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菩萨是大慈弥勒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的总称。这五大菩萨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超过了前面所讲到的十大弟子。而其中观世音的影响所及几乎家喻户晓,没有人不知道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其声威甚至寖寖超于教主释迦牟尼之上,几乎有人的地方,有井水的地方,就知道有一个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又因为他的大慈大悲,一到中国,就从男身转变成为了女神,不能不说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当然在佛教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法与释迦牟尼佛相提并论的,这只是反映了观世音在民间的影响巨大这一事实。
弥勒菩萨学佛的历史其实比释迦牟尼资格要老得多,他出身于有崇高地位身份的大婆罗门家庭,一生下来,就被相士们传为将来要当转轮圣王,因此招致了国王的忌恨。其父预感大祸临头,便将他藏在母舅家中。后来让他见佛闻法,便因此从佛出家了。弥勒出家后,不与小乘比丘为伍,总是和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共同修道,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释迦牟尼在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相看,他选择弥勒作自己的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这招致了其他比丘的异议。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的一大特色。弥勒从一开始就不吃肉,对一切众生均不起杀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宁愿打破骨髓头脑,也绝不吃众生的肉。他制定了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吃肉。在素食问题上,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尚胜一筹,所以为大慈。大慈者及于所有众生。弥勒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实有,彻底地把所有虚空世界佛土也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均没有了,显现诸法的我心,又将安立在何处呢?这种不定一法的精神,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证知。弥勒是创立瑜伽学派的第一人。传承弥勒学说的有无著、世亲兄弟。
文殊菩萨,又译为曼殊室利。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除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从华严开始,到佛进入涅槃,凡是大乘法会,都有文殊参加。为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教义,文殊菩萨做出了巨大贡献。文殊是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文殊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人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至高无上的精神,修集善根,勤习六波罗蜜,而永不满足。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向印度南部宣传大乘佛教。文殊又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含义相同,是离空有二边的意思。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面,为后来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普贤与文殊为大乘释迦牟尼的两位胁侍(辅助佛教化传道的菩萨),普贤侍右,主持定德门;文殊侍左,主持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实践)和解(理解)并进,定(禅定)慧(智慧)双修。普贤主要在对佛以及众生的礼敬、修行、护持等仪式上面尽心尽力,为行为举止上奉持佛法的代表。
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特别的德行,所以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观世音在中国又称作观音,是因为避李世民的讳,将名字中间的“世”隐去,而变成观音的。观世音以大悲心观照世间众生,而现身说法,大悲救苦,成就了与佛平等的功德。怎样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时时刻刻以拔除众生的痛苦为己任。怎样产生平等的心?从根本上说,一切有心识的动物,都是业障深重的苦恼众生,无始以来就与自己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若能常常作这样的想法,平等心和大悲心也就会自然产生。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悲智双修。只有建立在大智基础上的大悲才能感应三界所有众生。观世音菩萨做到了悲智双修,处处利济他人,拔除众生痛苦,因此获得了众生的尊重和爱戴。观世音又擅长陀罗尼法门,为密教中具有极重要地位的菩萨。地藏王菩萨为大愿菩萨,他发下极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他的最大特点是: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是地狱,因此地藏菩萨工作的对象便是在地狱里度化犯极重罪的众生,即使有人恶贯满盈,但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名号,也就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脱。地藏菩萨不像其他弟子现在家相,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相,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等,他现的是出家的形相,身披袈裟,覆盖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地藏菩萨继承了佛陀真正的精神,他用出家的僧相出现在人间,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地藏菩萨的大愿,是令一切众生都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而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了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然而那种一心普度众生、先人后己的精神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是为世间所罕见的,因此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释迦牟尼传……4.结束语
