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那时汉朝-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歌前进。

来歙还没出道前,世人只知耿弇猛。来歙翻山越岭,经过略阳城一战后,闻名天下,声名已经盖过耿弇。公孙述认为,只要来歙在,他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公孙述想到了一招很没技术含量,却很管用的招数——派刺客刺杀来歙。

准确地说,想到刺杀来歙的人不是公孙述,而是公孙述的属将环安。当然,环安要派间谍刺杀来歙,相信公孙述是点过头的。然而,刺客到底是怎么混进来歙军中,又是怎样刺杀来歙的,这是个谜。当虎牙大将军赶到现场时,来歙已经中刀。这绝对是个专业杀手,刺刀正中来歙要害。

来歙身中刺刀,还没有断气。此等悲壮惨烈之景,盖延都不忍看,只是低头伏在来歙面前,呜呜地哭着。这时,只见来歙大声吼道:“盖延,我叫你来,是为将军事托付于你,你却像个小女人似的,哭个屁呀。”

盖延止住眼泪和哭声,抬起头看着来歙。来歙说:“拿笔来,我要给陛下写奏章。”

盖延马上把笔递给来歙。来歙撑着给刘秀写了一封简短的奏章,同时还交代了被刺杀的过程:他是在夜里入眠后,被刺客突然闯进刺杀的。

来歙写完后,猛地抽出刺刀,气绝而亡。

第八章 定风波

一 刺客,又见刺容

来歙被刺一案,犹如晴天霹雳,轰得刘秀两眼昏黑。刘秀读着来歙临死前写给他的奏章,不禁泪如雨下,纵横满脸。

刘秀扫平隗嚣残余势力后,就回洛阳城了。分别才半年多,来歙竟然就遇刺,阴阳相隔,犹如隔着千里万里,从此再也不能相见。

不久,来歙棺柩就运回洛阳。刘秀穿着孝服,亲自送丧。处理丧事完毕后,刘秀做了一个令成都方面胆战心惊的决定——他要亲率大军,发动对公孙述的全面进攻。

刘秀是真跟公孙述急了。无论为公还是为私,他准备与公孙述彻底做个了结。

公元35年,七月,夏天,刘秀抵达长安城。

此时,公孙述也闻风而动了。他知道把刘秀惹急了,不得不全力拼搏,做好防范工作。于是,他几乎把所有兵力分三道防线布兵。

前两处,派延岑等将领驻守广汉(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柳树镇),以及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第三处,派出大将侯丹,绕过岑彭江州守军,顺江而下,驻守黄石(今重庆市涪陵市东北珍溪镇),封锁长江。

公孙述的用意很明显,前两处防线就是针对岑彭布置的;后一处则是阻止吴汉军奔上流而来的。从棋盘上来看,这的确是一盘好局。

局是好局,但对岑彭来说其实也不难破。从垫江往上,就是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而广汉城就在涪江边上。公孙述之所以在广汉布兵,肯定是害怕岑彭拿下垫江后,一鼓作气,杀向广汉,然后折回资中直指成都。

既然公孙述都看出这步棋了,岑彭决定变一变。他把五万部队交给属将臧宫,让他率军驻扎垫江一带,任务就是盯紧上游,牵制敌方大军。然后,他亲率大军顺江直下,奔回江州。

接着,岑彭出的一招让公孙述大开眼界。岑彭不是要攻打江州,也不急于远奔成都,而是突然顺长江直下,攻击驻守黄石的敌军。

岑彭的策略是对的,他必须在吴汉大军赶来之前,扫清长江水上的一切障碍。

岑彭的确是个天才。他顺江而下,大破公孙述大将侯丹两万兵。解除封锁后,扬帆而上,仍然弃江州不攻,日夜兼程急进两千余里,攻陷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

武阳,距离成都航空距离六十千米。更猛的还在后头,岑彭乘胜而进,一直挺进到广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华阳镇)。广都距离成都只有数十里。

死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迫近公孙述。岑彭仿佛要告诉公孙述,他不仅仅是冲着成都而来的,更是为来歙复仇而来的。复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复仇更恐怖的力量吗?

