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催促道:“小妹无须过谦。”随即吩咐宫女:“速备玉笙!”
小周后从宫女手中接过十三簧玉笙,试着吹了几声,然后朝着李煜莞尔一笑,腼腆地说:“恭敬不如从命。小妹就只好献丑了!”接着便熟练地演奏起来。
李煜望着她那白嫩似笋的纤纤十指,在十三根参差的簧管下端的指孔间轻捷灵活地移动,随着从笙管里飘出来的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就忘我地走进了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月明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小周后所以能借助乐谱的清丽婉畅曲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中描绘的江流、月色、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等一派春江夜色,以及诗人抒发的人间离情别绪和由此引起的人生感慨,是因为她自幼就酷爱这位同乡诗人讴歌故乡扬州的诗篇,以及她对生身之地的山川风物的由衷热爱。她对这首被人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名作,可谓爱不释手,百诵不厌。也正因为她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清澄深远的艺术境界有独特的感受,演奏起来才能如此出神入化,传情感人。对于熟谙音律的李煜,感染尤为强烈。
更使李煜神魂颠倒的是,小周后在演奏中不时地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向他频送秋波,弄得李煜魂魄出窍,神游情海。直到曲终,听者齐声喝彩,他才如梦方醒,语义双关地赞美说:“实在是令人陶醉!”随后又取悦小周后道:“适才听了小妹的演奏,方知孔夫子何言‘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
小周后放下玉笙,从怀中掏出香罗手帕,一边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一边顺水推舟,向李煜撒娇:“既然如此,那就请姐夫即席填词一首吧。”
李煜故作谦虚,笑容可掬,回答道;“曹子建有七步成诗之才,也不过即兴吟了一首五言绝句。我怎能在短时间一气呵成上下两阕!不过,小妹盛情难却,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说着他就离席踱步,酝酿构思,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吟成了一首《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这首词的上半阕明白易懂,凡是在场的人都能不言自明,知道是写小周后演奏时的神态和她对李煜的钟情,对下半阕则茫然莫解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只有小周后才能神会,自然使她想起日前陪同圣尊后去移风殿赏花的情景。
那日,李煜是东道主。赏花之后,他请赏花人进殿休息。殿内备有茶点酒菜,还有宫女表演西域歌舞助兴。圣尊后因身体不适中途退席,叮嘱小周后留下代她赏花。
席间,李煜酒酣耳热,谈笑风生。他先是给小周后讲述那几盆卓立脱俗的麝囊花,说白花名为“瑞香”,晶莹似雪,纤尘不染;紫花名为“紫风流”,风韵庄重,纯正无瑕,但他嫌花名落俗,改为“蓬莱紫”。这两种名贵的花,色香俱佳,圣洁高雅,园圃罕见,市廛难得,不是庐山古刹主事的尼姑贡献,即使身在禁中也难见到。紓紛矠继而同小周后谈艺论文,从张翊编的《花经》和历代赏花诗说到眼前宫女演奏用的“羯鼓”、“羌笛”,直到夕阳西下才收拢话题。谈话中间,殿外下了一阵小雨,他都没有发觉。
从李煜当时神情看,似乎还有话想说又不便说,真是欲罢不能,欲行还止。他深感这次相会“未便谐衷素”,所以怅言“宴罢又成空”。
小周后仍记得,临近分手,李煜还展纸为她书写了一首《子夜歌》,怕她不解其意,对开头两句还特殊加了圈点: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自幼就熟读唐诗的小周后,一眼便看出了嵌在开头两句词里的典故。她知道这不是两句普通的惜花词,它的后面藏着一个类似“人面桃花”的浪漫故事:传说晚唐诗人杜牧,年轻时路过潮州,与一位少女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杜牧当时碍于少女年龄偏小,不宜成亲,便决定十年后再来娶她。不想十年后石榴结子的时节,杜牧旧地重游,发现那位少女已经嫁人,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杜牧对此感到十分懊悔,信手写下一首《叹花》诗:“自恨寻芳到已迟,昔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至于李煜为何要在词中借用这个典故,小周后当然不言而喻了。
