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年青人背上一把又长又大的硬弓,比起李广背上的硬弓丝毫不逊色。李广一双虎目里闪着精光:“这是一个善射之人,只不知他的箭术如何?”

“汉人停下!”年青人一说话,宛如打了一个炸雷,震人耳膜。

“周阳可在?”年青人眼里闪着仇恨的光芒,扫视着建章军。

“我便是!”周阳驻马而答。

“你就是周阳?”年青人恶狠狠的道:“我是左大都尉的弟弟侯产儿,前来为兄长报仇!可敢与我比试箭术?”

“左大都尉的弟弟?”程不识、李广大是意外,不由得惊奇起来。

“想报仇,那就来吧!”周阳右手一挥。喝道:“杀!”

战场上,谁会跟你单打独斗,效那匹夫之行,周阳可不是那种容易冲动的人。

“汉军威武!”

建章军吼着战号,泼风般冲了出去。手弩开始发威了,密集的弩矢把侯产儿的军队一罩。立时死伤无数,地上多了许多尸体。

侯产儿气得脸色发青,手指着周阳喝骂起来:“周,品担小如鼠不敢与我比试箭……

“想比箭术,打完了再说!”周阳丝毫不受激,率领建章草冲过去。

侯产儿摘下硬弓,搭是劲矢,对准周阳。他还没有放箭,建章军已是万箭齐发,一片破空声响起。侯产儿的瞳孔猛的一缩,惊呼一声:“射雕者?这么多的射雕者?。

他的惊讶表现,和伊稚斜乍见建章军时的惊诧一般无二。

侯产儿这一箭哪里还能射得出来,只有左躲右闪的份。他身手了得,倒是没有受伤,只是他的军队死伤惨重。

建章军的箭矢一轮接一轮的射过去,侯产儿的军队死在弩矢和箭矢下的就有七八百。接近一半的损伤了。

侯产儿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哪里想得到。这一开打,他一箭未发,就损失了这么多军队,郁闷得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气得脸色铁青。

就在气恼当口,建章军手里多了一支长矛,弯曲的矛尖好象雄鹰的尖喙,锐利异常,指着匈奴。

隆隆的蹄声,溅起的烟尘,建章军双手持矛,旋风一样卷来,明晃晃的长矛好象毒蛇。

“这个”。侯产儿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下子傻眼了。

他不过二十来岁,上战场的次数有限。他对汉人的印象,主要是听左大都尉说的。左大都尉自恃武勇,不把汉军放在眼里,说的全是汉军不堪一击的大话,他乍见之下,能不惊讶?

“噗噗!”

长矛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匈奴惨叫声四起,纷纷栽下马来。

侯产儿意识到他踢到铁板了,头皮发炸,拨马便逃,把报仇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休走!”

李广拉开大黄箭,对着侯产儿就**过去。

虽只一箭,破空身大作,似有百十箭射来似的,不愧是独步千古的射手。

“飞将军?”侯产儿箭术不凡,一听便知一箭之威能有如此声势,天下间只有一人,便是飞将军李广了。

虽然吃惊,却并不慌乱,一拉缰绳,**战马发出一声雄壮的嘶鸣声,好象被绳子拉住一般,向左平移数尺,避了开去……这是追风宝驹!”

程不识的眼睛陡的睁大了。

“追风宝驹?”李广的虎口一下张大了,有些难以置信。

他们二人惊讶不置,周阳他们却是听得不明所以。

程不识解释:“匈奴三大名马,一名赤电,二名追风,三名烈阳。匹匹万里无一,奔行如风。赤电以皮毛光滑见称,追风以平地横移见称,烈阳身红似火,奔行起来,犹如一轮烈阳在驰骋。”

李广和程不识打了多年的仗。对匈奴最走了解。二人对匈奴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周阳。周阳他们恍然大悟,暗赞这追风宝驹不凡。

“飞将军,快!射死他,留下宝驹!”