4.结束语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因此不管他的哲学乃至佛学究竟具有多少合理性,他的弘法利生的精神在有情的世界中是永存的,是万古不磨的。
在他七十九年的生活历程中,他永远在思考着这个世界、人生以及存在、心灵与肉体的问题,他试图找出产生一切生命痛苦的原因,并且要在了解这个原因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三十岁那年,他以为是找到了,那就是通过六年的悟道修证在一棵菩提树下彻底觉悟,他以为万事万物都是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产生的,人事现象逃脱不了因果的报应,人之所以有烦恼,归根到底是由于人有情欲贪爱,而之所以受情欲贪爱驱使产生贪爱的动机,从事种种活动,那是因为人受无明的蒙蔽,因而永远陷入循环往复的生死轮回之中,而得不到解脱。而要得到解脱,即从烦恼中脱离出来,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就必须遵循正确的修行方法。正确的修行方法不是在苦行,也不是在世俗生活中贪恋福乐,而能得到的。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就必须离开这两种偏执即苦行和世俗生活的贪恋,而在这两者之间修中道的解脱之行。因此悟得此道之后,他就开始弘法传教,最终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佛教僧团队伍,到处宣传解脱痛苦的方便法门,到处传播佛陀所悟得的解脱思想,他的毅力和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宗教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后来在佛陀圆寂后,通过弟子一代代的努力,越过了印度本土而远至东亚、东南亚等地,在异地生根、开花、结果。
佛陀的因果报应学说,讲的是任何思想行为都必然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相应的结果。佛陀据此提出三世因果的理论,以为现世界人们的贫富穷达都是前生所造善恶诸业决定的结果,而今生的善恶行为也必然导致来生的祸福报应。因此,佛陀劝导人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人生起到了净化的作用。佛陀的无常、苦、空、无我的修行解脱学说其实也都建筑在因果的基础上。佛陀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是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轮回之果,因此要摆脱痛苦,就必须证得涅槃。涅槃是解脱之门,超出生死轮回的果报,而到达无生无死极乐清净世界的彼岸。到达这个彼岸,靠的是什么呢?那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修行途径如布施、持戒、坚忍、精进、静虑、般若,然后是波罗蜜多,即最后通过伟大的智慧之舟(般若)而到达彼岸(波罗蜜多)。般若(智慧)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释迦牟尼六年的苦行经历并未使他悟得宇宙真理,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说明了伟大智慧的重要,没有它,彼岸是无法达到的。
然而涅槃之后,又该如何呢?那就是佛陀所讲的一切都可以舍去了,最后连智慧也变得没有什么用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般若是智慧之舟,渡过了岸之后,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彼岸也许就是那自然自在而永无痛苦、永无烦恼、永无生死轮回的无上境界,其实就是福慧具足的永恒,因为具足,所以单独的智慧或者福德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佛陀是到达了彼岸,佛陀传教的目的是要渡众生而到达这个彼岸,这个渡不是代替众生、挟持众生,而是需要众生自己通过波罗蜜多的途径即六种修行步骤身体力行而到达彼岸。佛教宣扬佛性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是有的人知道自身具有,有的人却不知道而已,对于不知道自身具有佛性的众生,那就需要一个导师,需要导师指引他发现自身的佛性,从而通过修行而到达彼岸。释迦牟尼正是这样一位指点迷津的导师,他的教化正是实现他度尽众生的伟大愿望。从这个精神出发,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便具有了宽广而永恒的力量。
关于佛陀的生平,历史上有着参差不齐的记载,都疑莫能明,最集中反映的有两点,一、释迦牟尼是十九岁出家,还是二十九岁出家?甚至还有二十五岁出家的说法。二、释迦牟尼是何时悟道成佛的?一说三十岁,一说三十五岁;二十九岁出家,则当为三十五岁成道。至于其他游历过程虽然有许多神话的因素,但透过神话色彩,大致可以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历程,即使不甚准确也没有关系,因为佛陀的教理、教义具在,并无损于佛陀传教的精神。但出家、成道的年岁因为佛学界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在这里谈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出家、成道的年月是十九岁也好,还是二十九岁也好,这都应当不成为很大问题,我们只要知道他是在成年后的某个岁月离家出走了,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家庭的,出走之后干了些什么,基于一种什么精神,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知道了这些迹,也就可以了,一定要弄清楚出家、成道年月,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年代久远,查无对证,明显地是不可能有确切答案的,倒不如变得通达一点,且不去管这个具体年岁,而从真正有益的角度如了解佛陀真正的精神何在,它对现在具有何种价值等去研究佛陀倒显得更富有积极的意义。追究小节是无补于佛陀的大道的。有谁真正知道佛陀的大道在哪里么?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