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2章 优势劣势
 正文 第32章 优势劣势    
    第32章 优势劣势
    “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吧,各位有什么看法也可以随时补充。”我整理下思路道,“先来说说第一象优象。我朝已历经数百年之久,民心所向,即便如北方之汉民,先被金人奴役,后又被蒙古所拘禁,尽管许多地方已经长达一百多年,但其心却是始终向着我朝,希望我朝将士能够早rì光复中原,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这是其一。”
    说到这里,我突然心中一酸,想起那何去尘母亲的遗言,“有机会的话告诉皇上,说北方的汉人想念皇上,一直盼望着皇上能够去解救他们啊。”
    我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其二,我朝农商之业虽然下滑,却仍然不是那蒙古所能比拟的。蒙古除了畜牧业外,其它行业基本上都是空缺,蒙古国建国不过短短数十年,其土地大都是从我朝,金国,西夏等掠夺而来的,这些地区虽然面积很大,但都不是农商发达之地,而且还需要时间来重新规划治理,自然不会马上就有丰富的产出。任何的战争都是需要金银支持的,特别是持久战。随着蒙古的军队rì渐庞大,其所耗费的军粮器械也会随之增加,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时就能看出我朝的历史沉淀了。其三,我朝的人口还是要多于蒙古,截至景定五年十一月低,我朝共计五百六十九万六千九百八十九户,一千三百二万六千五百三十二人。这点与其二有相似之处,毕竟打仗是要靠人的。其四,我朝有长江淮河天堑,且水军相对战力强大,虽然刘整那厮卖国投敌,但一时半会蒙古的水军还会弱于我朝。水军的强大,保证了我朝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其五,虽然我朝jiān臣庸臣不少,但更多的是忠贞志士,就如祥甫你,宋瑞,君实等,说到军队战斗力问题,祥甫,你长期在前线和蒙古人作战,当是最有发言权的了,那蒙古铁骑就真的能够所向披靡吗?我看也不尽然吧,这点我们放到第二象再说,还有一点,那蒙古忽必烈刚刚击败其弟阿里不哥,国力消耗甚大,此时也无力南侵,这便给了我们时间,而且其西方的四大汗国也并不承认忽必烈的帝位。”
    当然,我作为穿越者是最大的优势,不过自是不能说出。
    陆秀夫补充道:“还有第六点,那就是公子之英明神武。”
    我笑道:“君实也学会拍马屁了。”
    文天祥也道:“公子,这是事实,若非公子英明,我等也无信心中兴我朝了,所以这不是第六点,而应该是第一点。”
    自古以来,这马屁是千拍万拍都不会穿的,我也就坦然地享用了。
    我看见李庭芝还是有些放不开,便道:“祥甫,有何想法你尽管畅所yù言。”
    “臣知道,公子所言已十分全面。”
    “非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只有集思广益才不会自以为是,祥甫千万别有所保留,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可以弥补修正正确看法中的漏洞。”
    “是,公子。”
    我点点头又道:“下面我们来谈谈这劣象。”
    “公子喝点茶再说吧。”旁边的小七见我说过不停,递过茶杯道。
    我喝了一大口茶,润了润嗓子道:“这劣象我想主要是两点吧,第一,在军事上,蒙古国忽必烈击败了阿里不哥,士气鼎盛。在野战中,蒙古铁骑的战斗力自然是要大于我军,由于我朝缺少战马,大都是步兵,在相同人数上我军暂且不是其敌,我朝即便能买到无数战马,其马上能力也不如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点我认为是我军普遍缺乏一种军魂,没有蒙古铁骑那种一往无前的战斗jīng神,常年的防御战使得我朝官兵越来越依赖坚固的城池,强大的器械,而忽视了本身的能力。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而我军正是缺乏这种无敌的勇气,这造成了我朝军队的战斗力相对蒙古为弱。第二,乃是我朝的政治体制。我朝立国数百年,历史悠远,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许多正确思想的走形,造成了官僚体系的庞大,办事效率拖拉,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有好的政策,但因执行者的无能或者yīn奉阳违,最后变得神形不似。更为恶劣者,**成风,贪污腐化,拉帮结派,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不在其中者,就受到打击,这就使朝中乌烟瘴气,数年前,刘整投敌便是一个很好例子。此风漫延至民间,导致官不似官,吏不似吏,最终形成民也不民,这就叫做世风rì下,道德沦丧。而蒙古人一向行事简洁,从上到下都没有那么多扯皮的事情,一旦令下,立刻执行,其效率远远高于我朝。”