如此宝驹。是武将的最爱,程不识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比起九天之上的骄阳毫不逊色。

不要说他,就是周阳他们也是人人眼里放光,那可是名驹呀。不在赤电之下的名驹。赤电如何,周阳可是骑过的,哪里是**战马所能比得了的。

“好嘞”。

李广一弓四箭,对着侯产儿射去。

四枝箭矢哉。破长空,好象四百枝箭矢在飞行似的。以李广的箭术,要射死侯产儿,不会有问题,众人是信心满满。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非众人所能想象,侯产儿手中硬弓好象活了似的。一拨一磕,两枝箭矢飞走。另外两枝,凭借追风宝驹的特妹本领,让了开去。

能从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在这些上还没有。就是军臣单于,那也是因为距离太远,李广的箭矢呈强弩之末,才给他逃掉性命。

这可是在威力范围内,竟然没能射杀侯产儿,这事太出人意料了,李广惊咦一声,一双虎目睁得老大,大声赞道:“侯产儿,你是第一个从我李广箭下逃生的人。好!”

不愧心胸宽广之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也不吝啬赞美之词!

“飞将军,我会射还你的!”侯产儿的声音远远传来,宛如雷震,追风驹象风一般去了。快如闪电,不愧“追风”之名。”我等着!”李广毫不示弱。

“飞将军,快射!”程不识吼起来。

追风驹脚程太快,就是以李广的箭术,要想再射,已是来不及了。李广没有说话。望着侯产儿的背影,虎目中精光四射。

“高处不胜寒!箭术太高绝了,会很寂宾!”

周阳感叹一句。以李广如此精绝的箭术,要想找到一个对手,太难太难。今日能遇到侯产儿,纵然是李广的敌人,仍是让李广激动不已。

侯产儿一去,匈奴再也没有追来。周阳他们的回归非常顺利。

当到达长城时,一片欢呼声,所有人激动难已。

周阳站在长城上,放眼一望,只见数十万骏马过长城,好象海潮一样把长城给淹没了,那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激动人心!

要不了多久。大汉就会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

第六十六章 悲喜各不同

惊天动地的蹄声,漫天的烟尘,不计其数的骏马过长城,那是一幅奇景。

既是波澜壮阔,又是激动人心,人一辈子能有几次这等机遇,能观看如此声势惊天的壮丽景象呢?

周阳激动难已,热血上涌,右手紧握成拳,眼睛睁得老大,不想放过任何细节。

不仅仅周阳有如此想法。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谁个不是如此想呢?

李广和程不识与匈奴打了数十年,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能从匈奴手里缴获如此之多的骏马。有了骏马,就有了骑兵,有了骑兵就能狠狠的打匈奴,这前景实在是太妙了,二人眼里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秦无悔率领秦朝遗民在河西与匈奴周旋多年,他们听到的,是汉军如何的不堪一击,为匈奴瞧不起。可是,这才过去多少时间,汉军用一万骑兵击败单于十万大军,还弄走了这么多的骏马,任何的言辞都不足以赞美了。

“先辈们:你们都睁开眼瞧瞧,匈奴倒霉了!”秦无悔在心里默默祝祷。

李广实在是太激动了,仰天一声长啸。啸声高亢,直冲云霄。仿佛奔马一般,激荡远去。紧接着,李广引吭高歌:“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众人本来就为眼前奇景激得热血奔涌。再听了他的歌声,哪里还能忍得住,齐声高歌:“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瑟,饥唉敌酋头,渴饮敌人血!”

歌声远远传了开去,一万骑兵齐声放歌:“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鸭!瀚海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单于王庭舞钢刀,刀刀尽染匈奴血!立壮志,守奇节”

嘹亮雄壮的歌声中,夹杂着“呜呜”的哭泣声。这不是伤心的哭泣,是激动的哭泣,是欢喜之声!

站在长城上,放眼一望,骏马就是一片巨大的海潮,汹涌南去。

足足半天时间,方才全部越过长城。

周阳往南一瞧,只见远处一条怒龙,直朝南方扑去,这是马蹄溅起的烟尘。

等到最后一匹马过了长城,周阳他们这才飞身上马,一拍马背,朝汉境驰去。

很快就到安陶城。安陶,是汉军与匈奴的第一次大战之处,正是在这里,周阳猛的发现,自己竟然对用兵打仗很在行,尽管以前没有干过。正是在周阳的谋哉下,建章军取得了斩首五千多的战绩。

如今的安陶城里驻守着五百汉军。此时的汉军,站在城头上,挥着拳头,尽情的咆哮,大声怒吼着“大汉万岁!”

