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屋子天天都在打扫,但有客人来了就更加重视了。
☆、第143章 改籍
程礼知道了朱万斛要到家里拜访; 第二天就亲自去县城买待客的菜; 当然他也不只是去买菜; 还要到衙门去给罗二改籍。
中午; 程礼回来后; 就把罗家一家人都叫到了屋里。
“今天去衙们给罗二和罗良改了籍; 从此以后你们就是良民了; 户也给你们落在清河乡。”程礼把户籍递给了罗二和罗大。
罗良是罗大的儿子; 是罗家现在唯一的孙字辈; 以前没有名字。去衙门改籍的时候,罗管家请程礼给他赐一个名字,便取了罗良。因为罗良还是小孩; 程礼便把罗良的户籍给了罗大。
罗二接过了户籍; 立马跪下大呼:“老爷大恩大德,罗二没齿难忘。”
“都起来,你是良籍了,以后只用跪天地亲君师和官员了。”程礼笑着把罗二他们扶了起来。
罗二眼里闪过激动的泪花:“老爷在罗二心里永远是主子,以后仍旧对老爷唯命是从。”
“那就违背我的意愿了。”程礼摇头笑道:“我只盼着你和芳芸的儿孙有出息。”
芳芸也忍不住眼泪直流:“你永远是我的少爷; 我们罗家永远是你的人。”
罗大在一旁听得不是滋味,你们要当他的下人继续当啊; 把放良的机会给他啊; 见不得他们在那里表演仁义忠心; 正要开口,被管家一脚踢到膝弯,‘噗通’一下跪了下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 都快起来。”程礼正要劝慰芳芸,就听到膝盖撞地的声音,连忙去扶。
管家连忙道:“您对良儿的大恩大德,他这个做父亲的怎么能不叩头感谢。”
罗大疼的龇牙咧嘴,然而此时却不敢反驳,只能老老实实的给程礼磕了一个头。
“不用如此,你们罗家世代忠于我程家,这是该得的。”
管家也跪下保证道:“我们罗家以后不管发展成什么样子,都世代以老爷这一支为尊。”
“以后平等相交即可。”程礼感激管家对他父亲尽了一辈子的忠,在他父亲中风后,都听从他父亲的指示全力支持他,他自然希望以后罗家发展的好。
两边又说了一阵亲近的话,直到浣纱禀报:“老爷开饭了。”
“走,先去饭厅。”程礼笑道。
在饭桌上,程礼就宣布了罗二已经是良籍了的事情。
“关于日后的生活,罗二和芳芸有什么打算?”阮芷娘直接问了出来。
芳芸想都没想:“改籍只是为了子孙以后行事方便,我们日后自然还是侍候老爷。”
“是吗?”阮芷娘看了管家和罗二一眼,慢条斯理的问道。
管家和罗二也没料到芳芸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刚刚才表了忠心,此时当然不能反驳,管家正打算咬牙赞同,程礼开口了:“我们不缺人手,为了你们的子孙得把小家经营起来。”
罗二听了当即松了一口气,立马点头道:“老爷说的是。”
芳芸的一肚子话被堵在了口里,她心里对离开程礼又千万个不愿,但放在桌子下的手被罗二紧紧拽住时,她还是没有再开口。
“你们也可以买些田地经营起来。”程礼帮罗二和芳芸规划着,突然道:“对了,你们缺不缺买田地的银子?如果不够,我这里有。”
他们罗家的银子说不定比你多!正在舀汤的阮芷娘听到程礼的话手停了一下,不过她也没有反驳夫君的话,而是把目光转向罗家人,看他们怎么说。
管家娘子闻言一喜,立马开口道:“确实差……。”
“我们这些年的积蓄差不多够了。”管家看见阮芷娘的眼神立马踢了他妻子一脚,抢着回答道。
程礼不知道他们暗地里的动作,笑着对芳芸道:“缺什么一定要说,我能帮的都会帮。”
阮芷娘没有反驳,心里想着一定要给她夫君教教庶务了。
一屋子人心思各异的吃完午饭后就散了。
倒座,罗大在屋子里搽药。
“老大,你怎么这么老实啊?下跪就下跪,怎么把膝盖磕成这样?”管家媳妇看到大儿子青紫的膝盖心疼道。
一说起这个,罗大便忍不住抱怨:“这哪是我跪的,是父亲踢的。”
“他怎么这么狠心!”管家媳妇接过药膏,亲自给罗大搽。
刚进门的管家就听到了这话,冷笑了一声:“他是没把心里话说出来,要说出来,直接把腿打断!”
