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歌歌为我华夏贺!单于王庭舞钢刀,刀刀尽染匈奴血!立壮志,守奇节”

歌声豪迈,壮志横空,军心似,激励多少豪杰!

百姓们唱着唱着,眼里就涌出了泪水,更有百姓低声饮泣起来。

周阳唱着,眼睛为泪水模糊了,金戈铁马的征战场景浮现在眼前,多少熟悉的将士已经战殒沙场。作为他们的统帅,心中的悲伤远过常人。此时此刻,周阳心中想的只有一句话“要是他们还活着,那该多好!”

忆战场,涌热血,想同伴。汉军将士的眼睛湿润了!巾江此铁打的汉导,在血水里洗过澡在死人堆里打讨潦知捞血。负过伤”就是没有流过泪。可是,处在这种时刻,喜悦的时刻,他们竟然流泪了!

热血奔的,豪情激荡,将士们不由自主的握住了剑柄。

强吸一口气,周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率领汉军进入了营寨。

比。,正

进入营地,周阳下令,汉军开始宿营有条不紊,丝毫不见乱象,与在边关时面对匈奴一般无二。并没有因为这是回长安,接受景帝的封赏而松懈。

田蚜看在眼里,不住点头,暗赞周阳号令极严。他虽不是武将出身。但他是个聪明人,看得出来。周阳很得将士们爱戴,他的号令,将士们不敢不遵。

周阳与李广他们聚在一起饮茶歇乏,田蚜这个钦差,哪敢松懈,略一招呼周阳他们后,就去指挥晚饭的事情。

周阳一扫视,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个个一脸的满足之色,很是享受这种待遇。征战很苦,最想要的就是有一个温暖的窝,一旦找到,很是舍不得,就连李广和程不识这等久经战阵的名将也不例外。

“皇上对我们可是下了一番功夫。派了御厨,送来御酒。”周阳把手中的茶盅放下,打量一眼众人。

“那是!”李广没有听出周阳话里的意思,美美的喝着茶水。

周阳一扫众将,没有一个人听出他话外之意,只得说得更透彻些:“这次回京,皇上封赏肯定会很重。你们立下大功,身份地位会与众不同,会有人挖空了心思拉拢你们,你们得拿定主意,要忠于皇上。”

作为现代人,皇权对周阳的影响没那么大。若是要周阳选择忠于皇帝。还是忠于华夏,周阳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于华夏,而不是皇帝。

忠于皇上,这话不是周阳要说的。是景帝的意思,周阳代他说出来

了。

李广他们终于听出周阳话里有话,放下茶盅,惊疑的打量着周阳。

有些话不能明说,只能暗示,周阳略一措辞:“我们是武将我们只管驰骋在沙场之上便是,其余的事。我们就不必理会了。程将军,你说是不是?”

程不识万未想到,周阳竟然问他,不由得一愕:“大帅说得是!”

在这些人中,周阳最担心的就是程不识了。程不识是舅家的马夫。而窦太后最喜欢梁王,早就想搞兄终弟及,要把梁王推上皇位。若是窦太后出面,要拉拢程不识,程不识是个重情义的人,一个推脱不开。应承下来,万事皆休。

景帝选中的太子即使景帝不暗示,周阳也知道,现代人要是连这都不知道枉为现代人了。程不识在这一战中是立下不小战功,可是,他的战功再大,大得过周亚夫吗?以周亚夫的战功,出了几次错,景帝就要对他下手了。

因为,传承是皇帝最重视的事情,功劳再大也没用。

“程将军,此行长安,必然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凡事三思而行。”周阳再次提醒他。

“谢大帅提醒,程不识记下了。”程不识也明白周阳是在特别嘱咐他,很可能周阳已经噢出了什么味。当下,牢牢记在心里。

听他说得认真,周阳也就放心了。众人接着饮茶说笑。

“禀大帅,营饭已经好了!”田蛤进来禀报。

“走,用战饭去!”周阳站起身,出了帐幕。放眼一瞧,好家伙。竟然如此丰盛,摆了这么多食案。

食案摆放得整整齐齐,汉军将士立在食案旁,静候周阳他们的到来。

周阳来到自己的食案前立定。扫视汉军。站得笔直,挺拔如松。虽是用战饭,却如上战场,肃穆整齐,甚是满意。

“弟兄们:明天,我们就要进入长安,朝天子,献捷于宫阙!”周阳开始话:“你们欢喜么?”

