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岳也不挑三拣四了。
灵飞经全文版的系统全息投影开了起来。
钟岳全神贯注,开始书写灵飞经。
开启系统全息投影,并不是钟岳想要用摹书的方式获胜,而是尽管临摹这本天下第一小楷这么久了,但是这本道门经书还是不好背诵。这样的方式,就省去了钟岳很多时间,也不用去前边索要内容文字了。
钟岳行笔的速度极快。神人九势,讲究一个势字。文征明可以做到一波三折,钟岳如今结合神人九势,可以将笔划做到一波四折!千万别小看这多出来的一折,这代表着钟岳的笔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至于小楷熟练度为什么才到熟练度的百分之七十,而不是百分之百,钟岳觉得,系统的要求,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用文征明小楷的样本来算了,而是综合所有的小楷书家,来了一个判定方式,不然以他一波四折的笔法,不说完全超越了文征明,至少已经能够望其项背了。
笔法,不能决定全部,但也不可或缺。
掠笔蜻蜓点水,墨韵在笔尖流转。钟岳的笔法不变,呈现的艺术形式确实千变万化。临崖一跃,是掠;横江而飞,是掠;凌空而起,也是掠。
藏锋勾丝,逆锋而行,转折有度,钟岳现在运笔,就像是一个军师。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撇”如陆断犀象。
“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心神合一,手笔连动,钟岳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已经全然不顾周围有什么响动情况了,他的眼里,除了书法,没有其他任何的杂念。
这是很难得的专注,也只有沉**法之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法大家才能做到的专注。往往专注的人,身上散发的气场才是最强大的。
这里是篮球场,然而却临时充当着文人们的战场。一静一动,在顾秦眼里,这个笔耕不辍的侧影,是那么迷人。
灵飞经全文有三千余字,钟岳肯定是不可能去全本临摹的,即便是时间允许,尺幅也不允许。四尺对开的宣纸上,最合适的就是四十三行本的内容。
一气以贯之,钟岳记得最重要的一句话便是小楷难于宽绰有余。
每一个字,它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整体。做到宽绰有余,那么就是要在结构上有巧妙的布局。
书法之道,纸面上的是功夫,纸面之外的那是意蕴和精神。
钟岳开挂似的快写,让场内的观众都惊了个呆。
因为钟岳写得太快了,简直就不像是在写字,看上去就像是在随便涂涂画画。
“这个小伙子,之前么淡定地跟没事人似的坐着,现在时间来不及了,就这样应付了事,还是太年轻啊。”
一位老大爷推了推老花眼镜,虽然从他这个角度看下去,看不清钟岳写的是什么,但可以确定并不是什么大字,叹气道:“小伙子还是年轻啊,这种大赛,时间紧凑,还写这种小字,篇幅长还不讨好,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参赛经验不丰富啊。”
不管其他人如何理解,钟岳对于灵飞经的把握,有自己的思考。
唐人在眷写此书的时候,绝对不是以书法创作的形式而作的,就是简简单单的抄写经文。道家,由于老子的关系,在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所以一些盛唐时有名的书家都笃信道教,譬如魏征、吴道子、贺知章等等。
所以钟岳同样不是将它当成是书法作品来临摹,而是将它切切实实地看做是一篇道家经文来写,虔诚地书写。
场馆之内开着空调,让燥热的空气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进入了尾声。
落款,盖印。
钟岳同样已经写到了落款。他比其他人少了将近一个小时,又是如此紧凑的篇幅,足以见他行笔之快了。小楷,并不是说要慢工出细活,该快的地方就要做到行云流水。
四十三行本的灵飞经并不是很长,钟岳临摹了无数次,早已经烂熟于心,加上系统全息投影下,结构布局都在眼前清晰浮现,这才快得离谱。
呼。
钟岳放下手中的小毫。手腕微微发酸,看了眼时间,才半个小时的功夫,确实写得挺快的。
