:〃唯人主义〃。

  怎么叫唯人主义?不是只有唯物与唯心之区分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唯人〃?难道说是鼎足而三不成?如君所悉,唯物唯心之争,是欧西哲学思想家的研论主张,而胡风的〃唯人〃,却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根深枝茂的思想道德之树,情感气质之花。

  孔子讲仁,讲恕,推己及人,亲疏次第。老子则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参合而观,即是天地虽大,终极之点莫过于仁,仁只是〃人〃的特有品德,正因此,〃仁〃即与〃人〃是同音同义字……可以悟知:中华先民的思想光焰留在汉字上的第一要义就是:人若不仁,即不是人。懂了这一点,就明白了胡风先生的〃唯人主义〃。

  问者曰:,你弄错了,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反对旧道德呀,怎么你同意胡风先生,却主张〃唯人主义〃,那不就是孔门的陈言旧套复振了吗?到底是胡风弄错,还是你弄错了?大可再思再想。

  告诉你一句真话吧,雪芹自言:〃大旨谈情〃,那情是什么?就是人的心田心地,为人忘己的诚心痴意。孔子讲〃仁〃,归属于社会伦理、人际关系;雪芹讲〃情〃,转化为诗情画意、文学艺术的审美性修养,即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素养、品格气味的高度造诣。

  所以,在雪芹笔下,不再叫做什么仁义道德……那总带着〃头巾气〃,不合乎〃红楼文体〃。所以,他笔端一变……叫做〃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先生请想:这与千红万艳而同悲一哭的情,还不就是天地间万物所能具有的最广大、最崇高的〃仁〃吗?雪芹比孔子提得高多了,深多了……也沉痛激动多了!读《红楼》,倘不能体认此点,必然沉迷在那种哥妹、姐弟的所谓〃爱情悲剧〃、〃争嫁夺命〃的庸俗闹剧中而永难度脱。

  原因何在?盖不但不懂雪芹的情,也并不懂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只回到了一种粗俗愚昧的最低级〃审美〃层次中去了,谁也警醒不了,谁也救助不得……这样的人,他见了胡风先生的解《红》之言〃唯人主义〃,纵然一针见血,倾心吐胆,乃至痛哭流涕,可又有什么用处呢? 

  胡风识破高鹗的〃居心叵测〃与〃最大骗局〃,一片赤诚,揭示于我们,不会徒然,真理永恒,然而也只能留与能领会的人去感知享受。


第8节:《红楼梦》之思(1)


  《红楼梦》之思

  我于拙著中多次试解〃红楼梦〃三字之旨义,不独是为了解字面义……即〃字典释义〃,更要领会作者雪芹的铸词与寄意,因此不辞再三絮絮,知者谅之。

  已然指出的,〃红楼〃、〃紫陌〃常为对仗,用写京都繁华景象。如此,则〃十丈红尘〃也是类似的词义,那么岂不应该悟到:尘并不真是〃红〃色的,无非渲染其美好之境而已。循此以推,〃红楼〃就一定是说,那妆楼绣阁就真都是用红漆赤油来涂得〃通红〃了?恐怕那就太〃呆〃气了……正如〃紫陌〃,那都邑中的繁华街道,就真是一片〃紫〃色了吗?岂非笑谈,只可记住一点:我们汉字华文,自古是〃郁郁乎文哉〃!而〃文〃的本意是〃五色成文〃、〃五音成章〃(故杜甫《冬至》诗中有云:〃刺绣五纹添弱线,纹即〃文〃的衍生字)。我们的古代大作手,最重〃文采〃,何也?文怎么会有〃采〃?须知我们汉字华文本身特点即是〃五色〃〃五音〃的文,与西方之文大异。

  如此,可以意会:东坡中秋词〃转朱阁,低绮户〃者,亦即红楼绣房之意,不必拘看〃死〃讲,庶得真谛。也是说过多次了,唐人蔡京咏杜鹃诗,有一联云:〃滴残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可能即是雪芹书名取义远思的来由,过去我不敢肯定,今思雪芹在书中也有〃滴残玉烛风里泪〃之句,会是巧合吗?遣词铸句太相像了,这应该就是雪芹读过蔡诗的证迹吧?