通过频繁的书笺来往和谋面交谈,李煜和小周后的感情。日益升温,远远超出了亲戚的范围,骤然发展到恋人特有的炽热乃至眩晕程度,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憾。《史记》、《列女传》等书关于尧帝二女娥皇、女英同嫁舜帝的古老传说,在二人心中引起了妙不可言的遐想。在李煜看来,小周后就是女英,我娶她乃是天经地义;在小周后看来,李煜则是舜帝转世,我嫁他也为情理所容。略有不同的是,小周后对于此事始终处于优柔寡断之中。她时而警惕自己,要固守男女之大防,万不可夺胞姐所爱;时而又怂恿自己,男女相悦相爱乃人之天性,古时娥皇未尝忌妒女英,今世娥皇亦当宽容胞妹。
尽管在这段时光里二人不断耳鬓厮磨,但是,李煜总觉得感情上的饥渴无法获得满足。他嫌日间不足以尽兴倾吐恋情,于是竟不惜有失君王体面,以书札密约小周后半夜到画堂南畔的移风殿幽会。这无疑给举棋不定的小周后,增加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她深知,这次践约就是委身于自己热恋的情人,而且是妻妾成群的人,意味着向少女时代告别,将遭致封建世俗偏见的非议;而违约又有悖自己意愿,怕错失良机,追悔莫及。她思前想后,反复掂量,最后痛下决心:还是按时赴约!于是,她义无反顾,大胆地用自己胸中燃起的爱情烈焰,向封建的纲常礼教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冲击。
夜交三更,早已穿戴梳洗停当的小周后,悄然走出了画堂。虽然她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但由于夜深人静,那双讨厌的金缕鞋踏在石板上仍如空谷传声。这个祸根不是鞋本身,而是装饰在鞋上的那对银制铃铛,平时走路听之悦耳,如今竟似长空惊雷,震耳欲聋,吓得她像惊弓之鸟,赶忙脱下金线绣鞋,提在手上,并紧紧捏住铃铛,沿着月色朦胧、树影婆娑、花香浮动的小径,时停时走,左顾右盼,忐忑不安地快步向前走去,素白的锦袜袜底上沾满了泥迹苔痕。
来到移风殿,她仍然惊魂未定,有气无力地用手轻轻推开虚掩着的殿门,不禁心中大喜:只见李煜正笑容可掬地站在摆满盆花的花架前,急盼着她的到来。直到这时,她那颗紧张得几乎提到喉咙间剧烈跳动的心,才算安稳地落回原来的腔位。高度的紧张过后,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压顶而来,使她不能自控瘫软的全身,面临摇摇欲倒。
李煜见状急忙上前搀扶,她就势扔下手中的金缕绣鞋,一头扑在李煜怀中,双手搂住他的脖颈,将脸紧贴在他的胸前,气喘嘘嘘地说:“你可知我这一路是冒着怎样的风险来这里同你幽会,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呀!今晚我将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交给你,任你恣意地求,尽情地爱吧。愿上天保佑我们,从现在开始,我们永远心心相印,生死相依,白头偕老。”
听着小周后这番发自肺腑之言,李煜深为她的一片痴情所感动,内心不禁涌起珍惜、疼爱乃至愧疚之情。他一手替小周后从地上拾起金缕绣鞋,一手挽着她的后腰,半拥半架地走进了殿内卧室。随后,二人稍事休息,便洗漱、更衣入帷,在锦衾绣榻上相偎相依,轻怜蜜爱,彼此用温馨抚慰着对方的心,缱绻到晨光熹微,难舍难分,度过了他们平生难忘的一个苦短而又销魂之夜。
翌日,李煜回到澄心堂,昨夜的情景还不时地在他的脑际萦回。在沉醉与思恋那些令他难忘的片断之余,李煜将夜来耳目所及,写成一首倾诉真情实感的《菩萨蛮》,差人给小周后送去: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刻画小周后敢于蔑视纲常礼教和世俗偏见,大胆追求爱情的词,曾使当时和后世的一些词人惊叹折服,遂有贪天掠美之徒,将全词略加窜改,窃为己有。如《寿域词》中的一首《菩萨蛮》便是:
花明月暗朦胧雾,此时欲往侬边去。袜下香阶,手携金缕鞋。 药阑东畔见,执手偎人颤。奴为出家难,从君恣意怜。
李煜和小周后在这段时间里,只顾忘情于“留连光景惜朱颜”的爱河之中,竟忽略了病中的娥皇。小周后虽然多次到瑶光殿探视,但都赶上娥皇昏睡。有一天,小周后又来探视,碰巧娥皇正在醒着。娥皇发现胞妹眼含热泪站在病榻旁,无神的眼睛突然一亮,惊喜地问道:“小妹何时来到宫里?”
