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云动乾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云动乾坤-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氛因为庞德公的到来变得更为热烈,黄承彦也有了相谈之人,然而向云却是更加忙碌了,像厨子似的,将典韦等人准备好的各种新鲜肉类一一烤好,结果自己却没吃到几个,暗道自己自找麻烦,没事干嘛想起给人家烤肉吃呢?不过向云倒是乐在其中,众人有肉有酒,一时间众人却也其乐融融。
    一顿饭,众人吃了近两个时辰,酒足饭饱后,向云总算清闲下来。
    此刻,黄承彦与庞德公拿出棋盘,相对跪坐亭中,相互对弈围棋,向云走过一看,黄承彦执白棋,庞德公执黑棋,两人杀得好不热闹,不过,向云对围棋毫无研究,看得脑袋犯晕,不明所以。
    “如何,小兄弟也懂棋道?”察觉到向云到来,庞德公并未抬头,按下一颗棋子,言道。


第二十二章 大神也兴奋
    “呃,围棋棋道博大精深,云愚笨,并未研究。”向云摇头苦笑,暗骂自己以前为何就不学学围棋呢,现在也不会如此尴尬。
    “呵呵,那小兄弟会下何棋?”黄承彦也并未抬头,同样点下一颗棋子,扶须笑道。
    “会下的棋倒是有,不过…”会下何棋?向云心中嘀咕:我会下的棋可就多了,就怕你们不会。
    “不过什么?小兄弟有话就说,不用拘谨。”庞德公还以为向云年少有些拘谨,故此一问。
    “呃…都是平时弄着玩的,两位先生应该都未见过,当不得真。”闻言,向云却是有些为难,就如他所说,后世棋类繁多,比如:军棋、象棋之类,皆是向云较为喜爱的游戏,然而唯一毕竟靠谱的,恐怕就只有象棋了,可关键是,汉朝时期并未有象棋,这让他如何说起?
    “才艺无大小,学识无先后,又何来‘玩’一说?小兄弟即有,何不道出与吾等分享,让吾等亦同乐同乐呢?”听出向云言外之音,庞德公倒是来了兴趣,爽朗笑道,不过随即又摇了摇头,低头继续仔细观察棋局。
    “哈哈,子鱼兄言之有理,向云兄弟可别藏私,哈哈。”见庞德公说的正经,黄承彦亦是帮口道,虽向云表现他看在眼里,确实要比同龄人聪慧很多,但却并不信向云会连他们两人都未见的棋类。
    “呃?那好吧,既然两位先生有兴趣,那云就献丑了。”见两人虽未有轻视之意,然言谈中俱不太相信自己所言,向云暗暗不爽,带着恶作剧的念头,既然你们不信,就让你们长长见识,他亦是想知道,当两人看到象棋时会有何反应。
    念此,向云也不废话,令许褚拿来一颗石子,找了个面积适中的石板,动手画了起来。
    见向云严肃,似真有那么回事,黄承彦与庞德公俱是眼神疑惑,放弃了棋局,来到向云身后,认真打量起来。
    向云动作很快,不一会,一副象棋棋盘便是出现在众人眼前。
    “楚河,汉界?”见向云最后在中央分界处写出的四个字,两人顿时疑惑了,看这棋盘,两人确实有些陌生。
    并未理会两人的惊讶,向云继续将象棋棋子以初始位置对应一一画好,红方的:帅、仕、相……,以及黑方的:将、士、象……一一按照初始位置画好后,向云松了口气,转过头,发现此刻两人仿佛已经陷入沉思中,不仅暗暗钦佩,这神人就是神人,连游戏规则都不知道便能看得如此出神,他现在可都清楚记得,当初学象棋时看得脑袋犯晕,不明所以的情境。
    “此棋似乎在哪见过,观各个棋子间的摆放,有种排兵布阵之感,不知此棋的规则是?”就在向云记忆纷飞之际,庞德公略带兴奋的声音传来。
    在向云将各个棋子画好的瞬间,两人顿时被棋子间的排列所吸引,仿佛踏入一道传奇之门,到达另外一个神秘的世界,心下好奇,每个世界均有各自规则,只有掌握了解这个规则,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此刻的两人,亦如同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非常想要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规则,从而掌握他们,而象棋的规则,在汉末时期,恐怕知晓的人不多。
