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谌顿时在赵滔的身后松了一口气,又被赵时劝着坐了下来。他在刚说完要跟二房出去一起过的时候便萌生了悔意,单不说他这样赵渊会不会受威胁,便是他一日在府里,对搬出府外的二房而言只会有利无害。
况且,若是大房真的到了那一步,说不定破罐子破摔,到时候二房和他也没脸。
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二房私吞掉和佳公主嫁妆的时候,二房和他已经输的血本无归了,如今赵渊不降爵袭爵。却也是因为他是和佳公主嫡子的缘故。
历来虽然宗室之间面和心不合,但是皇家的尊严是绝对不容许外人侵犯的。当年廖广将军也不过是当街鞭笞了一个落魄的宗室,日后也被先皇寻了错处,最后落得辞官回乡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他们如今动的是今上胞姐的嫁妆。面前这个人还是今上的亲外甥,即使理站在他们这一方,是非对错还不是由上位者来评断。
况且他当年的确是对嫁进府里的和佳公主不管不问,又纵着赵季在外面胡天酒地,最后又生生把和佳公主气死。即使今上如今不深究,却也难保他不知道实情。
即使单论这个,若是没有赵渊的护国公府。早已经被今上惦记上了吧。
想起这位帝王登基之后的手段,赵谌便顿时心灰意冷了起来,连一向挺拔的背影如今看着都有些佝偻了。他一直惦记着要把爵位给了自己亲生的儿子,却从未深想若是二房袭了爵,等待护国公府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正是,大哥便带着大嫂先回去吧,她如今身子重,可是熬不得夜的。”说罢安氏又祈求一般的看着黛玉。“先前丫鬟还来说安姐儿又开始折腾了,待会儿我倒是也要回西院里瞧瞧。”
安姐儿因为年岁太小,加之夜风又冷。倒是没被抱到主院里来跟着守夜。
如今安氏提起安姐儿,自然是想让黛玉看在安姐儿的份上,多少帮忙劝阻一些吧。
黛玉看了安氏一眼,却是把手落在自己的腹部,终于也叹了一口气,便朝赵梓清使了个眼色。
赵梓清原本见赵渊和老护国公争锋相对,心中便是惊怕的很,如今见黛玉的暗示,连忙上前去拉住赵渊。只是虽然她跟黛玉相处了半年,跟黛玉亲热了起来。对相处不是太久的赵渊还是有些畏的,也只是碰了碰赵渊的衣袖。
赵渊沉默了一会儿,这才转头对赵梓清道:“梓清,你先扶着你大嫂去外头轿子里等着,天黑路滑,小心一些。”语气却终究是缓和下来了。
赵梓清也松了一口气。又蓦然间红了眼圈,声音却如同蚊呐一般:“嗯,那我扶着大嫂去外面等着,大哥你一会儿就过来。”
黛玉听赵梓清如此说,倒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见赵渊示意她先出去,便也知道赵渊到底是息事宁人了。
赵梓清和黛玉一走,这大堂里便只剩下赵渊和二房一众人。赵渊皱了皱眉头,这才冷然出声:“我如今还忍着,是因为素来玉儿便劝我,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当年的事情,我也听如意姑姑提起过,却也知晓为什么国公爷心长偏的原因了。”
冷不防听赵渊提起当年的事情,赵谌和二房众人齐齐变了脸。若是如今去查,赵季生父那一支早就无人了,也查不出什么。但是却没料到当年竟然让和佳公主查了出来,又被赵渊寻到了如意。
赵渊见他们的脸色,又见齐氏脸上一脸的喜意和得色,便轻嗤了一声:“我之所以不点破,也是想着给国公爷留一些脸面,只是若是这脸面你也不要了,给是怪不得我了。”
“这世道,素来是只问嫡庶。我既然是长公主的嫡子,那么出自赵家哪一支,又有何关系?”赵渊嘲讽般的笑一声,却头也不回的出了主院。
二房众人听了赵渊的话,却是个个都心惊肉跳起来。先前是惊讶赵渊知道真相,后头便是被赵渊话里的意思吓到了。
赵季虽然是出自赵家旁支,且那一支早已经败落,连赵季的生身父母也早已经亡故。但是族谱里却是记载的清清楚楚的,那虽然是旁支,但是赵季也是嫡出,更何况赵渊确确实实是长公主的嫡子。
想一想,即使是庶子又有什么关系。即使赵季是个庶子,若是上头的人愿意,也能把红的说成白的。
