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偏将曾经是周泰的手下,当初随周泰追击糜芳,亲眼目睹周泰被阿斗打败,从那以后,阿斗的身影就深深的烙进了这名偏将的心中。
吕蒙一皱眉头,双眼如同铜铃一般瞪大了望着阿斗,仿佛要将阿斗看穿一般,这就是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打伤了周泰,俘虏了朱然,然后救出了关羽,当时这少年应该一直在糜芳军中,说不定傅士仁的死也和他有关系!
只是这个少年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自己好像是见过他?吕蒙努力地想了想,自己的记忆力一向很好,自己既然有印象,那么以前肯定见过这个少年,只是在哪里见过他呢?
“前面的可是吕蒙吕大都督?”阿斗突然开口喊道。
阿斗并不知道吕蒙不允许部下喊他大都督,所以阿斗顺口就喊了起来。
听到“大都督”三个字,吕蒙猛然想起周瑜,突然间,吕蒙脑中闪过周瑜躺在棺材中的模样,霎那间,吕蒙记起来,当初周瑜诈死,被诸葛亮和一个孩子堵住了棺材上面的通气孔,而眼前这个少年,长的却很像当年的那个孩子?
难道真的是他?吕蒙再次仔细的看了看阿斗,若是那个孩子长大,应该也是这个年纪了吧!
“吕蒙大都督,这是朱然将军的首级,朱然将军真是条汉子,致死都不肯归降,我们也只好给他个痛快了!如今物归原主……”说完阿斗将手中的木盒放在地上,转身就要离去。
此时,吕蒙的脑中“轰”的一下,仿佛就要被炸开了一般。
朱然死了!
而这少年的背影,和当年吊孝周瑜时那孩子离去的背影竟然如此惊人的相似。
想想自己本来万无一失的计划都是被这个少年所破坏,周泰的仇、朱然的仇,更重要的是大都督周瑜的仇!一时间仇恨充斥了吕蒙整个大脑,吕蒙眼中仿佛失去了一切,剩下的只有阿斗的身影,一个声音充斥着吕蒙的脑中,这个声音不停地重复着。
杀了他!
杀了他!为大都督报仇!
杀了他,为大都督报仇……
“杀了他!给我杀了他!”吕蒙大喊起来,同时竟然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
随着吕蒙一声大喊,江东军立刻冲了出去,所有人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前的阿斗。
看到吕蒙带着大军冲过来,阿斗脸上泛起了诡异的笑容,没想到这吕蒙这么容易激动。
只见阿斗轻轻一跃,飞快的跑起来,丝毫不在意背后的追兵。
江东兵一看阿斗逃跑,全都愣了一下,若是这少年现在骑马逃跑,大家倒是不会奇怪,可是这少年竟然想靠着自己的双腿逃跑,难道他真的以为自己的双腿可以跑过战马的四条腿么!
但是大家很快就发现,原来大家都想错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和战马跑的一样快!而且这人就在大家眼前。
——————————————————————
三千字章节送上,如果没有意外,下周一也就是明天本书就要上架了。说起来馋虫这爆发大计都准备了好几天了,希望明天不会出现什么特殊情况,让馋虫快点上架吧……
第三卷 千里救关公 第三卷 千里救关公 第六十七章 伏兵起
第三卷 千里救关公 第六十七章 伏兵起
看到阿斗跑的这么快,众人都小吃一惊。 在阿斗之前,这世上也有跑的比战马还快的人,传说当年张绣手下大将胡车儿可以扛着五百斤东西日走七百里。 这日行七百里可就比一般的战马要快三分了。 一般的战马,一天走六百里就是快速的了,像是赤兔这样的日行千里的宝马良驹,天下间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匹。
说起来阿斗并没有尽全力跑。 要不然凭着阿斗轻功草上飞的速度,身后的战马早就被自己甩开了。
江东本来就不盛产战马,而且江东马的速度和耐力就比凉州马和幽州马差得多,更别说跟更优秀的草原上的战马比了。 所以若是阿斗跑快了,这帮江东人还真的不一定能跟得上。 若是身后的人都骑着赤兔这种等级的马来追自己,阿斗还会忌惮三分,可是看看身后这些江东马,阿斗随便跑跑就能够确保自己安全。
“杀了他!”吕蒙呼喊着,不停地拍打着胯下的战马。 旁边蒋钦紧紧地跟随在吕蒙身边。
只见吕蒙突然抽出弓箭,对着阿斗就是一箭,但是骑射这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练成的,况且吕蒙射箭的功夫比起黄忠等人还是差不少的,所以这一箭射过去,偏了老远。
蒋钦望着这一箭射过去,轻轻皱了皱眉头。 这骑射本来就不是吕蒙所擅长的,可是吕蒙为何还要射这一箭呢?这完全不像是平日那个稳重的吕蒙啊!