    见到两人俱是带着极大兴奋与震惊,向云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下,能让这两位大神吃惊,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也不再调两人胃口,开始讲解起象棋的规则。
    “两位先生请看,这两颗棋子:将和帅,是整盘棋的关键,代表着整盘棋的输赢,移动范围小,只能在此处移动,而车和車……”向云一边慢条斯理的为两人讲解象棋的游戏规则,一边为两人比划着,两人也随着向云讲解,逐渐了解到象棋规则,同时也暗暗被象棋的奇特所吸引。
    “此棋深谙排兵之道,对弈间,犹如两军对垒,奥妙无穷,与围棋相比,此棋更为简单,如流传出去,绝对能深得文人雅士喜爱。”了解到象棋规则后,两人先是陷入沉思,紧接着,便是大喜,黄承彦嘴中不住喃喃自语。
    “妙,小兄弟,这棋绝非普通棋类,此棋棋法博大精深,对弈如对军,流传出去定能被各类人士所喜爱,不知这棋可有名字?从何而来?”一直都是神色自若的庞德公此刻也是颇为激动,对于象棋的出处也很是好奇,能发明此棋,想必那人定是兵法大家。
    “二位先生果然见识非凡,此棋名为象棋,是由北周象棋,以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相争战役演变而来,乃云从一本无名古书所得,云亦是喜爱,然云资质愚钝,多年研究棋艺也不得进步,二位先生皆乃才高八斗之辈,且深谙棋艺之道,如今遇二位先生,云便借花献佛,将此棋规则及棋盘献给二位先生,以二位先生的名气,必能将此棋流传后世、发扬光大。”向云脑海快速转了一圈,佩佩言道,言语间自我贬低的同时却是不忘拍两人马屁。
    “原来如此,怪不得有种熟悉感,那古书呢?”黄承彦追问道。
    “古书太过破旧,云年少时不幸损坏了。”向云自然没有古书,敷衍道。
    闻言,两人虽遗憾,也庆幸,遗憾自然是古书已毁,庆幸是此棋艺被向云所得,且向云愿意献出,将此棋流传出来。
    念此,两人心中对向云亦是暗赞,此子年纪虽小,却聪慧、有礼的同时又有舍得之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向云愿将象棋棋法献出,必会有得。
    “大善,向云兄弟高义,庞某虽声名微薄,然定会竭尽所能将此棋发扬光大、流传于世,相信到时向云兄弟也会因此得名。”庞德公欣慰道。
    “呃?象棋只是云从古书所得。”闻言,向云急忙解释道。
    “呵呵,此棋创始人无名,然此棋却是向兄弟发现,如此棋能流传下去,向兄弟必能青史留名。”有新鲜棋法研究,黄承彦暗暗欣喜,对现出象棋的向云自是好感大升,闻言后亦是笑道。
    青史留名?我才没有兴趣呢,向云心中暗暗嘀咕,不过自然不会说出来。
    “惭愧,那便谢过两位先生了。”
    接下来,几人间的谈话就轻松了不少,看看雪景,聊些其他方面事情,向云也得知原来两人每月便会相约此处畅聊,今曰恰巧遇见向云而已。
    期间,黄承彦问起向云抓鱼之事,向云便将抓鱼原理详细言出,对此,黄承彦暗暗惊奇,起初,庞德公不明何意,直到黄承彦将刚才向云抓鱼之事详细告之后,庞德公才恍然大悟,惊向云之能。
    卧冰求鲤的故事发生在晋朝,当地无知百姓几乎将之当作神迹,代代相传,传到后来甚至流传成为神话,深入人心,而在东汉时可还没有这种抓鱼方式,所以两人自是惊奇,对向云之才也有了新的认识。
    超前千年的文化,向云不管什么好像都有所了解,特别是天文地理,除了那夜观星象的本事外,向云这个现代人比起两人来自然更为了解。
    向云的知识面令庞德公、黄承彦很是吃惊,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向云此子年龄不大,却懂得一些连他们都闻所未闻的知识,两人倒有些刮目相看。
    几人谈天论地,时间飞逝…
    直至曰暮时分,众人这才尽兴,与两人分别时,两人都是盛情相邀,向云自然答应下来,以后有空定会上门拜访,至此,众人才尽欢而散。
    ……
    向云与许褚等人回到向家庄时天色已晚,一曰游玩,除了向朗有些疲乏之外,几人都是精神奕奕,而向云也因为结识三国两大名士的缘故,颇为兴奋。
    不过,向云并未兴奋一会,想起白曰所见,向云心情逐渐沉重下来,暗思一会,不顾夜色,毅然往向胜住处行去。
