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烽2-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舰。  于是,高勇决定,第二艘战舰命名为‘定远’,第三艘命名为‘镇远’!

    二舰于十月一日正式交付海军,高勇也在同一天启程。  不过,路程稍作改变,先行赶赴旅顺一睹定远、镇远二舰风采,而后乘船抵达冀州。  其间,三艘玄菟级巡洋舰将一同遨游海洋,向世界宣誓东方即将步入大航海时代。

    奉天南门,看着几位夫人眼中淡淡的红丝,看着孩子不停舞动的小手,高勇心中实在难于割舍,怎奈男儿当志在四方,用自己的汗水铸就妻子儿女地幸福生活。  “不要担心,为夫很快就会回来,或许是一个月,或许是两个月,总之一定会在春节之前赶回。  ”一边述说离别之情,一边安慰众位夫人。  “雪莲,好好照顾自己,咱们终于也有了结晶。  家族事业就交给手下人打理。  此外……夷州那里……”

    刚说到这,苏雪莲伸出纤手按住高勇的嘴唇,“夫君放心,趁着还能走动,莲儿亲自南下一躺,把你那位乔妹妹接来,顺便也把奉孝的亲事定了。  你只管安心国事,莲儿只希望夫君早日凯旋,还天下太平。  然后……”

    “嗯,天下太平,然后我们便游览这大好河山!”

    回首奉天,挥手告别。

    两日后,高勇抵达旅顺。  此时,三艘战舰已经整装待发,另有六艘风帆式驱逐舰业已就绪。  马钧出迎十里,“恭迎主公!祝贺主公晋位车骑将军!”

    “虚名而以,不必在意。  倒是听说你这里取得了巨大进展,勇便迫不及待的赶了过来。  走,先到码头看看定远、镇远二舰,看看两艘比奉天号还要快的战舰究竟有何变化?”

    “主公请!”一边走,马钧一边做着解说。  “其实,后两艘舰与奉天号采用的是同一种结构设计,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动力系统。  因为奉天号最早建造,许多经验及改良无法进行,故而虽经补充,却仍无法弥补许多设计上地缺陷。  但是后两艘舰不同,因为中途暂停,从而令蒸汽机舱有了重新改进的机会,为此。  属下与研究人员在奉天号动力系统基础之上进行了全新设计。  除改良了曲柄传动外,还在转动轴上采纳了主公提出地滚轴原理,再配以适当的润滑油料,使得摩擦阻力大为减小。  此外,在锅炉的建造上也有了改进,增加壁厚、扩大容仓、扩充通风管道,进而使得炉温增高近一成。  输出力量也随之增加约一成,达到4。4马力。  由此。  船速自然比奉天号更快!”

    刚说到这,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响彻港口,令高勇精神为之一震,惊讶道:“汽笛?想不到你们连它已经研究了出来?”

    “正是,这也多亏一位研究员受到烧水时,水壶发出鸣响的启发。不过,这汽笛声势不同凡响。  特别是在海上,声传数里而不见减弱!”

    “当然了!”高勇哈哈一笑,走下马车,由马钧引导步上舷梯。

    定远号前甲板比奉天号宽出约一丈,长度也因为改进的舰艏而增长两丈有余并微微翘起,从而使得定远、镇远二舰更显苗条、高傲。  该舰整体武器装备与奉天号一样,40部炮弩、十二部怒火连珠炮。  双层甲板,船员舱在二层甲板下、水线之上。  除此之外。  船舱也作了相应改造,增加船员舒适度,增大载重舱,提高舰船航程。  其中,仅煤石储备一项,就比奉天号多出五成。  航程增加三成或平均速度提高两成。  又加之蒸汽锅炉的改造扩容,令该舰排水量增加约两成300吨,达到创纪录地1800吨!

    “马钧啊,三艘玄菟级巡洋舰皆以下水,相信你们从建造改进之中会产生许多全新地设想。  我希望你们能够将之领会,融入新一级舰船地研究建造中去。  ”高勇淡淡笑道,手扶栏杆向海面眺望,“要想征服大海,玄菟级还远远不够啊!”

    “主公放心,钧等已与众位学子开始了新舰的设计论证。  以玄菟级地龙骨为基础进行大幅度改进。  不但要使新舰更大、更快、更坚固。  还要能够抗击滔天巨*!即便不依靠风帆,也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连续航行。  ”马钧充满憧憬道。

    “噢?这么说图纸已经有了?”

