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时汉朝-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怪事年年有。公元一三一年,秋天过后,刘保向外宣布:诸位听好啦,我要抽签选皇后了。

消息一发布,汉朝就像煮沸的开水,全炸开了。莫名其妙,真的很莫名其妙。自汉朝立国以来,从来都只有皇帝亲自点名,看谁顺眼就立谁为皇后的,哪有抽签来决定的,怎么能搞儿戏呢?

刘保这个人,如果拿他跟自己的爹刘祜比,这人还是可以的。我们知道,刘祜爱玩,把自己玩废了,国家也被他整垮了大半。比如,国立大学——太学,他从来就不去管。刘保上台以后,重新整修太学,招收学生。

教育兴国,这个道理刘保都懂得,怎么选皇后的事儿,就没搞懂呢?

事实上,刘保并非发高烧把脑袋烧坏了,他认为抽签选皇后这事并不是儿戏,反而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情。

只是因为在他宠爱的四个贵人当中,每一个都爱不释手,所以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性原则,就只好采取抽签这貌似儿戏的绝招了。

刘保这种说法,他心里觉得没问题,但说出去,别人还是接受不了。这些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有尚书仆射、尚书等人。他们群而涌起,集体上书,叫刘保应该三思而后行。

他们是这样说的:抽签选皇后的办法,刘氏祖宗没有用过,您最好别去争这个第一。您现在不能亲自点名,主要是你看到的优秀女人还不多。不如这样,下诏征召良家女孩进宫,多走几家,货比三家,到时说不定会发现真正适合当皇后的人选。

刘保一听,办法不错,决定改变主意,增加皇后人选名额。一切都是天意,刘保没想到,这个似乎最合理的建议,却给他自己及汉朝,带来了灭顶的灾难。

很快地,刘保要海选皇后的消息,就传出去了。

不久,诸多良家女孩纷纷被送进宫里。又很快地,刘保有对上眼的了,姑娘姓梁,经过综合素质考察,刘保认为,此皇后非她莫属了。

东汉六大家族,邓、耿、梁、窦、马、阴等,从刘秀起,汉朝的皇后,几乎都出自这六大家,唯有一个很例外,就是之前的阎皇后。刘保喜欢的这个梁姑娘,就是出自六大家族之一的梁家。

一三二年,春天,正月,刘保正式封梁贵人为皇后。

顺便介绍一下,刘保和梁贵人的爱情,是典型的姐弟恋。这年,刘保十八岁,皇后二十七岁。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个月后,梁皇后的父亲梁商,被封为“特进”,不久又被任命为执金吾。

汉朝的外戚,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母族一代落后,妻族一姓继续当道。事实上,只要是好人,谁当道都是可以的。不久,汉朝众卿发现,梁皇后的这个宝贝父亲,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为人还是挺厚道的,基本上属于那种不惹事,也很低调的人。

别看皇后很贤良,梁商很厚道。事实上,梁家之所以混到今天,很不容易的。记性好的人都知道,当年窦皇后无子,抢了梁贵人的孩子,还杀人灭口,流放梁氏家族。当时,梁贵人的老爹梁竦,才华盖世,被称为文学家,也不幸死在了窦家制造的冤狱之下。

眼前的这个梁商,就是当年梁竦的孙子。或许正因为梁氏家族有过此劫,梁商才异常低调。因为他知道,在这样的时代里,什么都是浮云,马家、窦家、邓家、阎家,不都是明证吗?他梁家也一样,如果想安乐而死,就得低调做人。

道理梁商是悟出来了,但梁商的乘龙快婿刘保却不这么认为。他还年轻,能够罩着梁家的日子还远着呢,为了体现他对梁家的喜欢,他封梁皇后的老哥梁冀为侯。

刘保真是瞎了眼,梁皇后是很优秀的,梁商也是被士大夫们认可的,偏偏这个梁冀,却是个天大的浑蛋。

据说,天下的浑蛋都长着一副浑蛋的长相,梁冀就是这样。他的浑蛋不仅表现在嘴上,在他的脸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后汉书》是这样描写他的:鸢肩豺目,说话含糊不清,但很会算计。整天无所事事,性嗜酒,能挽强弓,会弹棋,等等,凡是纨绔子弟能玩的,他无所不精通。只要他出门,总是带着狗,臂上架着鹰,一般不是在斗鸡现场,就是在去斗狗的路上。

