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箭神-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恢被李广激了一下,顿时怒了。“李将军,西北六郡的确多出勇士,可是我们燕人也不是懦夫。”

李广哈哈一笑,拱拱手。“多说无益,战场上见高下。”

王恢毫不示弱,双手抱拳。“敢不奉陪。”

梁啸看看李广,再看看王恢,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是该担心还是该庆幸。这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又是九卿级别的重臣,怎么还像个毛头小子似的,火气这么大。现在讨论军国大事呢,你们以为街头掐架,一言不合,撸胳膊就上?

不过,经过李广这么一打岔,那种压抑的气氛也不翼而飞,大家再次活跃起来。郭文斌等人纷纷询问如今汉军的装备情况。李广眉飞色舞,好一通吹嘘。梁啸听了,也觉得有些意外。

几年时间,西北六郡的牧苑规模已经扩大了几倍,如今拥有各种战马近四十万匹,其中由西域马培育的良种就有近三万匹。之所以展得这么快,一是朝廷用心,拨了不少经费,二是匈奴人在河南、阴山接连战败之后,生活没有着落,不少部落只能出售战马来换取生活物资,甚至有的部落集体投降。

汉军现在的战马储备大大增加,理论上说,五万骑全部配备一人双马也没问题,一万骑一人三马更没什么难度。人数少,可以配备更好的战马,比如月氏马、乌孙马等等西域马。在战马的质量上,汉军已经今非昔比,比匈奴人还有优势。

除了战马之外,汉军的武器装备优势更明显。朝廷得到了堂邑侯府陈氏兄弟进献的冶铁术后,打造的新式甲胄和武器最先装备的除了中央禁军就是西部边军。就目前来说,五万人全部装备新式武器还不太可能,一万骑却是绰绰有余。

有了战马和武器的双重优势,这一万骑的战力足以当得上五万匈奴骑兵。而右部匈奴前几年接连在西域和河南遭受重创,就算这几年有所恢复,又能恢复多少?老弱全部算上,也就是十万到十五万左右。即使是正面对垒,只要不中埋伏,汉军也有一战之力。

听完了李广的分析,众人大喜,就连梁啸都心安了不少,同时欣慰不已。不论是战马资源的丰富还是武器质量的提高,都有他的功劳。

八月末,曹时、李广等人离开了甘泉宫,奔赴各自的战场,忙碌了几个月的甘泉宫终于清静了些。

梁啸等人却依然不能闲,他们几乎全部住在宫里,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御史大夫韩安国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一是全年上计即将开始,他要做好各项准备;二是移民就食的计划正式批准,他要安排各郡做好做准备工作,还要安排人监督,以免各郡县出现郡守、县令长消极抵抗的现象。

就连天子都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要到深夜才睡。

整个甘泉宫,最清闲的只有两个人,两个“病”人:一个是扭了脖子,卧床休息的田汀桓鍪抢敛∽鳎炝酵妨锍鋈ゴ蛄缘牧盒ァ�

深秋的甘泉山正是最美的时候,树叶有的墨绿,有的深红,满山满谷,生机盎然,却又沉着老辣。北风渐起,夏天的轻燥渐去,冬天的凛冽却还没有到来,气候宜人,色调也渐显成熟。不少果子熟了,却没人采摘,就落在山谷之间,自然酵,淡淡的酒香弥漫在树林中,若有若无,仿佛酒神下凡。

山林间禽兽甚众,虽然没有汉赋所说的夔龙、凤凰之类的神兽,但鹿狍之类的野兽却不少,梁啸还见过云豹、猞猁之类的小型猛兽,野猪之类的更不稀奇。

夕阳西下,天色依然明亮,山谷中却早早的暗了下来。梁啸下了马,将黑弓扔给荼牛儿,大步走到小溪边,掬起清凉的溪水,洗了把脸,又看看四周的环境。

“就在这里宿营吧。”

庞硕等人应了一声,各自去准备。他们随梁啸时间长了,互相之间有默契,梁啸根本不需要说太多。时间不长,营地准备好了,警戒的人也安排好了,庞硕安排人将今天猎到的野兽打理好,架在火上烤了起来。一会儿功夫,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梁啸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说笑,气氛轻松,不时的爆出一阵阵轰笑。

忽然之间,梁啸停了一下,瞟了一眼远处。隐约中,他看到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警戒的亲卫站了起来,向来人行礼。他皱了皱眉,却当作没看见,继续说笑,直到身边的卫士纷纷站了起来,闭口不言,他才“诧异”的抬起头,随即站了起来。

“陛下!”

