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那伙人竟然会流窜到他们这个小小的镇上来。
而且如果不是这个小丫头胆子大,她的儿子说不定很快就被卖到京城去了。
所以白桃起了几分恻隐之心,准备把这个小丫头给送回她爹娘身边去,哪怕是用些财力物力也是应该的。
自己的儿子白桃是清楚的,宋安康不笨,但是她到底只有五岁,虽然说两个五岁的小东西自己从人贩子手中跑出来还是让人觉得很意外。
但是毕竟这也是一个大团圆的结果,白桃不愿意去想那些不太好的事情。
所以白桃现在俨然是把这个精致的小丫头当做是自己儿子的恩人了。
“哼,我爹娶了后娘不要我了,所以我就自己出来玩。”
“真是可怜的孩子,不如咱们就收留她吧,毕竟要不是她,安安也找不到了。就当你多了个漂亮的闺女儿,我多了一个可爱的外孙女儿。”
周氏正好经过,听到这句话,忽然之间说道。
“真的可以让我留下来吗?”
宋玉茹的一双大眼睛陡然亮了起来。
第303章破大案
很快在当地破获了一件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团队就被传遍了,但是白家的儿子宋安康当时也被拐走的事情却很少人知道。
因为白家只是找了一会儿,孩子就回来了,大家也没有往这方面想。
但是这伙人既然把这桃源镇当成临时根据点,那么当地的孩子被拐卖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才发生。
据说有一个妇人跑到衙门大吵大闹,要官府还她的孩子,但是她的儿子是三年前被拐走的。
早就不知道卖哪里去了,还怎么找?而男娃子长得好看的多半也是卖到了京城的那些腌臜地方。
长相普通的则卖去做小厮,或是入宫的也不是没有。
已经找不回来了。
有人贩子招供,他们将桃源镇当做根据点已经有五年之久了,而在当地也发展了不少的人。
也就是说,挂卖这件事情,也有当地的人参与。
并且他们主要还是负责在农村把孩子抱出来,并且得到一些银子,这件事情让众人一片哗然。
当然宋安康找回来了,白家对于这些却不那么关心了。
不过人贩子该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有一件事情还是引起了白家众人的议论,那就是那伙人贩子几乎全部落网,所以对于他们的同伙也是毫不保留的一一指出来,竟然还有在甜水村的程家兄弟。
这程家兄弟两人给他们提供牛车支持。每次他们的人在乡下拐了孩子之后能够快速离开就是靠着程家的支持的。
程家一时之间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他们一家不得不搬离甜水村,可是附近的村子看到了衙门的告示,也不愿意收容他们。
加上官府的追捕,这一家子顿时就成了丧家之犬。
而那个寡妇先前跟程老头有首尾的,这会儿就恨不能把自己切成两段才好。
只可怜了洪氏,这程家人一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在这个时候哪里还顾得上洪氏。
这洪氏原本就是窑子里出来的,官兵来抓的时候,她就把自己的衣服给脱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赶她也不走。
现如今住在程家附近的人家,有条件的都搬家了。
另外造了新房子,没有条件的看到洪氏那简直就跟洪水猛兽似的,还特意叮嘱了自家的孩子不许靠近那程家,以免被拐走了。
在官府公布的名单之中,还有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冯建林。这下甜水村再次炸开了锅。
李氏和钱氏是死活都不相信自己的孙子,儿子会做这样的事情。
就有人气不过说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初到你们家来骗走那十两银子的?”
李氏和钱氏已经慌了,这要是给落实了,程家就是前车之鉴,他们一家子在甜水村可就过不下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钱氏不得不去找冯白荷想办法。
而冯白荷也已经请不到风味馆的人,心里生气,不过她还怀着孕,自然没人跟她说这些事情。
只可惜钱氏不是一个好母亲,至少不是一个就冯白荷而言的好母亲。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她随时都可以牺牲自己的女儿。
“荷儿,你一定要救救你二哥,你要是不救救他,他就死定了!”
