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之女-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腾地儿。”
  卫王被她这种儿戏态度给激怒了:“这是万万不可!”
  周王太妃没有说动卫王,出了卫王府却忽然生出悔意来:卫王一定不要大嘴巴啊!这主意说出去就不灵了!结仇她倒不怎么怕,只担心白白结了仇家而不能坏了杞国公家计划,那就不划算了。她急得不行,于车内直跺脚,害侍女问她:“娘子,有什么吩咐?”
  周王太妃一顿,不知怎么地想到了老皇帝,当初他那样瞒着自己,也是怕走漏了风声了吧。越伤心,又落下泪来:“去池府。”
  对了,她还有一个小朋友――郑琰。
  郑琰听说周王太妃来了,心中非常奇怪,这位这些年都很宅,寻常不出门,这是要做什么呢?忙命摆茶果,又亲自迎了出去,却见周王太妃脸上很有些仓惶,不由问:“怎么了?”
  周王太妃抓着郑琰胳膊进了门,附耳问道:“卫王这个人,可靠不可靠?口风紧不紧?
  “?”
  “若能把徐九弄出昭仁殿,又将如何?”
  郑琰连忙把她拉到内室,周王太妃也不矫情,一五一十说了自己计划,又说了自己担心,最后问:“看你家大娘就很好,可有意让她入主昭仁殿?”
  怎么一个两个都这样想啊?郑琰黑线地道:“这是国家大事,圣人是很好,我却不想日后女儿女婿拌嘴时候难说话。”
  周王太妃略失望,又打起精神:“那你说――”
  郑琰并不想执行这种计划,当然,这计划操作好了还是可行:“等一下,邀几个人来。”
  邀人里就包括了她家邻居、她爹、她师母等人,周王太妃说了自己想法,又说:“让皇太后迁出昭仁殿不易,又不能把她饿死殿中。让个妃子迁出来,简直太容易了。徐氏女一进去,就另册皇后,让她移宫!到时候皇太后已经不在昭仁殿了,后悔也晚了!”
  庆林大长公主表示:“也要给皇太后安排个差不多去处,否则她是不会搬。”她对周王太妃真是刮目相看。
  郑琰道:“这个好办,修葺保慈宫就是。”保慈宫在大正宫之北,也叫北宫,与大正宫连成一片,只是已经许久没有个正经皇后升上去皇太后住了,已经荒废,需要重新修整。
  李神策下限也不算太高,对于这种计谋毫无压力,他也是被杞国公家弄烦了,很痛快地道:“可。还请大长公主作一回说客。”
  郑琰吐吐舌头,本来这个任务该落她头上,现在她跟徐莹掰了。只好揽下了,具本请修葺保慈宫任务,当然也不是自己出头,而是找了代打。
  李神策与郑靖业完善了这个计划,把它一环套一环。
  先是,郑琰找人上疏:“朝臣为圣人议婚,累年而不决,之所以不成,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皇太后啊!”接着奏本内容却急转直下,“昭仁殿是皇后居所,圣人成婚之后,皇后迁居昭仁殿,则置皇太后于何地?请修葺宫殿,供奉皇太后,颐养天年。”
  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拿到大朝会上讨论,具体讨论什么,这里面就看安排了。这封奏疏过了政事堂,到了萧复礼那里晃一晃眼,有关部门那里转一圈就被批准了。
  接着,世家开始攻击皇太后无所出(指儿子),怀疑日后还有这样担忧,皇帝本来就比徐欢年龄大,实在等不得!皇太后又偏心侄女,到时候压制得皇帝没孩子怎么办?
  接着,庆林大长公主与宜和大长公主一齐登场了,游说莒国夫人:“事已至此,不如各让一步吧,总要有个台阶下,硬对上这么些人,其事难成,不如一步一步来。总好过僵着。这么僵着,圣人今年都十二了,再大些,照样临幸宫女,照样生孩子,生出一堆庶子来,阿欢如何自处?”女人跟女人说话,总是能说到最在意地方。
  莒国夫人不得不动心,犹豫着问:“如何让步?”
  庆林大长公主就说了个折衷方案出来:“阿欢先为妃,只要阿欢有子,便立时册后。”
  莒国夫人也不傻:“阿欢比阿元小三岁,等她十五,阿元都十八了!能不先晓人事吗?还有,阿欢,要是……生了女儿呢?”
