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阳仍是没有说话。

公孙贺有些忍不住了:“周阳,你倒是说话呀!打伊稚斜那一仗,你谋划得很不错。我找你来商议,你却一声不吭,好歹也得吱个声。”

“我不说话,那是因为我正在想!”静默了半天的周阳终于发话了:“不要说是匈奴,就是算十几万头猪,伸长了脖子让我们去砍,也会把我们累个半死。更别说,这是单于本部兵马,比起伊稚斜的一万军队更加骠悍,更加善战,他们一人一刀,我们就会给劈成肉泥。我们的情况非常不妙,我得把各个环节想清楚了。”

“你有办法了?”公孙贺仿佛处身黑暗中的人看见火星似的,眼前一亮,脱口问道。

然而,周阳又恢复了沉默,把公孙贺急得好似性急的猴子似的,就差抓耳挠腮了,踱得更快了。

时间在公孙贺踱步中流失,不知过了多久,周阳终于站起身,走到墙边,看着地图。公孙贺也停了下来,看着地图。这地图,他和周阳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背都能背下来了,图上的山山水水仿佛刻在脑海里似的。

又过了一阵,周阳长舒一口气。不容周阳说话,公孙贺抢着问道:“周阳,你想好了?”

“想是想好了,就怕你不会同意。”周阳眉头一挑道:“权衡来权衡去,还是只有这一个办法对我们最是有利。”

“什么办法?”公孙贺急切的问道。

“走!”周阳非常简短的回答。

“你要我放弃安陶城?”公孙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双虎目瞪得滚圆:“周阳,你可知道,安陶城有多重要?只要我们在这里,匈奴就没法南下。只要安陶在我们手里,右北平、雁门郡、代郡、定襄郡、云中郡,就会安然无恙,我绝不放弃!”

“我就知道你不会同意。”周阳拧着眉头,叹口气:“安陶城的位置是重要,可是并非一定要攻下来。一是安陶城太小,不过周回数里,就算建章军善战,能有多少?整个城驻满了,也不过三四千人,再多就是窝兵了。以区区两千之众,与单于十几万大军对抗,会是什么结果?那是泰山压卵,很不幸,那卵是我们,匈奴是泰山。”

这是摆明了的事实,公孙贺的声调略低:“其二呢?”

“安陶城墙高坦厚,易守难攻。汉军善守,而匈奴善打野战,不善攻城,匈奴肯定攻不下来……”周阳剖析利害。

“匈奴打不下来,那我们为何还要放弃呢?”公孙贺想不明白原委。

“正因为匈奴攻不下来,对我们才是最大的威胁!”周阳接着分析利弊:“要是我是单于,打不下安陶城,我就不打了,派出两万人,把安陶城围个水泄不通。你是知道的,安陶城地处边境,四面是平地,完全可以进军。只要围住安陶,安陶城对匈奴的威胁就不复存在,而匈奴还可以继续进军。”

公孙贺不住拍额头:“头疼啊,头疼啊!要是手里的军队多些,就好办了。”

“建章军是骑兵,骑**熟,善于驰突,一旦被困在安陶城里,我们的优势能发挥出来吗?建章军和步兵有什么区别?无异于一头困于笼中的猛虎。虎再猛,一旦给困在笼中,只能呲牙,却扑不上去。”周阳盯着公孙贺,声调转高:“要想把建章军的优势发挥出来,只有放弃安陶城,重新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待机而动!”

公孙贺也是懂兵法的,周阳的剖析完全在理,他是无话反驳,沉吟了一阵,这才道:“从如今的情形来看,于我们很不利,只有撤出安陶,另寻战机,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我们刚刚在安陶城打了一个大胜仗,就放弃了安陶,皇上会如何想呢?”

胜利,有时是一种负担!刚刚在安陶打了汉朝创建以来最大的胜仗,转眼就把安陶放弃了,景帝会如何想?朝中大臣会如何想?

公孙贺不得不虑!

“城池是重要,军队更重要!”周阳的嗓门放开了,声音很大:“只要军队在,城池还可以再夺回来,我们不必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再说了,安陶城又没有百姓,我们一撤,也没什么损失。纵然皇上要治罪,也要等到我们打完这一仗去了。若是我们能再打一个更大的胜仗,不仅无罪,还会有大功!”

