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时汉朝-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话,这是地地道道的真话。没有任何政治感情和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动物之本能及人类高贵的大义品质。

贯高这话,鬼神信了,泄公信了,刘邦也信了。

刘邦这才知道,原来这场所谓暗杀,源于前年冬天对赵的一场无礼谩骂。这当然不是误会。这全都是傲慢耍大牌惹的祸。

既然如此,那就放了张敖吧。无罪不等于无罚,刘邦废掉张敖王爵,降为宣平侯。同时,封代王刘如意为赵王。

贯高,果真豪侠之士。刘邦决定特赦贯高,并且让泄公告诉他:张敖已经出狱了,你也可以出狱了。

当泄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监狱,把这天大喜讯告诉了贯高。贯高一听,两眼痴狂地看着泄公,身上仿佛涂了神药,体内充满了无限活力。

他欣喜若狂地摇着泄公道: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赵王真的被放出来了吗?

这是死对生的摇喊,唯有站在地狱里才能感觉到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震撼。泄公的眼泪都被摇出来了,他不是阎罗王的小鬼,他深深地懂得生的可爱和义的高贵。

泄公对贯高说道:老乡,这都是真的,请你相信我,相信陛下宽宏大量!

贯高猛烈摇头,还是不相信地问道:皇上为什么连我也放了?

泄公说道:皇上欣赏你的高义,所以特赦!

贯高再次摇头:我体无完肤,之所以不死,只为张王洗罪。既然大王已经出狱,我已尽到本分职责,死而无憾。然而,叫我背上这么一个篡弑的名声去事奉皇上,不无愧杀我内心。我愿以死而谢之。

贯高说完,突然甩头后仰,只见一声颈骨断裂的声音震荡着空洞的牢房。泄公还没来得及反应,只见贯高如山倒下,轰的一声震动了大地!

贯高,以愚蠢为开端,以高贵为生命暮曲。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监狱里,他独自唱起一曲悲壮的挽歌。苍天在上,士不逐嗡嗡富贵,为清白大义而死,足已!

三 戚姬和吕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有时候,厄运就像病毒一样,具有可怕的传染性。现在,张敖的坏运气又传上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吕雉。

对吕雉来说,刘邦搞掉张敖赵王之位,等于挖去她半颗心。而刘邦把赵王封给刘如意,又等于给吕雉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此时,刘如意不过十岁小娃,小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娃儿他妈,她就是传说中的戚姬。

戚姬,定陶美女,名不详。姬是西汉王朝初期皇宫小老婆群最高一级,也称“夫人”,位比宰相,爵比亲王,俸禄二千石,地位仅次于大老婆皇后。

所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是也。项羽有虞美人,刘邦宠戚姬。项羽会唱“力拔山兮气盖世”,刘邦也会唱“大风起兮云飞扬”;→文¤人··书·¤·屋←虞美人会舞剑放喉,悲伤动人,戚氏也会彩袖凌空,放歌起舞;更绝的还有,虞美人常跟项羽征战在外,戚姬也是不离刘邦左右,两相不离。

是的,吕雉已经老了。现在人称阿姨,刘邦骂她死婆娘,再过几年,估计又要被骂死大妈,死老太婆,死鬼。岁月如水,从脸上流过,留下的只有沧桑老态。相对戚姬来说,吕雉输的不只是青春之色,还有绝世技艺。她没有戚姬的细腰,没有那一低头的温柔美感,更没有哼唱楚歌好喉。甚至还有,她生的孩子没有戚姬生的聪明伶俐。

这下问题就大了,多项指标衡量,吕雉几乎输掉大半,严重地威胁到了皇后之位。

夺太子,想当的就是皇后,这是明摆着的。然而夺位,不一定就要搞阴谋。戚姬也知道,她唱歌跳舞哄刘邦有余,要搞阴谋,那可是远远不及,自寻死路。所以她只能扬长避短,使出绝招,那就是哭。

当女人真好,要想得到某样东西,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人则不行,有泪不轻弹,刀剑砍到头上也得装出面不改色,坚强如铁的样子。男人,特别是英雄的男人,他们不怕刀山火海,偏怕女人的眼泪。英雄是铁,女人泪就是盐酸,结果搅在一起,英雄就成了盐酸铁。

公元前197年,五月,太上皇刘太公崩于栎阳宫。

自从刘太公崩后,戚姬整个人就变了个样,不跳,也不唱,整天就泡在悲叹和泪水当中。但是注意了,戚姬不是为刘太公哭丧,而是为自己悲贱的命运而哭。

今年,刘邦已经六十岁了。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按人生百年来算,六十年光阴岁月,已经是入土过半。这些年来,刘邦经历九死一生,尽管落得个逃跑大王的称号,但对生死亦看得很开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某天某夜,他突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去了天堂,放心尚在人间的戚氏母子俩的生世安全?

