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彪轻笑一声,答道:“先要谢谢您的祝贺,关于北洋军的事情,我倒是认为他们不是溃败和逃亡。而是试图保存实力,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这个打算,在攻下北京之后,我就会派遣部队继续追击他们,直到他们承认战败。并且缴枪投降为止。”

    朱尔典似乎对此也是早有预料,道:“这显然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任何一位帝国的主人都不可能容忍叛军的存在。现在,我们只是有一个疑问,我们一直听说贵国的革命党派存在着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之争,我们还不清楚您到底是属于哪一派?”

    宋彪道:“应该是君主立宪派吧。我先需要继续控制中国的6军和海军,剿灭那些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地方势力,但是,我同样支持真正的君主立宪体制,推动民选政府的上台。这一点会不同于我在东三省所做的事情,我不会干预国家的治理,除非我认为国家的总理,或者相没有做好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朱尔典这才感到有些惊讶,但他还是答道:“那我就要代表大英帝国恭贺您即将成为中国的新皇帝,在您确定登基的日期后,大英帝国会正式的给予您应有的恭贺和支持。当然,我在这里还是要对大清国皇室的衰落和失败表示遗憾,我此次前来拜访您正是受贵国清皇室摄政王載沣亲王的托付,询问您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求和。”

    宋彪基本也能猜到,載沣现在真的是无路可走了,此前他有很多机会突防离开京师,可他一直犹豫不决,现在想走也晚了。

    他道:“很遗憾,我不会考虑清皇室的求和。”

    朱尔典公使显然也不意外,毕竟都到了这个份上,傻子才会和一个手无寸铁的皇室求和,何况对方还是异族皇室,他道:“那就是正式的向您乞求投降吧,載沣亲王向您提出了四个条件,一是希望您能保证京师满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希望您能允许清皇室在西安避居,分封一块地区归属满清皇室;三是希望您承诺皇室财产不可侵犯;四是希望您承诺皇家林园和陵墓继续归属新政权保护,并仍然归属满清皇室。”

    宋彪想了想,和朱尔典公使问道:“您觉得我应该同意吗?”

    朱尔典公使善意的劝说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至少您有机会直接从前皇室获得正式的承认,其他各国也会正式承认这一点,对于您在国内建立新的皇室统治有着莫大的好处。相比您所获得的一切,这一些小小的舍弃并不算什么。”

    宋彪感叹道:“很遗憾。这些小小的舍弃是不合适的,我可以保证京师满人的生命安全,只要他们放弃抵抗,但我绝对不可能任由他们避居西安,我原则上同意在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中保留皇室的避居地,仅此而已,满清皇室的所有库存资产都是自中国民间搜刮而来,以及继承前朝的财产,而非正当投资和经营收益,理应归国家所有。我已经决定将紫禁城列出来,设立独立的国家博物馆,保管中国古代皇室至今存留的各种遗产,这些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而非属于某一个民族,更不属于某一个家族。某一个人。”

    朱尔典公使沉默了片刻,继续劝说道:“我个人建议您还是多考虑一下,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很多的历史遗迹,如果强行进攻的话,或许会导致一些不幸的事件生。”

    宋彪想了想,答道:“大英帝国和法兰西。还有八国联军都打过了,不幸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的生在这个皇室的身上,他们一贯是很擅长承受这些的。不可能说法国人打过他们,英国人打过他们,连日本人都打过他们。我们汉人却不被各国准许打他们,这样的逻辑是不是说不通啊,公使大人,您要理解,我们被一个异族残暴统治了266年之久,我们被他们杀死的同族人有数千万之多,仅仅是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就有数十万之多,在四川更是达到一省去之七八的程度,此后才有湖广填四川之事。他们逼迫我们留辫子,过着最屈辱的生活。但凡是不留辫子就杀我们的脑袋,一次次一个城接着一个城的屠杀,前朝皇室被他们杀的一个不乘,几万人连丁点血脉都没有留下,您现在代表大英帝国和我说这些。您认为合适吗?”

