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且回来的两名战士带了一些族人在城外负责开垦一点稻田。大约也就20来亩,我已经没有必要参加这样的前期工作了,到了太昊。人力已经不是问题。
梅梅忙于接手梓烨的蜜蜂养殖业,学着穿上麻布防护衣却收取蜜蜂。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以前梓烨还不太热衷于扩大规模,只是由于蜂群的扩大而不得不多做一些蜂箱,但梅梅就不同了,她一开始就拿出大把铜币,让土鲁给她做多一倍的蜂箱,这让我看到了一对母女血液里的经济基因遗传逆向表现。我们家的蜜蜂养殖注定要发展状大了!
我则利用这难得的空闲,去和土鲁讨论技术上的问题。我的新房是土鲁领导下的匠作区在建筑上的集中体现,甚至土鲁自己家的建筑风格也几乎一样,看来这些技术已经在太昊的高端建筑中得到了体现,许多在造船中创造出来的紧密连接和防漏技术已经在太昊的建筑中得到应用,这也得益于太昊城和诸码头之间的频繁人员往来。
此时太昊的青铜业已经比较发达,宗庙内随时都有近百吨铜锭,所以土鲁的青铜铸造和冶炼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城内太昊牛车的数量已经超过300辆,哪怕最小的部族也已经拥有至少5辆以上的牛车,而且铜车的车轴部分已经采用了严格的转模工艺铸造,尺寸精度和圆度都有较大提高,除了大半牛车用于农业生产外,至少有80辆牛车是用于族长、长老以及其他有重要事务的族人交通所用,甚至由匠作区成立了一个最简单的租车行,连“驾驶员”一起租一天才15个铜币,价廉物美,深受族人喜爱。
目前城际长途运输中,牛车绝对适合大宗物资的运输,但专门用于载人的轻型长途车辆却还是一个空白,长老和城主们往返诸城间最快的方式是骑马,却不是很适合年长的长老或者妇孺。所以我跟土鲁讨论的是,怎么样把牛车改进一下,强化结构,改善减振,加固车轮,制造用于城际长途运输所用的马车!
车轮的改造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在整个车轮上采用青铜铸造,外部用较软质的木材包上,这样既坚固又有一定的减振效果,但车身的减振则为难了很多,因为还没有弹簧和减振板。青铜里面即使是最具韧性的那种,也绝对无法用于制作板簧,那东西实在经不起长途的颠簸。
一边让族人育秧,另一边我就和土鲁钻研这个减振问题。
第三百一十一章 驱车古原
太昊倒诸城间的交通线路,主要是在大河之南的广袤平原上,只是渡铜码头进入少昊地界以后会变得崎岖。经过函谷关以后,姜氏、公孙氏所在的关中之地也是千里平原,可以让马车畅行无阻,但南方就不行,过由族关口进入由族地盘以后,隔不多远就有丘陵起伏,再南一些还有后世的南阳平原,不过那里现在连一个聚居部族都还没有,所以马车的主要应用应该在北方。南人舟楫,北人车马,本来就是后世中华之地的特点,我也没有可能去改变。
目前需要发展马车有至少三个必要性:
第一是通过马车加强与诸族间的联系,为以后诸族的共同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太昊每年巨量的物资要发往南方诸城,还有与北方诸城的交易也在加强。大量长途运输目前还只能靠牛车,南方也就罢了,北方原本是可以更快一点的,还有人员的往来也逐渐频繁,除了壮年战士以外,还有大量年长的长老和妇孺需要长途旅行,交通提速已经是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的必要条件。
第二则是太昊现有的发展已经让牛车的运输速度大大落后于生产需要。太昊在我离开的这两年内又有了更快的发展,耕种的土地已经达到近20万亩,人均达到15亩以上,人均年产量达到2吨左右,物资相对丰饶。这就让太昊的生产范围大为拓展,最远的耕种地已经在20里以外。没有马车,连长老们巡视一下他们在20里外属于本部族的免税庄稼地都耗时良久。
