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的白粥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和尚的白粥馆-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智缘师父说:“戒嗔,你去看看那孩子,是不是迷路了?如果是迷路就把他送下山吧。”

戒嗔疾走几步,凑近前去看,可看孩子的样子不像是迷路。因为茅山也不大,镇上的道路孩子们都比较熟悉,所以戒嗔担心这孩子是否是因为受伤而不能下山。

戒嗔又绕到孩子身后,只见孩子的举止非常奇怪。他手中持着一根小木棍,一下下地敲击在他面前的一块山石上,口中还念念有词,不断重复着,“打死你,打死你。”

戒嗔只好凑到孩子身旁,小孩这时也发现了戒嗔,侧过头来看。只见孩子的小脸上泪痕未干,鼻子下还挂着两行清鼻涕。

他看到戒嗔凑了过来,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了一句:“光头。”然后又转过头去,看到山石又抽泣起来,接着继续用木棍去敲打石头。

这孩子心情变化得如此之快,弄得戒嗔一头雾水。智缘师父也赶了过去,和戒嗔一起蹲在孩子旁边。

戒嗔想向孩子问问原委,清了清嗓子,问道:“小施主……”

孩子猛抬头,生气地说:“你才小死猪呢!”

戒嗔只得换个称呼,称他“小同学”,边哄边问,还把给戒痴和戒尘买的零食拿给了他,才终于探听出了一点眉目。

原来这孩子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山玩,中途闹了别扭,结果几个孩子在山路上就分手了,只留下他独自在山里生气。

智缘师父忽然笑了,指着孩子面前的山石说:“小同学,你是不是把这块石头当成了你那些同学?”

小孩说:“是呀。”边说边继续用木棍敲山石。

智缘师父又问:“这样解气了吗?”

小孩不答话,只是忙着敲击。

智缘师父对孩子说:“我教你更解气的办法吧。”

小孩有些疑惑地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对小孩说:“你可以站远点,然后用泥块来砸这块石头,如果砸中了就会很解气了,砸中得越多越好。”

戒嗔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今天智缘师父所说的话和平时教导大家时说的话太不相同。

小孩虽然疑惑,但是还是照做了。他站远了一些,捡起泥块往石头上扔,每次砸中便兴奋地大叫一声。

智缘师父只是坐在旁边不动,等了好一会儿,看那孩子也砸累了,忽然问孩子:“怎么样,还觉得生气吗?”

孩子笑着说:“不太生气了。”

智缘师父对孩子说:“把手伸出来。”

小孩把手伸了出来。智缘师父从兜里拿出手帕,轻轻擦拭着他的小脏手,然后说:“虽然你刚才砸石头确实很高兴,可是,你的手也脏了。”

那天那个孩子开开心心地下山去了,戒嗔不知道那个孩子高兴是否是因为砸中了石头,但是戒嗔想,也许有一天,这个孩子会想起来曾经有个老和尚对他说过一番话。

我们用泥土扔别人的时候,自己的手也会脏。

第13个 井底之蛙

那几天,离天明寺不远的山路边,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个大洞。里面泥土甚新,而且挖得还很深,大约有好几米,若是一个不小心掉进去是很容易受伤的。

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人挖的洞,也不知道这个洞有什么用途,大家也就不好轻易地去填掉。只是寺里的师兄弟们都相互提醒了,平时行路的时候要绕开走。

隔了几天,戒嗔出门去,远远地就看到戒傲蹲在大洞边上,正在向里面窥探。

戒嗔好奇地走到戒傲旁边,戒傲神情专注,居然没有留意到戒嗔。

戒嗔瞅了一眼洞里面,好像没有什么异常。

轻拍了一下戒傲,打算问他在看什么,结果戒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吓了一跳,险些掉进洞里。

