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贵妃-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事我可以作主的,我现在就通知内侍监袁思艺,支领一笔钱和银两,由你具领了去分!”
  “贵妃,这事要再考虑!”玉真公主说,“平白分赐钱银,岂不暗示宫中要出事了?不能做!”
  杨贵妃愕然,叹息着再说:
  “我去着人领出,放在我处,如仙媛,你去告诉她们,安心,皇上总不会不照顾宫中的人!”
  如仙媛应着,再请求贵妃有闲时巡视一次,接着,她告退。玉真公主感慨地说;
  “如仙也有了老态,我初见她时,她是少女——对了,贵妃娘娘,宫中该有许多事,你也得管管啊!一旦要走的话,每人都得发些钱银,宫中人,值钱的东西可能不少,现钱却一定不会多的,此其一;还有,一旦要出,车辆也得要有,玉环,你不能再不动呀!”
  “我实在不会管事,要命——玉真公主,你是不是能留在宫中帮忙?”
  “不行,一来公主依例不得管妃嫔的事,再者,我连公主的封号都纳还了,如今,我真正身分是持盈法师!”玉真公主稍顿,又说:“你去领一大笔钱财出来,命内侍监悄悄放在你处,最好,分存在大明宫和太极宫,随时可以分发,但要做得机密些!”
  杨贵妃点点头,命人去传内侍监,接着,她又命张韬光私下去查看各宫的车辆。
  当玉真公主走后,谢阿蛮立刻相告:
  “恒王这人也不大有心肝,他对国家事一些不关心,还讲风凉话。我知道,他们中人,有些鬼——可能是太子在用计,迫皇帝出城去打仗,太子在城里监国当政!”
  杨贵妃低喟着以手势制止谢阿蛮随说:
  “不要议论了,看今天的情形,外面一定很多事,她们全到我这儿来——对了,你再去问问,有什么特别讯息?”
  “到什么地方去问呢?”她问,那是她已明白贵妃要求她去问,不会是官方的消息。
  “你自己捉摸着,只是打听,自己不可多说!”
  谢阿蛮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任务而走了,杨贵妃独自发怔,又牵挂着皇帝,她问内侍——皇帝在勤政楼,午睡了半个时辰,便不断接见皇子、大臣。
  她思索着,再挨了半个时辰,内侍监袁思艺来到,告以有两车的钱和金银先运到,其余的将分批运,杨贵妃做了指点,便乘步辇向勤政务本楼去。
  天色已向晚了,勤政楼前,内常侍王洛卿迎着贵妃,告以宰相正在里面和皇帝议事。她不急于入内,问王洛卿在外面听到些什么?
  经常行走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常侍王洛卿,听到的很多,但他不敢随便向贵妃说,只选了兵讯相告:
  “今日听说,潼关外面的败兵,到了河北岸,传言败兵大掠富平境内!”
  “败兵掠富平?”杨贵妃吃惊着,“敌军呢?”
  “敌军的动态不明,大约没有行动吧!不过,也有传说,谓安禄山可能另派大军自河北岸推进,攻取富平,切断长安西北的道路!”王洛卿似乎有恐惧状,“倘若富平被安禄山占了去,那就不得了,我们要去巴蜀,难了!”
  “我们在渭北有兵……”杨贵妃其实是不清楚的,说了一半就停口。
  “渭北的情形不明,我只听到传说,已告知了高公公,真相如何,就不晓得了!”
  杨贵妃不再问了,她上楼,直入内室,皇帝和宰相杨国忠及京兆尹魏方进在议事。贵妃制止了他们行礼,在皇帝身边坐下。不久,魏方进奉命匆匆辞出,赴中书省传达几项特别的命令。
  杨贵妃在魏方进走后才提出河北及渭北的情形相问。
  “有谣言说安禄山别部自河北向渭水,没有根据,富平、奉先,都有消息,虽然乱,但未见敌踪!”杨国忠回答,随着又说:“今天一早,长安城就多有谣言,后来,谣言越传越多!”
  “陛下,决定了西狩的日期吗?”杨贵妃问皇帝。
  “还没有,明天再看一天,要走,可也不容易!”李隆基合上眼皮再向宰相说:“你也回中书吧,晚上如有事,随时再进来!”
