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寡头199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寡头1991- 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够进入这一地区,并在那块经济大蛋糕上分上一部分份额的,几乎都是中、美、俄三国的超级财团,也就是郭氏集团的“关系户”。

现在,面临着日趋严峻地亚洲金融风暴,远东的郭氏集团突然敞开了怀抱。三大集团在香港的上市,意味着远东将对外吸纳资金了,同时呢,这也是郭氏集团对外寻找资金合作伙伴,与外界共享远东经济蛋糕的最明确表态。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类似郭氏集团这种盈利状况良好、地缘关系网络密集的企业集团,其发行的原始股就等于是盈利与发财地代名词,按照国际金融评估机构给出的数据,远东三大实业集团在上市前放出的两千五百万原始股。一旦正常上市。那么就仅远东高科这一支股票,其升值的空间就在百分之三百左右。这也就是说,只要抢到了其中的一万股。在股市正式开盘之后,投资人就能获得上百万港币的收益。当然,类似的利益界定还仅仅是对那些做短线的人来说的,而对于那些打算长期持有这些股份地人来说,他们每年地分红数额将会是惊人的。

受这一消息地影响,从二十六日开始,三家集团原始股发售点的门前,排满了前来认购股份地人群,而在这一幕的背后,则是更大的一场暗箱认购场面。

郭守云要将郭氏旗下三大公司公推上市,这件事不仅震动了香港股民,也震动了华盛顿、莫斯科甚至是整个欧洲金融圈,为了能够进一步确认消息,并直接从这场计划中求的更多的利益,各方的商务代表赶在二十五日晚齐集香港,诸如什么第一花旗、大通曼哈顿、蒂森、弗里克、德累斯勒等等等等,即便是此前因刺杀莎娜丽娃一事,与郭守云结下私人仇怨的摩根财团,也专门派来了商务代表。这些人的意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吃进郭氏集团三家下属实业的股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与郭氏集团建立商务联系。

就这样,郭氏集团下属三家集团企业发行的两千五百万原始股,还未到正式发售,便被各方财团吃掉了两千三百多万,最后真正能够拿出来分卖给香港股民的,只有不到两百万股,而到二十七日,全部股份发售完毕,郭氏集团完成融资十三亿七千万港币,这一笔资金,随后便被香港金管局以一比七点五的价格用美元购走。

九月一日,三家实业公司正式在香港恒指上市,在整个大盘整体下跌的情况下,远东高科股份从入市时的每股34港币,飙升到收市时的每股242。715港币;远东通讯股份,从入市时的每股60港币,飙升至收市时的每股412。739港币;远航控股的股份升幅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不过一天下来,其股价仍旧从最初的每股67港币升至收市时的每股406。245港币。同时,就因为这三只股票的异军突起,整个港指大盘在一号这一天上浮了四十三个百分点,这也是从国际炒家对香港汇率、股市展开狙击后,港指大盘的第一次上扬。

有趣的是,此前刚刚将港股全部抛售一空的摩根斯坦利,这一次也放量出手,一天吃进远东通讯发放的五百万股份,而且他们吃进的态势很凶猛,几乎是有抛就吃,只吃不放。当TVB记者针对此事询问摩根斯坦利商务代表的时候,对方只给了一个很简单的答复:“无可奉告”。

把自己名下全资控股的三家企业拿出来上市,同时还筹集了数百亿的资金前来支撑香港股市,事情做到今天这一步,郭守云认为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到了,至于说今后的局势将会如何发展,那就要看中港两方以及华尔纳的具体操作了,至于他这个决策者嘛,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就是陪着自己的女人在香港好好玩一玩,好好的休闲一下。

就这么的,从三家实业集团上市之后开始,郭守云就再也不过问金融狙击战的事情了,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陪着妮娜与莎娜丽娃等人在香港大肆购物,只要是身边女人看上的东西,他就只有一句话:“为支持香港股市,买!”从手包到电器,再到珠宝首饰、服装鞋帽,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最后竟然装满了十几大箱,如果是普通人的话,单是这个托运恐怕都不好办。