戒嗔奋力把戒傲抓住,使劲把他拽了回来。

戒傲被戒嗔拉倒在洞边的草地上,不断喘气。戒嗔正准备询问戒傲刚才的问题,忽然看到戒尘师弟抱着一大捆粗长的绳子走了过来。

戒傲说:“刚才戒尘说,洞里不知道怎么掉进去一只青蛙,他让我把青蛙从洞里救出来,否则,只怕过不了几天青蛙就死了。开始的时候,我计划着直接跳下去的,只是怕准头不够,万一跳下去压到青蛙,反而害了它的性命。”

戒嗔伸头看看洞里,确实有一只小青蛙伏在洞底。

于是戒嗔将功补过,用戒尘带来的绳索协助戒傲进了洞里。戒傲把那只小青蛙从洞里带出来交给戒尘,戒尘兴高采烈地去山下的池塘了。

原本这事到此也就结束了,不过后来有一天,戒尘师弟缠着智惠师父讲故事,智惠师父便讲了“井底之蛙”的故事。戒尘听得开心,还不忘记向旁边的我们说起那天救青蛙的事情。

戒尘说:“那天若不是师兄救了那只青蛙,那只青蛙也会变成井底之蛙,它眼中的世界,便是井口的一片天空了。”

戒嗔和戒傲一起笑了起来,都觉得戒尘这小和尚倒是挺会活学活用的。

戒傲忽然对“井底之蛙”的话题来了兴趣,忍不住问戒尘:“你眼中的世界有多大?”

戒尘想了又想,说:“世界嘛,自然不会只有井口那么大,当然要有淼镇、小街、卖糖葫芦的老爷爷。”

戒尘的回答让人忍不住想笑。戒尘年纪幼小,又没有出过远门,对世界的认识只有很少的一点,他眼中的世界,也不过只是淼镇这么大而已。

戒嗔觉得,或许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眼界,生活在井底的青蛙眼中的世界是井口的那一方天空,生活在淼镇里的戒尘眼中的世界只有小镇这么大。而戒嗔和戒傲呢,虽然知道世界比青蛙和戒尘所知道的大很多,而究竟有多大,我们也不清楚。

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没有人能把整个天空尽收眼底。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而大多数人只知道别人是井底之蛙,却不知道其实自己也是井底之蛙。

第14个 云彩之上

有一天,智缘师父在上海做房地产的那位俗家弟子戒烟师兄来到了寺里,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姓刘的施主。

戒烟师兄说,这位刘施主是他的朋友,最近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霉运,生活上诸事不顺,事业、家庭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戒烟师兄曾经试图开解过刘施主,为此他还特意找了几本佛经给刘施主看,结果完全没有效果。戒烟师兄怕刘施主闷久了闷出病来,情急之下,便将他带到了天明寺来。

对于刘施主的事智缘师父也挺关心,师父耐心地询问了刘施主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然后举了不少现实中的例子开导他。只是刘施主显然并不在状态,即便师父所举的例子相当有说服力,但刘施主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智缘师父忽然说:“刘施主,你这样单靠开导是不行的,因为从面相上看,你的运程不行,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吃点药了。”

智缘师父说完这番话,在一旁围观的戒嗔和戒烟师兄都大吃一惊,因为大家从来没有见过智缘师父给人看相,至于什么吃了药可以转运的说法,更是闻所未闻。

戒嗔心里实在觉得智缘师父的做法和往常太不一样,戒嗔感觉这番话更像是从一个江湖术士嘴里说出来的,但不知道智缘师父有什么打算,所以也就憋着没有作评论。

不过这番话却引起了刘施主的兴趣,他很有兴趣地向智缘师父追问。

智缘师父从书架上取来一张纸交给刘施主,说:“你照上面的药方抓了药服用就可以了。”

刘施主高兴地接过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脸色又阴沉下来。

戒嗔和戒烟忍不住好奇,探过头去看刘施主手中的那张纸,却只看到一张普通的信纸,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刘施主疑惑地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笑着说:“等到有阳光的时候,刘施主把纸拿到阳光下去看,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字了。”

刘施主将信将疑地将纸张收了起来。

之后的几天雨一直在下,既然天还没有放晴,刘施主自然没有看到纸上的字是什么,但或许因为心中怀着一份希望,所以心情也好了很多。那几天,刘施主常常随着戒烟师兄和大家在佛堂里谈禅。

又过了几天,雨终于停了,太阳也出来了。

那天戒嗔进师父禅房的时候,见到刘施主正拿着那张纸奇怪地问:“智缘师父,为什么太阳出来后我依然看不到纸上的药方呢?”

