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刚刚出身的小孩子,夫妻俩只觉得内心撩起了一丝波澜,只盼这孩子能够平安长大,成为一个健健康康的好男儿。
“夫君,儿子长得真英武,就像你一样!”甄宓看着儿子,又看着相公丁靖,不禁喜笑着言道。
“那是当然!”丁靖也满是欢喜地笑道,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儿子左手中握住,又将甄宓的手指放在儿子右手中握住。
如此,三人宛如心心相连,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见一家三口如此和睦的场景,产婆和医者们纷纷知趣而退,不敢再在屋中打扰。
待产婆和医者从屋中退出后,屋子外等待了许久的丁家众人,都不禁纷纷围了上来,急忙询问道:“情况如何?”
听着众人焦急的询问,华佗当即笑着宣布道:“母子平安!丁将军喜得麟儿!”
(本章完)
第674章 丁标
听完华佗的喜报之后,屋外等候多时的众人,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各个露出喜极的惊呼。
而丁母更是兴奋地差点昏厥而去,整个人手舞足蹈,高声大叫着:“丁家有后!丁家有后!”
当即,丁母一刻也等不下去了,迅速冲入屋中,急问道:“我丁家孙儿呢?我丁家孙儿呢?”
其他丁家人也纷纷跟在丁母之后,一个接一个的鱼贯而入,尽皆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丁家的长子长孙。
见所有人都冲了进来,丁靖和甄宓也是吓了一跳,尤其是甄宓这个母亲,更是把孩子一把护住,唯恐自己的心肝宝贝被人掳走一般。
“母亲别急,你孙儿在这里呢!”丁靖害怕母亲急出毛病来,连忙将母亲拉到甄宓的床榻边。
丁母看着床榻上的小家伙,表情瞬间变得温柔舒坦了起来,整个人的眼神也再移开不了分毫。
“我孙儿好生壮实,将来一定也会如靖儿般威风凛凛、驰骋天下!”丁母看着小家伙,忍不住笑着言道。
甄宓闻言却是摇头,对着丁母笑道:“母亲,驰骋天下固然极为威风,但我希望你的孙儿将来能书笔社稷、指点朝政,同样也是威风凛凛!”
丁母当即点了点头,立刻改变了想法,连忙改口言道:“对!对!对!打打杀杀的也不好,若是孙儿能够从政朝廷,也是极为不错的选择!”
看着婆媳俩一副憧憬幻然的样子,丁靖也是有些无语,心中不禁为小家伙担忧了出来。
如果小家伙也知道自己才出生,就已经被别人开始设计人生路线了的话,想来小家伙也会忧愁不爽吧!
“大哥,侄儿还没有名字,你准备给侄儿取什么名字啊?”就在此时,丁靖的妹妹丁玲儿,却是走到丁靖身旁问道。
听到丁玲儿的问话,屋中众人纷纷挑眉,皆是好奇地看着丁靖,想听听丁靖准备给小家伙取什么名字。
“宓儿妹妹的孩子,可是丁家的长子长孙,这取名却不能太过轻易,夫君要好好参详一番才是!”蔡琰看着丁靖提醒道。
丁靖点了点头,说道:“我自然早就斟酌好了,这是我丁家的长子长孙,必定要严格对待才说得过去。”
“而作为长子长孙,他将来就是丁家同辈人里的兄长,因此我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要给同辈人做榜样。”
丁靖继续言道:“所以,取名为‘标’可谓是最佳。”
“这‘标’字含有标准、标杆之意,寄托了我们对孩子的期盼之情,期望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中龙凤,给同辈人做出榜样之姿!”
听着丁靖的解释,屋中众人纷纷低头沉吟思索,皆在思索以“标”为名的利弊。
“丁标!丁标!我孙儿就取名为丁标,此名大善!”丁母第一个拍手赞成道。
甄宓也跟着点头,同意道:“夫君取得名字很好!想来孩儿也会喜欢的!”