刘秀也仿佛看到,公孙述的生命,即将降下帷幕。

高手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棋死,别的棋跟着死;一棋活,其他的棋也就活了。此时,岑彭留守垫江的部队也动了起来。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早年当过亭长,投过下江兵,后来和下江兵首领王常一起跟随刘秀。刘秀见他低调厚道,做事勤快,引为亲信,拜他为偏将军。

岑彭把五万军交给臧宫,真是个苦差事。这五万人不是自家兄弟,而是投降过来的,人心很不稳定,很多人都准备跑路回家了。人心不稳,不是他们朝三暮四,而是缺吃的。于是,臧宫就想,吃的都没有了,而后方运粮的又跟不上,留守还有什么意义,要不要撤军呢?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突然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撤军,士兵逃跑还是小事,军中可能会发生兵变。一旦造反兵起,失去控制,后果相当严重。于是他马上改变主意,决定不撤了。

现在只有一条路——想有吃的,就必须往前冲,攻城抢粮。

臧宫把目光投向了涪江上游的广汉城。前面说过,公孙述把广汉城交给了大将延岑驻守。延岑也是个难缠的人,但臧宫认为,要想冲出困境,就不要把对手当做难缠的灰太狼,而是把他视为可以撕掉的肥鸡。

这就是传说中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所以接下来怎么啃掉延岑,这个战术问题不得不引起臧宫的重视。然而很快,臧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臧宫把部队分成三路:步兵走东岸,骑兵走西岸,水军走涪江。为了壮大声势,臧宫派部队沿着两岸的山到处插旗。于是乎,所行之处,战旗翻滚,锣鼓喧天,山摇地动,大军顺顺当当地开到了广汉城下。

臧宫在广汉城外虚张声势,真把延岑唬住了。延岑登高远望,山上山下,一望无垠,到处都是汉军飘扬的旗帜。延岑心里不由得惶恐不安起来:复仇,汉军真是为来歙复仇来了。

延岑并不知道,臧宫不仅是为来歙报仇来的,还是抢粮来的。在这个世界上,饥饿的力量不亚于复仇的火焰。紧接着,臧宫命令攻城,汉军士兵仿佛看到,广汉城那些白扑扑的馒头热气,正朝他们扑面而来,注入了他们的身体,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这场为馒头而战,为生存而战的战役,打得极为热烈。汉军一冲上来,延岑的部队竟然只有束手挨砍的份。成堆的尸体被扔进涪江,鲜血染红了江水,延岑跑得腿都快断了,一口气跑回了成都。

臧宫进城,抢粮,抢珠宝,抢人。都说延岑是只肥鸡,那真是没错的,他的部队死有万余,投降的竟有十万以上。人多的打不过人少的,臧宫再次证明了高手实力的可怕。

臧宫拿下广汉城后,并没有急着追杀延岑。攻打成都城这种好事,他不想跟上司岑彭抢。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北上替来歙报仇。

公孙述是刺杀来歙的幕后老板,王元则是执行者之一。王元等人被来歙打败后,逃回了阳乡(今四川省三台县)。

阳乡,就在广汉城以北。只要扫平阳乡一带,公孙述的地盘急剧紧缩,他困在成都城,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困兽,别无逃路矣。

于是,臧宫率军向北挺进。然而,当汉军迫近阳乡时,王元派人来说,刺杀来歙的事俺也是被逼的,俺不想打了,俺想投降。

王元终于发现,隗嚣玩不过刘秀,公孙述离死也不远了。而他还是刺杀来歙的策划者之一,如果不投降,可能会比公孙述死得还惨。降了,复仇的火焰自然就烧向成都的公孙述。

王元举城投降了。这时,刘秀也站出来发话了。刘秀的信很简短,他告诉公孙述,如果想自保,就投降,现在还来得及。刘秀派人把信送出后,好像了却了一桩心事,打道回府,回洛阳城去了。

刘秀认为,公孙述是笼子里的狐狸,跑不掉了。

的确是跑不掉了,岑彭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岑彭没想到,公孙述死到临头,骨子特硬。刘秀的信一到成都城,众高官都跑来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却坚定地说道,哪里有投降的皇帝,不行,坚决不能投降。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顽固不化的公孙述又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公孙述认为,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何况他是一条疯狗,不反咬你两口,死都不瞑目。来歙死得不瞑目,他决定再让一个人也死不瞑目。

这个人就是征南大将军岑彭。

想摆平岑彭,公孙述又想到了一招低成本的技术。这就是跟当初对付来歙一样,派人刺杀。怎么刺杀,他已经安排好了。具体情况如下:派出刺客,假装公孙述的奴才逃亡,投奔岑彭军队。然后,再趁机刺杀岑彭。

就在一天夜里,公孙述的专业杀手很顺利地摸进了岑彭的帐里,岑彭被刺杀身亡。

当刘秀听到岑彭遇刺的消息,几乎要疯了。

吴汉,吴汉在哪里。旧仇未报,再添新怨。我仿佛看到,刘秀隔着千山万水,对着成都城喊道:公孙述,你想被千刀万剐,朕就遂了你愿!