说起来就蒋钦认识吕蒙也有十几年了,但是蒋钦却从来没有见过吕蒙如此地模样。 此时在蒋钦心中渐渐的升起了一丝担忧。吕蒙今天到底是怎么了,竟然如此的失态。
那些步兵跑的自然没有骑马的将领跑得快,而骑手的骑术和马匹的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渐渐地,方阵变成了锥形阵,锥形阵又变成了长蛇阵。
过了二十多里,骑手和步兵之间已经拉开了距离。 吕蒙一马当先,后面蒋钦带着四百多骑兵紧紧地跟在后面。 至于步兵。已经被渐渐的甩开了。
阿斗回头望去,之间吕蒙提着大刀,不要命地向着自己冲了过来,看吕蒙那表情,仿佛自己是他的杀父仇人一般,阿斗不解的摇了摇头,不就是杀了个朱然么。 犯得着生这么大的气么!难不成这朱然是你家亲戚?
想归想,阿斗脚下去没停,阿斗一边跑一边计算双方的距离,同时略微加快了些脚程,不知不觉中与吕蒙拉开了些距离。
吕蒙这边满脑子里都是给周瑜报仇,已经失去了理智,见到双方距离逐渐的拉大,心中更加焦急。 吕蒙此时也顾不得节省马力,狠命的拍打胯下战马,战马吃痛,不要命地跑了起来,后面蒋钦跟的更加辛苦了。
众人追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一个比较狭长的地带。 这里依山傍水。 西面就是荆山,而东面则是襄江。
蒋钦向西一瞥,发现远远地西面就是连绵起伏的荆山,北面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些许凉意,蒋钦甚至能够闻到风中那襄江江水的味道。
蒋钦回头看了看,这才发现后面的步兵竟然已经不见踪影,再想四周看看,身边竟然只剩下几百骑士。
蒋钦毕竟是统兵多年,虽然蒋钦善于水战。 但是说到陆战。蒋钦也不含糊,如今自己身边只有几百人。 孤军深入如果遇到埋伏的话,恐怕凶多吉少。
想到这,蒋钦急忙呼道:“都督,别追了,此处依山傍水,道路狭窄,我们孤军深入,若是遭到埋伏,恐怕会全军覆没啊!”
好像在证实蒋钦所说的一般,就在此时,只听铜锣一响,从西面山中杀出一彪人马,为首地一员大将手提长枪,正是廖化,身后足足跟了有两千多人马。
“不好,有埋伏,都督快撤!”蒋钦急忙喊道。
与此同时,只见前面尘土飞扬,紧接着,一杆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上面绣着一杆金色的大字“关”,而后旗下出现了一员大将,骑着一匹红马,身披绿袍,卧桑眉丹凤眼,面如冬枣,一缕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手中青龙偃月刀散发着阵阵寒气。
“关羽!”吕蒙大叫一声,吕蒙见到关羽,总算是清醒过来,此时吕蒙环顾四周,才发现周围只有几百骑,吕蒙暗叫不好,知道自己这次是中埋伏了。
“快撤!”吕蒙大喊一声,就要向后退。 此时吕蒙身边都是骑兵,而关羽廖化他们多是步兵,所以吕蒙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凭着速度摆脱掉关羽逃出去。
吕蒙向回走了不过一里,发现远处已经有一队人马挡在路中间,这队人马大约五千左右,为首一员中年将领,手里拿着一把大刀,正是关平。
看到关平,吕蒙心顿时沉了下去,这关平如今的武艺不比关羽差多少,自己手下的将领恐怕没有人能够撑得过关平三合。 而且再看看对方手下五千人马,吕蒙知道,对方是刻意要切断自己的归路。
此时吕蒙已经明白过来,对方早就设好了计策等着自己上钩,从那个少年出现开始,自己就已经中计了。 这少年故意拿着朱然地头颅,而且孤身前来,目的就是为了yin*吕蒙追过去,而那少年也已经算好了,自己的骑兵部队会跟步兵大部队拉开距离,然后埋伏自己,凭着关羽手下一万大军,吃掉自己几百人还是很轻松的。
这么简单的诡计,自己竟然没有看穿,当真是昏了头脑,没想到自己一时冲动竟然会陷入如此险境。