    朱尔典公使匆忙辩解道:“请您务必要相信,大英帝国在贵国的内战中并无持有任何立场,更没有支持满族皇室的任何计划,这只是載沣亲王委托我个人前来替他和您商谈受降条件,如果您不同意,我也只是会很遗憾的转告给他。”

    宋彪叹一声。道:“我建议您不要再回去转告他了,我军的正式进攻已经在3点钟开始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天晚上7点之前,我们就将知道最终的结果,您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让侨民和大使馆的人从西门离开,那里目前是唯一较为安全的地带。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的通知各国使馆。”

    朱尔典公使道:“好的,既然是这样,那我就不适合再回城里去见載沣亲王了。顺道,如果您的时间并不是很紧迫的话,我在这里还想和您商谈一件很重要的事。”

    宋彪取出银怀表看了一眼,和朱尔典公使笑道:“您知道我的规矩,既然我决定见您,那至少会留给我们半个小时的时间,这点时间总还是有的。”

    朱尔典公使笑道:“是的,对于您这个奇妙的规矩,我一贯是非常的欣赏,这肯定能让周边的人不得不疯狂的提高效率。”

    宋彪赞同道:“是啊,这个帝国之所以日渐腐朽,正因为我们的效率总是太慢了。”

    朱尔典公使显然得要抓紧时间,他迫切的说道:“事情是这样的,总司令官阁下,我在这里要代表大英帝国外相,和您先询问一点,关于我国和贵国此前签署的各项条约,您是否愿意承认这些条约的合法性,并且愿意继续延续下去?”

    宋彪想了片刻,道:“我显然是必须要承认的,但我建议贵国最好派遣特使,重新和我签订一份新的条约,我建议采用《中英友好条约》这样的名称,并且给予双方对等的最惠国待遇,在承认主要前项条约条款的基础上,我将承诺大英帝国才是新政府的第一合作国,而且也将是第一受益国。受制于很多原因,我们都知道贵国在东三省的展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利益,这一点也让我感到遗憾,因为贵国坚持英日同盟的原则,而我在东三省最重要的敌人就是日本政府。我不希望这样的遗憾继续持续下去,那对中英两国而言都将是糟糕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答案,朱尔典公使倒是大喜过望,赞同道:“这真是这段时间里,我所听到的最好的消息,那么,我很想知道您大体想要什么样的条款?”

    宋彪道:“有多个方面,第一,关税自主权,这一点对英国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你们在对华出口的排名中已经连前五都排不上了,我的要求是在五年内逐步收回关税自主权,在主要项目上,我会保留一部分优惠,比如说机械、船舶;第二,取缔领事裁判权,仿照东三省的情况,和各国统一签署外国侨民在华管理章程,以通任的国际法规进行管理,在上海设立国际性的最高法院,由中立国法官担任**官,实施法制管理;第三,取消内地自由出行权和内河航运权,必须在获得外管局审批的情况下,外国侨民才能进出内地,内河航运权保留至长江线至武昌,其余一律取缔,汉口、九江和威海卫租借一律收回,外国公司可以在类比东三省的法规内在华设立营业机构。特别是威海卫,这里对我非常重要,不可能继续租借下去。”

    朱尔典公使沉吟片刻,问道:“关于《辛丑条约》赔款的部分,您的态度呢?”

    宋彪答道:“这笔款子可以赔,但我建议英国类比美国,将这部分经费用于在华创办学校,支持中国留学生赴英国官派留学。”

    朱尔典公使道:“这恐怕需要我们考虑一段时间,关于其他三点,如果一切都依照东三省的前例,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无法达成的协议。我在这里此外要强调一点,关于西藏的主权问题,您是否能更慎重一些,尊重……!”