三岁看到老,何况还是个年轻小辈。年纪轻轻,就不脚踏实地了,还要封侯,封侯以后天知道还要封什么。所以,大家一看刘保对梁家没节制地宠爱,就都急起来,纷纷上书。

第一个上奏的是尚书令左雄。

为了体现对此事的重视,左雄提高了上奏的级别,给刘保上的是封事。封事,也就是亲启密奏,必须由皇帝亲自打开,主管奏书部门没有权利打开检查的。

因为是密奏,左雄说得很是赤裸裸:高皇帝刘邦早就有规定,非刘姓者,不得封侯,非得封侯者,必须有武功。你老爹刘祜,给宦官江京等人封侯,闹得刘氏天下差点没了,你不能像他那么冲动呀。

左雄这奏书,仔细研究,通篇都是废话。早在西汉时,非刘姓者,没有武功的外戚,早被封侯了,现在还提起这事,什么意思啊?何况,刘保封的又不是宦官,而是梁姓外戚,谈什么冲动?这叫爱屋及乌。

刘保看完左雄奏书,就扔一边去了。

左雄看奏书石沉大海,接着上奏,然而刘保看了,还是那个态度,不睬。然而,梁冀这个封爵,刘保封得心安理得,可梁商却坐不住了。

厚道人,毕竟是厚道人,他也跟着左雄起哄,上书,不是一次,而是接连十次,说梁冀这个封必须拿掉,不拿掉他就没完没了。

刘保很郁闷,他想不出原因,但又拗不过岳父大人,只好依了,把梁冀的侯爵拿下了。

梁商终于落下一颗心了。但是梁商怎么也没想到,刘保还没完。

公元一三五年,夏天,四月。

梁商突然接到诏书,刘保要拜他为大将军。

自霍光以来,大将军这个名号,是皇族送给外戚的最高光荣称号。多年以来,皇族外戚,以混上大将军为荣,以混不上为耻。风水轮流转,今天终于轮到梁家过一把大将军瘾了。

或许你怎么也没想到,那边刘保一宣布,这边梁商就托人推辞了。

梁商不是作秀,而是害怕。

害怕什么,他说不上来。在他看来,权力犹如国之神器,在手一握,不是你伤人,就是它伤人,逃不掉的。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老实实过他的小日子,没有什么不好的。

刘保是个政治新手,面对梁商的推辞,他也相当郁闷。人家是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他这个新兵蛋子,首次听说外戚主动推辞不当大将军的,而且语气如此坚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梁商瞧不上皇上。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害怕外面有人说闲话,他顶不住,当皇帝的也罩不住。

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就太不地道了。我就要让天下人,包括岳父梁商在内看看,我刘保是不是真的连外戚都罩不住的那种。

主意打定,刘保派人告诉梁商,大将军你非当不可。

没想到这边梁商也很顽固,派人回话说,自己身体有病,连床都起不来了,哪还能当大将军啊。

梁商说他身体有病,鬼都不信,他心里有病,这才是真的。不过,刘保也是明白人,既然你有病,我可以等。大将军一职就暂时替你留着,等你病好了,还得来当。

就这样,双方的拉锯战,一拉就是一年。

一年以后,刘保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命令太常恒焉,把大将军任命令亲自送到梁商家。

这招果然够狠,梁商不得不乖乖起床,到宫里接受任职。不是梁商想通了什么,他也不是不想装病,而是实在装不下去了。

在汉朝,封爵或任命三公仪式,文武百官必须到金銮殿上,参加某某人就职仪式。这种仪式,不要说旁人,当事人就算是瘫在床上,也要滚下来爬进宫里受命。如果不去,就是给你面子你不要,那就是大不敬了。

万事总有个例外,当年就有人没有到现场,而是皇帝把任命书送到他手里,就完事了。享受此殊荣者,肯定是个牛人了,他的名字就叫卫青。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卫青不想到宫里受命,而是他人在战场,回不来呀。

梁商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不是卫青,自己躲了一年有余,不想当大将军,就是害怕士大夫们那一张张嘴。可现在,刘保把任命令送到家里,那闲话不是满天飞了?