纯真幼稚的小周后如实回答:“已经多日。是姐夫派人接我来的。”
娥皇听说胞妹进宫多时,今日才来探望自己,难免产生误会;联想到近日很少见到李煜踪影,顿时疑团丛生,猜忌、委屈、失望、气愤,一齐涌上了心头。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没再继续与胞妹交谈,便侧身面壁,紧紧闭上了那双深陷的眼睛,泪水顺着她苍白的面颊流到枕上。紓紝矠小周后见此情景,心中十分懊悔。她想:自己本是慰问胞姐来的,那想阴差阳错,节外生枝,非但没有减轻她的病痛,反而给她增加了心病。
正当娥皇沉溺于痛苦中无力自拔的时候,她的爱子仲宣又夭折了。这不啻是晴天霹雳,漏屋遭雨,破船遇风。
说起仲宣的死,宫内无人不感到祸从天降。一天,这个年仅四岁、善良懂事的孩子,独自一人跑到静寂的佛堂,模仿宫女为娥皇早日康复而焚香祈祷。当他跪在蒲团上伏身叩头时,突然有一只偷食供品的大猫窜上悬在高处的琉璃灯。不想那盏灯悬得不牢,竟同猫儿一齐坠地,砰然作响,吓得仲宣失魂落魄,拼命嚎叫。随后便一病不起,惊痫身亡。
李煜怕娥皇病上加病,开始对她隐瞒仲宣的噩耗,在她面前强颜作笑,百般掩饰丧子的苦痛,背地却默坐饮泣,面对秋雨孤灯,埋怨苍天残酷无情,夺其芝兰玉树、掌上明珠,痛惜“珠沉媚泽,兰陨芳馨”。为了寄托这难以抑制的悲痛哀思,他和泪吞愁,长歌当哭,挥毫为失其爱子书写悼念文字,传下来的只有一首悼诗,一篇祭铭: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
雨声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呜呼!庭兰伊何,方春而零;掌珠伊何,在玩而倾。珠沉媚泽,兰陨芳馨;人犹沮恨,我若为情?萧萧极野,寂寂重扃。与子长诀,挥涕吞声。噫嘻,哀哉!
奈何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宫内人多嘴杂,仲宣死于非命的不幸消息,还是传到了娥皇耳中。怜子如命的娥皇,在感情上怎能受得住如此沉重的打击?病情随即急剧恶化,没过多久,便溘然长逝了。是年,她刚好二十九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娥皇临终之前,念于她同李煜相濡以沫的十年夫妻情分,宽恕了李煜在她病重期间,对她的一度冷淡与疏远,平静而柔和地对前来探视的丈夫说:
“婢子多幸,托质君门,窃冒华宠,业已十年。世间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痛惜者,黄泉路近,来日无多,子殇身殁,无以报德。”
娥皇边说边用她那瘦得只有皮包骨的手,颤颤微微地从枕边摸出约臂玉环,又唤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