九月四号,在从澳门小赌一圈回来之后,郭守云在自己下榻的九龙富豪酒店与前来拜会的香港实业界代表们举行了最后一次会晤,双方商谈了一些今后合作的远景事宜,随后,郭守云便向各方实业家代表表示,其将在第二天启程返回哈巴罗夫斯克。

此时,香港的金融狙击战役还没有最终分出胜负,而郭氏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港市上蒙受了将近一百四十亿美元的资金,同时呢,郭氏集团名下的三家实业集团刚刚上市成功,其后续性的影响力还没有正式展现出来,按道理讲,郭守云应该在香港多呆上一些时间,查看一下后续的情况变化。那么,他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迫不及待的返回远东呢?不为别的,就因为俄罗斯国内又出了乱子。

“切尔诺梅尔金先生是一位好同志,”这是郭守云在心底里一直以来所秉承的一个见解,在他看来,这位出身基层,从工人做起一步步爬上政坛的老头,在治理经济方面很有一套,最重要的是,这家伙对肮脏的政治斗争不太感兴趣,派系门阀的观念在他的脑子里相当淡薄,“斗争是争斗,工作是工作,”这就是老金先生的理念。

现如今,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波,已经蔓延到了俄罗斯联邦境内,包括几位巨头在内,联邦几大商业银行都出现了呆坏账无法收回,不良性贷款拖欠严重的现象,同时呢,受出口税收锐减的影响,联邦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局面,切尔诺梅尔金在八月底向克里姆林宫总统办公室提交报告,要求在联邦国内采取几项切实有效的经济举措,包括:追缴各大型企业拖欠联邦的税收;进一步裁撤联邦公职人员,减少财政支出;整顿金融市场,严控外来“热钱”投资,增持外汇储备,以便随时应对风险等等。

毫无疑问,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切尔诺梅尔金提出的几项决策是正确的,如果这些政策得以实行,那么俄罗斯联邦至少在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中,有一定的能力抗击风险,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他的这些建议,又直接冲击到了现如今的联邦政治格局。首先,追缴各大企业拖欠的联邦税款,这无疑将触及各大金融寡头们的最根本利益,不说别的,这一项在几位巨头这边就无法通过。其次,裁撤联邦公职人员,这一提议,又在根本上触及了克里姆林宫的利益…………现在联邦内部的权力斗争仍旧很激烈,为了保障自己的政治地幅,克里姆林宫就不能轻易出台裁员的计划,因为那会造成权力基层的离心。

正是因为这些矛盾,切尔诺梅尔金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开始走僵,有消息说,叶利钦先生又打算换总理了,而这个建议,则是由别列佐夫斯基先生在背后直接推动的。 。

第四卷 军火之王 第七七零章 基里延科

“看,这是香港那边今年最流行的褶裙,”在郭家别墅的大厅里,旅行回来的妮娜显得格外兴奋,她手里举着一套红蓝相间的束腰褶裙,在尼基塔面前来回的摇晃着,说道,“是我按照你的尺码挑选的,咱们几个人一人一件,呵呵,尼基塔,你一会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姐姐挑选的自然合身,”尼基塔笑容满面的接过裙子,在自己的身上比了比,说道,“不过,不过这个颜色是不是太艳了,我都快三十的人了,再穿这么颜色这么艳的裙子,回头还不得让人家笑话啊?”

“胡说,你比我还小两岁呢,”妮娜撇撇嘴说道,“你要说自己的年纪大了,那我岂不是变成老太婆了?”

“看,这后面的背景就是维多利亚港,”在大厅的另一侧,莎娜丽娃正扯着拉丽萨看照片,“听人说,这里是香港夜景最美的地方。。。。。。嗯,这儿,这后面这就是青马大桥了,刚刚竣工的,号称全世界最长的一条人工大桥。”

“真漂亮,像这样的景色,在咱们远东就是看不到的,”拉丽萨一脸的艳羡,她凑在莎娜丽娃身边,向往道,“不行,等下次有机会的时候,我也得过去看看。。。。。。”

人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而四个叽叽喳喳说起来没完的女人,再加上一个时不时插科打诨、胡言乱语的小维克多,那这大厅里就等于是多了2250只鸭子。那股热闹劲,自然是非言语所能形容地了。

