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时汉朝-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注意,所谓贤内助,不是当姬妾,而是当皇后或者侯妻。当的就是一把手,而不是二奶性质的小老婆。吕雉之所以实施此政策,有着天时地利的条件。首先,刘氏家族盛产龙子龙孙,吕氏家族盛产凤女千金;其次,吕雉利用权力之便,通过行政命令,强买强卖,能使两家互通有无。

尽管说,吕雉行为违反了市场自由流通的规律,但是此举的好处是,免得她手痒动刀以及刘氏宗族喋血刑场。所以只能说,这是利大于弊,无可厚非。于是,就在吕雉这个倒贴的政策支配下,刘友也无例外地被分配了一个吕氏爱女指标。然而刘友的死因,恰恰就出在这个吕氏爱女身上。

刘友打心里就恨吕雉专权。在他看来,我无法阻止你吕雉的计划婚姻政治,但我未必就能强而留用。于是乎,刘友对吕雉送上门的那个吕氏爱女,实行了三不对抗政策。即,搁而不爱;留而不用;放而不管。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吕氏这位爱女只能夜夜坐等空房,却总不见刘友那衰人取悦帐下。后来一打听,原来自家那衰人心已早有所属,与另一爱姬夜夜笙歌,纵欲无度,留舍忘返,不知今夕何夕。

这下问题就来了。太后买一送一,是为了套住你;套住你是为了利用你;利用你是为了让你保持和中央吕氏集团同呼吸共立场。婚姻政治是生意,是买卖。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哪有像你刘友得了便宜还不讨好的消费者。长此以往,吕家爱女的问题,恐怕就不仅是生理问题,更是心理问题,争风吃醋可能会演变成恐怖的政治风波。

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你让我活得郁闷,我也坚决不让你爽个彻底。我相信,这是吕氏爱女心里最想对刘友说的一句话。

于是,吕氏爱女终究忍住了内心的愤懑,带着一颗挫折受伤的心回到了吕雉那里诉苦。长期空房孤守的抑郁,终于使她对吕雉喷出了一句狠毒的谗言:刘友那个千刀杀万刀剐的衰人,说什么吕氏家族凭什么封王,等太后您崩后,一定要通通干掉吕氏王!

吕雉一听,脑袋一热。哟,好牛的赵王哦。给你面子,你不要,你偏要打肿脸蛋充胖子。打狗得看主人,何况你放声要杀的是吕氏王。好,既然你想吃刀子,我就让你一次吃个够。

于是,吕雉当即召刘友进长安城。

吕雉召刘友进长安的时间,正如以上所述,春天正月。此时间段,离诸侯王十月朝拜的时间早过了;离秋季朝拜的时间远远未到。对刘友来说,种种迹象表明,此次进京,凶多吉少,前途难测。

但是,这是一次无法抗拒的旅行。北风那个吹,马儿那个跑,心儿那个抖。一路上,不祥的念头有如天上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刘友行走的上空。

那时候,诸侯王在长安城都设有住宿及接待客人的招待所。用当时的话说,就叫邸。当刘友来到长安城后,就在赵邸住下,请见太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吕雉闻听刘友来到,非但不让刘友上朝,反而立即派出军警包围赵国招待所。

刘友惊讶了,赵王随从也惊呆了。太后这到底是想干嘛?

我心里想干嘛,你赵王当然心知肚明。当即,吕雉下令把赵国随从通通赶出招待所,只留置刘友一人在内不得外出。同时吩咐下去,不要给刘友饭吃,也不给他水喝,要的就是活活饿死他。如果有胆敢送饭送水的赵臣,刑罚治之。

如果说,吕雉是在饿杀刘友,不如说,两千年前的吕雉,她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这科学实验的课题是:一个正常人,不吃不喝,他究竟能活多久?