    宋彪直接打了一个响指打断朱尔典公使的话,道:“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公使阁下,我可以为此牺牲几百万国民的武装力量,打到只剩下我一个人为止。中国不一样了,这是大时代的步伐,从现在开始,任何一个外国想要染指中国的领土,我们光复党人都会不惜流尽最后一滴鲜血,我们的六十万6军都是为此而存在的。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袁世凯先生和我的想法大致是相同的吧,所以,您不必谈及此事,就目前而言,尊重我国对西藏的宗主权是两国来往的第一步,不要为了一些虚无的未来放弃现在。”

    朱尔典公使沉默不语,他只是想要试探宋彪的口风,但这样的回答未免过于激烈了。

    他开始担心,大英帝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都将可能葬送在这个人的手中,这位即将崛起的新皇帝会慢慢的恢复这个东方帝国的实力。

    历史的大车轮正在向前翻滚,这已经是很难改变的事实。

    在沉默了片刻后,朱尔典公使简短的回答道:“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并且会如实回禀我国,如果我们能够达成一份对两国都非常有利的新条约,我想一切都不会是障碍,我只是最后还想询问一点,关于贵国的新银行体制将如何设置,是否还会和东三省的情况一致?”

    宋彪道:“我还在考虑中,就目前来说,暂时维持关内的现状是最为稳定的选择,至于以后,我们需要逐步的考虑,但这并不是我们谈判的重点。因为如果有对外资银行进一步开放的空间,大英帝国肯定会获得比其他国家更为优厚的待遇,这是我在这里的一个重要承诺。”

    朱尔典公使觉得这样的回答已经是很能令他满意了,这就起身告别道:“那就再一次恭贺您了,总司令官阁下,我想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正式的场合里再次见面,到了那时,我就应该代表我国恭贺您正式成为新帝国的皇帝陛下吧?”

    宋彪倒不是很肯定,答道:“看情况吧,我们总是应该走一步看一步,不是吗?”

    朱尔典公使谨慎的笑道:“是的,总司令官阁下,那就请允许我先行告辞了。”

    宋彪微微点头,起身亲自送朱尔典公使离开前线指挥所,这一刻,他们都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他们此时所谈到的这一切就全部成了泡影。

    事实或者会证明,只要和日本结盟的国家都将更快的衰落。

    (未完待续)

 第173章 灭清之后的更混乱

    大清帝国的摄政王载沣并没有等到他期盼的回答,而他等到的是一轮比一轮更猛烈的炮击,狂轰滥炸的炮击几乎摧毁了整个东便门到东直门的城墙,过三万人的东北革命军士兵在上午9点之前冲击外城,猛烈的炮火在前面覆盖,继续进攻内城。

    铁良临时统帅的北洋军第一镇在东便门一带损伤惨重,甚至没有等到东北军攻打过来就溃散了大半,即便是满人为主的部队也无法继续撑下去了。

    北洋军第六镇的士兵同样一路溃败,回到内城的两镇士兵不足四千人,随着东北军的炮火继续向崇文门延伸,士兵们纷纷逃亡,再也挡不住这种强攻的势头。

    对于逃亡溃散这种事,清军早已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以至于东北军的第二步兵师轻松越过崇文门,大军杀入了内城。

    最初预料的巷战并没有惨烈的爆,虽然清军在各处都设有障碍,一阵枪弹射击后,被迫击炮炸了几炮后,他们就会狼狈的逃散,丢掉枪,脱掉军装逃入胡同里。

    抵抗最激烈的是禁卫军,他们已经退无所退,死守在紫禁城外,最终未能挡住第三步兵师的强攻。

    紫禁城里一阵血洗。

    摄政王载沣、宣统皇帝和隆裕皇太后都不知去向,良弼也下落不明,太监们想要点燃宫殿,反倒是东北军的士兵负责救火。

    没有到傍晚7点。下午四点之前,东北军就已经控制住整个京师。在全城大范围的搜查,各钱庄票号都被临时监管。一两银子都不准调出京师。

    确认东北军已经控制住京师之后,宋彪就正式签署了《戒严令》和《满清财产查处令》,以东北革命军的名义查抄满清各王公贝勒和贵族的所有财产,协助转移这些财产的钱庄、票号、当铺一律以死罪就地拘禁。

    在这种紧张气氛中,宋彪并没有亲自进去北京城,东北革命军继续在通州建立全国性的中国革命军总指挥部。

    191o年7月3o日。

    清朝结束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