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那妇人,笑了笑,忙将白桃和宋玉茹请了进去。
“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姑娘若是愿意学,不怕吃苦,我们也乐得多一个学徒。只是眼下怕是不成了……”
妇人眼下乌青,神情似乎游戏悲恸。
“夫人若是有什么难处,不防跟我们说说,哪怕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也能为夫人分担几分哀愁。”
这妇人看了白桃一眼,见她生的眉目清秀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再想想人家既然是亲自带着孩子上满,自然是有诚意的,况且这件事情也算不得什么秘密。
当即就将家里的事情简单的说给了这母女两人听。
原来这药铺原本是他们林家祖传的铺子,传到这夫人的丈夫,这孩子的亲爹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虽然铺子不大,可是依靠着祖祖辈辈的好医术和仁义,在当地还算有些名气。能叫得上号的。
可是到了她的丈夫这一辈,她的丈夫身体却不太好了。
所谓医者不自医。小堂这个孩子一直在努力学习医术,想要医治自己的父亲,可是他毕竟还年幼。
这药铺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下去了。
就有一个客商看中了他们的铺子,并且答应了会一直当做药铺经营。
所以他们家也答应了,可是没有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发现,那客商其实不过是在敷衍他们。
原本他们让那买走铺子的人一直当做药铺使用也是因为想留个念想。
毕竟是祖传的铺子。到了他们这一辈儿就丢了,将来他们老了到了下面都没脸面对祖宗。
所以若是一直是药铺的话,他们至少还能够自欺欺人的觉得这铺子一直都还在。
第470章白夫人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麻醉。
当然,他们心里还有一个美好的念头,那就是,若是以后小堂医术有进益,还能到这铺子里继续做事情,他们一家再想法子把铺子给买回来。
这样就算是孩子爹死了入了那地府也能够有脸面对这林家的列祖列宗。
可若是铺子改成了其他铺子的话。那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就等于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那铺子。
可是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哪怕是知道了对方言而无信,那又怎么样?
他们只是一家药铺而已,虽然是延续了那么多年,可是比不上人家有权有势。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他们也知道,哪怕是当初他们不同意,那些人也会想办法让他们同意,随后还是会把他们的嘱咐给扔在脑后的。
怪不得白桃和宋玉茹进来的时候林堂的反应竟然会那么的奇怪。原来是因为白桃和宋玉茹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
所以林堂以为是那家的人提前到他们家里来耀武扬威来了。
这样一来,他的态度能好就怪了。
不过如今知道认错了人,林堂这半大小子脸上也多了几分不好意思了。
“这,我,我原来是弄错了人了。”
“你这孩子!”
林堂的母亲脸上就出现了几分歉意,这歉意自然是对白桃母女两人的,原本这两人来学医他们是欢迎的。
在这大夏没有说女子不能够行医的。
况且人家也只说了,只是为了自我疗养的,自然没有什么不好的。可是这件事情怕是不成了,因为他们的这个铺子很快就要被人收购了,还要做旁的生意了。
他们反抗不得,儿子的心情她也能够理解。
“这,是哪里来的人要买你们的铺子,他们又准备做什么?”
“左不过是准备做酒楼吧。”那妇人面色黯淡的说道。此时就听到后院传来了一些响声。
“哎哟,你怎么出来了,你如今身子不好。还是别出来了,再吹了风可怎么好?”
这妇人一看到那中年男子,立即就紧张的说道。白桃和宋玉茹对视一眼。
就看出了这夫妇两人感情甚笃。这小少年脸上也出现了几分担忧。
“家里来客人了,我怎么能不出来看看。”
那中年人倒是一脸冷静,可是眼底的落寞还是将其出卖了。
“不是他们的人,是这母女两人想要学医。”
中年人的脸上顿时就出现了几分神采,有人愿意学医,他们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只是,如今这药铺开不下去了,都怪他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医者不自医,连他自己都没有办法,必须要靠着药物吊着。
所以这药铺也只能是可惜了。
白桃一眼就看出了这中年人身体的毛病,人到中年,都有些病痛的,不过这中年人作为大夫,又肩负着这复兴他们林家药铺的责任,怕是责任心太重,导致忧虑在心。
久而久之就积郁成疾了。
这样的病,的确是有些麻烦,盲目的疏通是不行的,而只能养着,一旦哪天想开了,或许就好了。
可是若是一直想不开或许就更加严重了,而这药铺眼看着就要被人买走了。
这中年人自然是心中的忧虑更加严重了。
所以这病自然也就更加严重了。
白桃刚才看了看旁边的铺子,似乎都在收拾东西,看来是遇到了有财力的大人物了。
准备把这三间铺子都盘下来。
这也是厨神大赛的原因,导致这临渝县发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到临渝县来。
也有一些可能是曾经临渝县的人,出去了,如今知道临渝县发展了起来又回来了。
要知道华夏民族都是很重视传承和寻根的。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根在哪里。所以一般如果不是实在是没有办法,没人会放弃自己的族地。
是以这如今的临渝县更新换代,许多的铺子纷纷关门,或是很快就开了新的铺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不过,白桃见这夫妇两人都十分的仁厚,倒是有些遗憾。
“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两位愿不愿意听我们母女说说?”
