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大。
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
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
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
必做了。
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18〕之道却在于挖。
其实,
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十二月十日。
三 最先与最后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19〕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
因为假若一开首便
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
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
世金鍼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20〕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
然而人性
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
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
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对于“锲而不舍”〔21〕的人们也
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
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
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
但这些事又作别论。
竞走的时候,
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豫定
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
走。
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
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
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战具比我们精利
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
“土崩瓦解”
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
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
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四 流产与断种
近来对于青年的创作,忽然降下一个“流产”的恶谥,哄然应和的就有一大群。
我现在相信,发明这话的是没有什么恶意的,不过偶尔说一说;应和的也是情有可
原的,因为世事本来大概就这样。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
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
就不要生;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
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
那么,他是保守派么?据说:并不然的。
他正是革命家。
惟独他有公平,正当,稳健,圆满,平和,毫无流弊的改革法;现下正在研究
室里研究着哩,——只是还没有研究好。
什么时候研究好呢?答曰:没有准儿。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
是可笑的。
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
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
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
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
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
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
锢。
近来自然客气些,有谁出来,大抵会遇见学士文人们挡驾:且住,请坐。
接着
是谈道理了:调查,研究,推敲,修养,……结果是老死在原地方。
否则,便得到
“捣乱”的称号。
我也曾有如现在的青年一样,向已死和未死的导师们问过应走的
路。
他们都说: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
但不说应该向东,或西,或南,或
北。
我终于发见他们心底里的蕴蓄了: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
坐着而等待平安,等待前进,倘能,那自然是很好的,但可虑的是老死而所等
待的却终于不至;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22〕,那自然也很可
喜的,但可虑的是终于什么也没有。
倘以为与其所得的不是出类拔萃的婴儿,不如断种,那就无话可说。
但如果我
们永远要听见人类的足音,则我以为流产究竟比不生产还有望,因为这已经明明白
白地证明着能够生产的了。
十二月二十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三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北京
《国民新报副刊》。
〔2〕一个阔人 指章士钊。
关于读经“救国”,参看本卷第131页注〔11〕。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语见《论语·学而》。
“说”同“悦”。
〔4〕开学校,废读经 清政府在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中
战败后,不久就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的办法。
戊戌变法(1898)期间,光绪帝于七
月六日下诏普遍设立中小学,改书院为学堂;六月二十日曾诏令在科举考试中废止
