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别样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别样红-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楼别样红》 作者:周汝昌 下载


本书是周汝昌重读重读曹雪芹书的新感受、新思量,十二个小章节分别为《何处红楼别样红》《怡红浊玉绛芸轩》《群芳榜首黛和钗》《红粉朱楼春色阑》等。之所以取名为“别样红”,周汝昌解释说,源自杨万里的名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周汝昌看来,《红楼梦》之红,即她的真美,就真是“别样”的红,简直无法形容,没有一个恰当的字眼可以用得上。




第1节:丙戌中秋自题新书


  丙戌中秋自题新书

  春花葬了赋秋红,苦慕通灵总未通。

  岂有文章惊四海,漫劳粉黛妒三宫。

  悲天独识无才恨,傲世谁邀过洁容。

  新拟小楼题铸梦,宝湘珍重再相逢。

  叠韵再题

  重到名园别样红,条条文脉沁溪通。

  寰中赤县神州境,天上琼楼玉宇宫。

  明月三更风栉影,行云一片雨澄容。

  良宵此际谁联句,雅兴芳情意再逢。

第2节:自序(1)


  自 序

  《红楼夺目红》问世之后不太久,就已有续集的成稿,就是说,《夺目红》在印制工序运转之中,我不是无所事事,还是照常逐日执笔,乘兴研《红》,积累到适宜的篇幅时,即可集为一帙,以续前文……所以这儿就又有了一百三十篇拙作要献与读者。在推敲书名之时,作家出版社的王宝生先生早就有了高见,他说,建议题为《红楼别样红》。我觉得此议不俗,而且自然浑成,无雕琢之习气,有深厚的意味,就立即采用他的嘉言美意。

  怎么叫〃别样红〃?如寻绎来由,就会想起南宋四大诗家之一的杨万里的名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别样〃真是一个独特的形容词,它本身就很〃别样〃……什么也没说,却信服地令人领会了那种与众不同的、而又找不到合宜而恳切的话来表达衷怀的赞美,只能说:哎!果真是与众不同,无与伦比!

  《红楼梦》之红,即她的真美,就正是〃别样〃的红,简直无法形容,没有一个切当的字眼可以用得上。那么,我们自然就会不断地追寻这个〃别样红〃的各种缘由、因素,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奥妙,竟使得这部〃小说〃(其〃说〃不〃小〃呀!)如此地夺人眼目,更令人叹为一万部书也比不上她这个〃别样〃?荷花的红,本来已与桃花、杏花、牡丹红、石榴红……〃万紫千红〃不同了,偏偏又加上那清波丽日的上下照应,这个〃红〃可就太〃别样〃了!杨万里是个大诗人,连他也没〃办法〃……大约是〃想了半日〃,也没个道理可言,就只好拿了一个〃别样〃来〃缴卷〃。诗人毕竟是智慧之士,他不去〃参死句〃,也更不替人立什么条条框框……让各人去体会那个〃别样〃吧,谁若能为荷花的红做出一个科学分析和定义,自然他比诗人就更有学识和才干了。我们期待众多专家学者来〃解读〃的是荷花的红,当然更是《红楼梦》的红。

  或许会有人解说:文学艺术,不是已由大家认同要有〃个性〃吗?如今这个〃别样〃岂不正是〃个性〃之义?若问及此,却又不可混为一谈,因为〃个性〃只是个生理、心理科学性的名词,而〃别样红〃却不能等于〃个性红〃。〃别样红〃是说《红楼梦》这部著作的内容、意义和艺术成就是异乎寻常的。她的文采之美,她的超凡迈俗的鲜活之气,那一种人间的情缘和诗词境界……远远望上去,就全与众不同。这也许可以叫做〃个性〃,但绝不是〃个性〃所能表达的风光景象。

  说来说去,那个〃别样红〃,是找不到十分理想的〃代词〃的,诗人杨万里之所以选定了它,定非是草率漫然〃凑字〃的缘由。

  这本小书,虽然题了此名,一点儿也不是要〃破解〃这个神奇奥秘,只是想提醒同好者,我们应当致力于领会这〃别样红〃之可喜可贵,因而共同寻究其种种来由与因素,认识这是中华大文化的一项不可忘掉的研讨课题。

  乙酉六月中草草写讫

  ※※※※※


第3节:自序(2)