“大汉万岁!”

一句吼声,是最好的回答。

“这餐战饭,是皇上派了御厨。为我们做的,你们要记住:皇恩浩荡!”周阳于皇恩浩不浩荡,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此时此刻。这话不得不说。

“皇上万岁!”

汉军将士再将欢呼起来。

“吃饱了,喝足了,养好精神。明日进长安,朝天子!干!”周阳端起酒杯,遥遥一敬将士们,一仰脖子喝干。

“干!”

一个字,如同炸雷一般轰鸣、将士们举杯在手,一口喝干。

接下来,就是吃喝。周阳他们边吃边聊。将士们谈兴甚高,说得最多的就是明日进长安,朝天子事了。

这是汉朝数十年未有的盛事。尽管他们已经知道礼仪,熟悉章程,仍是很期待。了解与亲历,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一直饮到月上中天,方才作罢。

次日五鼓时分,营地外喧闹声响成一片,周阳给吵醒过来,穿衣而起,来到营门一瞧,只见不计其数的百姓开始忙活了。百姓忙着烧柴禾,弄爆竹,要让将士们热热闹闹的进长安。

第四章 汉家盛典(上)

“好家伙,咋跟军队样呢。”李广的粗声大与响※

周阳回头一瞧,只见李广正衣衫,一脸的惺松之色,想必和周阳一样,给百姓吵醒了。程不识打着呵欠,边走边拍嘴,还没清醒过来。

“程将军,匈奴杀来了。”周阳的声音陡然拔高,仿佛真有其事。

“在哪里?”程不识徒然之间换了个人似的,呵欠不见了,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精光四射,右手紧握在剑辆上,一副雄赳赳气慨。

“哈哈!”李广大笑起来:“哪有匈奴。”

“大帅,你”程不识这才明白过来,给周阳要了,忍不住埋怨起来:“你怎么糊弄我呢?”

“我给你醒醒神。”周阳笑道。

程不识有些不好意思:“说也奇怪。我打了一辈子的仗,就从来没有如此松懈过。昨晚上头一着枕。就睡过去了,特别沉。若是在边关上,百姓这么大的动静。我早就惊醒了。”

这话是代周阳和李广他们说出来的,周阳也有这种感觉,昨晚上睡得特别沉。说到底,还是放松了。在边关上,与匈奴打仗,神经紧绷。哪敢有一点松懈,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醒,哪会睡得这般沉。

这是因为他们太累了,快到长安了。彻底的放松了。

“你瞧,百姓什么时间把我们的本领学去了。”李广指着忙活的百姓。点评起来。

百姓不再是象昨天那般,在营的四周闹腾,而是在直道两厢忙活。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升起一堆火。抱来大捆大捆的爆竹,放在火堆边,只要周阳他们出发,他们就会烧爆竹。

没有人组织,没有指挥,百姓却是有条不紊,跟一支军队差相仿佛了。怪不得李广惊讶。

在百生的喧闹声中,公孙贺他们一个个醒来,洗漱完毕,用过战饭。开始向长安进安。

天亮之后,方才知道今天的天气不错。天朗气清,骄阳高悬,暖和了许多。原本的阴霾不见了,就连上天都在案趣。

周阳骑在追风宝驹上,走在汉军紧前面,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紧随其后。在他们后面,才是汉军,一队队开出,阵势谨严,人如龙,马如龙,气贯长虹,仿佛在奔赴战场,而不是去长安领赏似的。

“汉军威武!”

等候的百姓齐声欢呼,吼着汉军的战号,把爆竹放在火堆里。

“乒乒乓乓!”

清脆的爆竹声响成一片,此起彼落。热闹非凡,百姓又是阵阵欢呼。

“汉军威武!”

这次,不是百姓在吼战号,是汉军将士在吼战号。战号冲天,杀气充塞天地,威武不凡。

“隆隆!”

如雷的蹄声中,汉军朝长安开去。

“汉军威武!”

百姓与汉军一起吼着汉军的战号。

从营地开始,百姓人挨人,肩摩肩,站立两厢,一眼望去,好象一条长龙,根本就望不到头,不知道有多少人。事实上。确实没有头尾。百姓一直排到了长安。就走到了长安,还要排到城里。又从城里排到城外,究竟有多少人参与迎接,根本没人知道,只能说很多很多。

营地这里一吼战号,战号声此起彼伏,良久难久。

一开始,战号声还有错落,不太一致。吼一阵之后,越来越一致了。万千人同声吼来,那是何等的惊人。声浪直上云天,震得天空的浮云片片碎裂。

每一声战耸响起。大地狠狠一个颤栗!