  庆林大长公主笑道:“所以说是个台阶嘛!先把阿欢弄进宫是正经,先占位子,她就能暂时管后宫,下面就看她本事啦。退一步,两人都在宫里,日日相处,嗯?两人投了脾气,就算没孩子,也不是做不得皇后。”
  莒国夫人心动了,自与杞国公商议,杞国公依然不肯松口。庆林大长公主对他也有说法:“一拖二拖,还有旁办法让人帮家孙女争争争吗?人都有累时候。世家不一样,人家是争自己东西,不知道累。没人帮忙,争得过?”
  “世家现在要个面子,得里子,否则,耗到皇太后去见先帝,圣人依旧少不了皇后。谁耗得过谁呀?”宜和大长公主给妹妹帮腔。
  杞国公智商情商比妻女高些,也发现如今是势成骑虎,却依旧不肯轻易答应:“两位公主来与说这些,是为人做中人么?是他们比急吧?再者,这样做与世家有何好处?”
  两位大长公主被他态度气到了,宜和大长公主道:“谁倒是能支使动我们!论起来还是表兄,说这个话实在是没意思了,愿与不愿,全在。给句话吧,别让我们来回跑断腿,真当是牙婆么?!”
  庆林大长公主语气斯文一些:“虽说已经不太好看了,总比闹开了强些。至于世家有何好处……他们也不缺这一两个皇后,不过是为了证明他们说是对。世家,越来越磨牙了。我们女人家,也就只好来回传几句话了,你若不愿意,只当我们没说,们也没听到过。要愿意呢,就为再去世家那里说一说,只当们姐妹整日无事闲想找点儿事做。”说着掸了掸裙摆。
  【萧家女儿爱生事,这一点是大家共识,倒真有可能是她们自作主张刷存在感。】杞国公暗忖,却还没拿定主意,从皇后变妃子,落差太大。
  宜和大长公主拉了妹妹就走,杞国公家还在犹豫,世家已经出手了。从第二天开始,许多弹章便往御史台涌去,直冲到政事堂。权贵人家侵个民田、递个条子免罪求情事是常有,端看有没有人找茬儿了。杞国公家也不乏一些不能言明事,众人把火力集中到了徐欢之父、徐莹大哥身上,意图也很明白了――罪犯女儿怎么能做皇后?
  杞国公家也组织了反击,一方是蓄谋已久,一方是仓促应战,双方都丢失了些阵地,前者损失比后者要小很多。而他们损失这部分,正便宜了郑党,郑琰也趁此机会扩大了所谓池党阵地,塞了不少人进去。恰逢崇道堂第一期毕业生开始走向工作岗位,那还有什么说?卷起袖子,抢吧!
  杞国公家开始坚持不下来了,再下来,说不定这些人还有什么招数。不得已,杞国公夫妇硬着头皮找上了庆林大长公主,请她做个中人。世家这里也急,把徐欢从后座上扯上并不难,难是让徐莹比昭仁殿里搬出去。否则杞国公家就是死绝了,只要徐莹不肯让出正殿,一切也是白搭。
  两下都有需求,不须再多跑几回了,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儿,只与世家商谈――世家代表就是韦知勉和李神策――拒绝了郑党加入,并且要求:池氏女不可入宫。其他人他倒是不怎么怕,就是怕池氏女亲妈。
  庆林大长公主心说,瞧这点儿出息!痛快地答应了,还让李神策等人与杞国公家盟誓了。
  接着,保慈宫动工修葺,再接着,次年秋天保慈宫修葺完毕,徐莹搬离了昭仁殿,广择淑女是没有了,徐欢直接做了德妃,婚房就是昭仁殿。至于年龄,完全没问题,先举行婚礼,长大了再圆房也是一样。
  杞国公家就这么蠢蠢地被骗了!徐欢蜜月还没过呢,朝中已经开始商议着立后事儿了,圣人过年就十四了,能通人事了,不能这么傻等着!
  没错,揍是这么不要脸!——

  236、立后与退休

  徐莹一时被人骗了;当时就暴跳如雷;被李神策“请”回保慈宫休息了。这也代表着在立后事件上;皇太后的发言权被剥夺了。剩下的;就是朝臣之间的较量了。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楚椿嘴都气歪了,手抖得跟个帕金森似的指着李神策,“你、你、你、你们、你们……”
  李神策心中已是非常不耐烦了;碍于自己还是丞相,还要捏合一下世家势力;还要硬着头皮听楚椿结巴;听得不耐烦了,他抱起了双臂,把楚椿气得更抖了。终于;气过了头;楚椿说话开始流利了起来:“做人岂能言而无信?这样纵使是把皇太后从昭仁殿里请了出去,又要如何对外说呢?人无信不立,你是丞相,这般儿戏,如何秉政?你真是,有失大臣体!”