所以,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脸上装欢,心里咽着苦,到宫里受命去了。

梁商任命仪式搞完后,刘保像完成了什么重大政治任务似的,心里踏实多了。为了强化心里这种踏实的感觉,不久,他又拜梁商的儿子梁冀当首都洛阳市市长(河南尹)。

刘保又错了一步。

梁商尽量逃避的,正是他努力追求的。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引进洛阳城的,不是什么重量级人才,而是天大的一只大灰狼,一只可怕的专吃肥羊的饿狼。

二 梁冀和李固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刘保引到洛阳的这头权力野兽,就是梁商之子梁冀。

古人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放到梁商身上,一点都不靠谱。梁商做事不行,但做人还是有口碑的。梁冀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是人中极品。

梁商有个亲信,就在梁冀属下当官,当的还是洛阳县县长,名唤吕放。他告诉梁商,你这个儿子为人太嚣张,自个儿是国家高级干部,干的却是地痞流氓的事,名声都臭在外面了,最好管教他一下。

于是,梁商就找来梁冀训话。梁冀挨完训,气得咬牙切齿,一打听,原来是洛阳县县长吕放告的状,就准备替人家张罗丧事了。

事情办得很简单,连明争暗斗的权力斗争那套都省略了,他直接派了刺客,在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就将吕放干掉了。

干掉吕放以后,梁冀第一个跳出来,说要替吕放报仇。他真是做得人不知,鬼不觉,为了瞒天过海,他马上将吕放的弟弟提拔顶了吕放的缺,当了洛阳县县长。然后怂恿吕放的弟弟到处抓人,一抓就抓了一百来号人,话都没问清楚就斩杀结案。

为了拔掉一个自己看不顺眼的仇人,赔了一百余号无辜者的性命,你说狠不狠?当然狠了,不这样,怎么打消老爹对他的怀疑呢?结果,梁商还真的被儿子蒙过去了。

有一天,梁商把梁冀以及小儿子梁不疑招来,叮嘱他们,玩归玩,但是该交的朋友还得交。交什么朋友呢?当然是中常侍这帮人了。东汉的政治江湖,只要有中常侍出手,无论谁有多大的本事,都不敢说他是天下第一。

梁冀很横,但这点江湖规矩还是知道的。他和弟弟梁不疑很听话,去结交了某人,可没想到好事变坏事,差点连命都丢了。

在东汉,担任中常侍的人开始是四人,到了末年,人数骤升到十二人。说到这些宦官,有人说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事实上,宦官不一定就是浑蛋。之前的孙程,就是挺好的例子。如果不是他起事奋发,刘氏皇族早被阎姓外戚捏死了。

说起来,也是梁商考虑不周。中常侍是皇帝近臣,都是一座庙里的神。可梁商却叮嘱梁冀去拜了甲神,没有理睬别的神,忍着吃不到香火的神发怒,要收拾姓梁的一族。

梁商要梁冀去拜的神,是小黄门曹节,因为他深受刘保器重。但是另外三个中常侍张逵等人,心里就不爽了。

梁商连个小黄门都去拜,偏不把他们这当中常侍的放在眼里,什么意思?心里不爽,就想着出气,于是,一场因忌妒而起的阴谋,就这样敲定了。

中常侍张逵联合一帮人,组成一个团队阵线向刘保告状。当然,告的都是无中生有的状了,说梁商联合中常侍曹腾等人,正在商议征召各地亲王的儿子前到洛阳,准备罢掉刘保,另立皇帝。所以,敬请皇帝您赶紧下诏,逮捕梁商等人。

刘保年纪不大不小,但他头脑还是够用的。他听了这项汇报,心里很是莫名其妙。当今皇后是梁家的,大将军是梁家的,洛阳市市长也是梁家的,刘保几乎是把天下的肥肉都给梁家了,而梁商还是那种很知足的人,他没道理再搞什么阴谋把自己罢掉呀?

刘保想都没多想,当场就说道:“你们别逗了,梁商父子,是我最信得过的人;中常侍曹腾等人,是我的最爱,他们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下三滥的事呢?”

张逵等人一听,顿觉大事不妙,干脆一路走到黑,假传圣旨,要逮捕同是中常侍的曹腾等人。

消息马上传进宫里,刘保气得跳了起来。他马上命令别的宦官,传他的命令,营救曹腾等人,并立即逮捕吃错了药的张逵等人。

幸亏救火队长刘保反应及时,要不然梁商到死了,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完蛋的。

经过这事后,梁商似乎什么都想开了。一四一年,八月,梁商病倒了。

临死前,他把梁冀叫到床前,这样交代道:我活着时,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