他们本想出城,前来迎接周阳他们,可是,他们不能出城。原因没有别的,是因为数十万骏马从城下驰过,就象海潮一般,把安陶城下给漫住了,他们根本没法出城。

他们只能在城上欢呼雀跃,用吼声来表达他们的兴奋。

正是从安陶开始,汉军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仗是越大越大,战果是越来越丰厚,到了安陶,冉阳有回家的感觉。

扭头看着公孙贺,公孙贺正看着周阳。两人相视一笑。

安陶城的守军要挽留周大帅歇息。周阳婉拒了,不是周阳不想进安陶城,他很想进去。可是,大战在即,哪有时间去歇息,跟着队伍去了雁门。

等周阳他们到达雁门时,又为一幅奇景所震憾了。只见雁门城件,到处都是骏马,到处都是百姓,在忙着照料马匹。

百姓人人裂着嘴,乐成了荷花。脸上洋溢着喜悦,在这匹骏上掩拍,在那匹骏马上敲敲,爱不释手,比起上次的雁门大捷,更让他们欢喜。

边关百姓都知道,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就在于马太少,没有骑兵,只能保境安民,不能主动出击。如今,这么多的马匹,骑兵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了骑兵,报仇的时候就到了!

不要说保卫边境,就是深入大漠也不是问题,他们能不高兴吗?

边关上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的亲人朋友给匈奴杀害的不知道有多少,时时刻刻在盼望着复仇。

几家欢乐几家愁,百姓们高兴,却有人犯愁?

谁?

雁门太守冯敬是也!

周阳见到冯敬的第一印象,就是冯敬眉头拧在一起,一脸的愁容,好象有人借了他谷子还了他糠似的。

李广嘴快,惊讶不置,问道:“冯大人,何事犯愁?”

“我能不愁吗?”冯敬的回答让所有人意料:“你们了得,一下子弄回这么多的骏马,我怎么办?我总得给他们吃,给他们喝,我把百姓全派出去了,也是照顾不过来。

几十万匹骏马到手,固然让人欢喜,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那可是几十万张嘴,草料就是一今天文数字。雁门不比大漠,只需要把马往外一赶,屁事不管,自己会找草吃,找水喝。雁门哪里去找草地?全得喂粮食。

马比人更能吃,几十万匹骏马,一天要吃空一座山,冯敬这个太守他要不愁就不在情理中了。

“这可是宝贝,可是祖宗,得照顾好了,不能掉膘,得保存战摊,很是矛奈!“我在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马夫来不我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粮秣?”

战马得精心照顾,不然会掉膘,一掉膘就没了战力。战马除了保证膘肥体壮以外,还需要练,时不时的得拉出去遛遛,这就需要很多人手了。

匈奴的马匹之所以神骏不凡,关键就在于匈奴爱马,在匈奴眼里,马是亲人,是情人,照顾得非常好。

“那还不简单,你送回给单于不就得了。”李广非常干脆,撂挑子了。

“哈哈!”

程不识哈哈大笑,很是开心的拍着冯敬的肩膀:“恭喜冯大人,你终于可以为朝廷效力了!以你的忠心,一定能让马儿膘肥体壮。走。我们喝酒庆贺去!”

李广和程不识可以撂挑子,周阳却不行,谁叫他是统帅呢?

挥手阻止众人道:“这事得赶快处理掉。不能拖。我看这么着,派出人手,把马赶去内地,放到其他城池喂养。另一方面,我们得赶紧奏报皇上,让皇上派人接收。”

“还是大帅好!”冯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帅好吗?”李广取笑起来:“他那是在撂挑子,要皇上代你发愁。”

可以想象得到,景帝接到奏报后,肯定会欢喜得跟什么似的,紧接着就要为如何处置这么多骏马而伤一番脑筋了。开辟牧场、抽调马夫、调集粮办…绝对有一番好忙。

冯敬马上安排起来,派人把马匹赶走。

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熟悉军事,于这些政事不太精通,也是不得不跟着忙活。这一通忙活,可是好长时间。

最后清点完成,这次缴获的战马,没有周阳他们预估的多。周阳他们预估是三十万匹,其实只有二十三万多匹,比起粗略估算少了好几万。

不是周阳他们眼光有问题,而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马匹,哪里估得准了。

纵是如此,那也是一今天大的胜利。

众人忙完,就聚在一起喝酒解乏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