  李神策被他闹得头疼:“为着个无知妇人,你与我争吵?我不是圣人,不需听你训诫。这么些人束手无策一、二年,太傅想出好办法了吗?”杞国公家不忿被坑、土鳖偶有打抱不平也就罢了,你跟着添什么乱啊?
  楚椿却自持帝师的身份,虽则心向世家,行事必要“光明正大”才好。他家亲戚、老皇帝的淑妃楚氏生了魏王这个被定性为谋逆的儿子,连着楚家都受了影响,楚椿十分珍惜做帝师的机会,越发不肯出一点格。所以听了由后变妃事件的内情之后,他就找上了李神策来兴师问罪了。
  李神策问他,他也强硬地道:“杞国公家已经技穷,我等再坚持下去,堂堂正正地多好!何苦先许诺再毁诺?还有,你拿池氏许诺,他们……他们会依吗?你不会又想违誓吧?”
  李神策终于确定跟这货没有共同语言:“池氏想怎么做,我岂管得着?我只管我自己就好,”又冷笑,“杞国公家也值得你这般维护?你也说盟誓,这是圣人的婚事,杞国公家就这么定了,这等目无君王的人,也要与他讲理?但凡他肯让圣人在场,这誓我就不会立。”
  “就算他不对,你也不能跟着犯错啊!那、那、那你堂堂大臣,怎么能骗一个寡妇呢?”
  李神策坦然地供出了苗妃:“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另一个寡妇的手笔——杞国公家做了初一,就不要怪周王太妃做了十五!当初周王薨逝,莒国夫人收了长信大长公主的礼物,为其关说,欲以延平郡王之子承嗣,以夺其家,做得可比周王太妃狠多啦。这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楚椿气咻咻地道:“那也不行!”
  李神策终于耐性耗尽:“你是大郤律么?说什么不行就不行?天子尚不能从心所欲,何况他人?杞国公家怎么作践寡妇、夺人家业都行,让皇太后依礼迁到保慈宫就不行?她不乐意就不可?这天下还不姓徐!你是杞国公家门下走狗么?这么为杞国公家着想。”伸头凑楚椿面前秀了一下鄙薄的表情。
  楚椿气得两眼一翻,撅了过去,李神策抬脚就走,皇后还没选出来呢。
  这边儿朝上选皇后,萧复礼就发了一回言:“娶贤当娶贤,知礼守法之家所出淑女即可。”具体哪个对哪个,他也不知道。要不为什么公主们爱当媒婆呢,这个行业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本来有徐莹这么个婆婆,还有徐欢这么个品级很高的妾,放普通人家里萧复礼都甭想娶到好媳妇儿的。搁皇帝身上,有些人家也要多考虑一下。但是,放到眼下,大家的顾虑都不是很多,原因也简单:皇太后蠢得要命,又退居北宫,徐欢年纪还小,从萧复礼的态度来看,对后位也构不成威胁。皇后,做起来也不算难。
  各家都有些意动,李神策需要去协调。
  与楚椿有着类似看法的人在世家里不多却也不少,这事如果是郑靖业干的,大家能够很坦然地接受现实,然后骂郑靖业奸滑似鬼。问题是杞国公家当时不信郑靖业,跟郑党作了切割,是与世家作的交易——卖你们一次面子,大家合作对付郑老奸。李神策、韦知勉出了头,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龙生九子还个个不同,何况几姓世家?
  李神策毒舌素来有名,也就楚椿有帝师的身份还特正直,才找到他。其他人冲韦知勉去讨说法了,把韦知勉个老头给累了个够呛。韦知勉正想腾出手来跟亲家卫王联系,把自己的孙女推上后座呢,被连翻的亲朋好友轰炸,忙得嘴上都褪了皮。
  见到李神策来,韦知勉大大地出了一口气,苦笑着道:“这究竟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皇太后不肯移宫,一个个着急上火来催逼着我们,把皇太后请走了,又来指责了!”
  李神策道:“放着正事不做,纠缠这些枝节做什么?唯今之计,还是早定下皇后为好。”
  韦知勉掀掀眼皮:“只怕还是一场恶仗!当初把引入池氏,为的是让他们顶一顶杞国公,现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哼哼唧唧地,“韩国夫人的女儿,怕不好相与。皇太后离得远了,因这事,不与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