  《红楼别样红》是《红楼夺目红》的姊妹编,但问世迟了,这并非写作的缓慢,只不过是目坏益甚,字迹难认,以致录入的工序拖得倍于寻常了。书稿大约多半写于甲申,次年乙酉也有少数续作。而此刻写序,已是丙戌之秋,正在闰七月之间。

  如今,让我就《红楼别样红》这个书名的意义和感想在补充几句。

  南宋四大家杨诚斋的名句,写得让人喜爱。他说〃荷出(不是'绿')波〃;曹子建写《洛神赋》,他不言红而反云绿,然而其别样之红也,却又不写而自见。这么一比,倒觉得诚斋之句落于正笔,反逊了子建一筹。

  然而,问题却并非纠聚在红与不红之上,而是那个〃别样〃,方显示出诚斋到底不同凡响,他创造了〃别样红〃这种超群的诗句,咏花大都色红,红不少见,然而少见的是〃别样〃之红。而荷花之红与那些名花之红都不一样,因此,我很喜欢这个〃别样红〃,她比较蕴藉,稍有厚度,不那么张皇……红是不错的,但不带强光浓艳。究其实,〃红楼〃之红,不拘如何,总是真美的,好比老杜爱黄四娘家的满溪之花,〃可爱深红爱浅红?〃真令人不知是深些好看还是浅些好看……这是无法强行〃称量〃美丑高低的,再往根上讲,夺目之红,正因她是别样……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根本不存在什么〃别样〃,那她又靠什么来〃夺目〃呢?

  雪芹的《红楼》,一部奇书怎么看也是红得让人观玩不尽。还有一点不可忘掉:诚斋咏荷,说的是〃映日〃的荷花才有〃别样〃之红;我则为之指出:〃红楼〃之红,却不单靠映日,她映月也红得〃别样〃,风中雨中,云里雾里,她红得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所以〃红楼〃之〃别样红〃是无所倚无所待的。她是自己的〃一生爱好是天然(《牡丹亭》名句)〃,她的真红是内在而外照的,又何必乞灵于自身以外去物色乎?

  《别样红》的内容与《夺目红》相差不远,都是重读芹书的新领受、新思量,而且又都是以感悟为主的新收获。红学的研究不单靠什么资料,即所谓〃证据〃,读芹书者而有所会心的都识此理;所谓〃考证〃,其实也是边考边悟,边悟边考;悟中有考,考中有悟。假若有人想要打出〃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牌子来,那就连自然科学也不懂得是怎么发生的了。牛顿明白地心吸力是〃上帝〃给他留下〃史料〃〃档案〃为〃据〃的事情吗?同样,富兰克林发现电之存在也只是从放风筝上得力于一个〃悟〃字,这都是小学生的常识嘛!别拿什么可贻笑大方的陈言来吓唬三岁孩儿,多学点真知灼见。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们都是先有感悟,以朴素的〃猜想〃作为开步,进而取得伟大的成就,不是可以令人作一番深长思吗?当然,有的人连感悟是怎么回事也没法理解,他没有这个能力和经验,所以就会有对牛弹琴之叹了。

  诗曰:

  映日荷花别样红,移来借美赞芹公。

  海棠零落胭脂雪,桃杏纷纭俗眼中。

  牛女今年两度逢,不知悲喜异耶同。

  白首双星字斗大,岂能无谓穴来风。

  露玉风金捐扇罗,鹊桥高架渡星河。

  夜凉仿佛囊萤意,唯有研红岁月多。

  《别样红》联《夺目红》,卖瓜难效老王雄。

  从来敝帚皆珍重,自炫寒家本不穷。

  兰蕙当门势务锄,误离幽谷涉通途。

  芳园绮幕遮名利,吴宓先生叹妙姑'注'。

  [注]

第4节:自序(3)


  1954年上元佳节吴宓先生为我题词之往事,他人不知。盖其所题全仿《红楼梦》第五回《世难容》,因知先生实以妙玉自喻也。

  中华农历岁在丙戌闰七月中浣解味写记于爽秋楼影居


第5节:《红楼》写〃大家〃


  壹 何处红楼别样红

  《红楼》写〃大家〃

  我写的这个题目似乎多馀无味,谁不知道这部书写的是荣、宁二府,是特定的主题内容,二府是〃大家风范〃,非〃小门小户〃所能比拟……

  这都说得对。只是我要问一句:什么是〃大家〃?够个〃大家〃的因素、特征又是什么?是否人人会答,是否一句话简单可了?恐怕就不一定敢保了。

  有人说,族大人众,故称大家。

  有人说,世代仕宦,生活富厚,是为大家。

  这也都是不错的。可是只是缺漏了一个更重要的内核没说清楚……即:文化教养,诗礼熏陶。

  看看《红楼梦》,族大人众,似乎如此,其实真正的〃人众〃不过赦、政、琏、玉、珍、蓉屈指可数而已,其他芸、蔷、菖、葛等等,实皆配角,不占主位。故贾府之为〃大家〃者,并不在此。