他将印章盖上,检查了一边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
事实上,这一步也就是得个心理安慰,书法不同于其他的,错了,再去改就画蛇添足了。写好了该是如何就如何了,去修修改改,有碍观瞻。
钟岳就这样坐在位置上,等着评审过来。
陆陆续续,不少人已经完成了作品。钟岳看向观众席,发现了顾秦疑惑的眼神,钟岳回以微笑。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是对于钟岳来说,还算是顺利。
墨迹渐渐干了,钟岳用纸镇压着。侧目看过去,评审席上的书法家们,已经走下台来,开始评分了。
钟岳转了转发硬了脖子,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这种比赛,还真是无聊啊。
………………………………
第一三三章 拓版之上
评选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这种赛事,既然要现场来比,自然得分个高低。
终于是轮到钟岳了。
一群书法评委们围在长桌旁边。
“是钟岳啊。”
钟岳起身,虽然之前有点不愉快,但是作为后辈,礼貌是应该的,他站在一旁,“请几位老师指教。”
“之前你那幅青春的创作,我不是很喜欢。好好的作品,为什么非要用两种书体?这不符合传统的章法。”
钟岳微笑道:“规矩是死的,我只是在寻求书法作品间的自然平衡,达到一种协调。”
一位稍年轻的书法从事者点头道:“张老,钟岳的观点很前卫啊。咱们现代书法创作,不就是一直在讲艺术表现力嘛。”
“不好,我觉得还是欠妥。创造归创造,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不能变的。”
钟岳也不生气,每个人的审美态度不一样罢了。就像是穿衣风格,有些人接受得了混搭,有些人非成套的衣饰不穿。
作品还没看,几个人惊鸿一瞥,桌上的几样东西,已经将他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黄花梨的纸镇,木料的色泽和纹饰,不用什么过于的语言去描述,绝非凡品!那位张老眼皮一跳,小伙子年纪轻轻,看到实力底蕴在的啊,这一大块的黄花梨纸镇,用来车珠子,应该能车出好几串手链吧,奢侈,真是太奢侈了。
“那个……你这纸镇,卖吗?”
“咳咳,张老,别忘记正事!”
“哦。看到好东西,走神了。”
钟岳微微一笑,回道:“这个不卖。”
“这方端砚也有点名堂,我好像记得几年前淞沪德佳拍卖会上见过。应该是出自名人之手。”
钟岳笑道:“几位是看砚给分吗?”
众人的目光有些不舍地收了回来,嫉妒地看了眼钟岳,这小伙子,不懂事啊,知道东西是你的,怎么的,给看看还不行啊。
“嗯?”
张老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老眼昏花,低头凑近了一些。
“小楷啊……”
一旁之人收回对黄花梨纸镇不舍的目光,也看向钟岳的这幅作品。
清秀工整的蝇头小楷,给人眼前一亮。
张老弯下去的身子一哆嗦,弓着腰抬头,看向钟岳,“这幅作品是你刚刚写的?”
“正是。”
“不可能!之前我看过你的作品,小楷绝没有如此精妙深厚的功底。”
钟岳笑道:“张老师,我这是刚刚写的,你用手摸摸这墨迹。”
虽然墨迹已经干了,但时间不久,摸上去的手感还是不同的。
“嗯,确实是刚写的。这灵飞经小楷,笔法如此精妙,乍一看没什么出彩之处,然而细看,整篇大作,笔法灵韵,勾丝万千,简直就是难得的精品之作啊!”
一旁有人也学着张老的样子低下头来细看。
“这幅四十三行本的临摹之作,依我看,已经超越了渤海拓本之作,虽不及唐人灵飞经,但是我这些年所见之佳作了。”
灵飞经存世版本有五。
望云楼本、哈弗燕京学社藏本、滋蕙堂本、渤海刻本以及原帖墨迹。前四种均为刻本,不同的是,望云楼本,是嘉靖年间直接从原本墨迹刻成,渤海本是明末所刻,其余两个版本,皆为翻刻,由于刻工上的差距,望云楼最为接近原本、渤海本差距较大,至于另外两个翻刻版,那就差到十万八千里了。
那人所说的渤海拓本之作,也算是不错的拓本了。
“依我所见,这幅作品的高度,能和望云楼拓本比肩了。”张老抬起头,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钟岳,心里想着,这个出人意料的少年,究竟师从何人,居然有如此水准。
几个书法家在一块儿议论纷纷,后头主持大局的吴主任过来了。
“张老,这个钟岳是不是又闹出什么乱子来了?赶紧的,把红桌布还回去,成何体统?”