第三是加强太昊的诸城整合与管理,没有发达地交通,就没有可能建立强有力的管理。距离的因素会让太昊所属诸城与太昊政治、律法之间的联系变得淡薄,这对太昊以后迈向一个“国家”的形态是极大的障碍。这次诸族长老和城主到太昊来,也让我意识到,需要进一步密切联系,为太昊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马车还有三个成熟条件:
一个是基于低成本的考虑,太昊到人口最多的其他两族都在马车可以通行地范围内。从太昊到少炎或者姜氏、公孙氏,沃野千里,几乎都不需要修路,这让发展马车的硬件成本大为降低,马车对地形的要求比牛车苛刻得多。稍有坎坷就难以通行,筑路所需要的巨大人力成本是我现在还不能够负担地。
二是太昊目前的青铜存量和技术水平足以支撑马车的发展,马车对车身构件地质量要求更高,对青铜的消耗量大约是牛车地四到五倍。大量的木构件得用青铜取代,这也需要相对较高的青铜冶炼和锻造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太昊已经基本具备。
第三是过剩的马匹。通过木驼、土句与翟族人之间的交易。大量马匹不断流向太昊,受伤或者较弱的马匹足以支撑起马车的发展需求。这个条件在太昊已经成熟。目前太昊已经拥有近4000匹马。除了诸城分享的以外,太昊城就有近2800匹,其中400多匹是不能胜任骑兵的基本需要地。
但减振成了目前横在我和土鲁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速度提高以后,地面的轻微不平整都会传递到车厢里,牛车没有这个问题,马车就麻烦得多。在拗断了N根青铜板之后,我终于放弃了采用金属减振地想法。
车辆的减振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在车轴与车厢之间地承重件上增加一个弹性部件。如弹簧或板簧,另一个则是在车厢内的座位上采用弹性座垫,这个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前一个方法在后世采用的基本上都是金属部件。现在证明已经行不通了,绕制弹簧或制作板簧都不是青铜的专长。只好在后一个方法上多下一些功夫。车厢的主要联接都采用了青铜加固,承受冲撞的能力大为增加,但人不是青铜或木板,撞得太多是不行的。
太昊11年6月中旬,一辆崭新的车在太昊城广场上亮像。
与牛车相比,这是第一辆采用了青铜铸造整个车轮的车子,虽然外面还包了一层木头,但强度已经不可月日而语。车轴的颈部也完全采用了青铜,这比木芯的耐冲击得多,车厢的每一块木板都是采用的#头联接,在四个角上的立柱则以青铜包了端部,不会否轻易散开。车厢顶上用一根曲铜柄支撑起了一柄“伞”,这样的结构看上去非常轻盈美观,在这点上我抄袭了后世秦汉时代马车的设计特点。
前方的辕也比牛车的细而短,因为这辆车的载重要比牛车轻得多,所以不需要那么粗壮的车辕,车厢的厚度也因为青铜的加固而减薄。但车厢内部的设计却显得比较奢华:底部用藤条编织了两层中空的”筐”形垫,面上再铺一层兽皮,这让乘座的人好过得多。
刹车不再设在车辕处,而是通过一根杠杆控制了一块铜片,驾车者可以通过压杠杆使铜片压紧车轴,车轴上的一个粗糙的环带会让这个磨擦力增大,从而使车停下来,这在以前采用纯木轴时所不敢想像的。
好奇的族人看到族长在这辆车前后绕来绕去,就知道这车不同凡响,广场上很快聚集了数百“闲人”观看。但这车除了外观轻盈美观以外,族人们都看不出异样,直到我将一匹马牵到原来本是牛的位置。
“马拉的车?!”这下子族人们来了劲,要在以前,马可都是太昊军队的专属物品,部族族长或长老要用还得管军队借,用来拉车是不可想象的,再说以前的牛车多笨重啊!用马拉?太浪费了吧!