天子身着便装,站在梁啸面前,身后只有霍去病一个随从。远处人影绰绰,隐隐地有马嘶之声。

“禁苑里的野物味道怎么样?”天子坐了下来,拿出一把小刀,割了一块烤得焦黄的野猪肉送进嘴里,慢慢地嚼着。

梁啸看看四周,低声问道:“陛下,你怎么来了,这不安全。”

“本来不想来,可是我怕禁苑的野物被你射光了,只能来看看。”

“哟,陛下这是恩泽禽兽啊,实在是仁德之君,臣佩服。”

“噗!”天子绷不住脸,笑出了声,险些将嘴里的肉吐出来。他指了指梁啸。“坐!”

“陛下面前,哪有臣的位置。”

“那你就站着吧。”

“可是陛下有诏,臣又岂敢不从。”梁啸说着,一屁股坐在天子面前,顺手拿起酒囊,递给天子。“陛下尝尝,这是山里猎户用野果子酿的果酒,倒是不错。”

天子瞅了他一眼,接过果酒灌了一大口,咂了咂嘴,品味了一番。“不错,有股子山野之味。不过,野物终究是野物,不登大雅之堂。”

梁啸笑了,收回果酒。“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有人愿意刀砍斧削,做栋梁之才,有人偏偏愿意野生野长,观风看雨。”

天子沉默不语,又接连吃了两块肉,这才停住。秦歌递过手帕,他抹净了嘴,又细细擦去刀上的油脂,收刀入鞘,这才抬起头,静静地看着梁啸。

梁啸沉吟片刻,挥手示意荼牛儿等人退下。天子和梁啸对面而坐,中间篝火熊熊,树枝不时的出一声脆响。霍去病抱腿而坐,将下巴搁在膝盖上,转着漆黑的大眼睛,看看天子,又看看梁啸。

“我就这么不中用?”天子开了口,声音淡淡的,有几分落寞,还有几分不自信。

梁啸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根树枝,拨了拨火,将野猪下的火拨得旺了些。火焰舔着野猪皮,吱吱作响,原本就已经烤得焦黄的皮肉渐渐黑,散出了枯焦的味道。梁啸松开手,静静地看着一大块肉变焦,变黑,变成不可食的木炭。他拿出刀子,割下一块焦肉,递给天子。

天子没有接,盯着梁啸,眼睛眨也不眨。过来半晌,他也拿起一根树枝,将野猪下的火拨散,轻叹一声:“我知道,我有些心急了。”

梁啸笑了。“陛下大智大勇。谁敢说陛下不中用,那他不是瞎子,就是傻子。”

第556章浪潮

天子唇边闪过一抹浅笑。他摇了摇头。“我原本也这么以为,可是最近……”他抬起手,伸出两根手指,点点太阳穴。“总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特别是大河接连两次决口,让我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真的上苍震怒。你知道为什么吗?”

梁啸摇摇头,没有回答。他当然知道天子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可是他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历史上,汉武帝亲政之后可是大杀四方,卫青、霍去病接连大捷,虽然黄河也决了口,而且延续二十多年,却没遇到这么困难的情况。

难道是因为我的到来改变了历史,让天子提前动,准备不足?

“一直有人说我得位不正。”

梁啸愣了一下,这可真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汉武帝得位不正?他也算读了不少汉代史书,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记载。即使是来到这个世界多年,也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是从天子口中说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陛下虽然不是长子,却是皇后所生的嫡子,理当继位。”

天子摇摇头。“我母后封皇后,是在我出生之后,是先帝为了能让我继位而做的补救措施。可是按照礼法,即使我母后是皇后,我依然庶子。只有她当皇后之后生的孩子,才算嫡子。这也是为什么在此之前是我长兄临江王被封为太子的原因所在。”

梁啸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天子一说,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之前没有太多关注而已。相对来说,他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在历史大势和具体问题上,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阻击儒家上台。对于这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他一向关注得很少。

可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才是大问题。天子一直耿耿于怀,可见一斑。

“这么说,陛下这么努力,是想证明自己天命所归?”

