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完成自我。大人刚好相反,他们的工作是为满足“目前社会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为了维持生命!
    所以,哪怕是孩子专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手上、脸上、衣服上都脏,而且捏得也让你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他内心却是干净而高尚的,说不定是在建一条捷运铁路,或是修新的长城,甚或是学你做包子、面条。因为他在专心地用头脑想,用手、眼和着泥水而忙碌!这些活动、这些体验都是为着要成为一个未来世纪的新人。
    为什么孩子会高兴入神地玩泥巴?倒不是他对泥巴有什么样的渴求,而是他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
    或许刚开始,他想捏成一匹马,可是你怎么看也只像一团稀巴烂泥,那是因为他手脑并不能完全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发现,他已经会运用方法,东补一块、西捏一点,似乎已经有些马的雏形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对于“捏握”这件事已经逐渐协调、逐渐配合了!
    或许3个月后,他突然对剪纸感兴趣,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导引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去了。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期的各种感觉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工作可充当中介作用,将传统教育中根本对立的两个概念“自由”与“纪律”有机地联系与统一起来。换言之,工作可促进非压迫、非强制的纪律的形成。
    蒙台梭利还具体分析了工作之所以能促使纪律形成的原因。
    其一,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她认为,儿童之所以能遵守纪律,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具有正确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而幼儿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这种能力,通过各种工作可起到协调、控制肌肉的作用。
    其次,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儿童服从纪律的先决条件是有一定意志力的,因此,意志和心灵的形成必须先于服从,而使儿童全神贯注于作业则是培养意志的一个途径。在工作过程中,对意志的激发和抑制的能力就可得到发展。
    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蒙台梭利此处所谓独立性主要是个生物学的概念,即能自我支配,依靠自己的器官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她认为,如果使儿童沉浸于工作,使他们学会“依靠自己”,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人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儿童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良好的纪律就体现出来了。蒙台梭利还认为,只要儿童自发地工作,在工作中就会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权力及懂得“善”和“良好的规范”。
    从蒙台梭利的上述分析来看,显然,工作之所以能促进纪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的。由于工作欲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冲动,工作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只要引导得法,就可导致非压迫的纪律的建立。蒙台梭利说:
    真正的纪律是通过工作第一次显现出来的。到了某一时刻,儿童对一项工作有了强烈的兴趣,我们从他脸上的表情和长时间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就可以看出,这个儿童已走上了纪律之路。
    在形成纪律的过程中,蒙台梭利和卢梭一样,完全排斥了“说理”的作用。她认为,幼儿仍处于潜意识向有意识的过渡阶段,成人的说教不会奏效。此外,采取强制命令去束缚儿童将压抑儿童的个性,这是违反自由原则的。
    澳大利亚教育家康乃尔认为:自由、工作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建筑物的三根主要支柱。总的来说,蒙台梭利通过工作而统一起来的从自由经工作而到有秩序的纪律教育思想是富有创见的。

第四部分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一)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具与玩具是不同的。“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严肃的意义,不能随意地被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也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者,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于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这个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其他教具变化地使用。
    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这些感官教具大致具有以下重要特点及使用要领。
    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和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的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蒙台梭利强调:唯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或教育才具有最大的发展价值。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围的一切行动。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
    至于玩具就不一样了!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却不是十分明显,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赚妈妈荷包中的钱,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或是爸爸想同时满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费地买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玩具就成了废物。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连串的后遗症。
    而在蒙台梭利教育法里,教具则取代玩具成为教育的最重要的辅助者了。
    蒙台梭利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种?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记录,至今已有349种之多,但实际上哪些是蒙台梭利自己所创制的,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发展出来的。其实这相当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精神,因为她不曾认为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也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替孩子做。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玩意儿”,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
    对“教具”一词,蒙台梭利本人曾公开地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名词,正确的名称我们应该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幼儿做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作用,因此她不愿被世人称之为“教具”。然而这个用法,由来已久,我们为了方便沟通,也就习用下来了。只不过,在使用者的心中,必须非常明白:它不像老师手中的那根教棒,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辅助老师授课”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媒介物,而非玩具。
    蒙台梭利教具不选用五彩杂陈的色泽,而是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真正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具有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10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

第四部分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二)
    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标,是为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
    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勺豆子时豆子沙沙的声音。教具的设计,以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目标。
    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而且不管在设计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了解步骤,重视秩序的重要性,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
    在设计上,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10块,最小的1块是1公分的正立方块,最大的1块为10公分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1公分。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1公分。
    依蒙台梭利自己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说明,教具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8项。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4项:
    ——日常生活教具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个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首先它依各种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其次,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基于以上的原因,蒙台梭利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4大类:
    1动作:例如划直线走路等。
      2照顾自己:例如穿脱鞋子、衣服等。
    3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
    4礼貌:例如打招呼等。
    日常生活教育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上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作了“预备”的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台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日一久,自然水到渠成,正可以发达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
    ——感官教具
    这类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触、味、温、压、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立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感觉不同,让孩子经由亲自的体验而有清清楚楚的辨认能力。所以,这项教育的作用是:
    1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官本身的发展。
    2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会自动地观察和思考。
    3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卓越的观察力,养成从观察到试验的科学习性。
    这三种目标,都可在蒙台梭利教具的教育效果中产生出来。例如,导师在用教具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物和对比物,在心智上产生“推断”,而能做成“决定的思考”和行为。
    蒙台梭利教具操作,训练儿童的“工作历程”秩序观念和习性的培养,远比要求他的“工作结果”会做更为重要。这点意义,希望母亲和一般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才不至于“本末颠倒”。
    ——语文教具
    蒙台梭利教育法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发展,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从日常生活练习开始,就已经开始预备了例如勺豆子时的肌肉控制、协调。并且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到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的时间,因而要逐步渐进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功夫,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
    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应该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以间接训练的道理所制作的,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例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