请注意,吕雉研究的课题是正常人。那些非正常人,诸如特异功能的人,另当别论。不过,古今中外一直有人声称能长期绝食,这些人大多数都已被证明是骗子、疯子或是有心理障碍,又或是神经性厌食症。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最多七天。三天不进食,或者七天不喝水,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无论是西方,或是东方,都将死亡视为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死亡是单调的,它不过是生命的消失和轮回。然而,在通往死亡之路上,所表现的生命形态却是缤纷多彩的。仅死刑方式来说,就有斩刑、绞刑、毒药、溺刑、活埋、烹饪,等等。而且每一种刑罚又分出许多小分类。就如斩刑,又分为斩首、腰斩;绞刑,又可分为吊死、勒死、窒息而死,等等。

在死亡面前,最精彩夺目的不是刑罚和刑具,而是人类面对死亡之时所呈现出的百态。有英勇就义者,大刀抹脖子,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有贪生怕死者,哭尽眼泪,瘫痪如泥;有冤枉如窦娥者,哭天抢地,出口毒咒。

除此之外,世间还有一种凄凉的死亡,就叫放歌而死。

刘友纯属此类。在那忍受饥饿的那几天里,抬眼望去,军警森严壁垒,插翅难飞。偶尔有人冒着生命危险给他送来一瓶水,或是半个馒头,不但被守卫的没收,还投到监狱享受死罪之灾。此情此景,呼天告地,皆是无用。唯有放歌一曲,以表心曲。

于是,饥饿的刘友放喉吟唱,歌曰: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五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歌声凄厉惨烈,撕心裂肺,鬼哭狼嚎,闻者无不涕下。

如果非用一个字来概括刘友人生此劫,那他和窦娥都是一个性质:冤!刘友之歌,与后来的窦娥骂辞一样,充满了绝望的愤怒和申诉无门的悲惨。在此,我们不妨以窦娥的诅咒来解读刘友的心声: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歌罢人亡。正月十八日,刘友饿死,吕雉用民礼草葬于长安郊外民间墓场。

五 刘恢之死

一歌才罢,又起一阙。

刘友被饿死后,赵王一位空缺。那么,下一个该推谁来坐上此位呢?吕雉的意见是:此位非刘恢不可。

刘友一共有三个同母兄弟,刘友排老大,刘恢为老二,还有一个老三叫刘建。当初,梁王彭越被诛,刘邦封刘恢为新梁王;后来卢绾叛逃,燕王空缺,刘邦封刘建为燕王。真不知此三兄弟老妈尚在世上时,是否得罪吕雉。他们仨落到吕雉手里,没有一个是好下场。

时刘友死后不久,刘建薨,和美人留下一子,吕雉使人杀之绝后。现在,吕雉已经解决掉一个,她只有发挥狠人做到底的丑劣传统,继续拿刘友兄弟开刀。于是,吕雉就对梁王刘恢说:请你去赵国接你老大的班吧,梁王之位就空缺出来,我自有安排。

梁地相对于赵国来说,梁王就像是河南产的汇源火腿肠,赵王就像是北方的冰糖葫芦。火腿肠吃起来可是十分爽口,冰糖葫芦则是酸甜交加,吃不习惯的还会把你牙都酸掉。对于刘恢来说,他蹲在梁地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了。在这里,他习惯梁地的水土,犹如梁地的水土适合了梁国的空气。现在,吕雉徙刘恢北上,无异于把他的火腿肠夺下,丢给他一个烂冰糖。

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刘恢尽管心里闷闷不乐,他还是乖乖接受吕雉的安排,北上就职。吕雉当然知道刘恢肚子里是有气的,为了补偿刘恢的心灵创伤,她免费送赵王一贴心灵膏药。那就是吕产的女儿。

又是买一送一,不服吕雉还真不行。这下子,刘恢可是有苦说不出。赵国冬天多风雨,再加一个吕氏女,这想不叫人雪上加霜都难啊。

郁闷,实在郁闷!