“愿闻其详。”
这夫妇两人并上年轻的小伙子都望着白桃,白桃想着那人既然以巨大的财力将周边的铺子都给盘了下来,这是局势不可逆的。
所以白桃也没有准备去逆转这样的存在。
只是她若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也是可以的。
这件铺子关门了,他们可以另起炉灶。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白桃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一遍。
并且见这一家人都呆呆的没有说话。“只要你能够好好的教导我的女儿,我可以出银子,算是借给你们的,等你们往后挣了银子再还给我。”
白桃的这一说法很容易让人接受。
若是一开始就是施恩的态度,反倒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一些耿直的人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可白桃偏偏就是开成公布的态度,告诉他们,是借的,不是馈赠也不是设施。
反倒是让人愿意接受。
不过这一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本亮起来的目光很快就黯淡了下来。
“我时日无多,我这孩子还十分年幼,虽说是自小在这药铺长大,可是……”
白桃明白他的顾虑。“虽然我算不得一个医者,不过你的病我有五分的把握,若是你信得过我,那我可以试试。诊金就当做是我女儿的学费如何?”
这夫妇两人哪里还有不依的道理?
白桃对他们简直恩同再造。
“多谢恩人,多谢恩人,敢问恩人贵姓。”
“我姓白,这是我的女儿玉茹。不必多礼。”夫妇两人脸上带着浓浓的感激。“姓白,姓白的夫人,莫非是风味馆的白夫人?”
“你们知道我娘的名号?”
宋玉茹自豪的说道,一家人此时才觉得自己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来真的是白夫人,如果不是白夫人,我们临渝县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传说这位白夫人白手起家,以非常的手段迅速的崛起。
对她的评价有褒扬的,自然也就有贬低的。
褒扬的自然也就是那些内容,可是贬低的可就多了,包括什么妇道人家抛头露面什么的。
第471章说教
虽说大夏并没有明律规定女子不可抛头露面。
可是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女人就是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女人出去走动,女人跟别人来往就容易被人说闲话。可是人家白夫人就是有这样的手段。
她身边有着那么多忠诚她的人。也有推崇她的人。
其实白桃并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传遍了,还包括她那神秘的吃软饭的夫君以及她跟众多人的二三事。
有些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所谓的“风月”。
不过林大夫对白桃还是抱着十分崇敬的态度的,或许是因为学医的关系,林大夫的眼里就没有所谓的男女。
做的好与不好,有些事情,外人自然是看在眼里,就比如说这风味馆的吃食火爆。
可是始终没有涨价。
而白夫人善待下人,每每有乞丐到风味馆,都会把当天没有吃完的东西施舍出去,每个月都会施舍粥。
所以在风味馆的门口或是后门从来都是不到时候看不见任何的乞丐的。
因为这些乞丐也都是有感恩之心的人。
他们知道自己不讨喜,自己就是晦气的象征,做生意的人很忌讳有晦气的“东西”挡在门口,把财气给挡住了。所以乞丐们得了白桃的好处,从来都不会挡在风味馆的门口。
而就因为风味馆,这临渝县的乞丐的日子也过的极其的舒坦。
每日风味馆的人都会把东西送给他们吃。而每个月都会有粥和甜品。简直过得不要太滋润。
所以林大夫觉得,白夫人就是一个好人。他们林家世代行医,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林大夫虽然自认为自己没有那么高大上的情怀。
可是对于白桃的行为还是十分的赞扬的。
况且这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子。如今见了,林大夫只觉得这女子身上的气度绝对不是一般人有的。
当天白夫人离开的时候就吩咐了一定要把这碗水给喝下去。
林大夫半信半疑,可是自己就是大夫,他闻了闻,而他的儿子不放心,也拿过去闻了闻,不管怎么闻,那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碗水而已。
似乎还是从自家的茶碗里面倒出去的。
怎么人家白夫人就吩咐了一定要喝下去呢?
而且还指定了,必须是他喝下去,这究竟是什么道理?林大夫不懂,林夫人自然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林堂小子就更加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了。
不过如今的林堂可对白桃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爹,不管怎么说,都是咱家自家的水,既然白夫人说了,您就喝了,这多喝一点水对您的身体也是有益无害的。”
林大夫一听儿子这么说,觉得也有道理。
人家犯不着送上门来害自己。
所以他也没有再犹豫,就把水给喝了下去,这一碗水喝下去,却是感觉喉咙口甜甜的,舌头也甜甜的,原本这舌头发苦的感觉再也没有了。
身体暖洋洋的,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
就好像原本孱弱的身体一下子就有了力气似的。
“爹,您怎么了?”
林堂见林大夫没有说话,一脸呆呆愣愣的模样,顿时着急了,林夫人也是一脸的着急。
“没,没事,神了。堂儿,你快看看,咱们这壶水究竟是什么?”
“老爷,这就是普通的开水。咱们铺子里用来招待病人的,毕竟是病人,不能随意喝茶。”
林夫人解释说道。
的确,林大夫刚才尝了尝,也是水,带着一点甘甜,似乎是不相信似的,林大夫就亲自将那茶壶打开,里面果真是什么都没有。
而再倒上一碗水,喝了一口,却怎么也没有之前的味道了。难不成这位白夫人还能够变法术不成?
这一家人顿时就稀罕了。
这可是怎么回事?
却不说,这家人是怎么都想不明白了,白桃回去之后就立即命人找合适的药铺了,还真别说,这如今的临渝县,要想找个好的铺子真的不容易了。
好的铺子无一不是被外来的客商高价买走了。
而一些早早卖了铺子的商家这会儿却是不知道找谁哭去了,哪怕是不甘心也只能是认了。
谁知道临渝县这么一个小县城忽然之间就成了大城了呢,这铺子怎么能这么值钱了呢?
而那些没有卖了铺子的,就死死的抓住自己手里的铺子,反正不卖,自己做生意的什么,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最终白桃还是托了卫县令的关系,弄到了一处铺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