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风暴之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晨从库烈兹卡雅地区发动攻击,朝卡拉奇地区的顿河大铁桥前进。斯大林格勒方面
军在20日从莱伊喀诺多地区,也朝卡拉奇进攻。第62集团军展开反攻房必将敌人兵
力钉死在市内,绝不能让他们把兵力转用在其他地区。”

    崔可夫于伏尔加河岸集结了50万重兵,配备了900 辆崭新的T34 型坦克,230 
个炮兵团和115 个威力巨大的卡秋莎火箭炮团。苏军万事俱备,而德军没有丝毫察
觉。

    1942年门月 19 日清晨,寒冷的浓雾笼罩着顿河哥萨区内的高地。德军的空军,
在浓浓的朝雾里无法出动轰击,因此,对苏军的攻势已明显无力了。而集结在斯大
林格勒南北两面的苏军,在几千门大炮的掩护下,出其不意地发动了钳形攻势。

    11月 22 日,25辆 T34型坦克风驰电掣般地向城西顿河大桥冲去。一边行进一
边集中火力袭击桥上德军,一举夺占了大桥。

    北方罗马尼亚军集体投降,而南北两面进攻的苏军在卡拉奇会师肥德军20个精
锐师团和罗马尼亚2 个师团,约33万人合围起来,水泄不通。如此一来,德军反成
了防守者。

    鲍罗斯被重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并被阻断了一切增援。希特勒气急败坏,他下
令鲍罗斯死守,并急令他最得力的元帅曼施坦目增援鲍罗斯。

    由15万德军组成的增援军团,带着3000吨物资和一支庞大的车队急匆匆地向斯
大林格勒扑了过来。

    1943年1 月11日上午8 时,苏军 5000 门火炮一齐发射,著名的“卡秋莎”发
出了一声声愤怒的吼声,随着这吼声喷射出去的是苏联人民复仇的火焰。

    分割歼灭被围敌军的战斗打响了,总攻击开始了。

    16日黄昏之前,德军由所保持的大约1400平方公里的地域缩至650 平方公里。

    17日,城内德军已被逼至市区内部防线的尽头。

    25日,苏军第力集团军与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在城中会合,联手夹击敌人。

    鲍罗斯的部队被切断成了两部分。大部分指挥官已感到再抵抗下去是毫无意义
的,暗中开始与苏军交涉投降事宜。

    1 月对日清晨,30日刚刚被希特勒升任为元帅的鲍罗斯准备投降了。

    参谋长拉斯金前去谈判。数小时后,鲍罗斯被带到了第64集团军司令部。集团
军司令舒米洛夫在司令部里一直在等待着拉斯金。司令部的门开了,拉斯金引进了
一个穿着德意志陆军上将制服,个子高大,头发灰白的人。那人一进来就举起右手,
摆出纳粹式敬礼的姿势,但马上又战战兢兢地把手放了下来,说了声“您好!”来
代替早已习惯了的“希特勒万岁”的口号。

    舒米洛夫郑重地让他拿出身份证明资料。接着,又询问了有关鲍罗斯被授予元
帅之事。完后,他郑重地宣布:“鲍罗斯元帅现在是我军的俘虏!”

    斯大林格勒战役于1943年2 月2 日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结束了。这次战役的影响
之大,在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苏军在这次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的战果是丰硕的。轴
心国的5 个军几乎全部崩溃。这5 个军是:第6 集团军全部,第4 装甲军部分,罗
马尼亚第3 军的5 个师团,第4 集团军,意大利第8 集团军全部。死伤约150 万人
左右,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 /4 。苏军方面也有较大的损失。可以说,斯大
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最艰苦的战役,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
这个战役的胜利,不仅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形势,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
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
它将在后代人们的记忆中永放光芒。

       六、从克里米亚到阿富汗:两个世纪的跨越性比较

    19世纪的1853年一1856年,沙皇俄国与英国、法国以及英法支持的土耳其之间
在黑海的克里米亚打了一场恶战。战争结局,沙皇俄国一败涂地,沙皇尼古拉一世
被迫自杀,沙皇俄国被迫割让势力范围。

    20世纪的1979年… 1988年,在南下政策的鼓躁下,苏联出兵侵略南亚有极其重
要的战略地位的阿富汗,试图将阿富汗变成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战争
结局,近10年的战争,拖垮了苏联的经济,拖垮了苏联军队的士气。最终,伴着苏
联解体的挽歌,苏联军队带着2 万余具尸体撤回本土。

