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出英语六级分数,我没有过,分数低的不像话……浮云了……
一卷:缘定乾坤 021 案件后的余波
第二更。
悲伤果然能刺激人的潜能,++受ceT6的打击决定发奋了,不管是学习还是写小说,偶都一定要把它做好!
————————————————————————————
蔡翛无奈的站列到一旁,蔡攸这才将目光从他的身上转到了殿中空地上。那里,停放了两具尸体!
只一眼,蔡攸的脚便软了,除了小全子以外,另一具尸体竟然是他设计害蔡翛的那个宫女!
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都死了?
还未等他想清楚,徽宗已经问到:“你可认识这两个人?”
“不认得……臣不认得!”蔡攸急忙否认的说到。
徽宗叹了口气,那个宫女分明就是蔡攸以前向他进献,却因为服侍不周而被贬下的那个女人,自己都还记得,他却不记得了,是急于辩解吧。
“罢了,传大理寺卿进宫调查吧。”只问了这一句,徽宗便不想再问了,因为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本非常喜欢蔡攸识情趣,深知自己的心意,但是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便留不得了。
蔡攸事先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宫女,本想陷害蔡翛,却反倒害了自己。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弄清楚到底是何人并如何陷害的自己,就这样被大理寺的人带走,真是叫天不应,唤地不灵!
而在另一座宫殿里,赵构再三求证着问秦真:“太子哥哥真的没事吧?”
“我都说好几遍啦!”秦真用力点头说道:“等过几日事情稳定下来了我就给他吃解药,保证一点事情都没有!”
再次得到保证后,他点了点头,又感叹到:“两条人命呐。”
“你现在后悔了,当时计划的时候没见你反对呀。”
赵构一副悲悯的神情说:“除去那个太监是为了趁机除去眼线,那宫女死的却是有点可惜,识破她的手段,不让蔡翛中计就行了,没想到你会将她也杀了。”
秦真不高兴的嘟起嘴说:“计策是我出的,办事的人可是你派去,现在全怪我了!她不死,谁来顶替带走小全子的高手?她不死,蔡翛又怎么离宫捉住罪人?”
赵构无言了,这事……的确需要狠绝一些才行。
秦真瞪着赵构想到,装吧,你就继续装吧,我看你的邪恶本性什么时候暴露!
——
大理寺在审查太子中毒案件时相当为难,虽然整件事情十分明了,证据、犯人什么也不差,但就是不能结案。一个小太监谋害太子的动机在哪?背后有人指使吗?
这些疑问的矛头无一例外的指向了蔡攸,他和那小太监的特殊关系也在后来被调查了出来,可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没办法定案,再说,蔡攸害太子又是为了什么?总不会是自己想做太子吧?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郓王!
天呐,大理寺卿的脑袋都要痛了,这件事情如何能继续往下查?郓王可是陛下最疼爱的皇子,但是太子又是国之储君,皇上现在,怕是也要头痛了吧!
再另外,大理寺卿本是蔡京一党的人,虽然蔡家父子不合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谋害太子可是抄家的大罪,闹的再僵也是一家人,他又如何敢去抄蔡家?
于是案子便这样无休止的拖着,直到太子得救醒来,大理寺才松了一口气,太子无事了,这件事情便有了转圜的余地。
也许是徽宗想到背后可能会牵扯到郓王赵楷,便默认着将此事大事化小,到最后,蔡攸终于在众多关系的保护下安全出狱了,但是却被革职闲赋家中,在赵楷那里也得不到好,谁叫他连累着赵楷吃了个哑巴亏呢!
赵构在书房里看着在太阳下踢毽子的秦真,果然不能小看她,利用敌人的棋子反将敌人一军不算,还让己方得到了无限好处。还好,她是自己人……
想到这里,赵构难免回想起与秦家父女相识并走到一起的经过,从最初的争执、偶遇,到后来的求教、相知,一切似乎都很自然,但是他却总觉得自己太过幸运,秦真本人包括她身后的势力是他还未能全部了解的,但他能肯定一点,这个势力,很强大!
能够得到秦真的帮助,该庆幸自己当初遇她吗?又或者,是她选择了自己?
赵构想到这里,眉头皱的更紧了,你……到底是什么人?