  友人邓遂夫见示,他从《全唐诗》中查辑〃红楼〃一词,竟有六十二例之多。可见为人所喜,确有其代表性。至于〃梦〃,如依蔡诗原意而言,那是怀人念远的相思萦结之梦,正如〃犹是春闺梦里人〃是也。于是,我们又要思忖:雪芹采用了这个字,是否与蔡意一同呢?这就不是片言可定。因为〃历过一番梦幻〃,先出梦字。〃浮生着甚苦奔忙……古今一梦尽荒唐〃等句,又明明是〃浮生若梦〃之意了。脂砚也说,作者自言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等等。那么,此〃梦〃即与蔡诗并非一回事了。此其二。


第9节:《红楼梦》之思(2)


  还有,〃梦〃有〃梦想〃,〃做(美)梦〃一义,同样十分通俗普遍,〃你做梦呢!〃此语可见之《红楼》书中。文学家们又说,雪芹作此《梦》书,是受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影响。这话不虚,可是〃四梦〃本身又不一样:有幻灭的人生迷梦,有少女寻求爱慕之旅的美梦,差别显然,那么雪芹所〃受〃,又是汤公的哪种〃梦〃之影响呢?

  这个答案我们不宜立刻下一〃死句〃,留待异日共同细致探讨。从严肃的人文科学上讲,我们还应该多从〃小学〃下点儿基本功,放得谦虚一些,这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我这些话,也包括了如何用外语介绍〃红楼梦〃而言……请你思索一下,问题不是不存在的。所以需要的不是〃争胜〃,是共同努力治学。

第10节:《红楼梦》的伟大……〃拿证据来〃


  《红楼梦》的伟大……〃拿证据来〃

  《红楼梦》(专指曹雪芹原著,与伪续书无涉。后同)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是无须重复的常言了。但若问:此书何以伟大?伟大的理据何在?是否一向名气大了,就形成了大家不明所以的随声附和?能够说得清吗?

  若要真够得上一个〃清〃字,我自愧无此能力,为此写一部几十万言的专著,也未必就〃清〃得起来,何况一篇如是的小文,又济何事?可是我还是想说上一说……说的全是一己之见,没多大意义意味,可以取证于前贤,借重于先哲。我觉得这个办法非但不只是〃不失于〃一种解疑之方,倒正是最好的书证文证,人证言证。

  先说清代人。他们不会用〃现代汉语〃来正面下个〃评判〃〃鉴定〃,但其实质可以推求,〃译〃成今言。黄遵宪向东瀛友人介绍《红楼梦》,推之为〃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奇书〃!

  这不就是〃伟大〃得再无更伟更大了吗?他是诗家。如谓诗人话语不免〃艺术夸张〃,那么另请一位学者兼政治家:饮冰室主梁公启超。他是清代三百年学术的总括之大家,他不是讲〃文艺〃,而他的评断是:一代说部(说部,小说类著作),唯《红楼梦》是〃立千古〃。(注意:〃〃不能简化为〃只〃,否则就只能限于一千个〃古〃,到〃一千零一古〃,它就〃倒〃了。一笑。)

  能千古而永远独占文坛之魁首并无与匹敌……这还不就是真〃伟大〃,又是什么?毛泽东是政治家、革命伟人,一生读万卷书。及至谈到中国可以骄傲于世界的,除了地大物博之类而外,却〃只有〃一部《红楼梦》!你看,这实际上是何止〃伟大〃,简直是无以名之的最高评价……因为古今汉文中并没有留下更恰当的词语。真是不可拟议,令人震撼惊奇!陈独秀,有过专文极赞《红楼梦》,理论甚为高明。同时就有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作出学术性的定位之鸿论了……先生对《红楼梦》的评价,不是用一个〃形容词〃来表达的。他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鉴审力是兼胜而又俱高的,所以在《史略》里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评述是带着浓厚的感情而落墨,胜义不竭,隽语时出,迥异于一般习见的语调词风。述说完了各个特点之后,总括了一句,是〃此所以雪芹之不可及也〃!