安氏是最先从赵渊的威胁中醒过来的,她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有些责怪这些拎不清的长辈。
这些天来若不是她极力周旋,这齐氏也不知道会做出多少糊涂事来,若不是赵滔日日里来寻老太爷,却也不知道老太爷闲得慌了又要生出多少事。若是二房平平静静的搬了出去,至少不会和大房撕破脸,至少日后他人也会因为护国公府而高看他们一眼。
如今除了大房以外,恐怕安氏是最想搬出护国公府的人了。
安氏这般想着,少不得又与赵滔一起安慰了一番被赵渊伤的支离破碎的长辈们,这才得以脱身回西院去看早已经醒过来哭闹的安姐儿。
而这一闹,黛玉倒是松快了不少,就连新年头一天,她也没见到护国公府那些长辈们的面。她又听赵渊提起昨日她走后发生的事情,估计老护国公也没什么脸面见她。果然天刚亮主院里便传话让赵渊和黛玉直接去祠堂里便可,不用特意去主院磕头请安了。
这却是老太爷给自己圆了脸面。
黛玉却也真是闲了下来,毕竟不用顾着这府中的长辈,外头人情往来倒是赵渊亲自去走动的,她倒是花了整整一日来收拾明日要带回林家的物什。
这京中的规矩,外嫁的姑娘是初二回娘家,又是黛玉初嫁的这一年,自然是要慎重对待。
虽然贾敏在年前便打发人来嘱咐过,只要人回去便可以了,倒是不用带太多累赘的东西。只是黛玉开了府库,却总是觉得挑花了眼。
那些金玉锦缎黛玉自然是不会带的,倒是一些从各地寻回来的稀罕物什她还有些兴趣。
比如湘云从闽地捎过来的东西,以及吴家从西北带过来的东西,都是京中鲜少见到的,却是可以带到林家瞧瞧鲜。
黛玉倒是许久不曾见到岚哥儿和皓玉,年前贾敏还在说林如海让皓哥儿今年春便去考童试,却也不知他如今是不是还在苦读。
林如海是典型的姑娘娇养,儿子苦养,腊月之前还听贾敏说,林如海都已经计划着让岚哥儿开始习字了。不过对于这样的事情,贾敏即使是心疼也不会多说什么,而黛玉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就像林如海说的,他幼时苦读比皓哥儿更严苛一些。
第二日,黛玉倒是起了个大早,路过西院时才瞧见西院也是喜气洋洋的,却才想起赵蓉沁也是今年出阁的,今日也要和姑爷一起回府。
只是齐氏的事情,她自然不用多管。
而林家这边,贾敏和林如海早已经是翘首盼了许久。贾敏是妇人,倒是可以常常进护国公府瞧瞧黛玉,而林如海则只能等黛玉得闲时回林家才得见黛玉,况且也不是次次都在林如海沐休的时候。
算起来,自打黛玉出阁以后,林如海见赵渊的次数倒是比见黛玉的次数多得多。
年前还下了一场大雪,,只是从林家大门口至正房的路都被清扫的干干净净,丝毫不见冰雪痕迹。黛玉进了穿堂,执意要从轿子里下来,和赵渊步行着去了正堂给林如海和贾敏磕头。
待到行完了里,贾敏赶紧让黛玉进了内室,而赵渊自然是被林如海请到书房里说话。
——————
推荐一本种田文《田园谷香》,已经完结了哟,下面就有直通车
简介: 重生农家小萝莉,家长里短是非多。
家穷势薄遭人欺?不怕!有爹有娘有大哥哩!
一家齐心好温暖,看咱带着家
人奔小康。
夫君?咳咳,伦家还木有想好挑哪个呢……(未完待续)
297 局势
贾敏带着黛玉快步进了正房,还未坐下让丫鬟上茶,便见到岚哥儿掀了帘子小跑了进来,一头便扎进贾敏怀里。
比起几个月前,岚哥儿身子壮实了不少。贾敏大概是吸取了皓玉幼时的经验,岚哥儿一岁的时候便食用了辅食,一岁半的时候也彻底掐了奶。后来贾敏倒是又给他寻了羊奶来佐着,喝到三岁了也没有断。
因为皓玉自小便有了独立的院子,黛玉又出阁了,贾敏膝下孤单,便让人在正房里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让岚哥儿就近住着。她和林如海商量着,等岚哥儿七岁之后,再让他搬到二门附近去。
林如海见贾敏心中不舍,却也是默许了。
只是岚哥儿自小便喜欢和皓哥儿相处,十日里倒是有五日要缠着皓哥儿。若不是皓玉读要清净的环境,又怕林如海责备他,岚哥儿便是日日都要往皓玉的院子里去。
是以方才没瞧见岚哥儿,贾敏便猜测到他是去了皓玉的院子,便问道:“岚哥儿,怎么独自进来了,你哥哥呢,可是跟着一块过来了?”
