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29-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朝对庶民成亲和士大夫成亲早有规定,庶民成亲可享九品官服的殊荣,女子身着凤冠霞帔,如同男子可着九品官服一样,但是萧亦刚刚发下六品百户官服,就在官服上加些临时的物事,到时候就穿着了。

    黄阳带回来的凤冠霞帔就是正式的成亲服装,由于萧亦为此事花了不少银钱,黄阳也在州城跑了不少店铺才得以制作,质量和外观自然都是上好。

    何萍拿起,好一副真红对襟大袖衫加上凤冠霞帔。看的何萍是羡慕不已,几个丫鬟也是在一旁叽叽喳喳个不停。说是萧亦为这件事下了多大的心思,这件凤冠霞帔相比一般的官家成亲也是不逞多让。

    而这种装束也是充满了汉家的风格,既让女子显得甜美动人,又不有失传统的封建思想,这种真红对襟大袖衫加上凤冠霞帔的装束也就成了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理想成亲服饰。

    待几个人忙活着帮黄娥穿上戴好首饰之后屋内几人更是惊讶。

    “未想妹妹穿上了这礼服怎生秀丽!”何萍拍着手笑道,其后三个丫鬟也是跟着叽叽喳喳的附和着。

    黄娥摸着自己的脸颊,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今日跟着萧亦处理了一天的事情,这才是明白,现在的萧亦已经不是几月前的那个萧亦了。现在的萧亦,言语之中永远都透着自信,说话间永远透露出一股坚毅。

    自己真的不是在做梦,自己那么久以来日日夜夜的等待,这一天终于是要来到了。

    “啊呀,大人来了,快出去。”

    忽的房门打开,一群小丫鬟进来将何萍几人都是拉了出去。黄娥目视所有人都退出了房间,这间房间才真正的沉寂下来,尽管刚刚还喧闹无比。

    等到萧亦终于是将所有人都应付下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外头已经不似最初那般喧闹了。他也并没有和多少酒,他要保持清醒。相反的黄阳石刚等人皆是喝的大醉,现在都是倒在那边满嘴说着胡话呢。

    走到自己房子前面,一群丫鬟小心的做了个万福,从自己身边过去。萧亦管都没管那些,他一心只想见到黄娥。到了房前,轻轻推开门,却惊讶的发现,自己居住的房子现在自己反而有些不认识了。

    关上门,透过红烛,隐约的发现了端坐在喜床上披着大红盖头的那个人儿。萧亦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近。

    揭下了盖头的黄娥让萧亦是震惊不已,萧亦根本未曾想过离得近看去,黄娥居然是如此的美丽。原本就没有多少乡下土丫头气质的黄娥,此刻更加动人。经过了这么久,这段其他人少有的经历使得她原本的活泼褪去不少,换上了一份端庄典雅。

    在萧亦的眼中,此时的黄娥就算粉黛西施也是不及,雍容华贵,美艳动人。

    黄娥盈盈秋水般的注视着萧亦,双眼微闭缓缓滑落了几滴泪水,萧亦的大手在其脸颊上轻抚,为其擦拭泪水,引得黄娥娇躯轻颤。黄娥轻轻靠在萧亦令她感到坚实的胸膛上,这一刻她终于知道了幸福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第九十二章:六日

    距离上次成亲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来到祝贺的人依旧是不少,多是一些村里正、远地方的甲长,屯官,但是这些已经不是萧亦现在所关心的事情了。

    由于成亲,防守刘一鸣特意大方的给了萧亦六日的假期。也就是说,萧亦再有三日便是要去长宁堡赴任了。对于萧亦,那里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自己以前时常去那里办事,但是办事毕竟不是长留,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对于那里自己是陌生的,那里的事情自己也是不太熟悉。但是萧亦知道一点,那里的人不会全都如杨潇一样,一定还是会有王常亮、李震的残余亲信,那种冥顽不化的人到哪都会有,特别是现在这种时候。

    但是只要自己手里有兵,就足以达到自己震慑此僚的目的,就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忌惮,只要自己在长宁堡站稳了脚跟,之后自己有的是时间,自然可以一一收拾他们。

    永安堡墩卫不设防仅仅只有萧亦成亲当日一日,而后第二天便是再次三十六卫全部设防。而萧亦这三天除了忙活成亲之后的善后事宜,就是来往于齐老三人、仲阳、韓侗几个工房,整天基本都是待在工房里。