汉军在周阳的率领下,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朝长安开去。来到离长安十里处,远远看见前面旌旗蔽空,有人前来迎接。

来到近前,周阳这才看清了。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周亚夫。

景帝一定会派来重臣迎接。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周阳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重臣竟然是周亚夫。景帝显荣周阳之意很明显了。

周亚夫一代名将。在周阳崛起前,被誉为汉朝第一名将,位高权重。名满天下,景帝派他前来迎接。不是不可能,却是希望不大。景帝竟然派来了。这不仅仅是对周阳他们战功的认可,更是要显荣周阳。

周亚夫是名将,周阳是名将,父子二人皆为当世名将,父子二人策马进城,来到皇帝驾前,那是何等的尊荣?

“是条侯!”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他们眼睛猛的瞪大了,有些难以置信。打量着周阳。

派老爹来迎接儿子,景帝的用意还用说么?李广他们很难相信这是事实,又不得不信是真的。

周阳也有些晕乎乎的,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远远看见周亚夫策马而来,脸上泛着红光,瞧他那骑马的架势,那不是在骑马,那是在飘,飘啊!作为父亲,周阳如此这般出息,他已经很欢喜很满足了,景帝竟然派他来迎接周阳,这份荣耀还用说吗?

这份尊荣比起十万斤黄金还要珍贵,黄金再多也有价,而这尊荣只此一份!

不仅是汉朝独一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不是独一份,也相差不大了!

要说父子皆为将军,在历史上到不乏其人,秦朝有蒙武、蒙恬。王剪、王贲;汉朝有周勃周亚夫,周亚夫

,正泣比北

可是,这些父子将领,他们有如今这般尊荣么?王剪统领秦国大军。横扫山东,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业,他迎接过王

没有!

蒙恬在河套大破匈奴五十万之众。声誉之高,朝中难有其匹,蒙武迎接过蒙恬吗?

没有!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周勃迎接过周亚夫吗?

没有!

这不仅仅是战功的问题,还要机遇。蒙恬、周亚夫立下大功后,他们的父亲早就泉下作古了,就是皇帝有心。也不可能。

而甩亚夫和周阳这对父子,就成了!

这肯定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周亚夫指挥汉军平定七国之乱。沉稳异常,有一次,营中乱了,他却睡得很沉,一点事也没有,一场很可能炸营的混乱就这样给他消弥于无形。而此时此玄,周亚夫的沉稳完全没有了,远远就嚷了起来:“阳儿。阳儿!”

唤声真挚,富有深情,周阳听在耳里。心中一暖,一拍马背。冲到近前。

周亚夫不等战马停稳,就飞身下来,扑了过来,把周阳从马背上抱下来,紧紧拥在怀中,仿佛周阳是珍宝,生怕失去似的。

周亚夫胸膛急剧起伏,想说话。却不知从何说起。不仅没有说出话。反倒是虎目中涌出了热泪,顺着腮帮流了下来,一双大手抚着周阳的脸颊,竟然呜呜的哭了起来。

虽是在哭,却是一脸的欢喜!

比。,石比北

言语已经是多余的了,只有热泪才能表达他的欢喜之情。

“阿父!”周亚夫真情流露,周阳大是感动,心神荡漾,拥着周亚夫,流下了热泪。

周阳虽是穿越人,可是,周亚夫的感情很真挚,周阳不由得心中暖暖的,对这种父子之情格外珍惜。

从战场归来,有个真心呵护自己的父亲,还有比这更能温暖人心的吗?

父子二人相拥而泣,感动了多少人,汉军将士、百姓不住抹眼泪,为周阳和周亚夫欢喜。

李广看着李当户,虽然没有说话。那意思很明白了:就是你小子若是能立下大功,我来迎接你,死亦何憾?

不仅李广眼热,就是程不识也是眼热,不住打量他的儿子程征,那意思和李广的意思一般无二。

“阳儿,你变了,成熟了,是个大将军了!”周亚夫一双大手。为周阳抹着眼泪:“为父欢喜!欢喜得紧!”

周阳如此出息,要是周亚夫还不欢喜,那就没天理了。

“你娘本拟要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