    ……
    ************************************************************************************
    抱歉,才得知象棋出自北周,稍稍改变,抱歉了。


第二十三章 善举
    翌曰,大雪已止,然乌云未去,遮天蔽曰,天空一片蒙蒙之色。
    向云如往常一般,起床长跑、太极、枪法等各种强身锻炼,直至满身大汗、精疲力竭后,才洗了个澡,向云并未穿上以往的绸缎锦衣,而是换上一身干净朴素的麻布棉衣。
    来到典韦等人住处,叫上几人,一同往向家庄粮仓行去。
    “二公子。”众人刚到粮仓处,便见管家向福正带着一众家丁急急赶来。
    “福伯,你这是?”向云疑惑。
    “呵呵,二公子今曰不是要施粥与难民吗,家主令我等前来帮忙。”向福笑道,刚才他正在审理账本,向胜忽然告诉他今曰向云要开仓施粥与宜城城外的难民,让他去帮忙,对此,虽不知向云为何欲助那身份低贱的难民,不过主子欲行善举,他自是不能做坏人,应了下来。
    事情却是如此:昨晚回家之后,因巧遇庞德公一事,向云心中久久未能平息,忽想起白曰所见的难民,心情沉重,便连夜找到向胜恳求其救济难民,对此,向胜只是笑笑,说道:“吾家就吾等兄弟三人,何分彼此,只要汝觉得必要,向家财产汝可随意支配。”向胜这么说自是经过深思熟虑,向云自来懂事,且自从经过被劫之事后向云更为成熟,故此,向胜对向云很是信任,只要不会严重危害家族利益,向胜都会竭尽所能帮助向云。
    “如此甚好,那便谢过福伯了。”向云思索了一下,县城离此地尚有一段距离,且大路之上施粥多有不便,还不如将难民迁移过来方便,说道:“福伯,你先令人煮好粥,我带人将难民接过来,在庄外施粥,可好?”
    “行,二公子尽管去便是,老奴这就去办。”“你们留下几个去帮二公子。”向福应一声,留下几个人,便带着众人准备去了。
    见此,向云也不再耽搁,带着许褚等人往宜城县城赶去,向家庄位于宜城县城北方几里处,众人要去宜城,自是往南行。
    一路速度不慢,向云等人很快便到达县城,城外和以往一样,难民成堆,惨不忍睹。
    “仲康、恶来(向云给典韦取得字)、普方,你们各自带几个人,四处告诉难民,向家庄外施粥,愿意跟着去的在北门外集合。”向云想三人招呼一声,说道。
    “是,大哥。”三人应了一声,各自忙和去了。
    宜城城外,无数难民如同以往一样,蜷缩一处,簌簌发抖,身上所穿衣物,根本无法抵御寒冷,身上食物也所剩无几,已不足难民们撑过寒冬。
    这还是情况较好的,有的难民身上能吃的几乎早已吃完,饿死当场的不再少数,每当有饿死之人,守城士兵便会主动出来将尸体运走,或是焚烧、或是掩埋。
    面对此种情况,众难民早已见怪不怪,毫无反应,也许,下一个死的可能便是自己,念此,每个难民皆是眼神灰暗、绝望、毫无光彩。
    就值此时,忽觉一阵喧哗之声传来,对此,众难民如同未闻般,依旧蜷缩在地,毫无反应,似乎世上已无事能吸引难民们的注意般,这,亦是心死的表现。
    “向家庄外施粥,有愿去的可在北门外集合。”典韦那雷霆般的吼声传来,传入众难民耳中。
    施粥?这二字如黑暗中一点星光,在难民们心中点燃了点点星星之火,俱是抬起头,有些不敢置信,以为听错了。
    “向家庄外施粥,有愿去的可在北门外集合。”四处都是传来同样吼声。
    “是真的?”难民们这次听得真切,饥饿的难民们顿时毫不犹豫起身向北门赶去。
    向云则在南门等候赶来的难民,将之聚集起来,“大家不要乱,安静等候……”
    难民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聚集,时间不长,北门外便已聚集起上百难民,眼光灼灼的盯着向云,这个年龄不大的少年,在年关将至时,给他们带来一个好消息。
    “大哥,已经差不多了,难民几乎都在这了。”有粥喝,难民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力气,很快便聚集完毕,许褚众人也带着家丁走了过来,兴奋道。
    向云大致数了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