也许徽宗自己也意识到自己太过于关爱郓王,而使得太子被人看轻,所以在赵桓痊愈过后,徽宗对他关怀备至。
而险些被牵连的蔡家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因为蔡翛捉贼立功,在太子的请求下,蔡翛升秘书丞,随太子左右,且一度被搁置的迎娶帝姬之事,也提上了日程。
随着蔡攸事件的平息,郓王安静了好长一段日子,再加上蔡京在朝中帮太子造势,赵桓渐渐以一个新形象出现在众朝臣面前。当大家看见太子变通融了,并不像以前那样爱憎分明,有庆幸的,也有惋惜的。
以前与太子不和路的人,渐渐开始探视风向,希望能够改善之间的关系。而那一帮正直忠诚则焦急万分,不断的有折子递往东宫,劝谏赵桓洁身自好,近贤臣、远小人。
赵桓不断的权衡着该如何对待众臣,他既不想失去最近努力争取到的一点支持,也不想让忠臣们寒了心,心下也是彷徨不定。还好,有秦桧相伴左右,凡事还有个商量的人。
一卷:缘定乾坤 022 金子就要发光
自从赵构的脚伤彻底好利索了之后,就恢复了隔天学武的课程。那太傅担心又发生什么意外,所以不再撵赵构的护卫和侍女,而是让赵勇和秦真跟在一旁照看,不管是学马还是射箭,又或者是搏击,他们都可以全程陪护,想来这太傅也因为皇子受伤受过不少处罚了吧。
头些日子他们一直在户外的教练场练习武学技术,而昨日恰逢下起秋雨地面潮湿,太傅便在书房里给赵构讲解兵书。开头本来都好好的,可是当太傅从“议古”话题引申到“论今”话题,并旁征博引说宋朝“守内虚外”的策略是多么造福于民时,秦真一个忍不住便和太傅争论了起来。
这太傅是强硬的保守派,而秦真偏偏又不是软柿子,两人身份虽然悬殊巨大,但是却整整争论了一个半时辰,到最后,如赵构所料,秦真赢了,太傅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到最后只得气的击桌而走……
本以为此事争论一次便算了,谁知赵构刚刚被告之,太傅上书要求隐退,不干了!理由似乎是才不如稚子小儿,枉为人师。
当他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秦真像是做坏事得逞一般坏坏的笑着,赵构无奈的说:“这回好了,最开始怂恿我学武的是你,现在赶走老师的也是你,没有太傅我学什么?”
秦真满不在乎的说:“这怕什么,若说到武艺、兵法,比他厉害的人多的去了,再请太傅就是。”她这说的可是真心话,这个太傅的确入不了秦真的眼,昨天终于抓住机会将他气走,现在得赶紧给赵构找个好老师才行。
赵构果然问到:“听你这么说,心里倒像是有了推荐的人选?”
秦真略有忧愁的说:“其实金子多的很,但好多都被人埋没了,好不容易有露面闪光的,也都被排斥到边疆去了,现在在你身边能用得着的,我只想到了一人。”
“是谁?”
秦真清清嗓子说:“是去年刚刚被贬值的员外郎李纲,你可知道他?”
赵构自赵桓当上太子以来,也逐渐了解了许多朝廷政事,李纲这个人他有点印象,但却说不清楚,就如实回答说:“听说过,但不太清楚。”
“李纲是政和二年的进士,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这几年来他也算是官路亨通,一度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但是他错就错在太过率直,去年他见皇上破费财力大修宫殿,就写了一章劝谏奏章,一下子就将皇上和蔡京等人得罪了个干净。我估计着,他用不了多长时间在京城就待不住了,只可惜了他的一身本领和满腹经纶呀。”
赵构很机敏的抓住了“蔡京”这个关键字眼,既然现在和蔡家的关系已不同往日,那么让他们手下留情,给自己留个武学太傅,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吧。
“若他真如你所言这样有才,那定然不能让他埋没了。蔡太师那边可以让蔡翛去说一说,父皇那里问题应该不大,他向来都是让大臣们做决定的。”
秦真很高兴赵构能够跟自己想到一起去,又略微交代了一下细节,便和他一起去找赵桓了。
赵桓作为太子,要处理一部分简单的国事,这日他正在看一些奏折,有地方要与秦桧相商,却发现秦桧一反常态的十分不安,连赵桓问他话,他都不曾听到。
“秦卿……秦卿!”