  于是,疲惫的皇帝偕杨贵妃同返飞霜殿,贵妃虽然看得出皇帝的倦怠,但是,事势急迫,她也不能不将自己所知的事奏闻。李隆基强自集中了精神倾听,对杨贵妃分赐宫人银钱的事表示嘉许,接着,他说:
  “今夜已来不及做了,明早,你早些起来,把钱财分好,多赐与一些罢!至于其他的事,你斟酎着办理,马和牛,可以拉车的,都集中起来,命各宫自行准备,哦,你交托如仙做就是,总之,尽明日一日办妥!”
  “三郎,今天传说纷纷,似乎很凶险!”
  “其实是没有那样紧张,今天和昨天,形势不曾变,但是,从华阴、富平那边多有人逃入长安,谣言多了,内里又有人煽火,使大伙不安。”
  “我们西狩——”
  “明天早朝再作决定,我在想一个办法,在我们走后,如何维持长安不乱。安禄山的兵的确还在潼关整理,据我估计,十天之内,他们不致大举西进,但如我一走,长安乱了,他们就立刻会来!”皇帝沉吟着,有哀切状,“玉环,我直到如今,还找不到一个留镇长安而可以维持不乱的人,唉!如不乱,长安城兵虽少,也可撑十天八天!”
  “宰相留镇呢?”杨贵妃问。
  “国忠不行,威望不够,力亦不足,他只能随我西行,在巴蜀,他会有用处——留守长安,需要一个位高名重,又镇得住内部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找!”
  杨贵妃想到太子,但她有顾虑而未曾提出。
  晚饭后,杨贵妃使皇帝服药早睡,她开始做事了——这是她入宫以来初一次正式处事。
  高力士和袁思艺相助安排明早进行的各事,由于高力士还要到北门禁区看军队,袁思艺要巡视各门户,他们匆匆地走了。
  杨贵妃独自在飞霜殿外纳凉——
  于是,谢阿蛮来了,她和静子及文郁一起到来,告诉贵妃,今天下午,长安城中已有人逃难,而且很乱。
  她没有深入询问,望着未圆的月亮发怔。
  今天是六月十一日,夏夜澄澈,缺了不足三分之一的月亮,白而明亮。有风,吹动着茂盛的树枝,摇曳轻盈,黄昏时很热,但此时的夜风,却带些秋意的薄凉。
  贵妃在廊间漫步,谢阿蛮又细告东宫的情形——东宫的内侍李静忠,分领一百飞龙兵,还有二百名羽林军兵士守东宫苑,此外,东宫也有本身宿卫,还有皇太孙广平王征了一批军——杨贵妃只是听,她愁深如海。
  六月十一日长安的谣言以及人心浮动,在十二日黎明时就有了明显的反映。
  皇帝在视朝之前,先在勤政务本楼处理一些事,高力士首先来告,兴庆大殿,情形有异,官员只只来了少数人。接着,夜宿在中书省的宰相杨国忠匆匆赶来,奏告皇帝,今日上朝的官员,不足百分之二十,朝士们已来的,在私议,也有来了就走的。
  皇帝哦了一声,怆然问:
  “太子来了没有?”
  “太子殿下刚到,值宿省中的恒王殿下,正出接太子,臣请将今日朝会改在勤政务本殿进行——”杨国忠努力自静,继续说:“兴庆殿太大,不成班行!”
  皇帝想了一下,说好,等杨国忠匆匆而去后,他转向高力士说:
  “照昨天所议的进行,争取时间!”
  于是,高力士也走了。
  中使内常侍王洛卿和曹仙二人,在勤政殿布置着。
  不久,入朝的官员自兴庆殿步行至勤政务本殿,皇帝先召太子,把一些人事上的决定相告,随后,皇帝说:
  “今日,我只能宣布出师亲征,我将驻军新丰,长安皇都,军事由留守将军负责,日常政务,由你处理,太子监国之诏早已颁下,不必再行文了!”