与波拉尼诺夫、守成两人躲在大厅的角落里,郭守云仿佛是避居闹市的隐居者,他眉头紧皱的看着桌上的摆放的文件,显然是在思索一些很难下决定地问题。

十三亿美元,这是一笔巨款。同时,也是这一年时间里郭氏集团前后拖欠联邦政府方面的税款,而且还是经过各种避税以及远东政府方面想办法减免之后的拖欠税款。现在,联邦政府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切尔诺梅尔金打算从大企业拖欠税款方面着手,部分性的缓解一下联邦政府的财政困难。而克里姆林宫呢,一方面与老金争吵不休,另一方面,却又将这个问题交给几位巨头去讨论。询问他们地意见。这是他娘的什么意思?毫无疑问,克里姆林宫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裁减政府职员的改革意见不能通过,但是这个补征税款地方案。老叶头那边还是希望能够实现的。

钱是个好东西,但裁员是个坏决策,这就是克里姆林宫的意思。不过呢,面对几位巨头的影响力,叶老头又不敢明着说什么追缴拖欠税款,所以,他便弄出这么一个计划。一边痛斥切尔诺梅尔金地决策。一边又假惺惺的向几位巨头征求意见。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几位巨头不愿意缴纳这部分税款。那么接下来,克里姆林宫就又要打着各种名义朝他们借钱了。

而在另一方面呢。切尔诺梅尔金自从出任了那个什么“进步力量联盟协调委员会”的主席职务之后,他与联邦各大政治力量之间的联系,正在逐日加强,换句话说,他现在俨然成了联邦政坛上的老好人,右派也好、左派也罢,他都不得罪,而且更多时候呢,他还在二者之间充当了一个和事老的角色,调和各方力量之间地矛盾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他地所作所为自然会引来克里姆林宫的不满…………总统这边现在需要什么?他需要地就是左翼同右翼之间的斗争不断,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从中渔利,进一步稳固自己地地位。

就这样,联邦政府与克里姆林宫之间再次出现了矛盾,按照科尔扎科夫的说法,现在总统有意要免除切尔诺梅尔金的联邦总理职务,转而任命没有多大才能,但是却肯定听话的基里延科先生出任联邦总理。

基里延科是个什么人物?郭守云心里清楚的很,这小子与霍多尔科夫斯基其实是同样的出身,后者是曾经的莫斯科团委书记,而他呢,则是曾经的高尔基州团委书记。后者在苏联改革的过程中,下海经商,走上了商业巨头之路,而他呢,也同样如此,只不过这家伙的头脑没有霍多尔科夫斯基那么好用,所以他开创的那个下诺夫戈罗德市“保障”社会商业银行经营惨淡,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另外,有消息说这家伙最近与别列佐夫斯基走得很近,毫无疑问,克里姆林宫现在计划的这项任命,肯定就是出于“别总”的授意了。

“守成,”看了良久,郭守云将远商行提交上来的欠税报告放到一边,转头对坐在一边的弟弟说道,“贸易公司那边的账面上,现在还有多少资金?”

“我来之前看了一下,大概还有七点八个亿,不过这些钱都是采购款,”守成回答道,“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份,秋季的大采购期马上就要到了,如果错过了这个季,那咱们的损失就大了,所以我觉得,贸易公司那边的资金最好还是不要动。嗯,除此之外呢,我核算了一下,远商行的账面上现在能动的资金还有很多,长期的储蓄存款高达四百多个亿,大哥如果想把这部分拖欠税款补交上的话,那还不如从远商行拆借呢。”

“远商行那边的钱不能动啊,”摇摇头,郭守云说道,“那是我留出来给霍多尔科夫斯基与维诺格拉多夫保命的钱,他们现在的日子过的很困难,作为朋友,咱们说什么也不能见死不救啊。****”

“先生,要我说,现在既然集团有了资金上的困难,咱们不妨暂时从教育基金那边筹措一点,”波拉尼诺夫想了想说道,“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这两年来,教育基金里的预存款已经到了三十多亿,而近期内,这笔钱肯定是用不上的,既然如此,咱们何不。。。。。。”

“呵呵,这可是个馊主意,”郭守云笑了,他摇头说道,“我的波拉尼诺夫同志,你跟我跑了那么多次南边,那里墙上写着的口号你没看到吗?百年大计,教育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