刘三,不管你在人间还是天堂,我都是爱你的。可是,你在人间时,我尚可感觉到你爱我,疼我,护我。然而一旦升了天堂,你的爱,你的疼,你的护,就只会变了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在你飞天堂之前,你必须先把银行密码告诉我,或者是存一笔丰厚的存款给我们母子俩养老,这才是真正的实惠。

天下就是刘邦的银行,太子就是密码,皇后就是存款。可是现在密码和存款都被吕雉一人垄断,这叫人怎么办?这一点都不难办,戚姬的看法是,银行不好换,但是密码总是可以更改的。古今到今,皇帝都能被人搬走,哪有太子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她一定要哭到底,哭到山穷水尽,不哭得刘邦拿定主意,决不罢休。

刘邦妥协了。被敌方包围,他可以逃跑,然被戚姬的泪水包围,他就像被万能胶水粘住跑不动了。于是,为了解决戚姬后世无忧,刘邦决定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新太子。

这下轮到吕雉阿姨哭了。好你个戚姬,抢了我的风光,得了我女婿赵王之位,又来打我太子和皇后的主意。你不就是会唱个楚歌吗,不就是会跳个烂舞吗,不就是会击个破鼓吗?这通通都算个屁!

想当初,刘三辗转砀山当猴王的岁月,你在哪里?

想当初,刘太公的吃喝拉撒,我悉心照顾之时,你又在哪里?

想当初,为了刘三,我差点丧命项羽手中。

总之,为了皇帝,我付出了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请问你付出够了吗,你又有什么资格与我争皇后?

骂,狠狠地骂;哭,狠狠地哭。骂也骂完了,哭也哭完了。吕雉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眼泪是戚姬的专利,但是她偏不相信眼泪。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等死吗?

不!这绝不是我吕雉一向的风格。不管命运多险多恶,我也要擦干眼泪,勇敢面对。于是,吕雉沉静下来,仔细思量对策。

这时吕雉发现,与戚姬的这场政治博弈,其实上天安排的条件是等同的。戚姬的优势是,她得了刘邦宠爱;而吕雉本人的优势则是,她得了刘邦手下那帮生死兄弟的心。

这些年来,吕雉就像一员女将跟着刘邦东奔西跑,无论是张良、陈平,还是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无不显现所有互相照顾之处。如今大难当前,他们就是强大后盾,刘邦要先放倒吕雉,得先征求他那帮生死与共的兄弟们的意见。

这下子,悲伤绝望的吕雉立即找到了力量和自信。是输是赢,还为时太早,稍安勿躁,待观其变。

斗争将不可避免地登场。

这天,刘邦召开了一个重量级的高官会议,表示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这下问题终于白热化了,会议现场像砸了锅一样,高官们纷纷站起来反对刘邦的提案。大臣们的反对意见缤纷多彩,归纳起来只有一条:皇上爱谁跟谁,那是你的事。问题是太子废立一事,关系国之根本,怎能凭一时喜好而动摇。刘盈是个好孩子,诚实忠厚,无错无过,你就凭刘如意性格像你,戚姬一时把你哄得神魂颠倒就动废立之念,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大臣们的议论声有如苍蝇嗡嗡作响,然而此时刘邦,却是稳坐如山。他神态肃穆,少了几许嬉皮士的游戏表情,大臣们狂叫乱喊的忠言,他却全听不进去。

最后,当大臣们喷完口水,个个都充满期待地看着刘邦能回心转意。此时,吕雉正躲在大殿东厢偷听,连她也不得不屏住呼吸,等待刘邦宣布结果。

这时,刘邦傲慢地环顾四周,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他缓缓地说道:反对无效。大儿刘盈是必须要废掉的,小儿刘如意是必须要立起来的。