“虽不尽然,却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天子露出自嘲的笑容。“其实,相比于我个人而言,汉家得天下是不是天命有归更重要。只不过……”

天子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看了梁啸一眼。

梁啸会心一笑。

他明白天子的担心。如果从大局来说,当然是汉家得天下的合法性更重要,可是从切身利益来说,天子最关心的还是他自身的问题。毕竟这是可能直接威胁到他统治的大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宗室在盯着他呢。孝景帝刘启是个高产户,除了被废身死的临江王刘荣,早夭的临江王刘阏于,不久前战死的江都王刘非,天子前面还有六个兄长在世,这些人都是他的强力竞争对手。

梁啸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也是因为得位不正,不得不努力做个明君,成就了贞观之治。感情刘彻也是如此,心虚迫使他更加努力,这才成为一代雄主啊。

“这么说,臣反对董夫子,倒是坏了陛下的计划?”

“开始是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现在看来也未必是坏事。要不然的话,大河接连决口,我可真没办法应付。仅是诸王来朝的时候,那些冷言冷语就让人心烦。”

梁啸忍不住笑了。眼前的天子和历史上说一不二的汉武帝相去甚远,甚至显得有些软弱。他此刻满面愁容,大概也想不到自己几十年后会是如何的一言九鼎,杀丞相如屠狗,最后杀红了眼,连儿子、女儿都毫不留情的杀。

毕竟还是年轻啊,自信心不够强,也没有那么冷血。

“陛下圣明。”梁啸半真半假的说道。

天子瞪了梁啸一眼,欲言又止。梁啸拿起刀,将烤焦的肉割掉,看着新鲜的肉在火焰的炙烤下慢慢变黄,渗出油脂。梁啸割了一块,挑在刀尖,递给天子。天子犹豫了刹那,伸手接过,放进嘴里,慢慢的嚼了一会,咽了下去,点点头,赞道:“这个嫩,烤得正好。”

“陛下,烤肉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巧。”

“你是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吧?”天子歪了歪嘴,得意地笑了起来。“我听过你的高论。”

“那个还不算高,臣今天说点更高的。”梁啸乐了,伸手握着穿架野猪的木棍,缓缓翻动。“野猪比小鱼可复杂多了。烤小鱼,只是要掌握好时机,不要轻举妄动就行。野猪的体型更大,不同部位的肉质也不同,要想吃到最好的美味,就先要选好下刀的地方。”

说着,他又割了一块野猪腹下的肉,割了一小片递给天子。天子目光闪动,接过去尝了一下,顿时皱了皱眉。“这一块不如刚才那一块,油太多,腻。”

“刚才那一块是脊背,而且是中间的脊背。脊背活动得比较多,多是活肉,味道鲜美,腹部只是油脂,口感就要差很多。但是,背脊的肉虽然好吃,却不易得。骨头太多,容易伤刀。”

天子微微颌,嘴角挑起一抹笑意。

“因此,用烹小鲜的办法来烤野猪,依然吃不到真正的美味。所以说,吃小鲜的时候要用烹小鲜的办法,吃烤肉的时候要用烤肉的办法。不能因循不变,也不能凭空面壁,只能老老实实的研究野猪,练习刀法,掌握火候。”

天子笑出声来。“所以,治小国可以用黄老之道,治大国就必须有所改变。”

“陛下圣明,臣以为的确应该如此。”

“那你为什么还反对董夫子?就算他的天人感应失乎臆造,大一统却是适应当前的情况的。”

“陛下,董夫子除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还讲以德治国。”

天子有些尴尬,反问道:“难道以德治国不好吗?”

“好,但也只是好听而已,恐怕和内圣外王一样难以付诸实践。”梁啸不紧不慢,像拉家常一样的解释道:“按照董夫子的意思,以德治国就是以经解法,特别是以《春秋》为依据,用《春秋》所载的义理来判决。可是《春秋》注家众多,义理不一,最后谁说了算?”

“那依你之说,应当如何治国?”

“不知道。”梁啸不假思索。

“不知道?”天子愣住了。梁啸说得头头是道,他还以他有什么更高明的理论呢,没想到说了半天野猪小鲜的,最后问个实际问题,他却只有“不知道”三个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