就这样,丁家长子长孙的名字,就这样被一次性通过了,没有人表示有异议。
随后,丁母立即前去家中祠堂,将长子长孙出生的消息,立即转告给亡夫丁原和丁家祖宗,并在丁家的族谱中,详细地记下了丁标出生的年月。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丁家长子长孙安然出生的消息,也瞬间以丁府为中心,开始向着四面八方扩散。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丁标出生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河北,一时间所有的诸侯割据势力,无论有仇没仇、有怨没怨的,纷纷往晋阳送来庆贺。
甚至连许都朝廷的汉帝,都派人送来了文表和礼物,表示对丁靖有后的庆贺。
直到为丁标做了满月宴会之后,丁家长孙出世的欢喜热闹,才渐渐开始平息冷淡。
只是,外人不再对丁家的事务凑热闹了,可丁靖的欣喜却一直没有停歇过。
因为,在大儿子丁标出身之后,丁靖的几位夫人中,除了任红昌和甄宓之外,再次全部先后怀孕有喜。
想着不久的将来,整个丁府又要再次添丁添口,丁府上下的喜悦再次被激起,尤其是丁母更是最为喜悦的那一个。
而丁靖本人也是终日待在家中,甚至连一些政务要事,也全部坐在家中解决,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多陪伴家人。
……
然而,幸福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就在丁靖放心在家安坐的时候,北方却是传来一道惊恐的消息。
就在一个半月前,统领北伐匈奴大任的高顺和荀攸,居然和深入草原的五支骑军失去联系了。
这草原茫茫无际,如果不能建立固定的联系,则五支骑军就宛如石沉大海,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敌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战斗?军伍伤亡和补给情况如何?都是不能获悉的!
毫无疑问,在一场战争中,最令人不安的元素,绝不是敌人的强大,也绝不是自军的战败,而是对战争局势的未知!
因此,当和北入草原的骑军失去联系后,在定襄城坐镇的高顺和荀攸,瞬间急得宛如被架在火上烧烤一般,整日里都忧愁躁虑不安。
此外,五原、定襄、雁门和代郡一带的匈奴军,却是变得越来越多,其南下进攻的节奏,也是越来越猛。
如此情况,不得不令高顺和荀攸多疑多想,他们甚至以为北入草原上的骑军,说不定已经被匈奴人歼灭了。
否则,匈奴人绝不可能不顾草原上的安宁,而集中如此庞大的兵力前来南下猛攻。
就在高顺和荀攸含有如此担忧之时,代郡和五原却是又传来消息,说是北上草原的羌族骑军和乌丸骑军,都已经从草原撤了回来。
而根据两郡的军情回报,羌族骑军和乌丸骑军的伤亡都很严重,能安然从草原回来的,却只有一半的人马不到。
并且,在羌族骑军和乌丸骑军的描述中,也让高顺和荀攸知道了他们为何会如此凄惨狼狈的撤回。
原来,在二族骑军沿预定路线北攻草原的时候,却都各自遇到了匈奴王庭精骑的包围。
这些匈奴王庭的骑兵极为精锐,而且还熟悉草原地形,虽然二族骑军已经是奋力而战,却依旧不是匈奴王骑的对手,好不容易才从草原撤回。
(本章完)
第675章 叛徒
得知乌丸和羌族的骑军战事遭遇之后,高顺和荀攸意识到他们有些低估匈奴人的强悍了,这北伐匈奴的战事,恐怕将出现不可挽回的结局。
惶恐危急之下,高顺和荀攸立即置信回晋阳,请求丁靖前来定襄指挥战局。
当然,这也并非是高顺和荀攸二人准备甩锅,而是这场北伐战事实在太过重大,他们根本不敢再继续指挥战局了。
只是,得到高顺和荀攸送来的信件之后,丁靖却是当即大怒,叫道:“高顺和荀攸是干什么吃的!二十多万的军卒在手,又有整个河北为后备,怎么还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来人,给我置信定襄,告诉高顺和荀攸,如果他们两个北伐失败,我要他们提头来见!”丁靖怒不可遏地喝令道。
听着丁靖暴怒的声音,四周所有人全部噤若寒蝉,哪怕是和丁靖最亲近的人,也从没有见过丁靖如此生气过。
“主公,北伐草原之战事关重大,还请主公听从高将军和荀军师的话语,亲自去定襄指挥坐镇最好!”