八股,“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5〕“钦定四库全书” 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四库全书馆,把宫中
所藏和民间所献书籍,命馆臣分别加以选择、钞录,费时十年,共选录书籍三千五
百○三种,分经、史、子、集四部,即所谓“钦定四库全书”。
它在一定程度上起
了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但这也是清政府文化统制的具体措施之一,凡被认为
“违碍”的书,或遭“全毁”、“抽毁”,或被加以窜改,使后来无可依据。
〔6〕《琳琅秘室丛书》 清代胡珽校刊,共五集,计三十六种。
所收主要是掌故、说部、释道方面的书。
〔7〕《茅亭客话》 宋代黄休复著,共十卷。
内容是记录从五代到宋代真宗时
(约当公元十世纪)的蜀中杂事。
〔8〕《三朝北盟汇编》 宋代徐梦莘编,共二百五十卷。
书中汇辑从宋徽宗政
和七年(1117)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间宋、金和战的史料。
〔9〕《宋人说部丛书》 指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宋人说部书”(都是笔记小说),
夏敬观编校,共出二十余种。
〔10〕《野获编》 即《万历野获编》,明代沈德符著,三十卷,补遗四卷。
记载明代开国至神宗万历间的典章制度和街谈巷语。
〔11〕《明季南北略》 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清代计六奇编。
《北略》二十四卷,记载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崇祯十七年(1644)间事;《南
略》十八卷,与《北略》相衔接,记至清康熙元年(1662)南明永历帝被害止。
〔12〕《明季稗史汇编》 清代留云居士辑,共二十七卷,汇刊稗史十六种。
各书所记都是明末的遗事。
有都城留云居排印本。
〔13〕《痛史》 乐天居士编,共三集。
辛亥革命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汇印,
收明末清初野史二十余种。
〔14〕Le Bon 勒朋(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
他在《民族进化的
心理定律》一书中说:“欲了解种族之真义必将之同时伸长于过去与将来,死者较
之生者是无限的更众多,也是较之他们更强有力。
”(张公表译,商务印书馆版)
参看《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15〕关于美国禁讲进化论,章士钊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十七号(一九二
五年十一月七日)的《再疏解轋义》中说:“田芮西州Ten-nessee。
尊崇耶教较笃
者也。
曾于州宪订明。
凡学校教科书。
理与圣经相牾。
应行禁制。
州有市曰堞塘Da
yton。
其小学校中。
有教员曰师科布John Thomas Scopes。
以进化论授于徒。
州
政府大怒。
谓其既违教义。
复触宪纲。
因名捕师氏。
下法官按问其罪。
”后来因
“念其文士。
罚锾百元”。
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物种
起源》等著作中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它揭示了生物的起源、变异
和发展的规律,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6〕《笑林广记》 明代冯梦龙编有《广笑府》十三卷,至清代被禁止,后
来书坊改编为《笑林广记》,共十二卷,编者署名游戏主人。
关于金老鼠的笑话,
见该书卷一(亦见《广笑府》卷二)。
〔17〕民元革命 即辛亥革命。
S城,指绍兴;都督,指王金发。
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其有关注。
王金发曾领导浙东洪门会党平阳党,
号称万人,故作者戏称他“出身绿林大学”。
〔18〕“自求多福” 语见《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意思是只要顺天命而行,则福禄自来。
〔19〕“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参看本卷第110页注〔29〕。
〔20〕“不为戎首” 语出《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据汉
代郑玄注:“为兵主来攻伐曰戎首”。
“不为祸始”、“不为福先”,语见《庄子
·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
〔21〕“锲而不舍” 语见《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
雕刻的意思。
〔22〕宁馨儿 晋宋时代俗语。
《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
宁馨儿是“这样的孩子”的意思。
宁,这样;馨,语助词。
这回是“多数”的把戏〔1〕
《现代评论》五五期《闲话》的末一段是根据了女大学生的宣言〔2〕,说女师
大学生只有二十个,别的都已进了女大,就深悔从前受了“某种报纸的催眠”。幸
而见了宣言,这才省悟过来了,于是发问道:“要是二百人(按据云这是未解散前
的数目)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二百人都入了女大便怎样?难道
女师大校务维持会招了几个新生也去恢复么?我们不免要奇怪那维持会维持的究竟
是谁呢?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3〕这当然要为夏间并不维持女师大而现在
则出而维持“公理”的陈源教授所不解的。我虽然是女师大维持会的一个委员,但
也知道别一种可解的办法——
二十人都往多的一边跑,维持会早该趋奉章士钊!
我也是“四五十岁的人爱说四五岁的孩子话”〔4〕,而且爱学奴才话的,所以
所说的也许是笑话。但是既经说开,索性再说几句罢:要是二百人中有二百另一人
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维持会员也都入了女大便怎样?要是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
而剩下的一个人偏不要维持便怎样?……
我想这些妙问,大概是无人能答的。这实在问得太离奇,虽是四五岁的孩子也
不至于此,——我们不要小觑了孩子。
人也许能受“某种报纸的催眠”,但也因人而异,“某君”只限于“某种”;
即如我,就决不受《现代评论》或“女大学生某次宣言”的催眠。假如,倘使我看
了《闲话》之后,便抚心自问:“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
……维持会维持的究竟是谁呢?……”那可真要连自己也奇怪起来,立刻对章
士钊的木主〔5〕肃然起敬了。但幸而连陈源教授所据为典要的《女大学生二次宣言》
也还说有二十人,所以我也正不必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