岚哥儿没有回答,却是从贾敏身后小心翼翼的看了黛玉一眼,这才道:“哥哥被父亲叫到房去说话了,我知道姐姐定然是在这里的,就自个儿过来了。”
说着,又冲着黛玉笑了笑。
他虽然记得黛玉,也知道黛玉待他十分好,却是几个月都没见过了。小孩子的心理难免有些生疏,却又想着和黛玉亲近,便只能怯怯的看着她。
贾敏见岚哥儿这般样子,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点了点岚哥儿的额头道:“你就是个窝里横,那可是你一母同胞的姐姐,也就几个月不见了,你就怕成这个样子。”
黛玉见岚哥儿的脸都红透了,便向岚哥儿招了招手道:“岚哥儿。你过来,让姐姐看看你。”
岚哥儿眼睛亮了亮,便朝黛玉那边冲了过去。
“我的小祖宗,你可是当心些呀。”还未等岚哥儿靠近黛玉。便被一旁的闻音拦了下来,岚哥儿才不至于横冲直撞到黛玉身上。
贾敏也是吓白了脸,她本想训斥岚哥儿几句,却见岚哥儿睁着迷茫的眼睛,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这到了嘴边的话便怎么都说不出口。
黛玉却是笑了起来:“多大的事,岚哥儿也是想跟我亲近。他还不知事呢。”说着便把岚哥儿拉到身边,又细细打量了他一番,这才道,“岚哥儿比起先前大了一些,我可是听说你平日里调皮让母亲生了许多气。”
岚哥儿呐呐的看了贾敏一眼,却是不说话。
“算了,如今跟你说道理你也是记了就忘的。”说罢对知雅道,“你让人把带过来的那口红漆的大箱子抬进来。那些是专门给岚哥儿的玩意儿。”
说着黛玉看了岚哥儿一眼,果然见他虽然还是垂着头,但是嘴角不可抑制的扬了起来。
“我说了你身子重。不要带那么多东西回来。”贾敏碎碎念了几句,见黛玉只是笑着和岚哥儿说话,便也收了声。
等箱子抬了进来,黛玉这才道:“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都是从闽地和西北那边送过来的小玩意,在那边也不值几个钱,权且给岚哥儿瞧个新鲜。”说着又亲自给岚哥儿讲解了一番。
说到闽地,贾敏自然便问起了如今在闽地的史湘云来。听说史湘云有了身孕,也十分为她高兴。
“云丫头也是个苦命的,若不是她父母去的早。也不用低嫁了。如今瞧着她好,我也是十分欢喜。”说着贾敏叹了一口气,“前段日子你外祖母大病了一场,我去府中看的时候,她倒是跟我提起了你跟云丫头。”
贾母提起她和史湘云,黛玉倒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人老了就喜欢回忆。特别是在贾敏跟前,自然不是跟贾敏回忆当年,便是回忆子女。
“我也是知道你对那宝玉没有什么心思才会跟你说这些话,当初依你外祖母的意思,是想把你跟宝玉撮合在一起。那时候你外祖母劝了几次,我都没松口,后来她又想着云丫头,只是那刑氏和莫氏这次倒是行动一致,赶在之前跟卫家订了亲。”
黛玉听了这话便笑了起来,这大兴朝大户人家的姑娘虽然泰半都是及笄之后再出阁,但是定亲一般都定的比较早。因为宫中选秀女是十三岁便要报上去,因此若是不想进宫,多半在十三岁之前便打探好人家订了亲。
是像黛玉这般的是林家想多留她几年,加之新皇登基之后又颁了诏把选秀女的年纪改到了十五岁,这才晚了一些。
但是史湘云情况不同,她下面便有两个小她一岁的堂妹,史湘云早早订了亲,两个史侯夫人才能为自己的嫡女打探。贾家蹉跎了史湘云那么多年,即使史湘云心中没有想法,她那两个婶娘心里恐怕早就愤怒了吧。
而贾家得陇望蜀,认为贾宝玉是公主也尚得的,挑花了眼的结果是最后还是娶了个皇商之女,还顺带了一个到处惹麻烦的大舅子。如今想想,却也觉得真是讽刺。
虽然心中这般想着,黛玉却也只是笑着没说话。那毕竟是贾敏的生母,是她的外祖母,黛玉即使心中看不上贾家的行为,却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云丫头的婆母我也是打探过的,为人还算和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