“更大的胜仗?”公孙贺的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难以置信的道:“周阳,单于来势汹汹,我们能守住城池就不错了,岂敢望更大的胜仗?更别说,我们手里才那么一点兵呀!两千军队,还不够单于塞牙缝的。”

“光凭我们建章军自然是不能完成的,可是,在边关不是还有不少汉军么?”周阳下巴出现一条弯弯的弧线,信心满满,指着地图,给公孙贺一通解说。

讲解得非常仔细,各个环节都提到了,公孙贺一听,就知道周阳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周阳并不是那种短视之人,打败伊稚斜固然可喜,却带有很大的侥幸成份,毕竟伊稚斜不把汉军放在眼里,给周阳钻了空子。

伊稚斜给打败,军臣单于必然暴怒,要找回脸面,接下来的大战将会更加惨烈,周阳早就在寻找破解之法了。

公孙贺并没有说话,而是踱起了步:“我们是别无选择,不得不如此!可是,他们会来吗?他们要是不来,光凭我们建章军,绝不可能成事!”

“我想,他们会来,因为我们要对单于下手!谁也不会错失此等良机!要是在平时,他们也许会认为这很疯狂,可是有建章军在,他们就会好好掂量掂量了!”周阳信心十足。

公孙贺眉头拧得更紧了:“好吧!就这么定了!我把他们召集起来,说服他们。可以想得到,我一说出放弃安陶城,他们一定会说我是疯子!”

建章军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却要放弃安陶城,谁会心甘?不说公孙贺是疯子,那能行么?周阳笑道:“那不是我能想的事,谁叫你是校尉,而我不是呢?”

“你……”公孙贺为之气结。

“别气,我们还得给单于准备一份见面礼。”周阳眼里闪过一抹冷芒。

“见面礼?”公孙贺眉头一挑,不明所以。

周阳轻声解说一通,公孙贺哈哈大笑:“周阳啊周阳,谁与你为敌,那是找罪受!单于这一次,肯定不会好受!”

第十九章 飞将军

云中郡,是汉朝在北方的重镇,城高坦厚,坚固异常。

此城不似安陶城那般小,周回二十来里,是北方的一座坚城。城墙上不时有汉军巡逻,个个盔明甲亮,虎虎生威。

城门外,一队汉军兵士飞驰而来。这队汉军与城上汉军截然不同,个个身材高大,好似铁塔一般,腰悬汉剑,背上大黄弓,气势不凡。不过十骑,却如百十骑似的。

城门上的兵士喝道:“站住!哪部分的?”

“建章军什长路博德,奉命拜见飞将军!”城下汉军领头的正是路博德。

“建章军?”这可是汉军的精锐,威名远播,城上的汉军伸长了脖子,好一通打量,眼里射着艳慕之光:“进来!”

路博德率军进入城门,立时有汉军迎上来:“跟我来!”

在守军的带领下,路博德十骑很快来到一座半旧的院落前。这座院落不大,房屋陈旧简陋,和寻常民宅没什么两样。

“你带我们去哪里?”路博德忍不住了。

“这就是飞将军的府上。你不是要见飞将军吗?”守军头也没有回。

“飞将军住在这里?”路博德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守军极是自豪:“飞将军不住这里,还能住哪里?谁个不知飞将军与弟兄们同甘共苦?”

“久闻飞将军大名,果是不虚啊!”路博德感慨无已。

院里的房屋依然是中间高,两侧低的汉朝风格,却不多,不过十来间。李广身为将军,必有不少随从军士,还有战马,更有来往的属下,十来间房屋太少了,至少也要二三十间才象样。可是,这就是飞将军的府上,由不得路博德不肃然起敬。

飞身下马,路博德把缰绳交给府里的兵士,被领进了屋里。

这是一间宽大的屋子,却陈设简陋,两厢摆着数十张矮几,上面铺着软席。正中一条通道,通道尽头摆放着一张短案,一张矮几。

矮几上正跪着一个身高八尺的威猛大汉,虽是埋头看竹简,却给人一种雄狮般的威严,顶盔贯甲,腰间一把汉剑,背上一张比寻常大黄弓长大了许多的硬弓。

“一定是飞将军!”