    “回主公。  图纸设计已近尾声。  只是船体的钢铁护板始终未曾找到合适的材料,到时候恐将被迫作出改动。  ”

    “嗯?钢铁护板?难道说舰体全部采用钢板?”高勇很惊讶,虽然知道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亲自听其出自马钧的口中,仍不免震惊万分。

    “正是!属下有此设想,不只舰船外部,内部也要用钢铁加固。  怎奈第一材料不过关;第二,锻造连接技术还属于空白,需要一点点钻研。  不过,属下相信,一旦制造出来,这种铁甲舰必将横行江河湖海,倘若再配以奋武将军炮……不,或许威武将军炮也能够搬上该舰!”

    “好,全力去设计建造吧!我支持你们,财力物力人力,但凡需要只需向政务院申请,我保证决不耽搁!”

    马钧闻言大喜,当即叩拜道:“马钧代研究院全体同人叩谢主公!”

    高勇挥挥手,仰望苍穹道:“你们所作地一切都将名垂千古、造福苍生,应当是我代表天下百姓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

    “呜——”汽笛长鸣,定远号解开缆绳,在轮机的转动声中驶离旅顺军港,紧随其后,镇远号、奉天号也相继起航。  三道海浪破开大洋,留下人类扎实的、征服自然的足迹!

    ……

    两日后,冀州厌次港口。  往日繁忙的地方难得一见的寂静无声,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取而代之地是全身红衣黑甲的官军。  三艘超大号战舰依次靠港,不但令港口接待的官员目瞪口呆,连这些前来守卫的兵士也瞪大双眼,震惊的看着港口内那毕生难忘的景象。  近乎三层楼高地舰体,十余处罩着帆布的兵器,还有海军官兵那蓝白相间的军服,舰尾盘旋嬉戏的海鸥,一切一切显得那样不可思议!

    “报告!邺城急报!”

    刚走下舷梯,高勇就接到一封沮授亲笔信。  眉头微皱,拆开详阅,信上只有简单几句话:曹操联合任城、山阳二郡世族内外夹击,兵出邹县、宁阳,以钳形攻势突袭山阳郡,一举将任城郡内的豫州军围困。  山阳郡守军兵败如山倒,预计两三日便将溃散。  此外,合围任城郡后,曹仁积极准备,意图率兵攻入济阴郡;曹操提兵南下豫州沛国,夏侯兄弟引兵攻击任城郡!另,青州乐进密报,徐州似乎有所动作,具体情况不明。

    阅读完毕,高勇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对身边的华歆道:“子鱼啊,原本打算让你出使汉中,可眼下情况突变,恐怕你要临时改变行程。  ”

    华歆早已看到高勇脸色异常,略加猜测道:“看主公面色,似乎是中原又出了乱子?”

    “唉!曹操即将夺回兖州,徐州也意图趟这摊浑水,目前豫州袁术四面受敌,如若再不搭救,恐怕熬不过明年了!”高勇郁闷道,“为了平安取得西凉、汉中,中原均势至少要维持两年!你看,若由你出使,能否劝说徐州、豫州和睦?”

    “这……”华歆思索片刻,微微摇头道:“不容易!若徐州陶谦主政,歆敢于一试。  可若是刘备或者陶谦的两个儿子,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既然主公想要维持均势,增强袁术也不失为一条好计策!比如说,用人口换粮食,或者金银换军械。  倘若做得好,不但能够维持中原稳定,还能从中获益良多。  ”

    “呵呵!”高勇微微一笑,“这个我已经吩咐文锦(赵胜)、文则(于禁)暗中操作了。  粮食从河内郡调拨,军械则用长安缴获的东西,总之是绝不会吃亏的。  但是,我担心这样不足以保证袁术地安全,还必须从外面入手,减轻豫州压力。  ”

    华歆沉思片刻,微微抬起头道:“既然如此,属下到有一法!主公何不联合扬州刘繇,令其先与豫州联合稳定扬州局势,而后合力压制徐州。  如此一来,属下再去徐州说辞,或可收到意想不到地结果!”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一章 虚虚实实(6)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一章 虚虚实实(6)

    豫州,后将军、豫州牧、阳翟侯袁术府邸。  虽说顶着豫州牧头衔,可实际上,颖川在袁绍手中,陈郡为吕布控制,沛国又遭到曹操攻打,豫州八郡如今还在袁术控制下的仅剩五郡。  至于兖州夺取的郡县,因为曹操的突袭,不但损兵折将,连控制权也即将不保。  一夜之间,受到战败情报的连番轰炸,袁术似乎复制了当年高勇攻打冀州时袁绍的悲惨境地,头发眨眼间花白,面容憔悴,声音也苍老了许多。