    “公子高见,能够全面分析问题,不似我等只能看出其中数点,始终形不成面。”文天祥赞叹道。
    “呵呵,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说说这第三象,我们的机会在哪里?都说说看吧。”
    文天祥毕竟xìng格爽直些,先道:“公子,根据以上优象,劣象的分析,我认为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了。从我方两点劣势处着手,首先要使政治清明,这样才能做到岳元帅之言,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已。然我朝自先帝年间jiān相史弥远当道起,朝纲不举,毒瘤已深,嫉贤妒能,始终没能出现新气象,这点非得下重药不可,只是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想必公子已有良策。至于这军队建设,我想李大人应该更有发言权,李大人,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笑道:“宋瑞,你倒是很会踢皮球啊,转眼就将问题丢给了我和祥甫。”
    “公子,什么叫踢皮球?”
    “哦,就是踢蹴鞠 。”
    李庭芝想了想道:“公子之言极为jīng辟,我军缺少的正是军魂,但不知公子之意该如何赋予我军之魂呢?”
    我道:“这军队建设嘛,首先注重的思想建设,其次是能力建设。思想建设指的是,要让官兵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能力建设就是让官兵知道该怎么打仗。祥甫,你的扬州兵里不是新增加了流民吗?”
    “是啊,公子。”
    “这些流民之所以愿意当兵,一是为了吃饭,肚子饿,得吃饱饭吧,二是为了报仇,他们的家乡被蒙古人撕毁,亲人被杀,被奴役,得报仇吧,是这样吗?”
    李庭芝想了想道:“正是如此。”
    “为吃饭而当兵打仗,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为报仇而上阵,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思想情结。为将者就该根据士兵的情形放大这些原因,让其明白他们当兵打仗的原因,从基本点一步步放大,最后让士兵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这就是我说的思想建设。”
    “这?”李庭芝又陷入沉思中。

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正文 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现代军队中都十分重视思想建设,只是在这个时代却还是一片空白,仅有一些朴素的雏形观,即便是许多兵法大家,也是只知其然,而没有去详加分析整理,所以没有形成理论。
    李庭芝也算得上名将,但是在这方面却也从未认真思考过。
    “祥甫,比如你招收的流民士卒,他们首先要求的是吃饱饭,那你可以从他们为何会没有饭吃谈起,接着谈到为何会流落到扬州,他们自然会说,家乡被蒙古人占领,失去了土地家园。那你就可以继续引导他们,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庭芝打断我道:“公子,我有些明白了,公子的意思是不是逐步引导这些流民对于侵略他们家乡的蒙古人产生仇恨,这样在战争中才会义无反顾地投入杀敌之中。”
    我点头赞道:“祥甫果真是名将,一点即通,我们的士卒大都十分淳朴,就如一块璞玉,需要大师来进行雕琢,你怎么引导你的部队,你的部队就会走向那里,从最基本处着手,最后一步步将他们引导至为国为民的境地中。至于怎么打仗,祥甫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也就不多说了,对了,君实,回去后你将那本《武经总要》印刷出一百本,给祥甫一本。”
    “好的,公子。”
    “全本的《武经总要》吗?”李庭芝急道。
    “正是,我已经看过。”陆秀夫答道
    “祥甫莫急,等印刷好自然会给你。下面我们再回到这第三象上,正如宋瑞前面所言,在大家明白当今我朝的优劣势之后,自然就会认为应当扬长避短。我们原本存在的优势需要继续发扬光大,而短处则需彻底避免,首先就是整治朝纲,再就是整治军队,一旦我方的劣势转为优势时,蒙古也就不可怕了。一个王朝的兴盛自有兴盛的道理,衰败也有衰败的原因,根本是在于自身的内因。蒙古只是个外因,尽管其越来越强大,但决定胜败的终究是内因而不是那外因。还有几年的时间,我们的机会也就在这几年中,只要我们能够彻底避免我们的劣势,就会有机会出现了。只是,只是我们要改变的这两点何其艰难啊,祥甫,我需要你的鼎立支持啊。”