    历史学家早已下了定论,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是沙皇俄国走
下坡路的先声;而20世纪80年代阿富汗战争的失败,是苏联红色巨人濒临崩解的先
兆。

    历史不是涂改版,历史不容假设,但历史可以作一比较。我们可以将这两次战
争做一个大胆的跨越性的比较和分析。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一度称霸欧洲和世界,但是到19世纪上半期它便迅速衰落,
中央政权不断削弱,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地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或名存实亡,
已成为昔日帝国的“遗产”,这为早已觊觎的欧洲列强大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

    在这些“遗产”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对各
列强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联结欧、亚、非
三大洲的“金桥”,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之为“我们房屋
的钥匙”。马克思在一篇论《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
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
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
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沙皇政府为获取出海口,同时挽救走向死亡的农奴制度,扩展在欧洲的霸权,
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开战,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英、法
为保持和扩大在土耳其的势力,参加了土耳其方面对俄作战,所以,这一场战争实
际上是俄国与同盟国(英、法、土和撒了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1853年2 月,俄沙皇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科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
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
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希腊人等)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自恃有同盟国撑腰于1853年
5 月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碟,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国遂与
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 月3 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
国。

    1853年10月9 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 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
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揭开战争序幕的是锡诺普海战。

    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不仅可以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力量,
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

    11月,在高加索战区,双方陆上作战均无成效。但从战争一开始,俄国黑海舰
队就卓有成效地活动在敌人的海上交通线上,将土耳其舰队封锁于各港口之内。1853
年11月30日,在锡诺普港湾全歼土分舰队和俘虏其指挥官奥斯曼… 帕夏。锡诺普海
战的胜利,是俄国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俄国的胜利就意味英国和法国在
地中海地区利益的损失,因此两国很快参战。1854年1 月4 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
黑海,负责护卫土耳其交通线。俄国政府遂于1854年2 月21日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
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以70万兵力与拥有约100 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在军事技术装备
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1854年9 月14日… 18日,盟
国舰队以强大的兵力(89艘作战舰只,300 艘运输船)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
克里米亚半岛耶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9 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
科夫军遭遇,俄军惨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托波尔退却。联军统帅部采取了迂回机
动的方法,从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城。1854年 9月 25 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
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 天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年… 1855年)。联军
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
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联军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缅施科夫也曾组织
兵力进行反击,使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
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 月中断。1855年1 月26日,撒了王国参战,向克里
米亚派去了一支1 .5 万人的军队。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但克里米
亚战区仍然是主要战区。在波罗的海交战的双方舰队均未取得实际成效。

    在高加索战区,联军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最后于9 月8 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
起总强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俄军统帅
部决定放弃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1855年底,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做出让步。1856年 3月 30 
日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
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
土耳其,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
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 万余人,土
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 .5 万人,英军损失2 .2 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大
约耗资约8 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 亿卢布。

    这次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确实留下了丰富的
“遗产”——经验教训。“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沙皇
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年… 1861年革命形势
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危机加深并走向崩溃。

    现在我们将历史镜头转向20世纪,转向阿富汗战争。

    70年代中期前的苏联综合国力如日中天,在军事实力上已经与美国不分伯仲。
在全国上下一片弥漫着的争霸情绪推动下,勃列日涅夫及其领导集团加紧与美国争
夺世界霸权。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却极具战略意义。早在17世纪,彼得大帝就说过:“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
时候,它就能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俄国人一直将南下印度洋作为
国家战略来推行。苏联加紧对阿富汗的渗透和控制,力图将这个兴都库什山国变成
通往印度洋暖水海域的通道,将前进基地向南推进650 公里,攫取石油产地,迂回
包抄欧洲。

    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苏联从1973年起对阿富
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 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
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 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阿明杀死党
的总书记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
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
行战争准备。1979年8 月至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
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
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
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
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
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一阶段,苏军全面入侵(1979年 12 月…1980 年 1月)。苏军凭借优势兵力
和现代化武器,以突然袭击方式大举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24日…26 日,苏军出
动大型运输机280 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5000多名官兵和大
量武器装备。27日晚7 时30分,进驻喀布尔的苏军占领阿首脑机关、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