秦桧被太子抬高的声调吓的一惊,赶紧请罪到:“太子赎罪,微臣一时走神了。”
赵桓好奇的看着秦桧,放下手中的奏章问到:“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忧心?”
秦桧的脸上露出难言的神色,似想说又说不出口。赵桓稍围考量了一下又问到:“今日父皇招科举前三甲晋见,可是说了什么让你为难的话?”
“太子殿下,”秦桧回答说:“皇上告知微臣,他不日将会下诏给三甲赐婚,让我等做好准备。”
赵桓一惊,他从未听徽宗说起过此事,为何突然会想到赐婚?
秦桧见赵桓不语,赶紧说到:“请太子为微臣做主,微臣早已有妻,且伉俪情深,我如何能做这种负心之事?”
赵桓冷静问到:“你且别慌,父皇圣旨还未下,还没有到迫在眉睫的时候,我只觉得此事蹊跷,父皇准备将哪家女儿赐婚于你?”
“前朝太宰王珪之孙女……”
……
科举新贵乃朝廷之新生宠儿,不少逐渐落没但依旧尚有根基的名门望族,见自家子弟无以为继,便有了榜下招婿的打算,以便维持家声、巩固势力。
而秦桧最近与太子表现的颇为亲密,前途一片大好,自然被众人注意到了,汴京王家更是打定了注意要招他为婿。王家在汴京曾经名动一方,它的上任家主是前朝宰执并被先皇封为“岐国公”的三朝重臣——王珪。
王珪有五个儿子,可惜都没有什么大本事。自从王珪逝世之后,王家便开始走下坡路,王珪的二子王仲山一心贪念权贵,自己无本事做大官却也不甘心就这样下去。王仲山有一幼女,早已到了及笄(注1)年纪,却因为名声不好所以迟迟未婚配,而这次,他便看中了秦桧身上可能带给他的机会……
——
注1:及笄(jí;jī)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凌……★……嘉……★……牌……★……分……★……隔……★……线……★
老虎读了三国以后去抓野猪,见猪窝无一猪,摸摸胡须说:空城计!转身见兽夹上有一死猪,大惊:苦肉计!忽然又见到了你,大喜:呦嗬,还有美人计?!
一卷:缘定乾坤 023 王家榜下招婿
王仲山知道要抓住这次机会是非常困难的,先不说秦桧已有妻女,且夫妻恩爱,单说如今他的前路一片光明,又怎么会为了王家这一点点根基去取他的女儿呢?
思来想去,王仲山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那边是求皇上赐婚。
他无名无宠,他的话在徽宗面前自然毫无作用,可是王仲山却想到了一个自己攀附得上,且能说服徽宗的人,那人便是郓王党的“骨干”大臣,御史中丞——王黼!
王黼与王仲山同姓“王”,却无任何亲缘关系,但王仲山的巧言令色却让王黼笑着认下了这个大他几十岁的内侄。自打王仲山满脸忧心的对王黼说了自己想招秦桧为婿的打算之后,王黼对这事就上心了,而后急急的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梁师成。
梁师成是宦官,自然不会有王黼这个儿子,但是所谓“狼狈为奸”,为了自己的权势富贵,就如王仲山愿意喊比自己小的王黼“叔叔”,王黼又怎么会介意认一个宦官做父亲呢?
王黼将王仲山的想法对梁师成说了之后,见梁师成并未说话,便又说:“父亲大人,我看这个主意是可行的。秦桧是太子的主要助力,自从他去服侍太子以后,太子的形势便大有好转。如果我们利用这次联姻将秦桧拉到郓王殿下这边,不仅削弱了太子党的势力,对我们也是必有助的!”
梁师成白净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王黼心中不断的猜测着他是如何的想法,若按他原先的所想,梁师成在听了这个计策之后应该是大为高兴,并称赞他的智谋的。
“将明(王黼的字),此事要从长计议。”梁师成淡淡的说出这个话,让王黼很是不解。
王黼问到:“儿子不明白,请父亲指点一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