在城内,这辆马拉的车还只是让族人们好奇了一阵,到了城外的空旷地带,马车渐渐加速,尘土在车轮后扬起,才让我和土鲁开心难抑,试驾车的是太昊的熟悉牛车“驾驶员”我和土鲁则骑马跟在一旁。
“慢点!够快了!不用再加速了!”我在马背上大吼,这时车已经有了明显的颠簸。
驭者一收马缰,车速开始减慢下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 … 黎族新路
测试的距离是从太昊到石头城,大约也就20里左右。这段距离骑马不过大半个小时,走路得花大半天,牛车的速度跟人走路没太大差别,但载重就大得多了,以前太昊跟石头城之间的物资运输主要就是通过牛车来实现的,基本上当天不能来回。
长期的人马牛车碾压,平原上已经出现了一条较为清晰的“马路”,上面还有不太连续的牛车撤沟,毕竟牛车的载重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以吨计,对路面的损伤不是很大。我们的测试就是沿这条路进行的,沿路两边偶尔能看到太昊的成片粟地。
太昊的减速税政策让部分有实力的部族不辞辛劳,将粟种到了10里以外。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石头城的位置,当年我初到太昊时的那场大雨已经多年未遇,这几年来收成还是不错的,但主要的粟地还是在西边,石头城在太昊的东北方向,这边的粟地相对要少些。即便如此,形成了少量的“农村”,那都是城中部族在这里建的农庄。
一路上我们没有太多的心思观赏“田园风光”,我一直在计算车速,还有就是观察车辆的娄全和稳定情况,这一带的路面都是在软土上轧出来的,小沟小坎难免,但在选样一个多雨的李节,泥土还比较软,客观上起到了一些缓冲的作用,马车跑起来居然还不是很颠簸,除了出城时下坡加速过快那一段以外,后面跑起来都比较平稳。
20里并不很远,途中我估算了一下。这车比牛车那是快多了,牛要这样跑一趟下来,估计第二天下锅的可能性很大,当年的姜氏炎族与由族作战时,也只敢让牛跑上几公里,再多就有困难了,速度下降会很快。
但马车还是比不上马地速度,毕竟后面多拖了一辆车,所以最终的速度应该是远高于牛车,却逊于骑马。
抿达石头城时。花的时间大约就1个半小时,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的预期,毕竟这还不是高速公路!
石头城外有近200米的缓坡,刚好让我们能够测试一下马车爬坡的能力。我特意下了马,坐到车上去,我的体重大致相当于两名普通族人的体重。坡度没有超过15度的情况下。马车居然轻易地就爬了上去。这就是说,从太昊城到石头城,乘客坐太昊马车基本上可以不下车!
途中我们还测试了坡上的刹车办法,爬坡时只需要勒住马僵就行了,下坡则需要通过杠杆摩檫对车轴进行制动。但总地来说,这还是能够满足我对安全可靠行驶的要求。
顺利抵达石头城,宣布了这次试车圆满成功,我和土鲁小心翼翼地检查了车轮到车身的各个部位,还好。除了车轮上的软木震出了裂纹以外,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这个裂纹也不能构成威胁,毕竟软木扳是由青铜车轮联接固定的,完整铸造的带辐条的青铜车轮在软木扳地保护下没有任何损伤!
石头城的黎族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和土鲁,他们的长老已经参加过了太昊的盛大婚礼,知道我返回太昊有些时日了。所以对我的来访并不感到意外,倒是石头城的现状让我有些感慨!
当年在姜由的努力下,从大草原和周边的丛林中找到的由族各部一度曾经达到近5000人的规模。却由于在对待姜氏地认同上出现了问题。兄弟部族间反目成仇,最后导致姜由最不愿看到的黎族分裂。
1000多黎族人迁往现在的大方城附近,或者干脆已经又再次搬迁进了大方城。与相当一部分由族人住在一起。另有2000多人随姜由到了牛神山下,成为姜氏“不是宗族的宗族”,或者“宗族里面的宗族”,在那边享有比原来的炎族更高的地位,也成为姜由在牛神山的贴身嫡系。
剩下在石头城的黎族人则陷入了两难。
黎族经历百年离散。好不容易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留下来的族人一是感慨于建城之艰,二是实在对姜氏各部当年对由族地不公难以释怀。不愿到牛神山下去与其他姜氏诸部共处,第三也不愿意到南方,明目张胆地与姜由为敌,虽然姜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南方的由族达成了一定的“互不干涉”默契,但毕竟曾经发生的一战在姜由和由族间种下了了不信任地种子。
所以这1000多人就只好“假借”着姜由“托付给太昊族长”的名义。继续在太昊的地盘内安逸地生活。
说实在的,当初我制订减税政策时,也考虑到了石头城的特殊情况,所以才规定20里外种的粟可以不纳税,以免在黎族地管理上出现与姜由之间的重叠。
但姜由这些年来似乎又真的放弃了对黎族的石头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