钱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其实冯白荷看见钱氏这个样子特别烦,但是当着下人的面,现在的冯白荷也不是一个乡下的小丫头了。
她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梁家的姨娘了。
做姨娘也不能太不像样子,“他又怎么了?”
冯白荷强忍住心里的不耐烦,淡淡的说道。
说着又对身边伺候的丫鬟说道:“你们都下去,我娘好不容易来,给准备一点点心上来。”
冯白荷记得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她娘可是不那么心疼她的,家里有啥还好东西都轮不到她。
所以她能拿那么多银子回去也不过就是摆阔,若是说她心里有多么记挂着自己的亲爹亲娘还有爷奶那是不可能的。
这从每次钱氏过来,冯白荷都不让人招待她就能看出来。
其实冯白荷真金白银都拿出来了,这钱氏来,整点好吃的,让厨房做点吃食也不是什么事情,反正用的也是梁员外拨过来公中的银子,用不到她的私房。
可是她就是不愿意,不愿意让钱氏吃那么多好东西。
她一边想利用冯家人保住自己,另一方面也不想在冯家人身上投入什么,很显然在冯白荷看来,自己给了那么多银子已经足以报答冯家对她的养育之恩了。
况且她还帮忙找冯建林呢。
这会儿冯建林也知道底细了,就更好找了,但是这件事情却有点不好办了。
根据口供,冯建林如果参与了这些孩童的拐卖上,就等于是身上有了污点,就不能参加科举了。
这等于是碎了冯白荷的梦了。
而钱氏很显然没有想到那么深刻的问题。
“你二哥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他从小聪明,一直在读书,怎么可能会参与拐卖孩子呢?”
“你一定要帮帮你二哥啊!”
钱氏泪眼婆娑的说道。钱氏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她只有这个闺女儿现在还有点本事,只有她可以指望了。
钱氏对自己的这个女儿那也是足够了解的,“娘还是那句话,你现在可以看着你二哥不管,以后如果你有啥事情,我们也有心无力了。”
“行了行了,我啥时候说过不管了?”
冯白荷一听,脸色有些难看,可是却听进去了。
的确,她有想过不管,可是她娘这么一说,她的确是不能置身事外了,可是这件事情说到底还是要让梁员外想办法,她一个女人能有啥办法?
冯白荷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一定会跟老爷说的,你先回去等着。”
钱氏在这里,冯白荷看着就心烦。
“表姐,那风味馆的事情就这么算了?您怎么不跟我姑说一下?”钱秋草大着胆子说道。
冯白荷这才想到了这一茬,她原本以为梁员外出马,那肯定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可是这厨子的事情却迟迟都没有动静。
因此这段时间,她吃都吃不香,还因为风味馆屡屡关门,一点都吃不饱。
她吃的东西都是让钱秋草在外面来的,现在在这后院里,除了钱秋草,她谁都不相信。
第304章找到冯建林
晚上等梁员外过来的时候,冯白荷又照例伺候了他一次,把他给伺候的舒舒服服的,这才挺着大肚子娇滴滴的开口了。
“老爷怜惜奴家命苦,只可惜,奴家说到底只是一个乡下丫头罢了。”
梁员外这会儿被伺候的正舒服,也没有什么防备。
顺口就说道:“你是我未来儿子的生母,出身算个什么?”
冯白荷的眼睛就是一亮。不过梁员外接下来却不说话了,这梁员外虽然说有提拔冯白荷的意思,毕竟这是第二个怀上自己的孩子还平安无事的女人。
现在的梁员外格外的珍惜。
不过她倒是没有休妻的想法,他的原配江氏很好,这么多年操持家事,还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
虽说是没有生儿子,却也是无过错的,再加上当年年轻的时候夫妇两人的感情也是十分好的,是情投意合的组合在一起的。
所以他也不是什么背弃恩义的小人,自然是不可能休妻的,但是若是冯白荷真的能够生下儿子的话,那么她想要在梁家获得跟江氏差不多的地位,至少表面上还是可行的。
因此冯白荷虽然失望,可是却也没有说什么。
“我倒是知道一个方法,我娘家有个哥哥,是读书人。”
梁员外静静的听着,仿佛睡着了一般。冯白荷轻轻推了推他,就跟挠痒痒似的。
其实当初这丫头怀上孩子的时候,以梁员外的性子怎么可能不调查清楚她的底细?