    我突然双眼直视着李庭芝。
    李庭芝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这话的意思。是跟随皇权,还是相权?李庭芝躲开我的目光,眼睛里闪过复杂的神sè。
    旁边的陆秀夫似乎有些着急道:“大人,以天下为重,为我大宋之崛起。”
    “公子,我。。。。。。”
    “祥甫先不必答复,等我先将第四象说完。第四象和第三象是相辅相成的,这四象法一环扣一环,从第一第二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机会,同样也能看出我们的风险,一是来自我朝内部,一是来自蒙古,如果不在两三年内改变现状,我们就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最多三年,蒙古忽必烈一旦缓过劲来,必定会南侵,而且是不胜不休,所以对于我朝而言,机会与风险并存,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否则为大宋之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让后人耻笑了。”
    李庭芝听完后说道:“公子,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公子认为蒙古人三年左右必会南侵,那以公子之见,他们会从哪里选择突破?”
    “如果我是蒙古人,自然会选择从襄阳一带发起进攻,只要突破襄樊防线,便是一马平川,东可进军临安,南可直下广东西,以蒙古铁骑的野战能力和速度,我朝必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公子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李庭芝接着问道。
    “这场宋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点祥甫不会否认吧。从双方军力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会经过三个阶段,在战争初期,首先是蒙古主攻,我朝主守的局面,我朝依托城池,江水,只需守住各大防线,就能够将战争拖入第二阶段,也即是会进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会显得十分突出,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我朝大举反攻的阶段了,此时也就是该我王师北伐,定中原,平天下,一雪靖康之耻的时候了。”
    李庭芝稍加思索,似乎在消化我这番话,片刻后又道:“公子,那你如何看待这忠臣jiān臣?”
    我知道这李庭芝是想了解我对于贾似道的看法。
    “自古以来,忠臣,jiān臣都是和帝王相连的,祥甫,我来问你,秦桧在唐太宗手下还会成为千古jiān相吗?魏征在宋高宗麾下还能成为千古名相吗?”
    李庭芝一愣,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没想到我会如此反问,迟疑片刻后才道:“我认为不会。”
    “呵呵,就是如此。”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是第一次听我评论忠jiān,同样愣到,反倒是袁棘表情自然,似乎对于我的言论理解甚透。
    李庭芝猛地喝了一口茶,突然离座跪倒在地,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请陛下恕臣之罪,臣李庭芝定当不负陛下厚爱,为我大宋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祥甫快快起身,无须如此。”
    我知道此刻李庭芝已经抛开心结,从此会一心为我办事了,我也是长长地舒展了一口气。
    李庭芝的前面两个问题是在考验我的能力,尽管四象之说已经让其佩服,但那都是我的说辞,可以说只是泛泛之谈,而对于其突然提出的两个军事问题,可不是谁能事先准备就绪的。
    最后一个问题显出了我的气魄和容量,暗示李庭芝,正是帝王的问题才造成了所谓的jiān臣。
    李庭芝起来后,心情大好,心中之石已落,笑道:“公子的军事见解果真高明,已经超出常人之见识,对于rì后的战争,我也曾经仔细考量过,却远不及公子之jīng辟独到,祥甫服也。至于忠jiān之说,公子之见更是前无古人,作为帝王,能有如此能耐,是臣之幸,也是我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