如此硬弓,足以数石之力,不是一般人能开得了的。就是建章军也没一人能有如此力气,除了飞将军,不会有第二人,路博德瞬间有了判断。

“禀飞将军,建章军派人来了!”守军大声禀报。

“知道了,你先下去。”李广抬起头来,宽脸膛,高颧骨,眼如铜铃,颏下一缕长髯,威猛不凡,朝路博德一瞄,眼里的光芒宛若实质。

路博德那感觉,就象是利剑在剜他的心似的,敬畏之心顿生:“建章军什长路博德奉公孙校尉之命前来拜访飞将军。”

“建章军,好啊!”李广虽是随口一言,却似炸雷,震人耳膜。

李广站起来,路博德看清了,他长有一双猿臂,垂将下来,超过了膝盖。一双大手,好似蒲扇般的粗大。

猿臂,手长过膝,这是李广的招牌特征,让人一见难忘。

“建章军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把左谷蠡王的一万大军杀得溃不成军,了不得呀!”李广很是欢喜,声音更大几分,威势更猛:“我听说了,都有些眼热。想我李广,和匈奴打了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仗,加起来没有一百,也差不了多少,就没有你们建章军这样的大胜仗!说吧,公孙校尉派你来,有何要事?”

“禀飞将军,公孙校尉要我送一封信给飞将军。”路博德取出竹简,双手呈上。

案头旁边一直站着的年青人,快步过来,接在手里,走过去,递给李广。

李广拆开,略一浏览,一双浓黑的剑眉一拧,虎目中光芒四射:“回去给公孙校尉说,我一定到!”

“诺!”路博德应一声,在军士的引领下,快步出了屋。

“阿父,公孙校尉说了些什么?”这个年青人正是李广的长子,李当户。剑眉、星目,脸皮白净,甚是俊朗,英气勃勃,有乃父之风。

李广紧握着竹简:“公孙校尉约我出兵,攻打单于本部兵马。”

“哦!”李当户大是惊讶:“要对单于本部本马下手?这可是一块骨头,不是那么好啃呀!”

李广眉头一挑:“单于本部兵马是很难打,可是,一旦给打掉了,那么,匈奴此次的谋划就会落空。匈奴这次出了动了三四十万军队,从西起河西,东到辽东的数千里战线上与大汉作战,所谋极大。要想让匈奴退军,只有打掉单于本部兵马。没有了单于本部兵马,匈奴就成了无头之蛇,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嘛。”

“单于本部兵马虽然难打,的确是要害所在。”李当户分析道:“若是建章营守住安陶城,把单于本部兵马拖在那里,拖累拖疲,我们再率援军赶去,里应外合,一定会有不错的斩获。”

“公孙校尉已经放弃了安陶城。”

“他们放弃了?”李当户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惜了!”

“放弃才是高明之着!”李广却是称赞不已:“建章军是骑兵,善于驰突,来去如风。要是死守安陶城,单于只需要派出三两万军把安陶城一围,他们就成了困在笼中的猛虎,只能呲牙,不能伸出利爪。反不如放弃安陶城,寻找一个隐秘地点驻军,相机行事,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驰突。”

李当户摸着额头,想了想,问道:“也对。阿父,你真要去?”

李广没有回答,一双眼里却是闪着炽热的光芒。

XXXXXX

定襄郡,太守府。

一个身长八尺的威猛大汉,一脸的络腮胡,顶盔贯甲,腰悬汉剑,威风凛凛,长身而立,宛如天神。

一双大手紧握着竹简,浓眉拧在一起,似在沉思。

他就是这一时期,汉朝抗击匈奴的两大名将之一,与李广齐名的程不识。

“阿父,你真要去?”身旁一个年青人,约莫二十余岁,浓眉大眼,虎虎生气,正是程不识的儿子程征。

“如此良机,我岂能不去?”程不识的声音好似洪钟大吕,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数十年来,大汉为何打不过匈奴?不是大汉军队不善战,不是将士们不愿拼命,而是我们各守一地,各自为战,容易给匈奴各个击破!”

汉朝奉行了数十年的防御战略,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分散,容易给匈奴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这话说到要害了。

“这一次,有建章军牵头,我们这些边军要是再不抓住机会,打一个大胜仗,那就是错失良机!”程不识右手一挥,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冲杀一般,威势不凡。

第二十章 见面礼

安陶城西,有一座不小的山脉,绵延百余里,山峰林木遍布。

离安陶城十余里的山坡上,有数十人,正打量着安陶城方向。是周阳,公孙贺他们。

撤离安陶城后,建章军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