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连续30余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生理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两个信号系统学说,即人除了与动物共有对外部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的第一信号系统之外,还有人所特有的引起高级神经活动进行抽象思维和语言活动的第二信号系统,从而揭示出人类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矗巴甫洛夫一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除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成就外,在血液循环生理学和消化生理学等方面也造诣颇深。卓越的科学成就使巴甫洛夫于1904年成为俄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生理学家中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
巴斯德和微生物学 孟德尔定律的发现
孟德尔,奥地利遗传学家。他生于一个祖辈务农的家庭,受父亲影响,从小对果木嫁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家贫没有读完大学,后来进了布隆的圣托玛斯修道院,1847年正式成为天主教神父。后在维也纳进行了两年物理学、动物学、化学、医学、植物学、细胞学等多方面系统而严格的自然科学教育和训练,给未来的科学实践打下了基矗1853年,他回到修道院,在一块长7米、宽3。5米的植物园内对多种植物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许多生物学问题进行了探索。他种植了豌豆,饲养了50箱峰,还喂养了老鼠,坚持每天记录温度、湿度、雨量、气压等。
1854年,孟德尔开始用34个豌豆株进行实验。1855年,他继续实验豌豆在传递特选性状时的不变性。从1856年起,他从实验的变种中选出22种豌豆,进行了7组具有单个变化因子的一系列杂交实验。对于实验结果,他注重定量分析,发现了著名的3∶1的比例。在8年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他提出显性的概念和遗传因子的假说,并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把他的研究成果以《植物杂交实验》为题在1865年布隆博物学会宣读,这篇论文于翌年发表在该会的会议录上。
孟德尔的工作使遗传学变成了科学,开创了用数量统计方法研究遗传规律的道路,被称为“植物学上的拉瓦锡”。然而,孟德尔如此伟大的成就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同代人的注意,他把论文副本寄给慕尼黑的植物学教授耐格里,却遭到了冷落。这位权威甚至认为,“只靠数一数豌豆是发现不了什么的”。
尽管如此,孟德尔对自己的成果却深信不疑,直到晚年,他还充满信心地对朋友说:“看吧,我的时代就要来到了。”果不其然,在他逝世16年后,即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德佛里斯等人重新发现。
巴斯德和微生物学 弗洛伊德与精神方析学说
弗洛伊德,奥地利神经学家。他生于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摩拉维亚,1873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先从事大脑解剖的研究,成为早期发现可卡因麻醉作用者之一。但他对社会方面有更多的兴趣。
当时,在发现细菌病原作用的影响下,人们对躯体和精神疾病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在精神疾病方面,尸体病理解剖和活体验查都未发现组织的变异。
弗洛伊德有志于探讨精神病的原因,企图回答心理现象的动力问题。他先与布洛伊尔合作治疗癔病,发现病人若说出某些病状,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了。由此他提出净洗法。1893年,他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病的研究》,随后逐渐形成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本能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它”。二为认识过程,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活动,称之为“自我”。
三为良心,代表社会道德标准,压制本能表现,按“至善原则”活动,称之为“超我”。“它”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他强调精神疾病是由于在这矛盾中的精神创伤和性力冲突引起的。无意识通过压抑或替代产生症状。精神分析疗法就是使病人理解病态,把受到压抑的情绪体验重新召回到意识中来。
弗洛伊德强调精神生活的动机,由此使更多人认识到研究精神病象的动力和内容的重要性。与这学说相应的精神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心理治疗技术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弗洛伊德只从个人内心寻求精神病的原因,忽视人的客观实际和社会生产关系。性力冲突可能对心理紊扰有作用,但不是唯一或主要原因。这一学说片面夸大无意识作用,忽视在社会历史影响下所经历的人格形成过程。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还有:《释梦》(1900)、《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1901)、《精神分析引论》(1915—1917)和《自我与本我》(1923)等。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
南丁格尔,英国女护士,护理学的奠基人。她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庭环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通晓历史、哲学、数学,并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除英语外,还能操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擅长音乐与绘画。
南丁格尔在年轻时代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后又在国内外广泛地游览、考察,充实了阅历,坚定了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广泛参与医学学术活动。1850年到德国凯瑟维尔兹学习护理。33岁时又去巴黎学习护理组织工作。回国后任伦敦一家医院的护理主任。
1854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创造了世界第一个急救所。战争开始时,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十分低劣,战地医院设备简陋不堪,伤员死亡率高达42%。这些事实在国内报道后,引起公愤。当时,南丁格尔应英国政府的函请,率领38名修女护士到前线,建立了手术室,对伤员进行抢救。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战地医院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一出色的工作博得了各国公众的赞誉,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开始为人们所承认,从此受到社会重视。同时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为妇女开辟了一个新的职业。1856年战争结束后,她最后离开战地医院回国。英国各界人士捐巨款给南丁格尔,以表彰她的功勋。她用这笔钱作为“南丁格尔基金”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致力于护理教育工作。她在30余年护理教育工作中,培训出护士1000多人。由于她的辛勤努力,护理学终于成为一门科学。