  谁若能得先生的这句话,就不必再用〃伟大〃二字方能显其伟大了……是为真伟哉大哉矣。顺便一提:鲁迅明明知道〃曹〃是其本名,学术著作例书本名,而不同于随笔杂记可以表字、别号代之;今先生乃不拘〃文各有体〃之常例,径称〃雪芹〃,亲切佩服、爱重之至矣,何待写上一个〃伟大〃方显其心情态度乎。

  我以为,如有人欲索〃证据〃以证明《红楼梦》之伟大,以上粗举数例,皆证而有据,岂是哪个人一家之私言,或编造之假〃证书〃哉。也有一二评者说雪芹的坏话,今不拟引来大煞风景。至于胡适、俞平伯两位先生,都曾说《红楼梦》并非一流作品云云,在此叙及,可以耐人寻味,信乎眼光不同,另有其〃标准〃,非我等所知了。

  诗曰:

  伟大何须字写清,心明眼亮句通灵。

  泰山亦有不能见,总是崇洋一派情。


第11节:《红楼》与〃十三〃(1)


  《红楼》与〃十三〃

  人人皆知《红楼》与〃十二〃关系密切,一部书里有各式各样的〃十二〃这、〃十二〃那。十二者,偶数而非奇数也。可是人们很少言及这书和〃十三〃的关系。如今就来〃发凡提要〃,看看有其义理否。

  早在中学,就听说西洋人忌讳〃十三〃,视为不祥的数字,但未遇给讲解其文化原因者。在中国,没有这一观念,〃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据说那天是〃老爷磨刀日〃(老爷,民间专指关公关帝也)。其来历是什么?我也没听人讲清楚。这都是民间之事。说到文人,只知清代一位名士,本来手笔很高,科考却落了第,只因作诗时用的是〃十三元〃的韵,不慎一个字押错,出了韵,竟尔蹉跎了半世,气得他发狠大骂〃该死十三元〃!给人留了个谈资话柄。

  这〃十三元〃为何那么独它讨人嫌?因为这韵里的字不像别的韵全都〃顺口合辙〃,却分成两半……应说是按古音原是全谐的,而后世则念起来是两个韵〃拼〃成的:一半韵母是…uan,一半是…uen,所以一个记不准,就弄错了。

  然而,《红楼梦》里,偏偏爱用这个〃十三元〃。

  初起海棠社,丫鬟拈的韵就是此韵的门、盆、魂、痕、昏,属……uēn类。到后来中秋联句,黛、湘数栏杆多少个以为韵部之数,恰好十三根,〃又是十三元了〃!真巧!

  这夜的大联句,韵多,就不只〃…uen〃类了。如元、繁、轩、暄、媛……属〃…uan〃了;而坤、吞、孙、痕、魂、根……,则属于〃…uen〃类。(作诗的,仍愿守律;作词的宋人,已将它们分押入两韵了,一半入〃真、文〃,一半入〃寒、删〃等等)。

  回到本题,雪芹为何单单〃爱〃这个〃十三元〃?恐怕内中奥秘很多,后人难晓。依我一知半解而妄揣之,就不止一层微妙缘由了。〃十三〃对雪芹是个难忘的数目。例如,害得他幼时眼见家破人亡、六亲遭罪的那位〃圣上〃是十三年〃驾崩〃的。例如,他长到十三岁时,得蒙新皇〃宽免〃,家道小小〃中兴〃,他又能重享公子哥儿的福分了。这可非同小可……然而,就在同时,他就被家里嫉妒的人害得差点儿丧了性命……在书中是马道婆、赵姨娘的勾结谋算,而救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