  再看仕宦,那更不怎么样,远远够不上王公将帅,督抚宰卿,只是个(内务府)员外郎和捐资的虚衔罢了。这比起真正的大富大贵的清代高官来差得太悬殊了。

  那么可知,贾府的成为〃大家〃者正在于他家的世代文化教养,诗礼熏陶……正如书中明写的,是〃诗礼簪缨之族〃。

  试看以下几个例证……

  贾母史太君,似乎不识字,游园至藕香榭,叫湘云念对联听。但她的艺术审美水平高极了。

  她见宝钗屋里太素,立即为之〃布置〃陈设,只消几件古玩,便改换了环境气氛,又大方,又典雅。这就是文化素养熏陶,俗人是不具备这种眼光才气的。

  再看这位老太太调理出来的贴身大丫鬟鸳鸯。她的牙牌令,是代老太太发令的〃令官〃,你看那所发的牌副儿,出口成章,没有文化教养行吗?

  鸳鸯遭了事,〃大老爷〃要讨她当小老婆,气愤得以死相抗争……就在这样的情势和心境下,她对来作〃说客〃的嫂子还嘴相斗时,却还说出了这样的话:

  (嫂子自辩说的是〃好话〃,她立刻还话……)〃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

  这真令人绝倒,同时也令人倾倒。一个没有深厚文化陶冶的家庭,其丫鬟侍女,能说得出半句这样的妙语来吗?试比一比《金瓶梅》里女流的声口气味,就真是云泥悬隔了。

  老太太的评说戏文、弹唱,讲解特级珍贵织品〃霞影纱〃、〃软烟罗〃的名色、质地、用场,都包涵着非常超众的审美文化因素在内,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贾府的丫鬟、小厮的名字,也是文化的表现之一面。麝月、檀云、晴雯、绮霞(或作)、引泉、锄药、伴鹤、挑云……不从文化上品味,看《红楼》就无甚趣味……因为没有文化的〃大家〃,是俗不可耐的家族,包括文物、器用、语言、举止……都无例外。

  至于起诗社,制灯谜,行酒令等等之类,在我看来,反倒不如上述的几个方面更为耐人寻味。因为那些弄文索句,是文人游戏消遣之事,固然不懂文化不行,然而真正的文化教养,又在〃文字〃之外,不一定有迹可求,而是一种素质、品格、气味的〃无形〃之事情。

  有教养的人,可以不识字,不读书,一样可钦可爱,可友可师。这是个风范的大问题。书中写〃薛大傻子〃种种可笑,并非是说他就是个坏人,不是的,目的就在写他的缺少文化教养……就成了趋向下流的纨子弟,声色是求,饱食终日,为社会之蠹虫,造物之浪费。

  探春三姑娘为何把迎、惜比得大大逊色?虽说是〃才自精明志自高〃,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文化修养高,文化要求也强……试读她写给宝玉的小柬就可晓悟。她举出古人在没有好条件之下还要寻求〃些山滴水〃。这是何义?不是别的,实即文化的向往,超物质的精神生活才是真的〃生活〃。物质的丰足虽好,也只是为了更能〃生存〃,而不一定等于〃生活〃也。

  诗曰:

  中华文化在何方?试展《红楼》细忖量。

  识得鸳鸯宣酒令,也如画卦有羲皇。


第6节:《红楼梦》题名揣义


  《红楼梦》题名揣义

  曹雪芹著书题曰《石头记》,盖因自古小说戏本,多用〃某某记〃语式,例多不可胜举。曹雪芹自幼博览,此等烂熟胸中,必亦心喜〃记〃名,而《西厢记》高居榜首,馀者如《钗钏记》、《西楼记》等次之。

  只说到这,我就心生联想,而不妨姑作推衍,以窥雪芹的文心密意、灵慧才华……我设想,其当日大致思路也许可分三步来讲:第一步,他倾倒于《西厢记》的绝代文才,心欲仿其题名,用一个〃地点〃名称来作书名之〃主体眼〃,实甫用〃西厢〃,我也用〃某某〃……

  正在此际,他忽想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