    又是让人抬了一筐筐的土去韓侗那里,而且王大勇也是一趟一趟的奔波来往在韓侗那里,让人捉摸不透萧亦又在干什么。

    虽然萧亦待在工房,但是屯堡其他事情却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萧亦给安柯平处理所有永安堡新老军户的权利,但是让安柯平五日之内妥善处理完善所有的事情,并且向萧亦推荐一个接替他在永安堡事务的人选。

    让黄阳总责一切堡墙建造事务,去州城运送砂石,请一批新的工匠,按照齐老三人给出的设计图继续建造早先未曾完善的堡墙,马道、墩台等都是要加入到城墙。

    而且西门当时建立的时候就是立于坡上方便防守,这次让齐老三人又拿出了一份小的瓮城图纸,在西门外再行建立一个瓮城。

    建立瓮城大家都明白乃是加强永安堡的防卫,但是明显鞑子是从东面来,萧亦却是在西门建立瓮城,这让大家不知其所想,只是奉命行事。永安堡是萧亦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能停滞,这里就是萧亦的大本营。

    又让石刚负责为新到的姜鹰那批家丁测试,筛选出可为屯兵之人,并且让刘通将上次小五台山押送回来的三个蒙古人严加看管。

    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由于萧亦成亲之日表现出色且劳累甚多,全员特批三日假期,待三日后收拾行装和萧亦一同去长宁堡。

    史路已经休息好,在史路的强烈要求下,萧亦就让其暂且负责堡外所有的开垦事务,并且一方面帮助百姓继续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又一方面巡逻于三十六墩卫之间,一有事情立刻支援。

    并且此次去长宁堡萧亦准备带去一半的屯兵,待到达了长宁堡还会再扩招。也就是这次要带去二十一支小队,老兵不能全部带去,仍要带上一部分新兵。

    永安堡乃是萧亦的根基所在,至少需要留下一半的人防卫,有老兵带头也更好在这里训练新兵和防卫。

    萧亦又让史路负责挑选跟着自己前往长宁堡的二十一支小队,史路性格沉稳且有谋略,这件事情交给他萧亦放心。

    至于刘通,萧亦也让他跟随石刚一起测试那些家丁,又帮着安柯平记录,因为刘通也是略微识得几个字的。等到日子了与自己一同前往长宁堡,上次话虽那样说,但是萧亦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完全信任刘通,先让他跟着自己也好安心。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是有了自己的事情去做,虽然经过了一日成亲放假,但是永安堡依旧是如常般的转动着。

    萧亦再将除了日常巡逻和墩卫值守的兵士放回家干活,此时正值春耕时节,永安堡由于开垦荒地耽搁了已是略晚了些,放他们回去也是想加紧开荒进度。

    这些人在家里都是一家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半边天,有了他们回家事情往往都会事倍功半。

    这些日每日周围前来永安堡的流民都有十户以上,萧亦对于每家都免费供给耕牛和种籽等物已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对百姓们都是放话。

    耕牛种籽都只是借用,待明年收成好了都是要归还的。但其余每亩地征收的税粮都是如常不变,所以对于耕牛种籽借用的消息百姓并没有什么反应。

    只要是税粮不变,偿还耕牛种籽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就这样又是过去了两日,距离萧亦赴任的日子已经是过去了一大半,明日萧亦就需要离开永安堡去赴任了。

    萧亦在前几日便是上书刘一鸣,推荐黄阳代理永安堡屯官。对于屯官升任,上一任屯官是可以向上官推荐下任人选的,这也是大明朝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不出萧亦所料,刘一鸣第二日便是快马批复下来,这样一来其实永安堡还是萧亦负责,有了永安堡为据点,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长宁堡管队的身份在长宁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石刚已经测试完姜鹰手下的三十二名家丁,完全测试结果。这仅三十二个家丁之中居然三竖者便有二十人,其余全部都是两竖者。

    这样让萧亦感觉到家丁和其余百姓或是卫所军户的不同,上次招募新兵百人才有三两个大力者,这也让萧亦不得不搁浅了建立铁甲小队的想法,未曾这一来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但是据石刚所说,这三十二个家丁虽然气力和拳脚测试上全部合格,思想上的考题他们的回答却是不尽人意。