二 疯狂的吴汉

岑彭被刺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江下游。吴汉才是真正要疯了,他率三万大军,一路赶路,一路杀。不到一个月,他就从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打到了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北)。

这时,刘秀发来诏书,命令已进入蜀地的吴汉:立即攻取广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直捣公孙述心脏成都城。

刘秀果然是被逼急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刘秀抛出来的这句狠话,仿佛给吴汉注入了无限力量。于是,在刘秀的鼓励下吴汉放开手脚,进攻广都。

吴汉疯了,吴汉的兵也疯了。他们像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见人就砍,像砍白菜一样,砍得公孙述部队无不鬼哭狼嚎,四处逃散。

公孙述只知道,刺杀人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并不知道被人追杀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来歙死了,岑彭也被刺了。然而,后面还有多少个来歙和岑彭正在朝成都扑来,这是公孙述怎么也没想到的。

他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弃他而去,却无能为力。

吴汉真要把公孙述杀疯了。这时,疯狂的公孙述,开始疯狂杀人。凡是临战逃跑的,其家眷都被拉出去砍了。

上帝要毁灭谁,首先要让谁疯狂。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可是这一次却在公孙述身上深刻地体现出来,我不得不再多说一次。公孙述的疯狂屠杀并没有吓住军心动荡的部队。

在这些将士看来,公孙述可怕,可是吴汉更可怕。于是乎,逃命就像传染病在军中迅速传播,大批蜀军仍然置公孙述的屠刀于不顾,各寻逃路去了。

这时,刘秀又派人给公孙述送来了一道诏书。

刘秀跟公孙述说话的语气,一次比一次露骨。他告诉公孙述,如果你现在投降,刺杀来歙和岑彭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更不要担心家族性命不保。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不投降,下次想得到我的诏书,就不那么容易了。

刘秀后面那句话,说得真是意味深长,品之不尽啊。他仿佛要告诉公孙述:如果顽固不降,我懒得理你了。就算是理你,下一次我就不是这样的话,更不是这样的条件了。

再退一步说,就算我对你客气,吴汉对你未必客气。恐怕诏书来了,你也没命看了。

仔细观察刘秀这个人,每次他下诏跟敌人说话,从来都不是玩虚的。他要跟你说,你不听话,他要打你了,那就是真要打了。如果他说要狠狠地打你一顿,那真是要狠狠地打了。以前他是这样对隗嚣说的,现在他也是这样对公孙述说的。

公孙述终于发现,刘秀的确不是吓唬他的。不久,他又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巴郡首府江州城,被岑彭属将冯骏攻破,翼江王田戎被生擒。巴郡都沦陷了,成都就是孤城。如果不降,孤城可能很快就会沦为鬼城。

但是,公孙述还是拒绝投降。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还是那句话,天下哪有投降的天子。胜者为王嘛,打输了不丢人,降了才丢人。

公孙述想好了,就算死也要跟吴汉军拼个鱼死网破。

事实上,公孙述这句也不是吹的。他的确有这个实力拼,兵是跑了不少,可是成都城里还驻守着十万余精锐。

刘秀不在前线,但他消息特别灵通。公孙述这十余万军队他全看在眼里,放在了心上。他派人传话,告诉吴汉不要轻举妄动。

不轻举妄动,那怎么动?刘秀这样告诉吴汉:不轻举妄动,就是不要动的意思。你就尽管坚守广都城,等着公孙述来打。一定要记住,不要跟他决战。一跟他决战,就上当了。如果他要进军,你就吊他胃口,把他转晕,搞得他筋疲力尽才可以出兵。

如果公孙述不出兵,那好,你就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压迫他们主动出击。

刘秀这话很重要。但是,他忘了跟吴汉说一句:切记。如果不听我的话,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