智缘师父笑着反问他:“刘施主,你这几天心情一直不错,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施主说:“因为有师父给的药方呀。”

智缘师父又问:“可是我告诉过你,只有在阳光下你才能看到药方,而前几天一直在下雨,为什么你还可以保持好心情呢?”

刘施主说:“因为我知道天总会晴,太阳总会出来,我一定能看到药方。”

刘施主说着说着,忽然笑了起来。

戒嗔这才明白,原来这次智缘师父是和刘施主开了一个玩笑。他只能希望刘施主知道,我们时常会仰着头,期盼得到阳光照耀,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在那一刻,你眼中所见的可能只有乌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等到风吹走那朵云的时候,太阳肯定会出来,因为它一直在浮云之上。

第15个 破裤子

有一次,寺里来了两位女施主,两人的容貌很是相似,看年纪应该是一对母女。可是两人的神情却极不自然,进了寺里后便没有交流过一次,只是一前一后地在佛堂里拜佛。两人在目光接触之际也都会快速回避,看样子应该是有些间隙。

过了一会儿,戒嗔发现年长的那位女施主在和师父们打招呼,原来是师父们熟悉的施主。女施主向师父倾诉心事,戒嗔果然没有猜错——两位施主确实是母女,而且也确实是在闹意见。

女施主说,自己的女儿今年参加了工作,不久前拿到了生平的第一份工资,她用工资给父母买了一些用品,也给自己买了一条牛仔裤。

说来好笑,山下的流行很奇怪,平日戒痴师弟穿着破衣服乱跑,外来的香客见了,就说这个小和尚挺可怜的,可是很多年轻施主购置的新牛仔裤上面还特意弄了几个洞。

女施主的女儿买的牛仔裤便是这种上面有洞的新潮牛仔裤,女施主看到女儿的裤子,以为女儿不慎把裤子弄破了,当下也没有表示。到了晚上,等女儿睡觉以后,女施主花了整夜时间把洞补了起来。

女施主补得极其用心,为了使缝补的痕迹变得少些,还特意从女儿以前的旧裤子上抽了不少颜色相似的丝线。

第二天早上,女施主把补好的裤子交给女儿,结果,母女两人为此吵了一架。女儿责怪母亲没有经过她同意就擅自做了决定,而母亲心痛的是昨夜灯下一针一线缝补的那一份心意女儿没有领会。

女施主走了以后,智缘师父让戒嗔去请女施主的女儿过来。戒嗔在房门附近擦玻璃的时候看见女施主的女儿低着头坐在师父面前,师父则微笑着和她说话,她静静地听着,良久之后,默默点头。

过了一会儿,戒嗔看到母女两人在寺院后面的石凳上并排而坐,眼睛仿佛都是红红的。

戒嗔也不知道智缘师父说了什么故事,最后,母女两人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

戒嗔想:其实这世间最应该原谅的,便是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犯下的无心之失。

那天下午,母女俩手挽着手下山而去,极为亲密,似不再有芥蒂。

女施主的女儿忽然转身向戒嗔挥手告别,戒嗔急忙合十回礼。戒嗔发现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条牛仔裤,看得出是一条缝补过的裤子。原来女施主的手艺并不好,远远看去仍然可看出裤子上分明的颜色差别,但那缝补过的痕迹又好似一颗心。

第16个 不会关电灯的人

有一天,寺里来了几个身体很壮实的施主。

戒尘说:“他们一定不是潜心修佛的,因为看起来不像是吃素的人。”

戒痴说:“那也未必。戒言很胖,它是吃素的,智恒师父也很胖,他也是吃素的。”

几位施主走了以后,戒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铅球,说是那几位施主落下的。戒傲和戒嗔在院子里扔铅球玩,…》小说下栽+。电子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