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是在禀报,是在放歌。高喉咙大嗓子,震人耳膜。

“放肆!没规没矩的东西!”梁王还没有回神来,仍是在斥亲卫。

紧接着,就是脸色大变,惊奇得一把抓住亲卫,急急忙忙的问道:“你说什么?长城大捷?斩首十万?”

“是呀,大王!”亲卫忙道:“这是刚刚传来的消息!长城一战,大汉斩首十万!十万呐!”

说到后来,亲卫又唱上了。

“斩”斩首十万!”梁王结巴了半天,方才把话说完,他只觉自己的喉咙发干,右手捏着喉头,一蹦老高,王爷的威严荡然无存,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斩首十万!斩首十万!苍天啊,终于开眼了!平城之耻已雪!平城之耻已雪!”

仰首向天,双手上举,虎日中竟是滚下了热泪。

“大汉万岁!”

韩安国他们齐声高呼,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

汉朝让匈奴压着打了数十年,汉人屈辱、悲愤,无时无刻不是在盼着打败匈奴,扬眉吐气一回。

如今,他们盼望的胜仗终于来了,谁还顾着威严、身份、地位?无不是欢呼。

就是公孙诡和羊胜二人,此时此刻也忘记了对周阳的恨意,欢呼雀跃起来。

梁王最是欢喜,在这个背上拍拍,在那个肩头捶捶。韩安国他们也忘了梁王高贵的天家血脉,不时在他身上拍着捶着。而梁王丝毫不觉,竟是坦然受之。

一众君臣欢呼了老一阵,这才喜悦稍却。

“来啊,摆酒,孤要好好庆贺!”梁王大手一挥,声调格外高昂。

如此大胜,岂能不痛饮?岂能不欢宴?这话正对韩安国他们的想法。不等梁王说话,各自找座位坐下去,就等着酒宴上来。

“大王,这一仗固然可喜,可是,这是周阳打的。周阳的战功越大。于大王越是不利。”羊胜终于从狂喜中清醒过来了,他和周阳还有大仇呢。

梁王数次欲置周阳于死地,这仇怨不是一般的大,是很大。经他一提,梁王的笑容僵在脸上了。

周阳的战功越大。在朝中的地位越稳固,梁王要夺嫡,周阳会放过他吗?谁叫他梁王对周阳痛下杀手呢?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那么急吼吼的对付周阳呢?如此人才,应该拉拢才是。梁王大是后悔,可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呢?

“大王,此事得早谋对策!”公孙诡抓住机会。

“哈哈!”梁王的表现大出众意料,竟然大笑不已:“今日乍逢捷报,怎能不贺?酒来!”

“大王”羊胜和公孙诡齐声叫道。

梁王右手一挥,阻止他们说下去:“传孤的号令,凡我梁国百姓,都要庆贺。孤给他们赐牛酒,好好的庆贺三日!”

“哎!”羊胜和公孙诡知道再劝也没用了。

“孤身为高祖血脉,如此大胜。怎能不贺?”梁王笑呵呵的道:“即使不是天家血脉,就是身为大汉百姓,欣闻捷报,岂能不贺?至于周阳与孤的仇怨一事,那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将酒来!”

仆佣们送上酒菜,梁王高举在手。大声道:“干!”

“干!”韩安国他们陪着梁王痛饮起来。

酒到杯干,畅快异常。

“这是什么味儿?这备臭!”许昌把头颅探出车窗,大声呕吐起来。

在车厢里,似乎还要好些,一探出头。那怪味更浓烈数分。

许昌这一吐好不厉害,把黄胆水吐出来,还没有停歇之象,仍是在干呕,眼泪花花的,吐得脸色发红。

窦婴骑在骏马上,打量着呕吐的许昌,饶有兴致的看着,却是没有说话。

真是怪了,难道塞婴没有长鼻子。闻不出这种要命的怪味?

“魏其侯,你没闻到?”许昌终于忍不住了,问了出来。

“早闻到了。”窒婴呵呵一笑:“许大人,位在九卿,连尸臭都禁受不住。吐成这样,真是奇谈!”