“……为什么二弟可以放良,我就不行!”本来惧怕管家的罗大,听了这话反倒激起气性。
管家媳妇见管家要发火也开始怂了,又开始两边劝道:“有话都好好说。”
“好,我好好说。”管家走到罗大面前:“你是觉得我决定老二改籍不同意你改籍是偏心?”
罗大没出声。
管家媳妇小声抱怨道:“你当时怎么不说让老大也改籍?”
“你也不看看他什么德行!眼高手低又不知道天高地厚,也只有老爷和夫人仁厚才忍得了他,放出去迟早得把自己作死!”管家指着罗大的鼻子骂道。
罗二站起身来吼道:“我眼高手低?那你说跟着一个窝囊废又有什么前途?!”
“窝囊废?!那是你主子!”管家拿起扫帚就要打。
罗大往日摄于管家的威严不敢反抗,这些日子见他对程礼这个窝囊废卑躬屈膝,也没有了多少敬畏,直接跳到一边吼道:“是不是当奴才当习惯了,认为当谁的奴才都是荣幸?!”
管家媳妇见管家气的又要去打,连忙拦住对罗大道:“怎么跟你爹说话的!快过来道歉!”
罗大也没听他娘的话,直接跑了出去。
“你看看,这就是你宠出来的儿子!”管家气的浑身发抖。
管家媳妇讪讪道:“他这也是在气头上,平时还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也只有在你眼里才是好儿子!他不是要改籍吗?我让他改!”管家转身就往正房走。
管家媳妇连忙追出来:“你这是去做什么。”
“我舍了这张脸皮去求老爷给他改籍!”
管家娘子脸上一下子露出了笑容,又强行忍住:“早该如此了。”
“不足为谋!”管家气的肝疼,甩开管家娘子就走。
到了正房门外,管家已经平息了心情,但他还是走了进去,因为他知道以他大儿子现在的态度,把他留在程礼身边反倒会坏事儿。
不久,李玉儿和阮芷娘就知道罗大也要改籍了。
“我以为还要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就忍不了了。”阮芷娘听到了消息后,停下了绣花针。
蓓香笑道:“这样也好,省的我们再费心不是?”
“只是夫君身边没个使唤的也不行。”解决了罗大的问题,阮芷娘又为程礼身边没有小厮的事发愁。
这确实是个问题,虽然这三年程礼不用出去交际,但身边没人也不是个事儿。李玉儿想了想,对阮芷娘道:“从方家坡选一个少年怎么样?”
“他们怕是不愿意卖身吧?”蓓香道。
李玉儿不在意道:“签活契就行了,他们既然愿意打短工,想来做长工应该也不介意。”
“只是他们没念过书不识字,怕是夫君用不习惯。”阮芷娘摇头道。
这时程礼从外面走了进来:“只要为人机灵,倒也不在乎那些。”
“既然要想看小厮,不如多看几个,为将来开食铺做准备?”李玉儿提议道。
程礼点头道:“可行,等今天他们下午收工回来,就问一下。”
晚上,方家人吃过饭后,就被程礼留下了。
“签长契?大概多少年?”方家老大谨慎的问道。
程礼道:“十年或是五年都行。”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得回去和长辈商量一下。”方家人还是没有给出答案。
程礼也没有为难,照常送着他们离开了。
“如果方家人不同意,就只有去县城雇人了,到底没有这么方便。”阮芷娘感概道。
蓓香道:“田家湾和左家岭的人不考虑吗?”
“我们和他们到底不熟,对他们的品行不大了解,活契又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李玉儿摇头道。
一般人家到一个地方新落户,都会办酒席和邻里拉进关系,但程礼和阮芷娘身上都戴着孝,不能办宴席,也不能登门拜访,只能在安定好后让管家带着礼物去田家湾和左家岭拜访,两边都回过礼,但态度就有些谨慎了,这段时间也没有深入交流。
方家,自从老大带回了程礼想找小厮的消息,方家的气氛就有些火热。
“同意,当然同意,他是个秀才,在他身边当小厮说不定还能认几个字。”吸旱烟的老头道。
族长把目光放在方大爷身上:“您怎么说?”