南丁格尔直至晚年仍继续指导护理教育工作,撰写了不少论著,如《护理工作记录》等,总结了护理工作的原则、经验、规则和培训方法等,为护理学趋于科学化做出了贡献,为护理学奠定了基矗为此,英国政府于1907年授于她最高荣誉勋章。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将荣誉勋章授予一位妇女。她逝世后,人们将她的诞辰——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示对她的纪念。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 细胞的发现
显微镜的使用,把人们带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导致了17世纪细胞的发现。最早提出细胞概念的是英国的罗伯特·胡克。他用自制的能放大40~14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片的切面。他在1665年发表的《显微图谱》一书中说:“我能非常清楚地看到它全部多孔多洞,很像蜂巢,只是它的孔洞不规则,但它在下列特点上与蜂巢无异。首先,它的固体物质很少。。因为中间体,或墙壁(假如我可以这样称法)或空洞的间隔与空洞相比极薄,正像蜂巢中的薄蜡膜(即包围并形成六角小室的)与蜂巢空洞相比一样。其次,这些空洞或‘细胞’并不很深,而是由许许多多小匣组成,是一连续的长孔,用横壁隔开着。”这是最早出现的“细胞”一词和细胞结构的图解。后来他又看到荨麻叶表皮细胞的壁膜。胡克发现的实际上只是细胞的壁,并非生活细胞,但这毕竟开拓了人类的新视野。
英国的格鲁把研究推进了一步,他把自己在植物中看到的结构称为“细胞”或“泡囊”。意大利的马尔比基也发现了植物是由一些由壁包围的“椭圆囊”组成的。1675~1683年,荷兰的列文虎克用放大270倍的显微镜,首次描绘出骨细胞和横纹肌的细胞图。由于当时的显微技术还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他们的观察大多只能停留在细胞的外观形态上,还不能清楚地辨别细胞内部的一些结构,因而他们的发现并不能使他们认识到细胞是生物界独立的、活的结构的单位。但他们的观察结果却为19世界细胞学说的确立开拓了道路。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 毛细血管作用的发现
毛细血管是分布在各器官的组织和细胞间的最微细的血管,其运动调节机制是由丹麦生理学家克罗格首先发现的。
克罗格就学于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1903年获博士学位,后任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早年主要研究呼吸和循环生理学,发现肺泡内氧气以分子弥散方式进入氧气较低的血液中,提出气体交换机理中的“弥散论”。后来在研究肌肉供氧问题时,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肌肉静息时,只有很少毛细血管开放,而部分关闭呈苍白色;当肌肉收缩时,则大量毛细血管扩张,因充血而变红。
进而又发现,同一条微动脉分支的一组毛细血管并不是以同样方式同时活动的。这就说明,毛细血管个别活动不可能由同一条微动脉的血压变化引起,而是通过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进行调节的。这些又都与器官的功能状态,或者说组织对血液的需要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还对水生动物的渗透压的调节控制作了深入的研究。
由于克罗格在毛细血管作用方面的重大贡献,1920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并被誉为20世纪初叶毛细血管研究的唯一权威学者。其主要著作有《毛细血管的解剖学和生理学》(1923)、《呼吸机理比较生理学》(1941)等。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 血型的发现
长期以来,人们都未认识到血液的个体特性。人类血型的发现和血液分类学的创立,首先应归功于美籍奥地利病理学家和免疫学家兰德施泰纳。他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小酷爱医学,经常着迷地到他家附近的医院去看人体解剖和医学实验。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好,于1891年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医学学业,获得博士学位,立志把毕生精力献给医学事业。
1900年,兰德施泰纳在研究血液的过程中发现,当一个人的红细胞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时,有时可以出现红细胞粘聚在一起,形成一簇簇不规则的细胞团,即使用力振荡也散不开。这种现象不仅见于人的不同个体之间,而且也见于不同动物个体之间。他把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反应。这种凝集反应是血清免疫反应的表现。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凝集反应,乃是因为红细胞表面含有一些抗原性物质,而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遇到一种与它相对抗的凝集素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人类的不同个体之间主要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称A和B。根据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类血液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A、B、O、AB型。凡是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者,为A型;含B凝集原者,为B型;含这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两种凝集原都没有者为O型。血型不合适的血液相混会发生红细胞凝集。
继这一发现之后,兰德施泰纳和英国医师列文于1927年共同发现血液中MN和P因子,导致了此后的MNS血型系统的发现。1940年,他发现血液中的Rh因子,为Rh血型研究打下了基矗Rh因子是他与英国医师韦纳共同发现的。
血液分类学的建立,给予临床医学中安全输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给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检测定型,体外证明两者相混(交叉试验)不会发生凝集时方可使用,避免了因凝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而危及生命的可能发生,并对免疫、遗传、法医及对新生儿溶血症的防治等领域均有重大意义。
南丁格尔与护理学 染色体的发现
自细胞学说确立以后,科学家们的注意力不断地集中到细胞和细胞内部不同部位的研究上,其中染色体的发现是一巨大成就。1848年,德国植物学家霍夫迈斯特在花粉母细胞中隐隐约约看到了核内的丝状体。1875年,波恩大学的植物学教授斯特拉伯格在他的著作《细胞的组成和细胞的分裂》中,首次描述了植物细胞分裂时丝状体的行为,并指出核内丝状体的数目和形状随生物的种类不同而异。直到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为了看清楚动物细胞内散布着的微粒状特殊物质,他用鲜红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