“尸臭?”许昌这辈子第一次闻到尸臭味,还是如此浓烈。

“不仅有尸臭味,还有血腥气。”寞婴给他解释:“我们离战场近了。再过一阵,就到战场了。我们虽然来得快,可是,也有数日时间了。尸身开始腐烂了,才有这味。”

窦婴他们先去雁门,可是,到了雁门连一个官员也没有见到。不要说官员,就是连年青力壮的百姓也没有见到,留在雁门的是老弱妇孺。

一问之下,方才得知,雁门的官员早就带着丁壮赶去战场清理尸体了。

这一战,交战双方遗尸十几二十万具。再加上大量的马尸,若是不清理干净,引来年,就今引发瘟以。周阳率军猛追!际,下岭们山城池的官员派百姓前去清理战场。

对这事,边关百姓无不是乐意。能出力的全去了。跑不动的,就是老弱。外加留守的一丁点兵力。

偌大的雁门城,如今几乎是一座空城。

窦婴他没有在雁门停留,立即调头北上,直奔长城而去。

还在数十里外,就丹到浓烈的血腥气和尸臭味。若不是窦婴上过战场,参与平定七国之乱,他也禁受不住,实在是太浓烈了。

这是箕婴这辈子闻到过的最浓烈的血腥气与尸臭味了,他虽然没有象许昌那般呕吐,心里也在不住翻滚。

越接近战场,味道越浓,越来越让人受不了。许昌吐得就更厉害了。他真是后悔,后悔自己怎么就那么容易头脑发热,撞上这种倒雾事呢?

见他实在是吐得不行了窦婴这才道:“许大人,你是文人,战争对于你们来说,只在书中读到过。可是,书中读到的战争,与亲眼见到的战争,是不是不一样?”

岂止是不一样,是很不一样。战争之惨烈,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就是最好的辞喊大家。绞尽脑汁。也不可能把战争的惨烈汇聚于笔端。

“在下枉自身在朝廷多东,却不知战争如此之惨烈!”许昌很有感触

“呵呵!”窦婴笑道:“许大人言之太早。你我所见,不过是大战之后的战场罢了,真正的热血拼杀,你还没见过。在下虽是上过战场。可是,与长城大战相比,不过是儿戏罢了。”

许昌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远非书中读到的战争能比。不住摇头:“窦大人,你当时为何不阻止在下?”

“我想阻止你,可是,我能阻止的了么?”窦婴不能接受他的指责。

当时的许昌,自以为抓到良机了,兴奋得象跳到屋梁上打鸣的公鸡。窦婴又哪里阻止得了。一闻是言。许昌无言,长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许大人。接着!”箕婴把一草囊酒递给许昌:“喝上几口,就会好些。”

许昌接过革囊,喝了几口酒,感觉好多了,翻滚的肠胃不在那般乱搅腾:“没想到,酒还有如此妙用!”

“哈哈!”窦婴笑道:“许大人,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酒能止呕吐!好多受不了血腥味的兵士,就以酒来镇!”

“这”这是战场常识,许昌却是不知,这书是白读了。

正说间,已经来到战场了。他们到达的地方,正是两军激战的战场。南边是汉军的营盘,依然坚固整齐。北方是匈奴营地,此时的匈奴营地早已不是营地了,是屠场,遍地红色。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破碎的内脏,战场的惨烈在这里展露无疑。

一路行来,窦婴于此战的经过了解得差不多了,把随行人员略一安顿,要仓公带着大夫救治伤兵。

汉军这一战死伤不少,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几万是跑不掉的。受伤的就更多了,缺医少药,夺去了不少兵士的性命。仓公他们来得太及时了,立时投入到救治中去。

窦婴在汉军帐幕里走动,见到的除了伤兵还是伤兵,缺胳膊少腿、瞎眼少耳触目惊心,这是窦婴这辈子见到过的最让人心痛的场面。

许昌和几个文臣哪见过如此场景,一见之下,吓得七魂去了六魂,脸色苍白,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去了,根本就不敢出来。

巡视了一阵,窦婴带上人,赶去匈奴的营地。只见进进出出的百姓不少,正在清理尸体。

一眼望去,只见汉军的尸体摆放的整整齐齐,百姓正在清理他们的尸身,脏了的用水洗,缺胳膊少腿的。找些相近的肢体摆放在一起。这些肢体未必就是他们的,可是,谁能分辨得出来呢?只能如此处理了。

让他们肢体齐全入土,总比肢体不全要好!

尸体之多,一眼望不到头。簧婴的心灵再次震憾了。

吸口气,强抑一下激动的情绪。窦婴再一次望去,差点一头栽。

只见匈奴的尸体堆成了山,一座又一座尸山,不下数十座之多。这得多少匈奴?