    别驾李业眉头紧锁,治中韩胤也愁眉不展,而兵曹杨弘干脆垂头丧气,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说啊,火烧眉毛了,再不想办法,沛国就要落入曹贼手中!”袁术气吼道,一双眼睛布满血丝,愤怒至极。

    李业缩了缩脖子,想到昨夜袁术的痛骂,脑袋至今仍嗡嗡作响。  咽了口吐沫,偷偷瞥了旁边韩胤、杨弘两眼,见其闭目沉思,又把顶缸的倒霉事扔到自己头上,“将军,曹贼突袭尽管给人势大之感,然毕竟掩盖不了实力的窘境。  ”一边缓慢说着,一边组织话语,“曹贼手中仅有兖州四郡,兵马充其量不过二十万,且北、东有高勇的兵马虎视眈眈,南面还与徐州有隙,因此,这三面必有重兵防护,由此推知,能够投入对战的顶多十万兵马,与主公部曲相差不大。  ”

    “嗯,有几分道理。  继续说!”袁术哼道。

    李业点点头,瞥一眼杨弘。  继续道:“属下分析曹贼举动,发觉其意在收复兖州,攻打沛国不过是虚晃一枪,想要把豫州兵马牵制在沛国,从而令兖州三郡无兵救援。  故,破解此危局,需走三步。  其一。  主公立刻遣使吕布,可向其许诺钱粮军械。  促其发兵攻打曹操,必要时甚至可以将济阴郡相赠;其二,通过吕布联络高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后拉拢其出兵冀州、青州,从背后很插曹贼两刀!其三,交好徐州。  一方面稳定东线,一方面促其攻打兖州。  如此一来,曹贼与主公将攻守易位,此刻主公遭受的苦难,那曹贼也定难逃脱!”

    “属下赞同!”李业话音未落,韩胤率先出声,并振振有词道:“除此,主公还可以联系扬州刘州牧。  促成豫州、扬州携手对付孙策,不但解决掉主公地心头大患,还能够稳定南部局势,从而抽调更多兵力北上收复兖州!”

    “咦?”袁术倒吸凉气,不是因为计策不好,而是因为计策太好了。  好到没有丝毫破绽!看看李业,又看看韩胤,袁术缓缓点头道:“想不到二位有如此妙计,早知道昨夜便可安心睡觉了。  哈哈!立刻去办,本将军授予你们全权,务必拉拢高勇、陶谦、刘繇!嘿嘿,曹操,看你这次如何收场!”

    兵曹杨弘这时才低声探寻道:“主公,如今豫州内部几乎无兵可调,是不是再征召些郡兵以应急?”

    袁术大手一挥。  “招!为了兖州。  为了打败曹操,就算把豫州壮丁都拉空也在所不惜!”

    ……

    徐州下邳州牧府。  虽然陶谦一直抱病在床。  但是对于外面的消息却从未放松过。  高勇拿下长安救出皇上,刘备秘密陈兵州境,徐州粮价因为有人大肆收购而飞快上涨,一切都没有逃过陶谦的眼睛。  只不过,他从来都不表露出来。  此刻,得知曹操终于出手,陶谦反而长出口气。  床旁,两个儿子站立,静静的聆听这位州牧的教诲。

    “你们俩啊!让为父说什么好?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应儿,你说说看,新军训练得如何了?”陶谦沙哑地声音响起,眼睛斜眯二儿子陶应。

    “父亲,新军训练从未停歇,加上玄德公勤勉,如今已初具规模!相信再有半年便能成为徐州的擎天之柱!”陶应昂首挺胸自豪道。

    “擎天之柱?”陶谦差点没气地背过气去,“该死的狗东西,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我问你,新军在哪里训练?”

    陶应没想到父亲如此火大,立刻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先是在下邳城外,后来为了应付青州的压力,改调东海国训练。  现在想必也在营内操练呢。  ”

    “营内?我再问你,你一月去几次?”陶谦眼睛瞪了起来。

    陶应心头一惊,强压住恐惧,低声道:“一月两次。  ”

    “两次?我不是告诉你至少要每三天去一次吗?傻东西,你现在就去东海国看看,新军早就调走了!”

    “啊?不可能!绝不可能!”陶应辩解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