后面有关平五千人马阻挡,由后面突围肯定不可能了。 看来对方是防着自己从后面逃跑了;向前突围的话对面可是关羽,而且向前走前面道路是通往襄阳地,这和送死没什么区别;至于向西走更不可能,虽然西面的廖化人比较少,可是西面是跌宕起伏的荆山,山中无法骑马,向西突围就等于放弃了骑兵的优势。 自己这一方本来人就少,若是再失去了骑兵地速度优势。 突围就更加困难。
看来只有想东面走了!可是东面却是襄江
“向东走!”吕蒙大喊一声,立刻带人向东走去。
“将军,东面可是襄江啊!”蒋钦立刻说道。
“哼,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还有选择么?只希望现在襄江水浅可以渡江吧!”吕蒙开口说道。
这里是襄江地中游,已经比较靠近长江了,加上襄樊以南不比北方寒冷,所以即便是冬日。 这里也不容易结冰。 不过冬日里襄江水量会比较少,所以吕蒙才决定赌一把,水浅的话说不定还能够渡江。 若是运气好地话遇到几条船,那么就更妙了。
周仓远远的望着吕蒙向东去了,立刻对关羽说道:“将军,这吕蒙果然如同公子所想向东去了!”
关羽点了点头,阿斗这计策果然不错,只是用自己去诱敌。情况太过危险了。 不过阿斗选地这个地方可真好,正适合伏击,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的。 自己在荆州多年恐怕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伏击吕蒙。
对于荆山一带,阿斗自然是非常熟悉,因为这一带不仅仅只有荆山,在阿斗那个年代。 这一带还有一座比荆山更加有名的大山,那就是武当山。 阿斗在武当生活了二十多年,所以这附近哪里有山哪里有洼,阿斗闭着眼睛都能数出来。
独自诱敌在大家看来确实很危险,但是阿斗心中却有底。 其实在阿斗心中最理想的诱敌之人乃是关羽。 毕竟吕蒙如今就是冲着关羽来的,若是关羽出现,吕蒙不死命追才怪呢。 而且关羽赤兔马快,吕蒙等人也绝对追不上的。
可是想想自己这趟不就是为了救关羽而来,若是这关公头脑一热看到吕蒙再上去跟他拼命,把自己陷进去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阿斗还是决定自己前去诱敌。 没想到吕蒙想起了当年阿斗在周瑜棺材上使坏地事情。 错进错出,刚好yin*到了吕蒙。
只见关羽大刀一挥:“传令。 立刻追过去!若是能够擒下吕蒙最好,若是擒不到吕蒙,那吕蒙身边这几百人也不能放过!
“末将得令!”
关羽一声令下,关平、廖化和关羽本部的人立刻向东开始追击吕蒙。
襄江边。
吕蒙终于来到了江边。 如今正是冬季,使得江面比夏天窄了许多。 江水缓缓流动着,从这个地方,若是沿着襄江而下,可以直接并入长江抵达三江口。 而若是渡河的话,沿江往东南走也能够达到江夏附近,这三江口和江夏,都是孙权的地盘。
“都督,我去试试江水深浅!”蒋钦说着,脱下了身上的铠甲和衣服,就要像江中跳去。
如今正值冬日,江水自然寒冷无比,但是蒋钦是水上将军,说道水战正是蒋钦最在行的,而众人当中,水性最好的也是蒋钦。
就在此时,襄江上游漂过来了一个黑点,蒋钦仔细望去,只见一条小船越来越近,缓缓的向着这边行来。
“都督,你看,有船!“蒋钦一指上游,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哪里。
蒋钦疾跑几步,来到江边,大声吼道:“船家,靠岸过来!速速靠岸过来!”
那船仿佛听到了蒋钦地声音,真的向着蒋钦这边靠了过来。
当船近了一些,大家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条小渔船而已,顶多能够坐下三四人。
其实如今是冬季,襄江江水的水位远不如夏季的时候高,所以大概也只有小渔船才能够通行,若是大战船到这里恐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