这还不算完,还有很多匈奴产体没有清理出来。等到全部清理出来,不知道有多少?

周阳报的斩首十万,这才止十万之数吗?

不是周阳要少报,是周阳没法知道准确的数字。汉军要追击匈奴,再者伤残甚多,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去清点尸体。具体的数字,只能等将来核实了。

窦婴朝北望去,目力所及处全是红色,那是鲜血染红的。虽然大战结束已有数日之久了,鲜艳的红色仍未褪去。

窦婴看到的红色,不过是冰山一角。从两军交战的战场起,经过匈奴的营地,一直往北,到长城,再越过长城,一直到大漠的深处,都是红色。

比。尸正

匈奴数十万军队就葬送在这里。

当然,长城最是鲜艳夺目的,因为死在长城下的匈奴最多。

阳光照射下,长城宛如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远去。

第九十五章 汉家儿郎

窦婴骑着战马。从匈奴营地开始路往北。所到点妇尸体还是尸体。人尸马尸,遍地都是。地面依然是红的。血湖虽然干涸,可是,那赤红色仍是那般触目惊心。

当窦婴来到长城时,只见长城宛若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远去。自从秦朝覆灭,汉朝对长城没怎么整修。好多地段已经长满了青苔。而此时,长城竟然红色的,是匈奴的鲜血染红的,那是何等的骇人。

长城下,尸体之多,远胜他处。就是比起匈奴营地的尸体只多不少。这里的尸体,主要是匈奴的。十具中不会有一具汉军的尸体。

在匈奴营地,有一场大战。那是汉军伤亡最高的地方。而这里。匈奴逃亡,汉军追杀,除了冷箭暗刀之外,汉军很少有伤亡。是以汉军的尸体很少。

原野上、山脚下、山源上、城墙上,到处都是匈奴的尸体。这些尸体不仅仅是汉军制造的,更多的是匈奴为了夺路而自相残杀留下的。

窦婴骑在战马上,放眼一望。入眼的是比麻精还要多的尸体心头之震惊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

不是他的胆子不够大,实在是尸体太多了,让他无法承受。若是许昌在这里,见到眼前之情景,肯定会吓破胆,大叫妈呀都有可能。

而百姓却是在清理尸体,见怪不怪了。自从大战结束后,百姓就赶来清理尸体,数日过去了,仍是没有清理出过所以然来,这清理一事,不知要何日方休。

窦婴发现了两个不同寻常处。一是清理尸体的多为老弱妇孺,年青力壮的年青人却是一个不见。一打听之下,方才明白,原来丁壮追击匈奴去了。

汉军大胜的消息一传出,边关百姓振奋异常。欣喜若狂,闻风而动。带着农具,去追杀匈奴。当时。到处都是匈奴遗弃的战马,百姓能骑马的骑马,不能骑马的步行,一句话。非追上匈奴不可。

留下来的,只有那些年纪大的,集病的,跑不动的。

另一个就是不见一个兵士。留下来的是受了伤,无法行动的汉军。能跑得动的汉军一个不见。这不需要想也能明白,他们追击匈奴去了。

“不知追击战如何了?”窦婴朝北一望,红色的长城依然雄伟。却是不见追击的汉军回返。

不要说汉军,就是追击的百姓也不见一个。

他们还没有回来,说明追击战很顺利,看来收获不匈奴经此大败,是不可能组织得起有效抵抗,窦婴倒不为追击的军民担心。

感慨了一阵。簧婴拨转马头,回到汉军的营地。

汉军的营地用作救治所。大量的伤兵给抬到这里,进行救治。北方的大夫,不管年纪大只要能治救的,给当地官员请了来。有些大夫徒,人手不足,他们只有上阵的份。

“呜呜!”

一阵哭泣声传来,哭得甚是伤心。



窦婴心念一动,寻声望去,原来哭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正是景帝派来的仓公。

仓公,是汉朝有名的名医,中等个,头,脸上有着特有的光辉,一双眼睛特别明亮,自具一股清雅之气,让人一见大生好感。

此时的仓公,哭得眼睛红肿。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伤心得好象儿女亲人死了一般。

“仓公,你为何哭泣?”宴婴大是好奇。

“宴大人仓公有些不好意思。抹抹眼泪,红着一双眼睛:“我是在为将士们流泪。这场大战虽然胜了。可是代价是如此之大。我身为医者,治病救人,见过死人。就是没见过么多的死人,心里不好受

“我也不好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