  太子只是唯唯而应,他根本不相信父亲的话。
  接着,勤政务本殿的朝会开始了,大唐皇帝声言自己率师亲征,他扬言勤王兵旦夕可至,随后,他亲自宣布了特殊的人事任命,擢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升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命边令诚为西京留守将军,掌宫闱管钥;颖王以剑南节度大使,出阁赴任。再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天子四军,准备随时随驾亲征。
  此外,又派几位官员,并由金吾军中调出数名郎将级的人,分别统御万年、长安两县所募的新兵。
  最后,皇帝新由河东地区调回任国子监的李麟入值。
  没有人提任何问题,重要的朝会在默默中散了。
  不久,杨贵妃已办妥了她的事,赶到勤政楼,女官静子先行,很快转来报告杨贵妃:寿王等人在。她想想,终于走入翼屋回避。
  又不久,太子入觐,很快地就辞出,皇帝已知道贵妃在,他走到翼屋,向贵妃说:
  “玉环,你准备着,午后,我们移居大明宫!”皇帝只说了一句话,又匆匆地走了。
  这是一个特出的日子。
  午后,杨贵妃并未赴大明宫,皇帝也仍在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要办的事太多,他根本走不开。至于杨贵妃依然留着,是高力士通知她的。
  高力士选了十六名精干的内侍,供贵妃调遣。
  兴庆宫内,上午起就悄悄地在搬移一些物件,车辆载着宫中的财货,由夹城的秘道运出去。
  午后不久,杨贵妃再到勤政楼见皇帝。
  杨国忠颓败地坐着,太仆卿、太府卿、少府监、左右监门将军则在议事,分别书写,皇帝倾听,偶然会有指点,杨贵妃进入时,这一项议事已到了尾声,不过,她也能从最后几句话得知,兴庆宫本身也戒严了,不许出入,而这些人所商量的是如何在逃奔时搬运财货。
  杨贵妃默坐着,等到这些人辞出后,皇帝才向她说:
  “玉环,决定明天一早西行入蜀!”
  贵妃看了杨国忠一眼,垂下头低应。
  宰相杨国忠徐徐地起身说:
  “陛下,臣请于今夜宵禁前通知诸王、公主、王公及郡主——有关官员!”
  “不!”皇帝冷峻地说,“除直系诸王在入苑坊及有职司者外,其余诸人不能在今夜通知,明早,我们出发时再行通知!”
  “陛下——”杨国忠以为不安,讷讷欲言。
  “国忠,到了此时,我们只能从权,今日一通知,明早必乱,路上塞满了人,我们便会走不了!你记着我的话,现在到中书省去,传命京兆府,派人会同亲卫府郎将,清东面道路,加派人员守通化、春明二门,做出我们要出兵之状,又着长安、万年县令,今日留宿京兆府!”
  那是掩饰逃亡的行动,杨国忠虽然觉得这样做很不好,但是,他不敢提出,行礼辞出——他还会再来的。
  接着,皇帝告诉杨贵妃,依高力士建议,今夜宿于太极宫北门军区,明日天明之前就从禁苑西门出发。皇帝喟叹着说:
  “玉环,大唐皇家子孙衍多,不能都带了他们同行,待明早我们出宫城时再去告知,他们总会来得及走的!”他垂下眼皮,稍顿又说:“你着人通知阿怡,让她跟我们同行吧,还有其他的人,你自己想想!”
  她默默点头,泪水滴下来。
  ——繁华富庶的大唐皇朝,长期太平,一乱,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杨玉环惘惘地走向窗口,看宫苑,她想:明天走了,几时重回?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日乙未。
  在平旦之前,夜色未退,黎明的青苍之气自天边徐徐涌上的时候。
  天子四军中的左右羽林军骑兵,四十人一队,有五队兵自禁苑西边的延秋门出,两队先行,两队在要道上戒备,一队则徐徐前道,这还是宵禁时间,街上很静。
  平时荒废的通光殿,此时灯烛通明,大唐皇帝在殿上作辞京的最后安排,着了戎衣的骠骑大将军高力士站在皇帝身后的右边,左边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前面的左右,分立着太子与宰相。
  大唐天子的贵妃杨玉环在车上等着,但她也一样有事做——散住在大明宫和太极宫的妃嫔,夜间已通知了她们,此刻,她派女官静子率四名内侍去协助如仙媛。
  张韬光和谢阿蛮也分别奉命去处理一些事,此时,谢阿蛮先回来了,她告知贵妃,内梨园子弟中有半数可以有车随行,其余,可能要步行,梨园的车队已被安排在宫眷、太极宫队的后面。
  此时,张韬光也赶到车边来报告:通光殿议事已毕,太子自请为后队,宰相已领从驾官员自别道先出。
  于是,皇帝来了,上车,在车台上咐吩高力士先行。
  一队龙武军的骑兵在灯号指挥下出发,随着,有八乘车出发,又接着,是一队兵,再是八乘车。接着,一大队骑兵,由陇西公李瑀督领下出发,然后,陈玄礼来报告,请车驾出发。
  皇帝的车队排列在通光殿前的广场上,一辆引车先行,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