“可以签长契,但必须去县衙签。”方大爷道。
族长迟疑道:“这样会不会让程老爷不喜啊?”
“我们又不识字,只能这样了,想来程老爷也不会介意。”
“确实不识字吃亏啊,别人写的是欠条还是卖身契都不知道。”吸旱烟的老头感概道:“这次一定要选个机灵的小子去程家,也给我们方家沾沾墨水。”
方大爷下了决定:“不用选,把小子都送到程家去,让程老爷挑。”
☆、第144章 食铺
方家送来七个十来岁的少年; 程礼暂时只挑了一个; 阮芷娘把七个少年都留下吃了顿饭; 才放他们离开。
留下的那个少年名叫方石; 长得黑黑瘦瘦的; 但嘴巴很甜; 无论是见了蓓香还是翠蒿都姐姐长姐姐短的。
选好了人; 程礼决定下午就去县衙跟他签长契; 因为这次还打算看铺子; 阮芷娘也带着李玉儿她们一同去了。
先和方石以及方家族长去了县衙,请书办把契书写好,另外把罗大夫妇也改了。
拿到契书过后; 方族长准备告辞; 阮芷娘挽留道:“不如族长跟我们一起去看铺子参谋参谋?”
方族长欣然同意。
“老爷,我打听好了,食铺没人出租,不过东街一个成衣铺子打算卖了,改一改应该可以做成食铺。”管家在前面带路道。
桓壁县只有一条主街; 但这条街很长,大家就把它分成了东街、中街和西街; 东街就靠着他们清河乡方向。
“你知道那个铺子吗?”李玉儿问走在旁边的方石道。
方石想了一下:“东街只有一个成衣铺子; 叫包氏成衣铺; 位置不错,但我没有进去过。”
地段不错就好,只是不知道盘下来要多少银子。
很快; 李玉儿她们就走到了包氏成衣铺,铺子在主街和侧街的路口,地段确实不错。
铺子里的伙计一见管家便道:“是来看铺子的吧?快进来。”
李玉儿也跟着进去,进门便看到了一个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铺子,面积不小大概能够放下五六张桌子,心里更加满意了,只是不知道这个铺面的地契带不带后面的房间。
“你们里面的衣裳是卖完了吗?”蓓香左右看了看便问道。
那伙计无奈的笑了笑:“还压了一大批货呢,只是这段时间来问价的人,没一个打算开成衣铺子,我们也只有把那些衣裳收好了。”
还有其他人来问价?李玉儿心里升起了一股紧迫感,转头问伙计道:“我们打算开食铺,不知道你这里带不带灶房?”
“后面两间房子,你们需要也可以改成灶房。还有一口井,做食铺正合适。”伙计说着就把程礼和阮芷娘往后院引。
拉开隔帘推开门,入眼就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中间有一口井,伙计指着那个砌着石台的水井道:“这口井是我们这旁边三家一起用的,但水量很足,两年前大旱的时候都没断过水,你们可以放心用。”
李玉儿看了看,井台旁边还有没干的水痕,就知道井里现在确实有水。
“这两间房子是我们的,本来一间是用来当仓库,一间用来休息的,你们接手了自然可以改成灶房。”伙计那钥匙打开了房门道。
两间房间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那个改成灶房完全够用。
阮芷娘和程礼看了之后都觉得比较满意:“怎么卖?”
“我们东家急需要银子,现在只要三十六两。”
方家族长失声道:“三十六两?!我记得这个铺子你们是两年前灾荒的时候买的吧?那时候十几两就能买个铺面,这才多久你们就卖这么贵?!”
“现在可不是那时候了,如今县城繁荣,我说的银子已经是一个很实诚的价了。”伙计道。
真是奸商!方家族长在心里喊道,但要买的程礼,他也不好多说。
阮芷娘在后面问管家道:“你这段时间在打听铺面,这个价格怎么样?”
“这个大小,这个地段差不多就是这个价。”管家躬身道。
程礼有点犹豫,昨天阮芷娘已经给他算了一笔账,他们的银子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要是盘下这个铺子,剩下的银子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