“吴主任,先别忙着说桌布的事情,你看看这幅灵飞经如何?”
吴中贺眼镜一推,低头觑了一眼,皱眉道:“这幅作品谁写的?好字啊……”他立马反应过来,这些人围在钟岳身边,还能有谁?有一种喝了胶水,张不开嘴的心境,有些不悦地看着钟岳,“你写的?”
“吴主任,我写的,是不是就不好了?”
吴中贺如鲠在喉,说不出什么其他的话来,这么好的小楷之作,总不能睁眼说瞎话吧,何况之前都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便长叹一口气,“好!写得好!”
钟岳微笑着看着吴中贺,“吴主任,瞎说什么大实话。我还不够您的一根小指头呢。对了,毛毡运来了没?是不是从国外进口空运来的?比赛都结束了,要不是这块诸位老师借我的红桌布,我还真就没有今天这个水准了。”
“小楷写得好之人,大有人在,你这么狂妄,哪来的勇气?”
张老严肃道:“写得好的确实大有人在,不过吴主任,你在好好看看这幅作品的细节。数老朽眼拙,如今国之大家中,能够做到此等高度的,不过十人吧。”
张存礼的这番评价,则是让原本有些怀疑的人更加质疑了。
一篇灵飞经,真有这么神?
吴中贺笑道:“张老,虽说您是书协的中流砥柱,但这也仅仅是您一家之言。国之大家,还是一个天一个地的。”
张存礼眯缝着眼,“吴主任,敬你是美院书法系主任,所以才给你留点面子。老朽说的,仅仅是对于这灵飞经的把握程度。既然你不要面子,那老朽也就直言不讳了!今天这次比赛,临时换题也是你拿的主意,缺块毛毡迟迟拖延也是你的作为,想干什么?真当我们这群老家伙是睁眼瞎,还是说没本事将你这个高校主任搂倒,就可以看着你为所欲为?”
一群人憋着偷笑,气得吴中贺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张老,说话可得讲证据啊。”
“呵呵,老朽没权没势,就一手字,一根脊梁拿得出手,今天丢人现眼了!吴主任,做人可得有个底线,之前你做了什么事,我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这幅作品如何,得我们说了算,你说了不算!”
吴中贺的脸色阴沉了下去……
………………………………
第一三四章 当之无愧
比赛落幕,具体的评奖,则是会下发到各个高校。初审结束之后,作品便同意上交了。张老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走到在整理东西的钟岳身边,微笑道:“你好,鄙人张存礼。”
钟岳回过头,看向这位仗义执言的老头,伸出手和老头握了握,“张老你好,我叫钟岳。”
“小伙子,你这手小楷,跟谁学的?”
钟岳将笔卷入笔帘,“跟我父亲学的。方才多谢张老您仗义执言了。”
“你就不打算再跟我多聊聊吗?”
钟岳抿了抿嘴,“时候不早了。”
“真有意思。”
楷书写得好之人,确实有不少。几乎所有书法家,都是以楷书起手,当然也有少数从隶书入手的,不过成名之作,皆非以楷书成名。
为何?
楷书的法度太过森严。条框之下,笔法缺失,能够做到望其项背已经是难上加难,再想要在此有建树,太难了。
就连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皆不是以楷书成名,足以见法度之下,难出盖世之才。
草书讲究灵韵,篆书讲究筋骨,这些书体,都没有一个系统严谨的书论,更像是一个可以任人塑造的胚胎,但是楷书就不同了,他有自己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