更郁闷的还有,吕产这个宝贝女儿还带着一大帮随从嫁给赵王。吕王后这帮随从,他们在赵国无所不为。最狠的工作就是当特务,对赵王是监视,监视,再监视。无论刘恢走到哪里,或许是一举头,一望眼,一叹息,一哀声,一低头,一抹泪,都有人记录在案,马上以小报告的形式送到吕王后的案头。

如果说,老大刘友是被吕雉活活饿死,那么今天看来,刘恢恐怕要被吕产这个女儿活活地捆绑,不得自由而死。

吕雉的杀人秘诀只有两样:一是狠毒,二是变态。吕产是吕雉的长兄吕泽的儿子,如果从辈分来说,吕产这个女儿对吕雉,应该叫一声姑婆。我们有理由相信,吕王后肯定从吕雉那里学到了变态的杀人本领。现在,她不但把刘恢装进生活的笼子,还把他的爱姬鸩杀,使其不得知己倾诉而解愁。

爱姬无辜死去,母老虎卧榻之侧,这使得刘恢更是不得开心颜。听说,要想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培养一个钢琴家,至少付半生汗水艰辛。然而,培养一个诗人,不需要半生,只须一场妻离子散,生死离别。对刘恢来说,和爱姬的生死相别及长期以来积郁的苦闷,让他无处宣泄。愤怒出诗人。诗,成了他唯一的寄托和追求。

于是,刘恢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在浩瀚的史迹里,我们已无法寻找刘恢所歌之辞。他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绝望的、痛不欲生的背影。在这个男对女,生对死,愁对爱的思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苏东坡对亡妻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六月,刘恢悲思过度,举目望世,无以寄身心为生。于是,他自杀殉情,化成飞蝶逐伊人去了。但是,当刘恢这段凄美绝望的爱情传到吕雉耳里时,吕雉只有三个字作为评价:神经病!

吕雉认为,老大刘友前有警示,没想到老二刘恢重蹈覆辙,竟然为了一个女人丢掉身家性命。于是,吕雉非但对刘恢没有半点同情,反而深表厌恶。当即下令:刘恢为一个贱人而死,罪孽深重,不准他的后裔继承王位!

到此为止,刘家两兄弟,以他们的死亡让出了两个诸侯王位。这两个王位,马上就有了答案。梁王封给了长兄子吕产,赵王封给了次兄子吕禄。

六 吕雉杀人的心理学分析

有些女人,她天生就无法感知到爱情之美。诸如吕雉,仿佛血雨腥风的政治生活,使她麻木了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其实,如果要理解吕雉为什么把一个痴情绝望的刘恢骂成一个神经病,我们还必须深入她的灵魂,和她进行一场隐密的心灵对话。

在此,我不得不穿越千年的烟雨蒙蒙,提着话筒走进汉朝的长乐宫,独家采访吕雉。还好,吕雉对一切与权力无争的人都是客气的。于是,我们的采访就从她的功绩谈起。

月望东山:吕后您好,恕我直言,自从您专权以来,滥杀无辜,排斥异己。请问,作为一个女政治家,您有没有考虑过千年以后的人对您的评价。

吕雉:地球人都知道,不流血的政治未必是好的;流血的政治未必就是坏的。如果你站在我的角度就可知道,如果我不杀人,别人会杀我。宁可我错杀别人,也不可别人伤害我半根毫毛。政治动物从来就不是什么高尚的东西。你作为接受过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现代人,应该深刻明白这一点。这就叫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当然,我并非是一个完全好杀嗜血的动物。你在《那时汉朝》里把我描写成一个狠毒变态的女人,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水滴,不见海洋。你应该学学人家《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从宏观角度考证我的存在价值,而不是像狗仔队整天就抓住我和审食其的绯闻和杀人的把柄说事。

月望东山:您说的没错。关于这点,我必须检讨。其实,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对您的评价还是挺高的。司马先生的原话就是: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从司马迁先生这番话来看,生活在您主政专权时代里的人民,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只可惜您就是宫廷斗争打得太激烈,扶持吕氏本家势力做得太嚣张,所以,您也必须为您的另一半非人性的恶绩负责到底,不要怪我替你贴上狠毒和变态的标签了。

吕雉: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狠毒这个标签我能接受,但是你凭什么说我变态?你知不知道这个称呼会让读者误解我的一生,有可能使我永世不得翻身。

月望东山:我曾考证过“变态”一词。准确地说,变态原先属于生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