致命的宣判,犹如五雷轰顶,吕雉一下子瘫痪在地。绝望像空气一般,弥漫在大殿东厢,吕雉紧咬嘴唇,泪如雨下。而大殿中央,群臣一时哑语,不知所措。他们这时才发现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天下是皇帝的,太子也是皇帝生的,他之所以征求群臣的意见,不过是故作姿势,求个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完了,这下子真的玩完了。都说,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吕雉已经感觉到疯狂的征兆,仿佛再多忍一时,她就要发疯。

然而就在这时,一颗闪亮的救星出现了,一下子照亮了陷入黑暗谷底的吕雉。

他,就是中央最高监察部长(御史大夫),周昌。

四 可畏的周昌

周昌,沛人也。职业出身:秦时与从兄周苛皆为泗水卒吏。为人特点:说话口吃,但坚忍刚强,敢于直言。

经典逸事:有一次进宫奏事,不小心碰上刘邦和戚姬调情,周昌见状,扭头便走。刘邦一见,立即追上周昌,耍流氓般地骑在周昌脖子上,嘻嘻地问道:御史大人,你觉得俺像个什么皇帝?

周昌昂起头,不客气地说道:陛……陛……下,你……想……想……听真话,还……还……是假话?

刘邦哈哈大笑:我当然是想听实话啦。

周昌冷笑,嘴上立即迸出一句: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周昌这话,貌似玩笑话,实则暗藏威力。好你个御史大夫,瞧你说的什么话,刘邦当即又是哈哈大笑,把周昌打发了去。

不过,周昌能混上御史大夫,不是因为他敢于直言,而是托了他的堂哥周苛的福。我们知道,当年项羽攻下荥阳时,项羽企图以封大将收买周苛,却不料被周苛一阵痛骂,一怒之下便把他烹了。事后,刘邦念周苛高义,封周昌为御史大夫,承从兄之志继续为汉王服务。

让我们回到刘邦议太子事的现场。

当刘邦见周昌像猴子似的从人群中蹦出来,就料定这小子定要大闹一场,破坏他的好事。果然,周昌根本就没心气跟刘邦废话,他一冲出来说道:臣……臣……口才不好,但臣……臣……期……期……知道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陛……陛……下废掉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抬杠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会抬得幽默,杠得开心。本来会议现场都僵死一片,然周昌这几个不知所云的“期期期”几字却像一幕滑稽戏,让一直绷着脸的刘邦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刘邦笑,群臣也跟着笑,躲在东厢的吕雉也莫名地含着眼泪笑。

这时,只见刘邦宣布:废立太子一事,就以后再议吧。今天到此为止,散会!

阿弥陀佛,刘盈终于暂时躲过一劫!

吕雉高兴得太早了,这不过是第一回合。刘邦只是说,暂时搁置议论废立一事,不等于不废,也不等于不立。事实上,废立一言一旦放出去,就只能是一路走到黑。

形势逼得刘邦不得不为戚姬母子找一个万全之策。此时,刘如意尽管被封为赵王,可是因为年纪小,加上刘邦疼爱有加,不能不留身边。可是赵国的行政必须找一个强悍的又信得过的,并能压得住太子和吕后及满朝大臣的强相帮助刘如意打理赵国。可是放眼朝廷,谁才是最佳人选呢?

这时,有人向刘邦推荐,辅佐刘如意,非周昌莫属。理由是:周昌此公,从吕后、太子及群臣,甚至皇帝您,无人不敬畏他。除了他之外,再也无合适人选。

这个意见,乍一听,似乎是开国际大玩笑。周昌刚刚反对立刘如意为太子,却又派他去管理刘如意,这不是更不能起到保护刘如意的作用吗?

错!最危险的人才是最安全的人。周昌此公,讲原则,敢力斗,不畏强权,活脱脱的一只公老虎。而刘如意年幼孱弱如幼虎,不正需要这么一只生猛的公虎保护吗?

高,实在高。

刘邦连连称善,立即召见周昌,开门见山地就问道:吾有一事想麻烦周公,不知周公可否成全吾愿?

周昌问:何……何……何事?

刘邦差点又笑,但他必须忍住,今天所谈是一件相当相当严肃的事。刘邦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想派您为我小儿赵相,替他打理赵国!

什么!周昌一听,一下子傻掉了。

陛下,你不会是又拿我开玩笑吧,或许是,你对我拦你立刘如意为太子有意见,故意要整我?玩笑你可以开,要整我,你就明说,何必遮遮掩掩,我周昌可不是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