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没有一个人会去找一个过分挑剔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也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只顾自己嗜好,而不许他人有嗜好的人结成终身伴侣。因此,只有当你去学会包容和理解,那么才不会因为对周围毫无理由的“好恶”而到处树敌。
4。你不再是小孩,别指望每个人都喜欢你
尼采曾经这样说过:“人不过是一把泥土。”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得太高,以为所有的人都会都围着你转。一旦当你受到冷落,失去了周身的那层光彩,你定然会有种从天上瞬间掉落到地上的失落感。
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稚嫩的幼童,应该明白世界上本就不存在任何完全绝对的事情。就像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这不可能,也没必要。
曼冬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上学的时候,班里的男同学都在背后悄悄叫她大眼妹。到恋爱的时候,追求她的男生都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连,而她的老公并不是其中最优秀的那个。但是他殷勤备至,每天都给曼冬送去一只鲜红欲滴的玫瑰,晚上睡觉前,温馨短信也必须准时发来。一到曼冬休息的时候,他更是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对曼冬可谓一点一滴都关怀备至。曼冬提示他不要这样,可是他却坚持对曼冬说:“你是我的公主。”就是这句话,让曼冬欣然嫁给了并不很出色的他。
然而,结婚后,曼冬总是很不满,因为老公不再把自己当公主了。她要做家务活,要学做饭,老公只在特殊的日子才买玫瑰,在偶尔的时候才给曼冬买爱吃的零食,她感到自己的老公变了。于是便总是逢人抱怨,男人原来都是骗子,说把你当公主,娶到手后就把你当丫环了。
还沉浸在幻想和憧憬中的年轻人,赶紧醒一醒吧!要明白“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道理。不要成天地去幻想自己能够成万人瞩目的王子和公主,更不要把身边的人当成你鞍前马后的奴仆。太过于宠爱自己,太过于自恋,会让旁人觉得你虚伪而且天真过了头,没有一点成熟的表现。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因为很多时候,当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最后当你为此而付出很多时,不欣赏你的人照旧可能不欣赏你,而且还不会领你的情。
人活在世上要时刻地检讨自己。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山”,总想以自己为中心,让大家都能围着自己身边转,这是绝不可能的。同大家一样,你也是食五谷杂粮的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况且,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都有由内而外所散发的光芒,越把自己抬得高离地面太远,就越容易会失去重心。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认可都会有所不同,别人对你的反映或许是多棱镜,甚至有可能是让你扭曲变形的哈哈镜,你怎么能期望让人人都满意呢?
有人曾经说过:“人生处事应如雪,柔和淡然花散地,才能让人深润铭记于心底。”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看着顺眼、感到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面面俱到。不论你怎么认真努力,去尽量适应他人,能做得完美无缺,让人人都满意吗?显然不可能!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只会让你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顾虑重重,活得太累。
所以,年轻人在为人处世上面,应该多多学着做人踏实一点,谦虚一点。千万不要为了别人喜欢自己,而让自己每天活在愧疚与疲惫之中,试着去用一颗平常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那么你的从容必然会在无意之中博得大家的喜欢。
5。学会和你不喜欢的人相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让我们心生厌恶的人。这些人有的可能是因为利益的对立,有的可能是因为不好的印象,也有可能是对方身上某种不良的习惯。总之,当见到这类人、闻到这类味道、听到这类声音时,都会让我们产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但是,年轻人要明白,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心理。假如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对你发生过任何利益的纠葛,那就只是你主观意识在作祟,导致你排斥、不愿接触对方;如果对方也有同样的回应,就会造成互相敌对的局面,相信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见到的。
所以,为了不因对某人毫无理由的“好恶”而到处树敌,我们需要学着去试着和不喜欢你的人交朋友,甚至要尝试和敌人拥抱—这是气度,更是胸襟。
余力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业务员,而且已经有三年的老资历了。可以说,从刚毕业进入这个公司开始,他是看着公司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可是最近公司忙着改革,于是又招到了一批精英。而其中有一位一上任,就成了余力的领导兼销售总监。虽然余力一直都很期待自己能坐到这个位置,可也只能是叹气了。直到有一次,他和销售总监出去见一个公司的大客户,当到了那里之后,余力才发现自己带的文件夹里面,有一份很重要的采购表没有带,于是他又返回去。可是客户见到他的粗心之后,有点心有余悸。总监毫不犹豫的当着客户和其他人的面狠狠批评了余力,余力也拍着桌子和总监大吵一架,出去了。
后来在工作中,他总会发现对方时不时地给自己找茬儿。他也越看越别扭,甚至开始躲避总监,看着总监在那里,余力就觉得心里不爽。本来余力还希望干脆辞职得了。可是当看到现在就业十分不好的情况下,只好留下来,但是工作上再也没有原来那么认真了。
如果你在心里说:“我绝不和我不喜欢的人交朋友,那会显得我没有骨气。”那么,你也就只能等着吃亏。因为你的主动,除了可以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
事实上,学会和不喜欢你的人交朋友,并不如想象中那样难,自己的想法是最关键的,只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碍,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那么,如何与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呢?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1。 要增加接触的机会,对对方好一些。也许你选择躲避这些人,但多接触也许会改善关系。
2。 不要来硬的,要投其所好,如果对方喜欢喝点小酒,那么就私下请他喝点,如此可改善关系。
3。 要主动活跃气氛,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多讲讲笑话,大家一起乐一乐,虽然这样做可能不太容易。
4。 保持适当的距离,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时尽量不要表现出厌恶感,适当的距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树敌。
5。 在关系僵持或恶化的时候,一定要主动表示友好,不要碍于面子、难为情。
6。 包容和忍让是最重要的。哪怕你善待对方,对方还是对你不好,你仍旧要继续保持与对方友好的这种态度,毕竟连草木、动物都有感情,更何况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断地付出,对方一定会转变。
所以,只有学会如何与不喜欢的人相处这门学问后,你才能够顺利打入各种交际场合和朋友圈子里面去,成为众人之中那个最受欢迎的交际能手。
6。你想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又或者是工作上领导对自己不关心,总之,我们总是在埋怨对方没有为自己做多少。但是,当你做出这些抱怨声前,请你试着想一想,我们对别人怎么样?为别人又做过些什么?