面对丁靖暴怒的言语,文武们不敢反驳,只能劝言丁靖亲自去前线看看最好。
毕竟高顺和荀攸的能力,在整个丁靖势力中也是有目共睹的,连他二人都显得无计可施,那么北方战局到底有多危急,那也是能够猜到的。
听到文武们的劝言,丁靖暴怒的心绪依旧不能平静,可是北伐毕竟事关重大,丁靖也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
当即,丁靖派人将贾诩和荀谌喊来,准备自己再理清一下北伐战局情况。
不一会儿,二人就快步赶到丁靖面前,丁靖也不和二人墨迹,直接将北伐的地图摆在眼前,又叫人将定襄传回的军情战报理好在旁。
忽然,丁靖拿起了两封战报军情,对着贾诩和荀谌言道:“文和、友若,这是定襄送回来的两封军情,上面记下了羌族骑军和乌丸骑军经历的战事详情。”
“根据军情上的描述,羌族骑军是在高阙以北七十多里的地方,被匈奴的王庭骑军给截住的;而乌丸骑军则是在弹汗山附近,被匈奴的王庭军队给埋伏的。”
“这高阙在五原郡最西北,而这弹汗山则在代郡正北,二地相隔数百里不止,这匈奴的王庭军队却能如此精确的于这二地截阻埋伏,想来是匈奴人早就获悉了我军的进兵路线。”丁靖不禁言道。
荀谌闻言也是一愣,低头思索了片刻后,才突然问道:“主公,高将军和荀军师坐镇定襄指挥,他们可有将北伐的具体战略方针传达给各部军伍?”
丁靖摇了摇头,说道:“高顺和荀攸心里有准,具体的军战安排只给几位统兵将军说明了,一些中低层的将校,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战略详情。”
荀谌闻言一愣,不禁疑惑道:“那就有些奇怪了,如果是军情泄露的话,那么一切都好解释,可是军情只传达给了大将,要让军情泄露的话,却也没那么容易!”
“等等!”忽然,荀谌神色一惊,忍不住叫道,“主公,莫非统兵大将中有人勾结匈奴,所以才会有北伐骑军的出军路线,被匈奴人的知晓的情况?”
听着荀谌的猜言,丁靖心中也是一紧,其实一开始他也有此猜疑,只是本着对部下的信任,他并没有细思而已。
此刻,又得到荀谌的提醒,丁靖也忍不住开始多想了起来。
因为正如荀谌所断一般,整个北伐的详细军情,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高级将校知道。
所以,如果有人泄露北伐行军路线给匈奴人,那么这个泄露的人,也只能是这十几个高级将校中的某一人或某些人了。
一时间,丁靖的内心也变得急躁了起来,他不愿相信自己的麾下会有叛徒出现,而这个叛徒居然还是帮助匈奴人的,这可就是汉奸了!
最重要的是,丁靖此时并不知道泄密的人会是谁!
如果不将这个泄密的叛徒解决的话,则整个北伐必定陷入彻底的失败;而急着找出泄密的叛徒,也很可能引起整个北伐大军全体将校的惶恐,同样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忽然之间,丁靖心中也有些恍然大悟了,他终于知道高顺和荀攸为什么会置信回晋阳,请他丁靖去定襄坐镇指挥了。
很显然,高顺和荀攸也意识到大军中的某个高级将领,很可能就是一个内鬼叛徒。
只是,他们二人也不知道这个叛徒到底是谁,所以只好请求丁靖亲自前往调查处理。
就在此时,贾诩也站了出来,向丁靖言道:“主公,或许并非是有叛徒泄密军情,因为就算没有人泄密军情,匈奴人也能得知我军骑兵的北进路线。”
丁靖却是一愣,有些不解地言道:“文和此言何解?”
贾诩继续言道:“主公,北攻草原的五支骑军,各个都是超过万骑的大军,如此浩荡的人马,是不可能不被匈奴人察觉的。”
“而且,匈奴人的头领於夫罗,也是个极为精明的人,我想在我军筹备北伐之时,他应该就已经有所应对行动。”
“因此,我军骑兵北攻草原,被匈奴人提前料准行军路线,想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听着贾诩的推测,一旁的荀谌却是反驳道:“可这也太巧了吧!”
贾诩依旧面色不改,断然地言道:“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战争前的准备,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必然结果。”
丁靖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文和所言有理,我也不相信我军中会有叛徒汉奸!”
“不过,除了可能存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