    例如:对于为什么参军他们的回答大多是吃不饱饭才来当兵混口饭吃,当问到参军之后的打算时,他们都是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一派的兵痞作风……最后的结果很悲哀,这三十二个家丁虽然都是上佳的青壮,但是可以编入萧亦手下的只有不到十人。

    其余人要么是老兵油子,要么就是兵痞,无赖。。。萧亦宁可不要这些青壮,也不能编他们进来,但是不要却还不能放他们走。最后那八人编入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这样一来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便是有了十五人。

    其余二十四人继续跟着姜鹰,随萧亦同去长宁堡,这些人暂时还无法妥善处置,跟着自己萧亦比较放心。

    史路也于昨日跟萧亦推荐了带走的二十一支小队,萧亦也便是于前日晚召集了这二十一支小队,进行了一番演说,这些小队的兵士听闻可以和萧亦一同前去都是兴奋至极。

    萧亦便是让他们回家准备,和亲人告别。

    这些人听了之后都是兴高采烈的回家和亲人说,他们的亲人听了之后也很是高兴,这说明自己的孩子被看重,跟着萧亦才更有发展。

 第九十三章:齐备

    这一日齐老三人找到萧亦,说是盾牌已经制作完成,而紧接着仲阳也来找到萧亦,道是第一根三眼铳也已经完成,而且在昨日韓侗和王大勇负责制作的沙盘都是完成。

    萧亦就将齐老三人、仲阳、韓侗以及石刚、黄阳、史路几人都是找来到堡外的校场,先一起试一试盾牌和三眼铳。

    到了校场,萧亦见到大家已经在等待,齐老提着一面半身长的矩形盾牌,仲阳拿着一杆三眼铳,二人周围围着石刚、黄阳史路他们,都在惊奇。

    “这是什么盾牌,怎生奇怪?”石刚好奇的看着那面盾牌,纳闷的问。

    黄阳也是摸着下巴,“这盾牌这么大,兵士能拿得动吗,要知道很多人可都是两竖的。”

    齐老三人听了,也是笑着说:“这面盾牌如何,各位大人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的也是。”

    石刚二话没说,一咬牙就提起那面盾牌。整个人却忽的向后仰了一下,石刚咦了一声,“娘希匹,俺力气用大了,这盾牌怎么这么轻。”

    黄阳听了之后赶紧推开石刚,自己抢来盾牌,接到手上也是惊讶不已,“这盾牌虽没有老石所言那么轻,但是一般的兵士倒是可以熟练地提着。”

    石刚有些疑惑,“这么轻的盾牌,能否防护住我们的兵士,要知道后金的重骑可不是闹着玩,是会死人的!”

    齐老听了之后一脸笑意,“还是那句话,诸位大人一试便知。”很是对自己的盾牌有信心。

    史路道了一声好,“来!老石你力气大拿住盾牌,我去取骑枪来!”

    言罢便是去库房内取来一根缴获的后金马上骑枪,上了一匹马,当于马上摆好姿势时,大声询问:“石刚,你可是准备妥当!”

    石刚咬着牙,“来吧,让俺知道这新式盾牌有几斤几两!”

    黄阳欲是阻拦,毕竟这种事情不必让石刚亲自去试,可以找寻其他大力气的屯兵来帮忙,万一有伤…

    萧亦却是微笑着摆手,对着旁边的几个老兵指了指场地,那几个老兵明白了意思,便是走去石刚的背后支撑着石刚。

    而后萧亦这才示意大家继续看,众人见了萧亦的动作,也便是不再多说,观看着场地,周围也远远的围了一圈的百姓和新兵。

    只见史路于马上,挺好骑枪。大喝一声,架马前冲,石刚见到史路冲刺,更是将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其后的几个老兵也都是咬着牙顶着,明显是使了大力。

    在众人惊惧又期待的目光中,史路手上的骑枪和石刚几人顶着的盾牌轰然相撞交错而过,发出‘锵’的一声金铁相交之音。

    只见史路、石刚还有那几个老兵的目光皆是一脸震惊,这盾牌居然真的挡住了史路的骑枪冲击!史路赶紧下马,询问了一下石刚之后。几个人围在盾牌周围,仔细观察着盾牌,震惊之情更是无以复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