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任何人都应该明白,只有当你为别人付出了,别人才会相应的回馈于你,因为这是彼此之间一种相互的尊重。
最近一段日子,李杨因为家里杂事太多,一个人做不过来,于是想聘用一位保姆。当她打电话给那位保姆的前任雇主,询问了保姆的情况后,却意外地听到了原主人对保姆许多很不好的评语,而且是贬多于褒。但当李杨挂了电话后,依旧决定选择雇用这位保姆。
保姆来的第一天,李杨和气地对小保姆说:“我打电话请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说你为人老实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唯一的缺点就是理家比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脏兮兮的。我想她的话并非完全可信,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
事实上小保姆以前的确是非常马虎粗心的,但是当听完李杨的话后,除了有几丝愧疚外,果然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工作非常勤奋。有时候,李杨下班早,还会和小保姆一起出门去买菜做饭,她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年轻人,千万不要一味只知向别人索取,在你伸出手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给予了对方什么。当你希望那些跟你来往的人都赞赏你,希望人家能够肯定你真正的价值时,同样你也要学会去用相同的方式对待别人。卡耐基说过:“如果你想学会待人处事,那么就请你记住三大原则:不批评、不责怪、不抱怨。”看来,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他人。
也许,你用真心去对待一个人,可能并不能得到别人同等的对待。但是,如果再想想,你所希望的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不就是你所希望的回报吗?如果真的是真心,那你还会去期待回报吗?
小陈刚在公司工作不久,平常工作积极,办事能力也还不错,唯一的不好就是有点自私自利。特别是只要自己一有问题,就立马找别人询问,而别人有问题,她却总是以手头工作忙而推脱。
有一次,办公室邻桌的吴丽因为工作忙而来不及买餐,于是她请小陈给她带一份。可是小陈却有点特别不情愿,毕竟自己还要多带一份很麻烦,又沉。于是她找了个借口说:“不好意思啊,那个我今天和别人有约,可能会在下面边吃边谈工作。”吴丽听了,只是淡淡答应了一声。后来又有几次,吴丽找小陈帮忙,小陈都是以各种借口推脱。
后来公司为了鼓励新员工晋升,举办职员投票选举。小陈听说后,立马让吴丽给联通一下别的同事,帮忙说说好话。吴丽听后依旧是淡然一笑,然后说:“不好意思,刚刚小王与我已经做了决定。”这下,小陈也无话可说了。
老是想向别人索取的人,只会令别人以为你喜欢占小便宜。因为你总是在转着脑筋想着从别人那里捞到一点好处,而忽略掉了自己能够给别人什么。这样时间一久,别人就会因为你的贪便宜而觉得你为人不坦诚。
如果年轻人总是如此自私自利,一心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回报的话,就只会显现的你的气度狭小。所以,只有当你真正地明白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后,才能换得别人相应的尊重与对待。试着用微笑换取阳光,用真诚换取友谊吧,那样在你温暖了他人的同时也会温暖自己!
7。好心也能办坏事,别把“施恩”变成“施舍”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对任何人都喜欢摆出一种乐善好施的态度。这种乐于助人的态度不管放在哪里,或许都会被人所喜爱。但是如果事成之后转而摆出一副高姿态,仿佛别人因为接受了你的帮助就应该低你一等时,那可就歪曲了“帮助”的本意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好心办坏事。帮助一个人也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注意的地方或许也有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应特别注意,那就是:不要把“施恩”变成“施舍”。
黎阳今年25岁,刚刚参加工作,也没什么积蓄。有一次,公司组织员工出去玩,这下可愁坏了她。本来自己就没什么钱,这下出去玩还指不定花费多少呢?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空头户头,想着找父母借也不大好,于是她打定主意找以前的一个闺中好友借钱。
那个闺中好友两年前就嫁人了,而且丈夫还特别有钱,出门就是香车名牌包包。所以几百块钱的小事,对于她来说不值一提。当她听说后,立马说没问题,钱立马就给你转过去。而且还再三吩咐道她如果一时不能周转就不用还了,这点钱也不算什么。
可是两周后,那个闺中好友就收到了黎阳的打款,原来这次活动公司全给报销了。所以,黎阳一回来就把钱给打了过去,而且还说一定要还了借的钱,态度十分决绝。这时,那个闺中好友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帮助黎阳时那种漫不经心的样子,让对方误以为自己把对方当成了乞丐。于是她打电话过去,赶紧跟黎阳说钱收到了,朋友一场本来就应该互助吗。
把“施恩”变成“施舍”,虽然有一字之差,高低立见,效果却迥然不同。有些人一旦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这种态度蔓延开来,只会引发相反的后果。因为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