或者说在人被送过来的时候,并且确定留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具体的底细。
梁府虽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是在桃源镇也算是有头有脸的,要纳个良妾,哪怕不是直接进府的,也绝对不会半点都不调查。
所以梁员外其实内心是清楚的。
这冯白荷家里是有个哥哥,是在读书的。只是考了五次,连童生试都没有过。
更别说是什么秀才举人公了。
不过就是一个笑话。
这时代,士农工商,做生意的商人有钱,可是却被看不起,可是这是国政决定的,商人们无力反驳。
但是对于一些屡试不中的酸儒,商人们其实内心里还是鄙视的。
就比如说冯建林这种连童生试都过不了的还读什么书?简直就是开玩笑。
不过梁员外也没有在自己的爱妾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屑来,这件事情当初冯白荷已经跟他说过。
当时只是为了找人,梁员外应允了,反正找个人也不会怎么样,以他在桃源镇的实力。
可是现在,这个便宜小舅子可是朝廷的钦犯啊!
不过梁员外十分聪明的没有吭声。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既然朝廷的告令都出来了,那咱们也不用找了,他能跑到哪里去?”
冯白荷一听,急了。
“老爷,我二哥是无辜的,我二哥从小就聪明,就是读书的,只是他这人太聪明,不肯踏踏实实的,不过他接触的都是那帮读书人,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情呢?”
到了这个时候,冯白荷也只能是使尽浑身解数说服梁员外了。
要不然以后她可就没指望了。
毕竟现在的冯白荷也逐渐意识到了娘家的重要性。
她大哥是不用想了,跟爹娘爷奶都闹僵了,哪里还能记得自己?
况且冯白荷还记得她那侄子可是因为她偷吃了馒头的缘故。这样的不堪的回忆让冯白荷根本就不想见到自己的大哥冯建森和嫂子林氏。
而二叔一家,就更加靠不住了。
冯白荷内心还是心虚的,她被钱氏给教育扭曲了,可是内心也知道,二叔一家并没有什么不对。
可是很多事情,她们对二叔一家的伤害已经造成了,她不相信她们会成为自己的靠山。
所以她就只能豁出去帮助二哥了。
“老爷,将来我不过就是您的一个妾侍,若是咱们这是一个儿子,您难道就不怕他没有外家的帮助吗?”
“不是妾侍小肚鸡肠,夫人是个好的,可是咱们儿子若是心里觉得自己生母给他丢脸了……”
冯白荷的声音越来越低。
“这……”
梁员外最在乎的就是儿子,不得不说,冯白荷这是抓住了他的软肋了。
“这件事情,若是他当真是无辜的话,我倒是可以跟县令大人说一说情,把那名字从名单上面撤去。”
梁员外皱了皱眉头说道,其实说到说情,不过就是使些银子罢了。
若是银子送的进去,自然是好办,若是连银子都送不进去,那就不好办了。
临渝县距离京城不远,因此这县令能到这里来当官,若非是家里使了关系,就是原本这家里就不错的,不会是一个软硬不吃的顽固之人。
所以梁员外内心也有些思量。
次日就看见官府贴了告示,把冯建林的名字给去除了。
而冯建林也找到了,几日之后就回了家,钱氏看见儿子回来,哭的简直就跟泪人似的。
李氏也差不多,只是这冯建林却有一些混混噩噩的。
休息了几日之后,竟然一反常态,开始了认真的读书。
冯家人都知道冯建林素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